惠民地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179&run=13

┌───────────────┬───────────────┐
│中共地委书记 李聚馨 │副专员 胡安夫 赵延孝 宋存胜│
│副书记 王道玉 董凤基 冯宝璞│胡兆坤 王天瑞 │
│地区行政公署专员 王道玉 │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周镜福 │
│ │人民检察分院检察长 于三杰 │
└───────────────┴───────────────┘

惠民地区原辖1市8县, 经国务院批准,于1987年2月25日撤销滨县,将其行政区
域并入滨州市。区划调整后,地区辖1市7县,即滨州市、惠民县、阳信县、无棣县、
沾化县、 博兴县、邹平县、高青县。下辖87个乡、33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总面积
10366.5平方公里, 耕地665.31万亩,人口367.29万,其中农业人口337.82万,占总
人口的91.98%。
1987年,惠民地区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坚持
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正面教育,狠抓改革开放和双增双节,在严重
干旱和能源短缺的情况下,经过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努力工作,不断克服种种困
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生产能力有了扩大,经济发展后劲有了增强。1987
年全区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分别达到53亿元、30.3亿元和25.5亿元,
分别比1986年增长20.3%、12.8%和19.38%。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4.23亿元,比
1986年增长12.9%。
农业 1987年,惠民地区在农村主要抓了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和完善双层经营制。
种植业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 抓住棉花转俏的新机遇,把植棉面积由1986年的191
万亩,扩大到234万亩,总产达到15.25万吨,比1986年增加3.95万吨。林牧副渔“四
业”产值达到3.19亿元,比1986年增长8.4%,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86年的19.71
%上升到1987年的19.98%。特别是渔业发展较快,沿海滩涂养虾面积达到5万亩,比
1986年增加2万亩, 对虾产量3500吨,增加2300吨;水产品总产量5.45万吨,比1986
年增长16.55%; 水产品总收入9069万元,比1986年增加3501.8万元,增长63%,增
长幅度在全省名列前茅。牛、羊、兔、鸡、猪“四增一降”,总算帐产值比1986年增
长10%。 全年新建果园5.2万亩,枣粮、桐粮间作16万亩,农田林网64万亩。水果产
量创历史最高水平, 总产量达8.45万吨,比1986年增长25.28%。1987年在全省果品
评比中,阳信鸭梨、无棣金丝小枣、邹平张高水杏、惠民小国光苹果和滨州青香蕉苹
果等均获同类果品第一名,被评为山东省优质果品。全年完成各类农田水利工程1961
项, 完成土石方2273.3万立方;新打机井1720眼;新打砖井187眼,修建人畜吃水坑
塘17个,解决了3.3万人的吃水困难。全区共清除阻水林木940亩,阻水芦苇7392亩,
阻水高渠92条。 岁修工程63项全部完成,整修堤防35公里,堵复缺口159处。刘春家
引黄济淄工程开工,至1987年底完成投资800万元。
1987年,全区村办工业产值达2.22亿元,比1986年增长17.47%。全区有7个乡镇
实现了村村有集体企业。 有53个乡镇企业产值超过1000万元,其中4个乡镇超过5000
万元; 有40个村企业产值达到500万元以上。根据惠民地区乡镇企业基础差的情况,
在抓好现有企业整顿挖潜的同时,从各方面筹集资金8200万元,新上规模较大的项目
176个,全部投产后可新增产值1.5亿元。至1987年底,建成投产137个,新增产值1亿
元。对条件差、一时还办不起企业的乡村,地区引导他们重点发展多种经营。1987年
全区乡镇企业发展到7.9万处, 比1986年增加0.2万处,从业人员30.25万人,比1986
年增加0.76万人。全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3亿元,比1986年增长24.5%,其中乡镇工
业产值5.5亿元, 增长29.7%。 多种经营与乡镇企业同步发展, 全区各类专业户达
4.78万个, 联合体5400多个,专业村376个,庭院经济开发户32万个。各类产前产后
服务性质的专业协会87个,会员发展到1.5万人。
工业 1987年, 惠民地区在工业企业中大力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全区234个县
属以上工业企业中, 实行承包经营的197个,占84%。据预算内60户实行承包经营的
企业统计,产值增长34.84%,销售收入增长32.39%,税金增长17.7%,实现利润增
长46.36%,增产增收指标都大大高于没有承包的企业。全区达成联合项目258项;技
术协作项目160项; 引进资金1亿多元;引进人才450人;送出培训各种专业人员5000
人次;物资协作总额1亿多元;参加横向经济联合的企业达739家。通过横向联合,新
增产值1.6亿元,新增利税2000万元。1987年3月,国家机械委生产活塞定点主导企业
滨州活塞厂,联合北京、天津、大连、长春、栖霞等地八家活塞生产企业,组建了以
该厂为龙头厂的全国第一家最大的活塞生产集团,即“渤海活塞生产集团”,产品覆
盖了全国市场的1/3。同时,联合7省市10个地区的21家国内著名科研所、大专院校与
主机厂, 组成了“渤海活塞联合开发研究中心”。1987年4月,惠民地区与淄博市建
立了对口支援和经济协作关系,双方签订了“协议书”,全年共达成协作项目53项,
其中付诸实施的20项, 占37.7%。全区轻工、纺织、食品等企业同区内140多个乡镇
企业结成对子,扩散产品1000多种。企业技术改造计划总投资和完成计划投资分别比
1986年增长291.2%和262.2%。 全年安排技改在建项目128个,按计划完成97个,其
中竣工投产87个。开发的新产品中,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2项(滨州柔
性石墨密封件厂的高性能柔性石墨板材,滨州活塞厂的HZJ-100型铝活塞铸造机);具
有国内先进水平、 并填补省内空白的5项;填补省内空白的22项;达到国内、省内先
进水平的6项。 1987年,全区重点考核的20项质量指标,有18项比1986年有所提高。
1987年全区有6项产品获“省优”称号,即滨州市轻工机械厂的“玻友”牌BLW型递送
输送机;邹平棉纺织厂的21.1号(65/35) 涤粘抽纱;滨州市化肥厂的“富”字牌农用
碳酸氢氨; 滨州化工厂的“幼芽” 牌API-7041破乳剂;邹平县酒厂的“范公特曲”
(59°);博兴县酒厂的“锦秋特曲”(59°)。到1987年底,全区累计已拥有省以上优
质产品23项, 本年完成优质产品产值6776.74万元,比1986年增长46.7%。1987年滨
州化工厂、博兴钢制家具厂、邹平县第五油棉厂等三家企业升为省级先进企业,企业
管理有所加强。1987年节能工作成绩显著,全区25项能源消耗指标,有20项比1986年
有所下降, 万元产值消耗能源17.99吨, 比1986年降低15.42%。全区共完成节能量
15.45万吨标准煤,超过了省下达计划2.3万吨标准煤的指标。滨州活塞厂、沾化发电
厂被定为省级节能先进企业。
交通邮电 1987年,惠民地区公路建设完成投资2999万元,全区计划68个项目,
全面提前完成任务,各项工程都达到了设计标准。滨州黄河大桥引桥接长改造和南北
接线工程,于1987年9月全部竣工,10月1日正式交付使用。改造后的大桥共有124孔,
全长2932米。全区完成公路养护1460公里,综合好路率由1986年的48.1%提高到51.5
%。 全区拥有各种机动车2.93万辆,全年国营、集体企业完成货运量108.6万吨,货
运周转量15148万吨公里,分别占年计划的101.5%和125.2%;全区完成客运量655.5
万人, 客运周转量39331万人公里。远海航运开始起步。1987年先后和大连、龙口、
威海、烟台、塘沽等地通航,加强了同外界特别是环渤海地区的联系。全区邮电计费
业务总量完成632.6万元,比1986年增长13.4%,业务收入完成859.6万元,比1986年
增长18.5%。 全区电报实现了自动接转,进入了济南“256”自动转报网。各县市都
有了到济南的长途直达电路, 全区新开通长途电路17条。市话交换机总容量增加540
门,装机385部;农话装机69部。
基本建设 1987年,惠民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5亿元,比1986年增长39.8%。
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9342万元,比1986年增长75.9%,占投资额的比重由1986年
的75.9%上升到89.7%。滨州化工厂6000千瓦热电站、滨州1120锭毛纺厂、博兴17.6
万吨水泥厂、引进联邦德国气流纺的惠民棉纺厂、引进日本抛光生产线的阳信餐具厂
等一批较大基建、技改项目先后建成投产。
1987年加强了县市驻地的基础设施建设。 一年内新修沥青路面14.37万平方米,
硬化人行道7.82万平方米; 新增供水管道9805米,新增日供水能力5万立方米;修建
排污管道1.19万米;植树35万株,修花坛1.01万平方米。山东电视台摄制播出的电视
片“黄河下游的一颗明珠”,向全省介绍了滨州市的建设成就。经过半年时间的筹备
和酝酿,1987年12月25日成立了“山东省惠民地区环境艺术学会”,并邀请了国内和
省内建筑界、规划界、艺术界的许多著名专家做学会的顾问,旨在对城建活动中环境
艺术的文化水准、科学水准进行监督和咨询,这在全国尚属首创,得到了上级有关部
门的肯定。 1987年,全区农村有8个集镇搞了建设控制规划,30个镇搞了地形地貌测
绘。1987年,继续整顿了建筑市场,狠抓了工程质量。与1986年相比,工程合格率提
高30%,并出现了一批优良工程;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提高18.7%;全员劳动生产率
提高13.6%。勘察设计工作有新发展。全区建筑设计单位增加到16个,勘察设计人员
380人。
商业贸易 1987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完成13.22亿元,比1986年增长18.72%;
集市贸易成交额3.69亿元, 比1986年增长15.82%。1987年,惠民地区分别在邹平县
和滨州市搞了供销、商业体制改革试点。全区1998个供销系统基层单位,普遍搞了承
包和租赁。 全区全年国内纯购进完成7.19亿元,比1986年增长47.16%;国内纯销售
完成6.06亿元,比1986年增长14.03%。1987年,惠民地区在棉花收购中聘请了460名
棉农代表,以加强监督,并增设了63处收购网点,方便棉农交售,收购棉花14.2万吨,
比1986年增长47.61%。油棉加工产值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年加工皮棉7.4万吨,实现
产值4.11亿元。 邹平县第五油棉厂1987年实现利润400万元,居全国同类企业首位。
全区商业系统共召开各种类型的展销会244次, 成交额达4631万元;送货到基层社、
零售店7371人次,销售商品3204万元;建立下伸网点47处,销售商品751万元。同时,
在肉食市场紧张的情况下,千方百计采取应急措施,收购生猪14万头,菜牛1989头,
家禽13.2万只,鲜蛋149.35万公斤,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市场供应。1987年全区年成
交额500万元以上的专业市场发展到20个,集贸市场发展到每乡2处以上。
1987年, 完成外贸收购额3.88亿元,比1986年增长38.46%。其中,纺织品类出
口收购总额2.28亿元,比1986年增长85.43%,居全省第一;棉布出口达3340.12万米,
比1986年增长8.08%,居全省第三;棉花出口4.93万吨,比1986年增长236.76%,居
全省第一。 1987年,全区出口“东方地毯”突破2万平方米,比1986年翻了一番,成
为全省唯一的独特出口商品。西式餐具出口居全省之首,全年交货93万打。1987年,
惠民地区注重出口商品基地的建设,扶持资金1365万元,钢材800吨,木材940立方米,
鱼粉309吨, 化肥1.58万吨。全年开发了22个新产品出口,其中有滨州市的柴油机、
柔性石墨,无棣的锁具、氯化钠、鲜枣汁,博兴的皮拖鞋、玻璃帘子,沾化的硫化碱,
邹平的会仙酒等。 全年引进技术4项,用汇236万美元,引进外资124万美元,利用外
汇进口各种工业用原材料、农用物资共7127吨,用汇460.04万美元。
财政金融 1987年全区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占任务的119.23%,比1986年增
长21.84%, 财政支出增长8.59%,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结算,当年实现收支平衡,结
余465.4万元。1987年惠民地区开展了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全区有34346户企业和个
体工商业户进行了自查, 组织力量对18920户企业进行了专业重点检查,共查出各种
违纪金额2266万元,应补交入库1376万元,实补交入库1336万元,入库率达97%。
1987年2月,地区人民银行牵头组织各家银行共同组建了惠民地区短期资金市场,
开盘当日一次成交5400万元。在地区各银行的推动下,各县市普遍建立了有形与无形
相结合的资金拆借市场。 全年累计拆入资金4.4亿元,拆出4.17亿元,较好地缓解了
资金紧张的状况。1987年,在滨州市、惠民县、邹平县建立了三处城市信用社,年末
存款余额421万元,贷款规模737万元。在博兴县寨郝、赵家和邹平县徐毛村试办了内
部融资性质的农村信用基金会。年末,三处信用基金会共融资332万元。
科技 1987年共取得科技成果74项,其中属国际首创的3项,属国内首创的5项,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21项,省内先进水平的36项。在取得的74项成果中,已推广应用
的有61项, 增加产值3217万元,创利税1325.27万元。滨州活塞厂完成的铝硅合金活
塞制造技术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邹平县长山石油化工配件厂研究完成的PL-Ⅰ型
喷粉锻造加热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热效率高、不污染环境,具有很
好的经济、社会效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在劣质煤应用方面,处于国内领
先地位。利用该炉锻件,节煤率达80%。
1987年,全区初具规模的技术开发服务机构17个,固定人员51名,其中科技人员
29名。1987年举办各类技术交易会、信息发布会10多次,展出技术1772项,洽谈项目
154项, 成交技术项目48项,签订各类技术合同70项,其中技术转让合同34项,合同
金额达124.65万元。
教育 全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5%,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小学学生毕业率
达99.9%,经省人民政府检查验收,全区各县市全部达到国家规定的普及小学教育的
合格标准。小学升初中的升学率54.9%。在全省高考本科上线率比1986年提高了两个
位次。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达15个,结构趋向合理。全区20所农村职业高中,
有15所经检查验收合格,有3所升为职业中专。广播电视大学已毕业750人,单科结业
1180人, 1987年又新招单科生240人。高教和中教自学考试已毕业1180人,单科结业
9180人。高师函授在校生2320人,比前几年在校生总和增加一倍。全区参加常年农民
业余技术学校学习的3.95万人。师资队伍建设有所加强,广播电视大学开办初中师资
班,招收120人;各县市自筹经费委托师范院校代培140余人;中等师范学校挖掘潜力,
年招收能力达到960人;地县教师进修学校有计划地举办离职进修班,在校生760余人;
小学教师参加中师函授的有3130人;中小学教师参加师专和中师自学考试应试人数达
1900人。
文化 惠民地区是我国优秀地方剧吕剧的发源地。1987年10月17日至21日,在滨
州市举办了全区首届吕剧艺术节,历时5天。地区和区内各县(市) 吕剧团演出了新编
大型吕剧联唱《黄河入海流》、大型现代戏《攀亲记》、《嫦娥征婚》、《田嫂》和
小吕剧《王邪招亲》、《赵大吹》、《小婶子》等剧目。山东省吕剧团演出了大型新
编历史剧《画龙点睛》和小吕剧《玩会跳船》。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林建华、李岱江
及全国吕剧“十佳”演员也为观众作了表演。艺术节期间,召开了第二次全区吕剧艺
术改革研讨会,印发了《吕剧艺术改革研讨论文集》,同时,举办了美术、书法、摄
影、剪纸及文物珍品等五项展览。中国画院著名画家陈维信及来自北京、济南等地的
十多名教授、专家举办了书画笔会。至今已有700余年历史的惠民县胡集镇灯节书会,
1987年云集各路说书艺人180多档,观众达10万多人。1987年4月5日至6日,博兴县举
办了《汉孝子董永故里考证会》,认为历史上确有董永其人,其故里为千乘 (今博兴
一带)。关于董永的神话传说,仅是后人刻意加工渲染而成,不在考证之列。1987年,
惠民地区文化局、教育局、文联、妇联等单位联合组织了幼儿舞蹈代表队,参加了全
省“小飞天”奖舞蹈比赛,舞蹈《心愿》获二等奖,《枣子熟了》获三等奖。
1987年,地区“惠民电视台”建成试播;全区电视覆盖率达80%;调频广播达到
85%,广播覆盖率达90%;农村有线广播通播率恢复到63%。
卫生、 体育 1987年重点抓了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的改革,全区107处乡镇卫生
院中,有89处划归乡镇政府管理,占83%。改革后的乡镇卫生院开始出现生机和活力。
在全区6050个行政村中, 有5948个建立了卫生室, 建室率由1986年的87.5%上升到
98.3%,农村基本做到了有医有药,能防能治。全区“四苗”覆盖率为89.2%,接种
率为94.8%,其他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也得到了落实。1987年全区14种法定传染病发病
率比1986年下降74.4%。1987年滨州市在省卫生大检查中,再次名列全省乙级城市组
卫生第一名,被誉为卫生“四连冠”城市。
1987年,惠民地区第一次派队参加了全省伤残人运动会和老年乒乓球比赛。以滨
州医学院二系病残大学生为主体的惠民地区代表队,在全省伤残人运动会上获23枚金
牌;朱玉娥获全省老年人乒乓球比赛女子单打第二名。田径女运动员石桂青在全国第
六届运动会上,获七项全能第五名,并打破全省记录。博兴县实验小学获1987年“全
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光荣称号,校长郭其祥以先进集体代表的身份,光荣地出
席了全国第六届运动会。该校输送到省乒乓球队的唐诚,曾于1986年12月在河南郑州
举行的全国乒乓球锦标赛上与队友合作获混合双打冠军。
人民生活 据全区4310户农民家庭收入抽样调查,1987年惠民地区农民平均每人
纯收入457元, 比1986年增加48元,增长11.7%,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2.42
%。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电视机24.4台,其中彩电1.5台;拥有洗衣机1.6台,收录机
6.6台; 农民年末使用房屋面积人均19.3平方米。据对滨州市50户非农业居民抽样调
查,城市居民平均每人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885.7元,比1986年增长12.78%,扣除物
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4.43%。1987年全区职工年人均工资1267.6元,比1986年增加
100元, 上升8.6%。 1987年全区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8.10亿元,比1986年末增长
48.5%。人均储蓄金额220.61元,比1986年增加70.4元,增长46.87%。

(王博 郭宝玉)

滨州黄河大桥建成通车
滨州黄河大桥(原名北镇黄河大桥),位于山东省惠民地区滨州市市区中心,地处
我国东部南北公路干线山海关到广州国道要冲,既是青岛、烟台、潍坊、淄博、临沂
各市地通往津京的枢纽,又是华北、华东东部各省市来往的交通咽喉。该桥1987年通
过的日混合交通量已达16393辆,其中汽车7353辆。
原北镇黄河大桥, 由国家投资,于1972年初动工修建,当年10月1日竣工通车,
主桥为4孔跨径112米栓焊钢桁架, 百米钻孔桩高桩承台;北引桥为7孔跨径33米的预
应力混凝土工型梁和35孔跨径20米纵坡1%的T型梁,高程由黄海26米降至19米;南引
桥为1孔跨径10米混凝土板。 全长1390米,行车道宽9米,两边各附1.5米人行道。载
重标准汽-13,拖-60。
原桥系在“文化大革命”中修建的,设计长度本来不足,施工中又将北引桥砍去
15孔(300米),长达3公里的北引道横过河滩,路基高度不得阻水,只能与滩地同高,
因而自1973年夏至1979年春, 先后三次洪水漫滩,淹没北引道,每次中断交通均达1
个月之久,“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的历史时有重演。为彻底改变这一局面,省
政府决定改造和接长北引桥。
滨州黄河大桥的改造工程:抬平原北引桥末端30孔,长600米,高程为黄海25米,
照原T型梁接建77孔, 长1542米,直至新建黄河大堤。新旧桥全长2932米,新桥载重
为汽-15,挂-80。
接长工程:南接线2.5公里,北接线2.2公里,路基宽30米,中间为16米快车道,
两侧为2米绿化带,内有双臂照明灯具,4.5米慢车道,半米路肩,上设封闭式栏杆,
沥青混凝土路面,片石路基护坡,接线内有小桥2座,涵洞8道。
引桥改造与接长工程, 由省投资950万元,惠民地区行署组建指挥部修建,1984
年5月正式开工, 1985年9月底完成主体工程。接线工程于1987年9月底竣工。整个工
程于1987年国庆节全线正式通车交付使用。
滨州黄河大桥的改造,注意了沿线的美化。桥南广场建有一对三角形组成的桥标,
高45米,白色花岗岩镶面,标身内装有转梯,可登顶俯瞰滨州全貌,远眺黄河入海;
桥北广场有明朝巾帼英雄唐赛儿雕像,高30米,唐赛儿跃马挥剑,高耸云霄。北接线
筑路取土造湖,公路穿湖而过,有济水桥沟通游船,湖心亭点缀其间,飞来峰耸立岸
边,绿树成荫。蒲湖外有葡萄长廊环绕,内有三岛相映,岛上建有唐赛儿纪念祠。蒲
园中建有儿童乐园、游泳池、旱冰场。沿线风光与蒲湖、蒲园景致构成了一个有机的
整体,使大桥一带成为一方名胜之区。

(张曰溪)

全国第一个无鼠害地区
惠民地区地势低洼,光照充足,是鼠类繁殖生存的好地方。据1983年农田测试,
全区鼠密度一般在20%到40%,个别地块曾高达93%。受害农作物有玉米、小麦、花
生、 大豆、棉花及小杂粮、瓜果、蔬菜等20余种,农田受害率一般在5%到30%,严
重地块高达80%以上,被害田率在70%左右。鼠类破坏农田,糟蹋粮食,传播疾病,
危害严重,灭鼠除害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惠民地委、行署从1981年起,在每年的冬春两季都发动群众开展突击性的灭鼠活
动,此后在1984年和1985年又进一步加强了对灭鼠工作的组织领导。1986年以来,全
区不断开展统一的灭鼠活动,如普遍放置毒饵盒等。各县、市、乡、镇都组成了专门
负责灭鼠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网络。在农村和城镇的机关、工厂等单位中,每50到60户
均有一位训练有素的投饵员,每间屋中都配有一只毒饵盒。全区共配备投饵员2.36万
人,制作毒饵盒356万多个,共用毒饵粮290余万斤,所花费用290余万元,各种药品8
吨。在灭鼠活动中,全区能做到区不漏县,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
屋,屋不漏盒(堆),对村边、草堆、柴垛、鸡兔窝施行大面积投饵,1986年全区灭鼠
“一役达标” 。在此基础上,1987年又采取巩固措施。同年5月,山东省爱卫会组织
的灭鼠鉴定委员会对全区考核鉴定的结果为:家鼠密度0.15%,野鼠0.12%,毒饵盒
覆盖率95%,流行性出血热下降9.27%,各项指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无鼠害标准,
成为全国第一个无鼠害地区。新华社、《健康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
《大众日报》 等新闻单位,均作了报道,并得到中央爱卫会的通报表扬。1987年7月
28日,山东省爱卫会在惠民地区召开了由全省市长、专员参加的“山东省灭鼠工作现
场会”。会议宣读了《命名惠民地区为无鼠害地区的决定》,授予“惠民地区无鼠害
地区”的金匾,惠民地区所属的7县1市也被授予无鼠害县、无鼠害市的金匾。

(宁云友)

滨州市
中共市委书记 尹致中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杨玉禄
市长 阎启俊
市政协主席 陈德金
滨州市是惠民地区机关驻地。 原辖3乡、1镇、3个街道办事处。经国务院批准,
原滨县行政区域于1987年3月6日并入滨州市。现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49.82
万人口。 总面积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14平方公里。耕地64万亩。1987年社会总产
值8.63亿元,国民收入3.3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6.62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4.97亿元,
比上年增长21%。社会商品零售额3.24亿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8500万元,城乡储蓄
余额1.8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9元,职工平均工资1130元。

靠技术进步和发展外向型经济走活工业一盘棋

1987年,滨州市工业重视走内涵扩大再生产的道路,以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相
结合,促进了全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全年完成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40个,投资
2000多万元。 开发鉴定新产品20余种,技术推广6项,滨州柔性石墨密封件厂生产的
高性能石墨板材、活塞厂生产的活塞铸造机填补了国内空白;粘土稳定剂、固体摄像
测量仪、螺旋毛巾布、太平洋牌方格、素色毛巾布、单胶纸、定网式棉短绒分离机、
齿链式横向输送机、SPI100型曲轴、R41100型曲轴、R100活塞、柔性石墨缠绕垫片和
汽缸垫片、震动给料机、工业级液体二氧化碳、聚醚系列产品、进口“摩托车汽缸”
等18种产品填补了省内空白。 市化肥厂生产的富字牌碳酸氢铵、 轻工机械厂生产的
BLW型递送输送机和BLT推瓶机、化工厂生产的幼芽牌API-7041破乳剂创省优产品;针
织厂生产的腈纶厚绒运动衫、食品厂生产的芝麻酥糖保持了部优称号;滨州曲轴厂的
微机改造C630车床、化工厂的裂解炉微机调优操作、造纸厂的造纸浆水定量微机控制、
化肥厂的碳酸氢铵水分测定仪,第四油棉厂的棉花收购流水线等六种技术推广项目填
补了省内空白。随着技术进步和新产品的大力开发,推动了全市外向型工业经济的发
展。 1987年, 全市出口工业品14种,收购总值6907万元,比1986年增长95%,创汇
2583万美元。 其中开发出口新产品9种,远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毛巾厂根据国外
市场的需求,眼睛向外,努力调整产品结构,在发展外向型经济上作大文章,一年开
发出口新产品6个,出口产品销售额220万元,比上年增长350%。
1987年, 全市有300多家企业同省内外企业及科研单位建立了多种形式的经济联
合和技术协作关系,协作项目358个,引进人才678人;并有三个企业分别加入了“渤
海活塞集团”、“京纸产销集团”和“齐鲁玻璃机械集团”。
1987年,滨州市工业实现产值4.97亿元,比上年增长21%,市属工业企业实现利
税总额2418.8万元, 比1986年增长30.83%,为使全市经济尽快越出低谷,走上良性
循环轨道,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荣志刚)

滨州剪纸
滨州剪纸系民间工艺,源远流长。按照鲁北古老的风俗,逢年过节,迎亲嫁娶,
家家户户都喜欢贴一些红红火火、各式各样的剪纸花,特别是在滨州市广大农村尤为
盛行。
滨州剪纸多取材于花草、动物、人物以及神话、民间传说、地方戏曲等。形式多
样,不拘一格,或细腻逼真,或粗犷豪放,或活泼可爱,或诙谐幽默。其内容,有的
反映劳动人民对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吉祥如意的渴求,有的则展现五谷丰登、六畜
兴旺的农家生活情趣。寓意深刻,有浓厚的民间特色和乡土色彩。
在众多的剪纸能手中,其佼佼者当推赵秋春、赵恒英和张金娥三位老人。年逾八
旬的赵秋春从十几岁剪纸至今未曾停剪,她的作品风韵豪放、质朴浑厚,给人以纯朴
亲切之感;赵恒英老人一生酷爱剪纸艺术,其作品精巧规整、玲珑秀气、剪法讲究。
张金娥的作品生动自然、 下剪大胆、 线条流畅、平淡中有精奇。她们的作品分别由
《美术》和《民间工艺》杂志予以刊载,受到艺术界和一些专家的赞赏。
随着两个文明建设的深入,滨州剪纸为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特别是中国共产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富民政策又给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赋予了新的内容,使其
充满勃勃生机。1985年冬和1986年夏曾先后在省城济南和首都北京展出。滨州剪纸还
进入了国际市场,引起外商的极大兴趣。

(荣志刚)

沾化县
中共县委书记 白殿忠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孙宝珩
县长 原野
县政协主席 张奎和
沾化县辖14个乡镇、 2个农场。总面积2214.57平方公里,耕地80.31万亩,人口
35.91万。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2.56亿元,比1978年的6432万元增长370%。其中工业
总产值9446.4万元,比1978年增长434%;农业总产值1.61亿元,比1978年增长246%。
粮食总产量11.42万吨, 比1978年增长22%。 棉花总产量1.83万吨, 比1978年增加
1.78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23元,比1978年增加376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910万元。
外贸商品收购总值4556万元。

盐碱荒滩成为风水宝地
沾化县位于鲁北平原最北端,地处黄河三角洲,濒临渤海。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是: 人少地多,洼大草多,海岸线长滩涂多。县境内海岸线长170.5公里,潮间带89
万亩,潮上带滩涂84.5万亩。其中按目前生产力水平可开发利用的滩涂有40万亩。天
然草场70万亩, 其中人工改良草场13万亩,人工草场3万亩。县委、县政府决心集中
力量搞开发,使其逐步形成以盐业为主体,以海水养殖和畜牧养殖为两翼的经济格局。
1987年渔业生产完成水产品总产量2.25万吨, 其中海洋捕捞2.05万吨, 分别比
1978年增加9322吨和8522吨, 渔业产值1482万元,比1978年增长160%。新增养虾面
积1.5万亩,全县发展到了3万亩。实养对虾2.3万亩,共捕获对虾125万公斤,平均单
产55公斤, 最高单产373公斤。全县统算,仅对虾养成获纯利97万元,如果加上对虾
育苗、 冷藏加工、饵料加工的利润,全县共获纯利400万元。1987年先后与县外24个
单位建立了稳固的联合协作关系, 共引进资金1033万元,约占总投资额的1/3。并引
进了部分专业人才。
畜牧业生产大抓了以牛羊为重点的草食家畜的养殖。 全县大牲畜年末存栏5.2万
头, 其中牛3.19万头,分别比1978年增加2.37万头和1.4万头;羊存栏10.5万只,其
中绵羊6万只, 分别比1978年增加3.52万只和4.5万只;肉类总产332.5万公斤;羊毛
总产15万公斤;牧业产值1525万元,比1978年翻了一番。1987年沾化县被纺织工业部
列入全国五大羊毛生产基地之一,被省列入第一批养羊基地县。
1987年沾化县徒骇河盐场年产18万吨原盐建设项目正式列入国家计划,并于11月
开始施工。整个工程建设期限为三年,1990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建成投产后,年产
值可达1760万元,利税830万元。
(郭洪明)

博兴县
中共县委书记 樊信泉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张善举
县长 张乐敏
县政协主席 樊信泉(兼)
博兴县辖12个乡镇,43.02万人,总面积897.44平方公里,耕地71.24万亩。1987
年社会总产值5.31亿元,比1986年增长15.6%。工农业总产值4.05亿元,比1986年增
长16.9%。 其中, 农业总产值1.88亿元,工业总产值2.20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1.57亿元,比1986年增长15.4%。财政收入1519.6万元,比1986年增长47%。粮食总
产21.02万吨,比1986年增长6%。棉花总产量1.57万吨,比1986年增长20.3%。外贸
商品收购总值4983万元,比1986年增长50.5%。博兴酒厂生产的“锦秋特曲”,1987
年被评为省优质酒。 博兴县家具厂被定为省级先进企业。董永论证会1987年4月在博
兴县城召开,博兴县被确认为董永故里

发展中的建筑业和工艺美术生产

博兴县的建筑业和工艺美术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
后,县委、县政府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为稳定和发展建筑业队伍,
制定了一些适合本县情况的政策,重视了职工队伍的培训工作。1987年实现建筑业总
产值7592万元,比1986年增长1021万元。全县12个乡镇中有19个建筑企业。其中,三
级企业4个, 四级企业9个,五级企业6个,就业人员1.5万人,实现利润582万元,全
员劳动生产率5300元。
博兴县的工艺美术产品,主要有柳制品、苇制品、草制品、蜡杆家具、抽纱、百
带丽,毛地毯等,共2000多个品种,远销美国、荷兰、加拿大、联邦德国、日本、香
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全县有4万多人从事工艺美术生产,分布在全县12个乡镇,
401个村。其中,有35个村的405户农民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这一产业。1987
年全县种柳条、 蜡条1.5万亩。其中,陈户镇崇德村植柳1200亩,产柳条75万斤,实
现了人均一亩柳。在发展工艺美术生产中,博兴县工艺美术一厂、二厂和博兴县毛地
毯厂,认真做好产前产后服务,重点抓了原料基地和新产品的开发、工艺美术品的出
口推销、技术人员的培训等工作。1987年博兴县工艺美术生产完成产值1900万元,比
1986年增长82.6%,为国家创外汇500多万美元。
建筑业和工艺美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全县经济的振兴。博兴县曹王镇以建筑业
为主的乡镇企业总产值, 1987年实现4786.05万元。博兴县寨郝村双层经营制和乡村
企业搞得好,1987年被省政府命名为“全省农业战线先进村”。
(张光平)

高青县
中共县委书记 王致臣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常振纲
县长 刘义贤
县政协主席 王致臣
高青县原辖19个乡镇, 1987年1月省政府批准调整。区划调整后,辖11个乡镇,
36万人。总面积896.5平方公里,耕地74.23万亩。1987年工农业总产值2.94亿元。工
业总产值1.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其中县属工业完成7572万元,农村工业完成
4327万元。粮食总产17.02万吨,棉花总产1.89万吨,农村人均纯收入463元。

低酚棉大面积开发
高青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扩大棉田面积,更新棉花品种,促进了优质棉花
的生产。1987年,全县普及种植低酚棉22.55万亩,成为全国第一个低酚棉县。
低酚棉是一种新型的作物资源,含酚量在万分之四以下,因此又称无毒棉。一般
棉花品种,因其含酚量较高(也称有毒棉),所以除棉纤维可得到充分利用外,其它副
产品的利用率很低,影响了棉花生产的经济收入。与之相比,低酚棉有许多优势;单
产比有毒棉高3.25公斤。经国家纤检部门鉴定,纤维品质综合评定为上等优级。副产
品的综合利用前景广阔。 在皮棉单产相同的条件下,低酚棉比有毒棉亩产增值29.20
~33.72元。 如副产品经粗加工利用,亩产值可比有毒棉翻一番。低酚棉青鲜枝叶可
喂畜禽,棉柴粉碎后可做粗饲料,棉仁饼做精饲料,棉壳、棉柴可生产高档食用菌,
棉籽油可做保健油,棉仁蛋白粉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3.4%。为了加快油脂蛋白提取进
度, 高青县在无锡轻工学院等单位的协助下,已投资200万元建成一家日处理棉籽饼
50吨的直接浸出(环形)油厂,并正式投入生产。该项目拟采用微机控制,预计年产值
可达到900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另一家日处理80吨的预榨浸出油厂也即将竣工,
不久将投入生产。
高青县大面积种植低酚棉,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广泛宣传,统一全县干部群众的
认识;实行县领导包乡镇,脱产干部包村责任制,全县统一供种,严把播种关;推广
植棉新技术,搞好田间、收购、加工保纯关;建设良种基地,进行种子提纯复壮;大
面积普及种植与综合利用同步进行;组织各部门搞好低酚棉开发大合唱。
高青县低酚棉开发的初步成功,引起了中央、省、地有关部门、专家的关注。中
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黄滋康,副研究员陈华,中国棉花协会副理事长、
高级农艺师陈仁,华东师范大学副教授黄福麟等多次前来考察,进行学术交流,对高
青县的低酚棉大面积开发给予肯定。
(王俊法)

邹平县
中共县委书记 王元甫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曲克祥
县长 苏乃军
县政协主席 陈元德
邹平县辖17个乡镇,65.60万人。总面积1232平方公里,耕地113万亩。1987年工
农业总产值6.41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95亿元,工业总产值3.46亿元。粮食总产量
32.59万吨,棉花总产2.50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85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51亿元,
财政收入2471万元,城乡居民储蓄1.69亿元,出口商品收购总值8127万元。

改革促进经济发展
1987年,邹平县有85%的县属工业企业和60%以上的乡镇办工业企业实行了不同
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有65%以上的工业企业实行了厂长负责制。同时,积极推进
了企业内部的配套改革。1987年工业总产值比1986年增加6386万元,县属工业利税增
加580万元, 是历年来增长最多的一年。棉纱、棉布、毛巾、白酒、啤酒、食用植物
油、皮鞋、服装、木制家具、磷肥等主要产品产量都有较大增长。油棉加工业,已形
成10多万吨的油料加工能力,发展成为跨越省内外的油料加工基地和销售市场。第五
油棉厂创利411万元, 连续两年列全省同行业之首,升入省级先进企业行列。酒厂的
“范公特曲”白酒和棉纺织厂的“28支涤粘纱”双双获得省优质产品称号;啤酒厂的
“琥珀”牌啤酒被评为省厅优良产品,跻身全省啤酒行业“十佳”行列。棉纺织厂产
品远销香港、日本和西欧等地。全县工业品出口3000多万元。技术改造全年落实技改
项目22项,投资2700多万元,超过前三年技改投资的总和。
乡镇企业在整顿和联合中发展。1987年投资1200多万元,新上乡村办工业企业72
处, 投资680多万元,落实技改项目52项。从省内外引进科技人才20多人,与10多处
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了经济协作关系,发展经济协作项目13个。全年开发新产品
30种,其中小型煤粉锻造炉、曲线拉门、水果蔬菜保鲜膜三个产品通过省级鉴定。乡
镇办工业企业87%的产品实行了标准化生产。长山化工配件厂和东关村锻压机械厂被
省列入乡镇示范企业。 全县乡镇企业15935个,总产值2.62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65
亿元。 产值超千万元的乡镇发展到11个,超千万元的村2个,超百万元的村23个,超
百万元的企业31个。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使全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县工业
总产值首次超过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产值接近农业总产值,乡镇工业产值占全县工
业总产值的43%。城乡一体化的经济格局正在形成。

(顾玉兴 马兴无)

全国第一个对美国学者开放考察点

根据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美时达成由方毅同志签署的“中美互换留学生与学者的
谅解” 协议,1984年10月5日外交部、公安部、教育部、国家科委、中国社科院联合
下文11个省市征询建立调查点。经反复筛选,中美双方多次磋商,和美方两年的试考
察,确定从1987年开始,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正式派员到邹平县冯家村等九个村镇进
行为期五年的多学科、连续性、蹲点式考察。美方认为“贵国决定开放邹平县这一地
方,给美国学术界作为社会考察研究的据点,引起了美国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大家都
将此项事业视为美中文化交流的又一里程碑”。1987年,先后有九名美国学者对冯家
村等九个村镇进行了考察,对考察情况感到满意。

(石昌祥 马兴无)

惠民县
中共县委书记 张俊华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赵山水
县长 马东向
县政协主席 李正教
惠民县辖21个乡镇, 总面积1357平方公里,耕地113万亩,人口57.7万。1987年
社会总产值7.8亿元,国民收入3.9亿元,财政收入1894.7万元;工农业总产值5.32亿
元,比上年增长10.5%,其中工业总产值2.31亿元,农业总产值3.01亿元,粮食总产
29.1万吨。惠民县为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和出口基地。1987年棉花种植面积44.4万亩,
皮棉总产量3.41万吨,完成国家定购任务2.71万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48亿元。农
民人均收入467元。

胡集灯节书会
胡集镇位于惠民县东南部,是惠民县境内第二个大集镇。胡集灯节书会始于元朝,
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每年元宵灯节都有一百多档说书艺人自动前来聚会。灯节
书会分为“前节”、“正节”、“偏节”。正月十二胡集大集以前为“前节”,正月
十二至十五为“正节”,正月十七至二十一为“偏节”。艺人大多来自鲁北、冀南各
县,远的还有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等省市的说书艺人。书会曲种繁多,
有西河大鼓、评书、木板大鼓、山东快书、山东琴书、毛竹板、渤海大鼓、鲁北大鼓
等十多种。每年正月十二胡集集日,说书艺人早早来到书场,设摊亮号,穷其所能,
各献技艺,待价而沽。附近村庄则选定几名欣赏高手,于书场中品评一圈,择其优者
当场拍板成交,把说书人请到村里说书,热热闹闹度元宵。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民丰衣足食,书会一年比一年火腾。1987年,来书
会献艺的民间艺人有180多档,400多人。方圆几十里前来观看的农民群众有6万余人。
胡集镇一天里琴弦切切,鼓声咚咚,不绝于耳。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著名曲艺家
高元钧、刘兰芳及郭全宝、郝爱民、马增蕙、孙振业等一批曲艺家也赶来参加书会。
书会的行情格外好,从正月十二说到元宵佳节,一档一般要价300元左右。

(吴学文)

阳信县
中共县委书记 黄学军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王金智
县长 盖国强
县政协主席 贾玉忱
阳信县辖13个乡镇, 总面积792.5平方公里, 耕地69.46万亩, 人口39.62万。
1987年社会总产值3.88亿元, 国民收入1.84亿元,财政收入635.4万元;工农业总产
值2.6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工业总产值9915万元,农业总产值1.6亿元;社
会商品零售总额1.03亿元,职工平均工资122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0元。

发挥鸭梨优势,促进林果生产

阳信县地处鲁北平原,土地多系滨海潮土,光照充足,气候适宜,日差较大,适
合林果生长。
阳信鸭梨从70年代初开始远销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在国
内,1985年获得农牧渔业部优质农产品金杯奖,为全国鸭梨之冠;1985和1986年,在
山东省果品展评中连续两次获得总分第一。县委、县政府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结构,
把发展鸭梨生产作为振兴阳信经济的“拳头”,带动其它林果生产。重点采取了三项
措施。(1)努力扩大种植面积。全县新增果园面积1.8万亩,其中鸭梨1.34万亩,苹果
3700亩, 桃1600亩,枣粮间作2100亩,椿粮间作600亩。到年底,全县已拥有果园面
积5.6万亩, 其中鸭梨3.5万亩,即将出圃树苗800亩,形成了一定的林果生产规模。
(2)进行了鸭梨大面积高产优质开发试验。县政府拨款,组织16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
对2.6万亩鸭梨进行了综合开发试验, 试验田结果梨园平均单产达到2086公斤,最高
达到亩产9666.5公斤;此试验获得省科技成果三等奖。全县举办鸭梨栽培技术学习班
37次,培训技术骨干4500人。阳信镇梨园郭村自办学校,专门培训鸭梨技术人员,在
校生150人。(3)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县、乡(镇)、村三
级领导干部,分别签定了林果生产任期目标责任制,做到任期一届,种树一片。同时,
严格林果发展标准。针对部分村庄地片分散,不宜成林的实际情况,分别调整了责任
田,实行“以人分树,地随树走”的办法,使全县初步形成了林果生产的规模经济。
1987年,全县水果总产量达到23777吨,比上年增加4880吨;其中鸭梨总产15054
吨, 比上年增加4213吨,增长38.86%。鸭梨在全国优质果品展销中得到好评。全县
农民仅鸭梨一项,平均增加收入71.5元。全县办起了六处鸭梨加工企业,生产罐头、
梨脯、梨晶等鸭梨系列产品,总产值400多万元。

(郭云鹏)

无棣县
中共县委书记 李曰琴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孙金环
县长 冯梦令
县政协主席 武继信(兼)
无棣县辖18个乡镇,39.5万人口,总面积2000平方公里,耕地82万亩。1987年工
农业总产值为2.83亿元, 比1986年增长13.5%。其中工业总产值1.3亿元,比1986年
增长22.8%; 农业总产值1.53亿元, 比1986年增长6.6%。 财政收入1624万元,比
1986年增长27%;出口商品收购额3200万元,比1986年增长81.3%;粮食总产量12.6
万吨,皮棉1.02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423元,职工平均工资1249元。

因地制宜,发展多种经营
发展枣粮间作。无棣县栽培枣树历史悠久,“金丝小枣”产量为全国之冠,枣粮
间作是全县种植业的一大特点,比单植粮棉增加收入近一倍。1987年,无棣县进一步
落实和完善了林业生产政策,发动全县人民搞了春、冬两次枣粮间作突击,坚持规划、
组织、标准、苗木及检查验收五个统一,推广了新栽枣树地膜覆盖和枣树二级育苗技
术。 一年新发展枣粮间作11万亩,栽枣树200万株,全县枣粮间作面积达到40万亩。
同时还加强了结果枣树的科学管理,小枣被评为全省优质果品,产量达877.5万公斤。
发挥草场丰富的优势和“渤海黑牛”、“德州驴”等地方良种的优势,引导畜牧
业向商品化发展。1987年大牲畜存栏量5.9万头,羊10.1万只,提供商品肉类3747吨,
牧业收入1999万元。
利用濒临渤海,海域及滩涂面积广阔的有利条件,坚持捕养并举,发展渔业生产。
开发滩涂养殖对虾1.8万亩, 并通过外引内联, 冬季新建养虾池5万亩,渔船发展到
729只, 各种作业网具22种, 海洋捕捞水产品2.43万吨。 渔业总产值1767万元,比
1986年增长32.2%。
抓住国际国内原盐需求量增加的大好时机,大力发展盐业生产。盐田面积达65万
公亩,生产原盐20万吨,产值1880万元,成为全县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全县从事种植、 养殖、加工等家庭副业的有7.7万户,占总户数的85%。已建立
起渔网、草制品、水产品、工艺品、畜产品、枣制品、饲料等生产加工基地。1987年
乡镇企业总产值达1.55亿元,比1986年增长54%;多种经营总收入达到2.07亿元,人
均占有555元。

(胡凤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