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研究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126&run=13

〔优秀研究成果评选〕为飘荣和发展我省社会科学事业,鼓励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积
极开展科研活动,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以鲁办发 〔1987〕21号文转发了省
委宣传部、省财政厅、省人事局、省社联制定的《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试行办
法》 ,随后省政府办公厅又以鲁政办发 〔1987〕104号文公布了山东省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名单。 1987年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 范围包括
1985年7月1日至1987年6月30日以前两年间正式发表和出版的1万多项论著,从中评选
出获奖作品196项。其中一等奖10项、二等奖54项、三等奖132项。获奖的优秀成果都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效益。
1987年山东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如获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的
《生态经济学》,全书以生态经济效益为中心,对生态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国内博得学术界很高评价,有的评论文章称之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经济学专著。
再如获一等奖的《信息处理用现代汉语三万词语集》,专家们认为该成查是针对信息
工程的急需,取材适时,可接受性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读本》
用以事论理的方法,通过对脱贫致富先进典型的分析和正反实例对比,较好地阐明了
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有关道理,对强化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加速实现农村经济
的“两个转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世界议会辞典》填补了我国在世界议会研究方
面的一个空白。 本书收录辞条3000多条,近200万字,反映了国内外社会科学研究的
新成果,介绍了各国议会知识和国际政治知识,对促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加强中外
文化交流都有积极的意义。《关于农村合作经济的自卫功能》一文,在1987年农牧渔
业部、经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人民日报》经济部、
安徽省农村经济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农村合作经济学术讨论会上,被评为十佳优秀成
果之一。《山东的经济地位在下降》,《从深层次看山东的经济地位》、《山东省经
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思想研究报告》、《山东省本世纪末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研究
报告》等论文,都较为深入地分析了山东经济发展的形势及其对策,提出了若干新见
解,新思路,对领导部门科学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七五” 重点课题研究〕1987年6月13~15日,省委、省政府召开山东省哲学社会
科学“七五”规划会议。省社科规划领导小组全体成员、省社科界知名专家、学者和
市地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14人出席会议。 经过讨论证确定91项重点研究课题,比“六
五”期间增加一倍。其中60%的课题是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亟待研究解决的
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体现了以研究改革中的理论为主、以应用研究为主、以研
究山东为主的选题思想。1987年,有30个课题(占课题总数的33%)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有七个课题已拿出最终成果。
(宋光灿)
〔文学专业研究〕山东古典文学研究具有较雄厚的研究力量,除山东大学等20余所高
等院校的中文系均设有古典文学教研室外,山东社会科学院等八个科研单位也设有古
典文学研究室或配有专门研究人员。
1983年,山东古典文学研究会筹建,1985年5月正式成立。现有会员160余人。其
中有正教授(研究员、编审) 20人、副教授(副研、副编审)60余人。近几年出版专著7
0余部, 有80余项专著、论文获国家教委、省和厅、局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杜
甫研究、文心雕龙研究、汉赋研究、秋瑾研究在国内外学术界均具有较大反响。几年
来,学会曾先后发起并主办了全国李清照学术讨论会、全国辛弃疾学术讨论会、古典
文学如何开创新局面和清诗讨论会等,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山东省现代文学教学与研究有较好的基础。全省大、中对院校及研究单位设置现
代文学专业教学与研究机构约30多个, 有教学与研究人员约150人,其中有高级职称
的近50人。
山东省中国现代文学学会1979年5月成立。现有会员107人(其中有全国会员70人)。
该会自成立以来,共举办了三次规模较大的学术讨论会,主要研究了王统照、李
广田、臧克家等山东籍现代及当代作家的作品。研究成果大多收于《中国现代作家作
品散论》一书(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出版)。
该会十分重视教材建设和工具书的编写。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本公开出版
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即出自我省会员之手。它以简明扼要、实事求是的鲜明特点,
博得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日本《野草》等报刊的肯定性评价。之后,又陆
续出版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教程》 、 《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抗战文学史》、
《中国五四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专题史》、《鲁迅杂文词典》、《中国现代文
学手册》、《中国现代文学简明词典》等教材与工具书。其中,多数经过专家评审,
荣获省和教育厅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如《柳青的创作道路》、《五四文学初
探》、《周作人评析》、《鲁迅周作人比较论》、《〈故事新编〉新探》、《〈故事
新编〉研究资料》等一批学术专著,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的被高等学校用
作选修课教材。
我省开展中国现代文学教学和研究起步较早。 田仲济、孙昌熙等著名教授早在5
0年代就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培养了多批现代文学研究生、进修生。目前,山东大学、
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设有培养现代文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点。
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过去属于较为荒寂的一角、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才得以
加强。当代文学史已列为高等院校中文系学生必修课。教学、科研人员大增,科研成
果渐丰。目前,行门从事当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人员有数百名、其中有副教授、副研
究员以上职称的50余人。主要课程设置,除当代文学史外,尚有诗歌. 小说,戏剧、
影视文学、文学思潮、作家论等选修课或专题讲座。成就较显著的教材、专著有《中
国当代文学史》、《当代文学作品选评》、《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当代作家
论》、《当代文学作品赏析》、《当代文坛新星》、《当代影视文学》、《人物形象
初论》、《片羽集》等。同时,也有不少论文在省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近几年来,获
省以上科研成果40余项。
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十1981年12月成立,现有会员120人。
(郭延礼 蒋心 牛运清)
〔《文心雕龙》研究〕梁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蜚声中外学术界的文论和美学名
著,它的理论包括文的本质论、文体论、创作和批评欣赏论等一系列的重要内容,博
大精深而自成系统。对它的研究,已形成“龙学”。
齐鲁是《文心雕龙》作者的故乡,我省在《文心雕龙》的研究方面历史悠长,作
出了许多积极的贡献。近些年来,我省的《文心雕龙》研究成果更为丰富。(1) 理论
研究有新的进展和突破,如对《文心雕龙》理论体系、文的本质论及创作和批评论的
研究等。主要著作有牟世金教授的《雕龙集》等。(2)我省的研究者在对《文心雕龙》
一书概念范畴的考证研究方面作出了新的努力,受到学术界好评。主要著作有冯春田
副研究员的《文心雕龙释义》 等。 (3) 对“龙学”的总结研究。牟世金教授著有《
“龙学”70年概观》,对迄今70余年来的“龙学”研究进行了论述和总结,推动“龙
学”向更高层次发展。(4) 《文心雕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香港、台湾的
学者一直在进行研究,牟世金教授著《台湾文心雕龙研究鸟瞰》,为促进海峡两岸的
学术交流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现在,我省以山东大学古代文论研究室为中心的《文心雕龙》研究队伍在不断发
展、壮大,在“龙学”研究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齐仁)
〔山东古国史研究〕一、山东古国史研究工作的开展。山东古国史的研究是建国以后
新兴的研究领域。从建国到1981年以前,山东古国史的研究工作主要表现在个别史学
家(如郭沫若、范文澜等)和考古学家(如王献唐等)的研究上。从1982年开始至1986年
底,山东古国史的研究工作主要是在山东省历史学会的主持下,汇集了全省部分考古
工作者和史学工作者进行了有组织的研究。在这段时间内,省历史学会共召开了三次
山东古国史学术讨论会。第一次1982年春在淄博市召开,到会代表20余人。会议就东
夷文化和齐、莱、莒等古国史诸问题进行座谈讨论。通过讨论,大家提高了对东夷古
国史研究必要性的认识,并提出许多不同的见解。为了有组织地推动山东古国史研究
工作的开展,与会同志一致提议成立山东古国史研究会。1983年夏,在黄县、长岛举
行了第二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30余人,会议收到论文10余篇。会议着重就莱夷、
莱夷文化和莱、纪、齐、莒等东部古国史上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此次会议成立了
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筹备小组,为山东古国史研究会的成立进行酝酿筹备工作。1986年
5月, 由山东大学历史系、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曲阜师范大学历史系、曲阜师范大
学孔子研究所、山东省博物馆、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等六个单位共同发起,组织召
开了山东古国史第三次学术讨论会。与会代表近70人,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与会同
志遵循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的“百家争鸣”的方针,对山东古国史进行了比较广泛
的探讨。会议决定从会议论文中选出质量较高的文章编辑出版论文集《东夷古国史研
究》。此次会议正式成立山东古国史研究会,并在民主协商的基础上,选举产生了山
东古国史研究会常务理事会。由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敦愿任首届理事会理事长。山
东古国史研究会的成立,标志着山东古国史的研究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科研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1979年的30年间,共发表有关山东古国
史的考古发掘报告、 调查资料及各种文章约160余篇。从1980~1986年底,七年来共
发表论文、报告210余篇,合计370余篇。已出版的大型田野发掘报告专集有山东省文
物管理处与济南市博物馆合编《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 (齐鲁书社1981
年出版)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编《曲阜鲁国故城》(齐鲁书社1982年出版)、山
东省博物馆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合编《邹县野店》(文物出版社1985年出版)。已
出版的论文集有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编《大汶口文化讨论文集》 (齐鲁书社19
79年出版) 、山东省《齐鲁考古丛刊》编辑部编《山东史前文化论文集》(齐鲁书社1
986年出版) 。已出版的研究专著有王献唐著《黄县器》(山东人民出版社1960年出
版) 、《春秋邾方二国考·三邾疆邑图考》(齐省书社1982年出版)、《山东古国考》
(齐鲁书社1983年出版)、《炎黄氏族文化考》(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那罗延室稽
古文字》(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 。此外,还有李白凤著《东夷杂考》(齐鲁书社1981
年出版)。
三、讨论研究的主要问题。关于东夷及其史前文化问题。过去几千年来,一致认
为东夷及其文化是“落后的”。从本世纪30年代初,随着城子崖、两城镇龙山文化的
发现,“落后论”才开始引起人们的怀疑和动摇,建国后,特别是1959年泰安大汶口
文化遗址的发现以及山东新石器时代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
文化发展序列的确立,有力地冲击了东夷及其文化“落后论”。大量的研究文章认为,
东夷族是聚居在山东的土著居民,是中华民族的族源之一。东夷族的文化并不比同期
的中原文化落后,相反,某些方面例如制陶,酿酒、龟卜等在全国还处于领先的地位。
东夷族有着自己的独立系统、独具风格特点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
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关于山东古国,近年来主要对齐、鲁、莱、杞、、纪等国进行了研究。对这些
古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古国名称的由来,都城在哪里,疆域范围有多大,以及纪、
、莱是不是一个国家等问题,目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现正研究讨论中。
(逢振镐)
〔儒学研究〕山东古为齐鲁之邦,是齐文化与鲁文化的主要发源地,以孔、孟为代表
的鲁文化,其核心就是儒学。1980年12月成立了山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把孔孟学
与稷下学列为首要课题。1983年又成立了孔孟学研究会筹备组 (由蒋捷夫、葛懋春、
刘蔚华、周立升、赵宗正组成) 。同时成立了《孔孟学丛刊》和《孔孟学研究丛书》
编委会和编辑部,统一筹划研究成果的出版工作。曲阜师范学院于1979年成立的孔子
研究室,1983年扩大为孔子研究所,并先后邀集各地学者在曲阜召开了三次孔子学术
讨论会。 1986年2月,山东社会科学院成立了儒学研究所,之后,山东大学又成立了
传统文化研究所,都集中力量加强了对儒学的研究。1986年12月,山东孔子学会成立,
更为组织全省的力量进行儒学研究提供了方便。在上述各组织的努力下,1984年在邹
县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孟子学术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68篇,经谢祥皓同志整理编辑为
《孟子思想研究》一书(35万字),1986年12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1987年12月在
济南召开了“孔、孟、荀学术异同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近50篇,现已编定《孔孟
荀比较研究》一书,即将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与此同时,王兴业同志选编了《孟
子研究论文集》(42万字),1984年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刘蔚华、赵宗正同志主编
了《山东古代思想家》(43万字)一书,1985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李启谦同志撰
写了《孔门弟子研究》,1986年由齐鲁书社出版。另外,曲阜师院《齐鲁学刊》,自
1983年第四期,辟有《孔孟学研究》专栏,刊发孔孟学研究之文章,已发近40篇,山
东社会科学院《东岳论丛》亦辟有《孔孟学研究》专栏,不定期刊发孔孟学研究文章。
目前,全省从事儒学研究与教学的专业及业余人员,约60余人。对儒学有一定知识并
有相当兴趣的爱好者,约300余人。
(谢祥皓)
〔稷下学研究〕古齐国稷下之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渊源之一。但由于其历史资料
多轶散湮没,所以稷下学研究一直是中国文化思想史的薄弱环节。据调查,从1900~
1980年的80年间,包括台湾在内的《中国哲学史论文索引》(不包括书目在内),冠名
“稷下”的学术论文,仅有解放前郭沫若《罢下黄老学派的批判》一篇论文。所以,
稷下学的研究,实为中国哲学史、思想史中的空白。1980年山东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
成立后,即确定“稷下学”为自己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1982年10月,在古齐国稷下
学宫所在地临淄召开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关于稷下之学的讨论会,到会代表共50余人,
提交论文22篇。与会者对稷下学宫的历史演变,稷下学宫的性质,稷下学的派别,展
开了热烈的讨论,对于稷下学在中国学术文化发展中上的作用、地位和今后研究工作
的设想,提出了十分有益的意见。会后《齐鲁学刊》自1983年第一期即开辟《稷下学
研究》 专栏, 连续三期刊发会议论文13篇。《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
《求索》等刊物,亦相继发表与会论文三篇。1985年山东学者们在编纂《山东古代思
想家》时,稷下学宫的重要人物,邹衍、尹文均列有专题。《管子》与齐法家,也是
稷下学宫的主要派别之一。1986年10月又在山东淄博召开了首届全国《管子》学术讨
论会。会上收到《管子校读》专著手稿一部,论文40余篇,分别就管仲与《管子》、
《管子》的哲学思想、经济思想、政治思想、伦理思想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会后,
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管子研究》一书(赵宗正、王德敏编),收录论文27篇。淄博
社联创办了《管子学刊》,1987年刊出两期,对齐学、稷下学及《管子》的学术思想
进行了集中的探讨。目前,我省从事稷下学、齐学等方面研究工作的专业及业余人员,
约40余人。淄博市社联,现正积极筹建齐学、稷下学、及《管子》学术思想研究的学
术团体。
(谢祥皓)
〔生态经济学研究〕自1980年由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倡导在我国开展生态经济学研究
以来,山东省经济学界和自然科学界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投入了生态经济
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的研究,而且1980年前后还取得部分成果。山东作者在1980年左
右写成并在全国报刊发表的论文和调查报告主要有:《黄海、渤海区渔业资源严重衰
减原因的调查》(1.2万字),作者马传栋(刊于《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农业经济问题》
编辑部联合编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论生态平衡》一书) ;《农业生产的目
的、手段、效益与生态学方法》,作者徐洪,发表于《农业经济问题》1982年第十
一期,该文被授予山东省1981~1983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982年起,山东社会科学院设立生态经济学专业,并设置专职研究人员研究这一
新兴学科。 1983年4月,“山东省农业生态经济问题研究”被确定为省“六五”期间
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 1984年4月,在中共山东省委批转山东社会科学院人才发展
规划的16号文件中,生态经济学被定为重点专业。
1983年10月,由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省农业经济研究会发起,在济南召
开山东省第一次农业生态经济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全省从事生态学、经济学、地理
学、农学、林学、环境保护等专业的专家、学者50人,会议成立了山东省农业生态经
济研究会,会后由研究会编辑出版(内部)了《山东省第一次农业生态经济讨论会论文
集》 ,共收集论文22篇,15万多字,其中有10篇论文在省内外杂志上公开发表。198
4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暨中国生态经济学会成立大会上介绍了
这次会议的经验和学术观点,山东的马传栋,复世福被选为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理事。
1985年12月,由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和省农业生态经济研究会发起,在济
南召开“山东省第二次农业生态经济讨论会”,会议主要讨论省社会科学“六五”重
点项目“山东省农业生态经济问题研究”各课题的研究成果。该项目的各主要分课题
在“六五”期间基本完成。其中的《黄河口三角洲生态农业战略探讨》(马传栋著)和
《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途径的探讨》(朱家琦著)分别获得山东省1983~1985年社会
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农业生态经济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马传栋著)获山东
社会科学院“六五”期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在进行生态经济实际问题研究的同时,山东省生态经济理论工作者也进行了生态
经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1985年4月,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马传栋完成了
专著《生态经济学》 并于1986年5月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既包
括生态经济基本理论,又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以及流通、分配、消费和经济管理过
程,内容比较全面系统的生态经济学论著。1986年下半年,《光明日报》、《经济学
文摘》、《东岳论丛》、《新华文摘》等报刊,先后发表或转摘了对该书的评介文章。
1987年第四期《中国社会科学》也发表对该书的评论,向国内外读者介绍此书。该书
出版后,山东大学经济系、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山东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等以此为教
材,开设了本科生或研究生的生态经济学课程,在全国反响较大。
(马传栋)
〔法学专业研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东法学研究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研究队伍已初具规模。全省已有各类法律院、校(系)20余所,共有专职教师734名(其
中副教授以上59名) ,在校学生达5000多名。法学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也有很大发
展。山东社会科学院建立了法学研究所,山东大学和烟台大学设立了法律系,地市级
以上的公、检、法、司等司法实践单位都普遍设立了研究室(所)。全省专职法学研究
人员有760多名。
山东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自1983年筹备、座立以来,先后参与组织编写13部专
著、 词典和法律通俗读物,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了200余篇论文、研究报告和调查报
告等各类文章。现承担了山东省“七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山东新时期犯罪问题研
究》、《农村经济济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权力机关建设》等三个项目的研
究工作和省府有关部门下达的软科学研究课题--《技术市场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山东大学和烟台大学法律系近年来编写、出版了不少在省内外有影响的专著、教材和
论文,承担了省“七五”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其中烟台大学发起组织编写的《刑事科
学大辞典》邀请了全国一批有名望的刑法学专家参加。山东政法管理干部学院近两年
出版了3部专著,发表了20余篇论文,现正组织编写《宪法学词典》。
山东省法学会是我省规模较大的群众性学术团体,目前已有会员1215名。设立了
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婚姻法学、诉讼法学、劳改劳教法学、法学基础理论、青
少年犯罪、人民调解学、法制心理学等10个研究会,创办了《山东法学》和《会员通
讯》两个刊物;对组织会员进行学术活动、推动群众性的法学研究和普及法律常识,
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瑞峰)
〔山东社会科学院1987年主要科研成果〕1987年,山东社会科学院承担国家“七五”
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2个, 承担山东省“七五”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15个,承担
省有关部门下达的研究项目7个,院1987年度重点课题27个。这些项目进展情况较好。
一年中, 共取得各类研究成果465项。其中,新出版著作16部、待版书稿12部,
发表论文、调查报告等437篇。
新出版的著作主要有《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通俗读本》,《对外开放理论探讨》、
《社会主义改革概论》 、 《论无产阶级执政党的党风建设》、《世界议会辞典》、
《清代和民国山东移民东北史略》、《文心雕龙释义》、《孟子思想研究》、《甲午
战争90周年纪念论文集》、《近代60家诗选》、《秋瑾文学论稿》、《秋瑾研究资料
汇编》、《中国现代文学论文集》等。
一年中,主持或联合召开重要学术会议10次。主要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
配理论讨论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理论讨论会”、“当代社会主义理论讨论
会”、“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唯物史观的当代发展”、“孔、
孟、荀学术异同讨论会”、“全国辛弃疾学术讨论会”、“王统照学术活动会”等。
一年来,接待来自日、美、英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30批. 43人次。先
后同外宾举行各类座谈会29次、 学术报告会5次。圆满完成12位美国学者在邹平调查
点的78天的考察接待任务。此外,院随团派出3人出国考察,送出6人到国外研修。还
同美国依阿华州立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日本筑波大学、英国学术院等国外学术
科研机构建立了联系。
经过一年的评审工作, 职称改革工作基本告一段落。全院256名专业技术人员,
具有任职资格的有240人, 其中有高级职称的59人,占23%;有中级职称的73人,占
28%;有初级职称的108人,占42%。现已被聘任或任命的业务人员共237人,其中高
职58人,中职69人,初职105人。科研队伍梯队趋于合理。
1987年, 《东岳论丛》出刊6期、增刊2期,发稿128万字;《学习月刊》出刊12
期、 增刊4期,发稿112万字;《哲学社会科学动态》出刊6期,发稿50万字;《内刊
文摘》出刊13期;《领导参阅》出刊10期。年内购进图书4000多种近7000册。
(省社科院)
〔地方党史资料征集与研究〕
1987年,山东地方党史资料征研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几部重要的党史资料编辑
出版。主要有:
《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由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编委会编写,经山东、
河南、 河北、贵州省委和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审定,1987年7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
出版,山东新华书店发行。全书共25万字。冀鲁豫边区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初期
创建的敌后平原抗日根据地之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老一辈的
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罗荣桓、徐向前和陈赓、粟裕、黄克诚、宋任穷、肖
华、黄敬、张霖之、张玺、杨得志、杨勇等同志,在这一地区长期转战,并领导和参
加了根据地的创建和建设。冀鲁豫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浴血奋战,
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大事记》真实、全面而扼
要地记载了冀鲁豫边区的光辉战斗历程。
《孟良崮战役》。由中共山东省委党史征委会和中共临沂地委党史征委会编。山
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孟良崮战役,是华东野战军为粉碎国民党军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
进攻, 于1947年5月13~16日在沂蒙山区进行的一次成功的山地运动歼灭战。这次战
役, 击毙国民党整编74师中将师长张灵甫,重创了敌之各路援军。共毙伤俘敌3.2万
余人。挫败了蒋介石重点进攻的计划,初步扭转了整个华东战局。该书是《全国解放
战争时期山东重要战役资料丛书》之一。本书通过大量珍贵翔实的资料,生动感人的
事迹,全面系统地反映了孟良崮战役的经过和我党我军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取得的辉煌
战果,该书为32开本,共30.8万字,印1万册,徐向前同志为该书题写书名。
《山东党史人物传》(第一辑)。由中共山东省委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组织编
写。1987年山东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18万字。该书收录了第一、二次国内革
命战争时期在山东牺牲的67位革命烈士传略。这些烈士,绝大多数牺牲在刑场上、战
场上,有的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积劳成疾而病故,有的在牢狱中被敌人折磨而丧生。
在67位革命烈士中,包括王尽美、邓恩铭、刘谦初、吴丽实、郭隆真、李慰农、杨明
斋等,这些传略真实地反映了先烈们投身革命、不畏艰险、坚贞不屈、勇于献身的革
命斗争事迹和高尚的革命情操。本书内容丰富翔实,事迹生动,不仅为研究现代革命
史和党史人物提供了大量资料,也是对党员、团员和广大青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
教材。
《黄河归故斗争资料选》 。该书由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史工作组办公室编选,198
7年7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27万字。黄河归故斗争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重大
历史事件。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当局为阻止日本侵略军沿陇海铁路西犯,下令炸开
花园口黄河大堤,迫黄河水改道,置豫皖苏数百万人民于黄泛灾难之中。抗日战争胜
利后,国民党政府借口引黄河水重返故道,企图以水代兵,达到分割我解放区的军事
目的, 不顾黄河下游沿河堤坝年久失修,于1946年3月悍然在花园口堵口。中国共产
党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提出在先复堤后堵口的原则下,可以同意黄河归故。在周
恩来、董必武同志和晋冀豫边区政府的领导下,冀鲁豫、渤海解放区人民围绕堵口、
复堤、救济灾民等问题,同国民党当局和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最
终使黄河安全回归故道,保证了黄河下游数百万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黄河归故斗
争资料选》,以比较系统、完整的史料,准确、详尽地反映了这一斗争的全部过程。
此书内容主要包括黄河归故斗争概述;王化云、陶述曾等当事人的回忆文章;主
要会议记录、纪要、协议、协定;重要往来函电、声明,其中包括经中央文献研究室
同意首次发表的周恩来同志的九封函电;解放区、国民党区、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等
有关方面的重要档案、报刊资料;黄河归故大事纪要和黄河故道,泛区示意图。另外
附有周恩来、董必武等同志在谈判中的珍贵历史照片六幅。
《刘邓大军强渡黄河资料选》。由王继忠、谢玉琳、丁龙嘉、高占武、刘如峰编
选。 1987年10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共21.3万字。1947年6月30日,中国人
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部队在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的指挥下,于冀
鲁豫边区境内突破黄河天险,揭开了全国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该书以丰富的史
料真实地记录了这一伟大历史事件,其中有毛泽东同志为中央军委起草的一组电报;
有关重要决定、指示、通知、讲话;亲临其事的指挥员、战斗员、随军记者的文章;
有关历史档案、报刊资料等。对研究党史、全国解放战争史和晋冀鲁豫野战军军战史,
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987年山东省委党史征委会还办有《山东党史资料》、《征集与研究》 (原名山
东党史通讯) 两个刊物。其中设有回忆录、专题资料、考证、党史研究、党史人物、
工作研究、 党史信息等栏目。 1987年编印《山东党史资料》 3期,约35万字;编印
《征集与研究》3期,约21万字。此外,还编印《党史信息》44期,约9万多字。
(邱传贵 李肇年 梁向前)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研讨会〕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党中央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针对我国国情提出的
一项维护社会治安,防止和减少犯罪现象,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方针。经省委批
准, 山东省法学会于1987年10月9~11日在济南召开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理论研讨会。
全省各市、地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省法学会各学科研究会会长,以及全省政法
战线, 文化、教育战线和工、青、妇团体理论界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163人出席
了会议。 会议收到论文198篇。会议围绕当前形势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论问题和
实践问题,进行了多学科,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讨论。主要问题是:(1) 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的概念与基本原则问题;(2)综合治理主体与主体的组织结构体问题;(3)符
合治理的策略和手段问题;(4)综合治理的对象问题;(5)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
的新情况、新问题与对策问题;(6)综合治理理论研究的对象和学科结构体系问题。
大会由省法学会会长陈天有同志致开幕词,省委政法委副书记李诚作总结讲话,
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高昌礼到会并讲了话。中央政法委研究室副主任袁小凡,省人
大常委会、省委政法委、省委打击经济犯罪办公室、省人大法治工作委员会、省高级
人民法院、省检察院、省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山大法律系、省法学会的领导人参加了
会议。
〔第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 山东省人口学会于1987年6月10~12日在济南召开全省第
三次人口科学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有来自大专院校、省直有关部门、科研单位和全省
计划生育部门的代表,共75人。中纪委委员王众音到会并讲话。省人大副主任严庆清、
省政协常委、省计划生育协会会长袁承恩、省计生委主任成师农和省社联副主席周冀
仓等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人口学术论文41篇。
会议认为, 世界人口即将达到50亿,我国大陆人口已达10.6亿,并正处在持续1
0余年的人口生育高峰期,人口形势十分严峻。这就要求把人口控制作为重点来研究,
要从我国的国情、我省的省情出发,勇于探索,研究在新形势下人口问题出现的新特
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揭示人口发展规律,探索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途径,
以实现控制人口的战略目标。要注意研究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人口问题,如缓解
人口生育高峰,城乡经济体制改革中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人口流动、生育意愿和生育
模式的转变,老年社会保障,独生子女教育,优生优育,人口素质提高等,以指导和
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的发展。
(宋光灿)
〔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学术讨论会〕为纪念“七七”事变50周年,中共山东省委
宣传部、山东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于7月3日联合举行了学术讨论会。
来自我省有关单位和驻济南部队的理论工作者40余人,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认
为,50年前的“七七”事变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起点。抗日战争的正义性和中国
共产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是赢得胜利的根本保证。纪念“七·七”事变,就是要
继续发扬我国人民的光荣传统,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深重
的灾难。“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个惨痛的历史教训。富国才
能强兵,落后总要挨打。为了不使历史悲剧重演,为了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我们要
在党的领导下,踏踏实实艰苦奋斗,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实现中华民族新的腾
飞。
〔纪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40周年学术讨论会〕为纪念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40周
年,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社联暨中共济宁市委宣传部、济宁市社联10月份在济宁
召开学术讨论会。与会同志就刘邓大军进军大别山在解放战争中和在中国历史上的地
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军事指挥艺术,人民群众在解放战争中的作用等重大问
题开展了讨论。
与会同志认为,1947年秋,刘伯承、邓小平同志遵照党中央、毛主席的命令,南
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这是
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转折。从理论上认识这段历史在中国人民革命史上的
地位与战略意义,有助于提高和加强人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扬光荣传统,克服
困难,加速发展生产力,把中国社会经济推向前进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会上来自济南军区、省军区、济宁军分区等全省20多个单位的理论工作者发言并
提交了论文。
(李海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