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117&run=13

〔科技事业的新发展〕1987年,省科学技术事业在改革、开放、搞活方针的推动下,
出现了新发展、新变化。
科研机构出现了多种形式并存, “官办”、民办、联办一起上的新局面。截至1
987年底,全省县以上政府部门所属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已发展到386个,其中部属20个,
省属85个, 市地属169个,县属94个;职工30492人,其中科技人员16622人,分别比
1978年增加45%和150%。 据不完全统计,厂办科研单位有462个,专职人员11000多
人。民办科研机构发展到319处,从业人员2262人。
随着人才价值观念的改变,各级、各部门、各方面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推动了
科技队伍的发展,全省全民所有制单位的科技人员已发展到724453人,较1986年增加
7.8万多人,其中自然科学技术人员396811人,比1978年的280346人增长42%。此外,
通过培训、考核,各县(市、区)共评聘农民技术员13万多人。
科技经费有所增加。 通过各级广辟经费渠道, 1987年全省共筹集科技经费
19276.5万元,其中省财政拨款3700万元(包括青岛) ;市地县财政拨款1236.1万元;
银行贷款14340.5万元,财政拨款与银行贷款分别比1986年增长13%和266%。此外还
调动使用了地方、企业、民间资金,争取了部分国际组织的信贷和援助资金。利用这
些资金安排省、市(地) 、县级科研、开发星火计划项目2092个,其中省计划项目922
个,市地县计划项目1180个。
取得科技成果和获奖优秀成果创历史最高纪录。全省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525项,
比1986年增加14%,是1978年652项的2.4倍,其中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的92项,达到
国内先进水平和国内首创的838项,省内先进水平的595项。专利申请量1286件。截至
1987年11月底,累计受专利权共371件,申请量和批准量分别比1986年增长37%和282
%, 在全国各省市中均居第六位。 荣获省级以上和国际发明展览奖的优秀科技成果
438项,其中国家发明奖12项、国家科技进步奖54项、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省科技进
步奖333项、 全国第三届国际发明展览和世界发明展览奖35项,是山东省历史上科技
项目获奖最多的一年。
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日趋活跃。到1987年底,山东已与38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或
民间组织建立了技术合作和交流关系,全年派出科技考察、交流团组17个,54人;接
待45个,118人。自1985年以来,组织引进国外样品,样本1300多种、仿制创新182种,
“人工玻璃体”等一批国际间的联合研究开发项目,省内正在组织实施。对于促进国
际间的技术合作和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
科技情报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全省已拥有各类科技情报机构95个;馆藏国内外期
刊、 报告、论文、资料、专刊说明书、产品样本、图书、手册及工具书300多万册;
从事科技情报工作的人员6000多人,其中专职人员1000多人,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层次、
分行业的科技情报网络。全省科技情报系统发挥文件资料、综合研究、传递报导及情
报手段等方面的优势,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情报服务,同时突破传统模式、
改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改封闭服务为开放服务、改无偿服务为有偿服务的改革尝试,
扩大了服务领域, 提高了服务效果。1987年共建立科技情报和生产联营企业2 7个,
创技术收入60多万元,科学技术开始进入经济领域。
〔以“双放”为中心的科技体制改革1987年,省内科技体制改革以国务院6号、8号文
件为指导,坚持突出“双放”、全面推开的原则,使各项改革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放活对科技人员的管理, 走出一条与乡镇企业相结合的路子。省内根据国务院6
号、8号文件确定的方向和任务,围绕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乡镇企业的部署,
放活对科技人员的管理,坚持“积极、慎重、探索”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中心城市为
突破口,以支援乡镇企业为主要目标,采取组织选派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以组织选派
为主渠道,实行放引并举的优惠政策,大开城门,开闸疏流,调动千军万马出城下乡,
推动乡镇企业尽快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依据这个思路,
省内集中抓了6个环节: ①抓文件学习,统一思想认识;②抓调查研究,摸清各方反
映;③抓政策制订,加强宏观指导;④抓配套试点,培植先行典型;⑤抓厂办科研,
放活企业科技大军;⑥抓组织协调,依靠多家推动。通过以上工作,使放活对科技人
员管理的工作, 迈出了新步伐。据统计,全省已有2万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和乡镇
企业,开展多形式的技术服务,其中承包中小企业或乡镇企业的2095人,租赁企业的
199人, 领办、创办企事业单位的975人,辞职或停薪留职的252人。此外还有更多的
技术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或“星期日工程师”等方式向社会提供技术服务。初步走出了
一条从实际出发、依靠科技领航,坚持以城带乡的路子,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在1987年国家科委召开的全国放活科技人员经验交流会上,副省长马长贵同志应邀到
会介绍了山东省的经验。
科研机构内部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 全省市、地以上科研机构共有108个实行了
所长负责制, 占43%,比1986年增加近1倍。有46个实现了经费自立;47个不同程度
地核减了科研事业费;135个实行了课题承包责任制;144个实行了课题经济核算制度。
改革促进了科研机构的自我发展, 推动了科研和生产的结合。据254个省和市、地所
属科研机构统计,1987年共承担课题3067个,完成1198个,投入经费5850万元,分别
比1986年增长20%、 18%和14%;获奖成果473项,其中国家级奖励31项,省、部级
奖励262项,市、地级奖励211项,受省、部级以上奖励项目数占全省获奖数的60%;
全省科研机构转让技术成交额达4003万元,比1986年增长93%。其中与大中型企业成
交15436万元, 与小企业和乡镇企业成交2136.8万元;技术性收入4061.7万元,占当
年科学事业费的53%,比1986年增长13%。
科研单位和生产企业之间的联合出现了新的趋势。根据国务院6号,8号文件的指
示精神,省内各地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使全省科研和生产的联合组织在数量、内
涵、层次和跨度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全省126个省、市(地) 属独立技术开发型科研机
构普遍与企业建立了联系, 其中建立不同形式的科研生产联合组织400多个。这些联
合组织,冲破旧体制的束缚,把科研、设计、生产几个环节结合起来,合理配置资金、
人才和技术要素,发挥了群体优势,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同时,有18个科研机构
率先作了进入企业和企业集团的尝试。
全省456个科技单位的科学事业费划归各级科委管理。 为加强科研事业费的宏观
管理和合理有效地使用,促进科研与生产的结合,根据国务院《关于科学技术拨款管
理的暂行规定》(国发 〔1986〕12号)和国家科委、财政部《关于做好地方科研事
业费划转工作的通知》精神,省科委、省财政厅制订了《山东省科研事业费拨款管理
暂行规定》,并经省政府审定,以鲁政发 〔1987〕32号文印发各市人民政府、地
区行署、各县(市)人民政府、各高等院校、各大企业和省政府各部门贯彻执行。按照
省政府印发的《山东省科研事业费拨款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省、市(地)、县财政、
科委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各级科学事业费划转科委管理的工作,划转科学事业费预
算的单位共456个,事业费5195.65万元,其中划归省科委管理的有25个部门所属的90
个科研技术单位,事业费3185.55万元;划归市地县科委管理的有366个科技单位,事
业费2 037万元。 1987年7月1日起,各级科技事业费开始由同级科委拨款。为管好用
好科技事业费,对市、地以上所属的223个独立科研单位(不包括青岛) 分类划为技术
开发型的71个, 占32%,社会公益型的152个,占68%。并举办科研单位会计制度学
习班两期,有96名财会人员参加。为实行分类管理和新的财会制度打下了基础。
〔科技干部管理改革工作的新进展〕1987年,全省科技干部管理工作坚持改革方向,
认真贯彻党中央新时期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和科技干部管理工作的指示、规定,在以下
几个方面作出了新成绩:
职称改革在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中小学和20%的企业全面展开,进展顺利。截
至1987年年底, 高教、科研、卫生3个系列的事业单位基本完成了首次技术职务评聘
工作,其他全民所有制的事业单位大部分完成了技术职务评审工作,企业职称改革工
作正在6个试点单位和20%的面上进行。 为加强组织领导和宏观控制,省职称改革领
导小组共批准建立了23个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组织,并批转21个系列的26个专业技
术职务评审实施细则。全省已评聘高级技术职务人员1.3万多名,中级技术职务人员8
万多名, 初级技术职务人员23万多名,受聘人员已超过全省科技人员总数的1/3。从
已结束评聘工作的单位看,这项改革进展健康,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对于改善科技人
员的组织结构,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都显示出较好的效果。
引进国外智力取得较大进展。 省政府第120次常务会议批准,在省科干局组建成
立了省引进国外智力办公室。各市、地和省直有关部门也充实加强了引进国外智力办
事机构的力量。 1987年3月全省召开了引进国外智力工作会议,传达了全国两次引进
国外智力工作会议精神,部署了省内工作,使全省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出现了好的势头。
全年共申报引进项目97项,批准48项、资助经费61.54万元,其中外汇额度13.87万美
元,由居全国23位上升到第12位。申报工商企业派出项目25项,批准22项,46人,资
助项目经费70万元。 完成引进项目20个、 引进专家29人; 派出项目6个、10人。到
1987年底,全省有13个市、地有了引进国外智力的项目,引进项目的单位已经发展到
乡镇企业和农户。
科技干部继续工程教育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省内组织实施的《科技人员继续教育
政策与措施的研究》软科学课题已基本完成,并对全省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需求以
及规划设想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具体意见。为制定全省继续工程教育的方针政策
和规划提供了依据。1987年省内共推荐12个专业的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与外省联合
举办的高级专家研究班。还以“怎样当好工程师”为题,先后在部分市地组织了12期
继续教育讲座,培训600多人,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山东省科技人员信息库初步建成。根据国家科技干部局的统一安排,省内制订了
“山东省科技人员信息管理指标体系方案”、“省级科技人员数据库审检提纲”。入
库人员主要是全省具有高、中级职称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信息库以省计委计算中心
的IBM-4381机为主机, IBM-550机为前端机,通过近程终端联机。现联机试验工作已
完成,可实现检索、打印、制表、增删、修改等项功能,计划1988年投入使用,可对
全省科技人才进行预测、分析,可为科技工作的开展提供信息服务。
军民结合, 开辟了技术培训的新渠道。1987年9月26日,省科委、山东省军区司
令部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县(市、区)人武部门和科委,利用民兵预备役训练基地和
城市民兵训练中心,为乡镇企业和广大农村培训适用人才。通知指出:培训对象以青
年民兵为主,优先安排复退军人和残疾人员;培训内容要结合星火计划的实施,按普
及实用技术、 培训专业骨干、提高基层干部和企业管理人员水平3个层次安排,并与
民兵训练内容穿插进行。培训工作在地方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科委负责制订培训
计划,确定培训内容、选聘师资,提供教材教具;人武部门负责提供培训场所和学员
食宿条件。在各级科委和人武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加快了全省农村适用技术人才的培
训步伐,全年培训人次较1986年增长近三倍。
〔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取得新成绩〕1987年全省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技
进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使科技工作促进经济建设有了
新的发展。
全省在1987年共安排科研、开发项目2024个。这些项目主要是围绕省内社会发展
中的技术关键,特别是为确保农业稳定持续发展为课题。其中省计划安排科研开发项
目844个, 补助经费2289万元。包括结转上年课题429个,新上课题419个;属于科研
课题534个, 占63.3%,开发课题310个,占36.7%;要求1987年完成300个,实际完
成189个,占应完成数的63%。新上课题全部完成后,每年可增产粮食24000万公斤,
皮棉1300万公斤,增加新产品、新材料182种,创经济效益5亿元。市地,县计划安排
1180个,其中结转上年课题597个,新上583个,属科研课题570个,开发课题610个;
要求当年完成511个,实际完成508个,占应完成数的99%。
农业技术开发试验项目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1987年,省计划安排实施的35个农
业开发试验项目, 包括粮食作物、果树蔬菜、经济作物、淡水养殖、区域综合开发5
类22个农林水产品种, 开发面积358.5万亩,带动面积1193.4万亩,涉及13个市地、
75个县(市区),624个乡镇、22419个行政村。开发种类之多、面积之大、范围之广是
全省历史上空前的。一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经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
项目实施情况良好,效益明显。经测产验收,当年增收粮食7.49亿公斤,皮棉61.5万
担, 油料6952.6万公斤、瓜菜1.8亿公斤,果品8599.17万公斤,木材增蓄量254.3万
立方米, 增加经济效益17.22亿元。如德州地区承担的“18万亩夏玉米开发试验”,
第一年平均单产由开发前的302.2公斤,增加到465.7公斤,增长43.7%,每公斤玉米
成本由0.154元降为0.113元, 降低26.6%。带动面积150万亩,平均单产比开发前增
加78.6公斤。“烤烟优质栽培技术开发试验”,通过采取筛选良种、合理密植,适时
采收, 延长烘烤期等技术措施,使开发区一等烟的比例由过去的3.5%上升到43%,
亩增效益279.22元,开发3年农户累计受益2.09亿元,国家增加税收1.467亿元。淡水
养殖开发试验,创出高产网箱养鱼每平方米242.9公斤,折合亩产16.19万公斤的新纪
录,探索了网箱亩产超万斤、网围亩产过千斤、池塘养鱼超过2千斤的配套技术。
以振兴农村经济为宗旨的星火计划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987年3月10日到
12日召开的全省星火计划会议,传达了全国星火计划会议精神,交流了经验,讨论了
全省“七五”星火计划,对省星火计划的实施促进很大。全年共落实国家、省级星火
计划项目78项,总投资1.56亿元,资金筹集总额居全国第一位。项目完成后可新增产
值6.5亿元,利税1.2亿元、创汇646万美元。
1985年和1986两年安排的58个国家和省级星火计划项目,有90%形成了生产能力,
新增产值1.2亿元,利税3200多万元,创汇400多万美元,其中完成和验收的24项,初
步形成了燎原之势。各市、地、县安排和实施的242个项目,已增加产值1.8亿元,利
税4600万元。围绕星火计划的实施,举办各类培训班9406期,培训809021人,其中技
术培训班8422期、 756911人; 经营培训班984期,52110人,提高型培训班2257期,
119061人,普及型培训班7149期,689960人。这些经过培训能掌握一技之长的本地人
才,对传播“星火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很大作用。为有组织、有计划
地实施星火计划,省科委编制印发了《山东省“七五”星火计划实施方案》。方案确
定了“一一五”计划目标:即抓好1000项(省计划300项,市、地、县计划700项)周期
短、见效快、收益大、有示范推广意义的技术开发项目,开发100类(省计划25类,市、
地、县计划75类) 适于乡镇企业的成套技术装备,并组织大批量生产;培训50万技术
人员(省培训15万人,市、地培训35万人) 。星火计划的宏观布局和战略重点是“1 0
条线” 和“4个片”。“10条线”是:海淡水增养殖技术;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畜
禽养殖和深加工技术;食品加工贮藏技术;轻纺新产品、新技术;节能新产品、新技
术;新型建材和建筑技术;矿产开采与加工技术;为大工业配套产品技术开发;乡镇
工业成套生产设备。“4个片”,是从区域综合开发上重点安排的4个片。即:山区综
合开发试点县--费县;沿海滩涂综合开发试点县--寿光县;海岛开发 (暂列长岛) ;
“星火技术”密集区--淄博市。
在14个贫困县开展科技扶贫已见成效。为推动贫困地区的开发建设,1987年,省
和有关市、 地、县科委,在14个贫困县安排了317个科技项目,组织6818名科技人员
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技术服务, 推广新技术651项,举办各类培训班2158期,培训人
员50多万人次,进一步启动了这些地区的内部活力。省科委、省科协组织的35个科研
单位、大专院校参加的省科技扶贫团,1987年连续派出科技人员2000多人,深入贫困
地区推广新技术、新成果,传递技术信息1400多条,解决技术难题2681个,帮助乡镇
企业上项目1904个,使受援单位增加经济效益1.3亿元。
软科学研究进入经济领域。围绕加强经济、科技管理和行业发展预测、对策研究,
1987年省计划安排软科学研究课题61个, 其中新上48个, 上年结转13个,投入经费
114万元。 与此同时,各市地、省直有关部门也安排了一批与经济发展相关的研究课
题,为各级各类决策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促进了经济建设。研究的水平逐步提高。有
10项成果荣获省1987年度科技进步奖, 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8项。有
的成果推广应用后效果明显。如山东省科技战略中心研究的“县级农业系统工程应用
软件包” ,在东平、商河、平原3县应用,对于优化产业结构,合理开发资源发挥了
很好的作用,其中商河县年增经济效益1794.4万元,比以前增长52.4%。
〔市县科技工作〕为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各级科委更新观念,转变职能,
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积极推动科技工作的发展。
省科委采取抓点带面的方法,加强了对市、地科委的领导,使科技工作试点县在
原定的诸城、章丘、滕县、蒙阴、平原、掖县、嘉祥7县(市) 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临
清、菏泽、莱芜、无棣、济南市中区、青岛黄岛区、东营河口区、淄博博山区和威海
环翠区等16个县(市、区) 。各地市、县科委共抓了385个科技示范乡镇、2929个科技
示范村和569个科技示范乡镇企业,使搞活科技工作收到显著效果。
建立乡镇科技管理组织已成为自觉行动。全省有2085个乡镇配备了科技助理员,
占乡镇总数的78%, 比1986年增加504人,其中专职人员增加765人,兼职人员减少2
61人。 乡镇科委由1986年的93个,发展到991个,占乡镇总数的37%。菏泽、潍坊两
地市分别达到78%和74%。有30个县(市) 的乡镇全部建立了科委,其中潍坊市5个,
济宁市5个,菏泽地区6个。
市县科委的工作更加活跃。在抓好统筹规划、协调攻关的同时,组织引进、开发、
推广项目5050个,当年可增加产值41.1亿元。其中增加产值4000万元以上的有32个县
(市),占21%。结合各类科技计划的实施,培训农民科技人员179.94万人次,其中为
乡镇企业培训管理、技术人才32.68万人次。年培训6000人次以上的有51个县(市、区)。
全省科委系统开展评先创优活动,评出先进集体34个,先进个人75个。为改变科
委系统上下联系不紧密、 工作不活跃的状况,省科委在1987年3月召开的全省科委主
任会议上提出倡导革命竞赛,开展评先创优活动的意见,会后又制订下发了评选办法。
一年来,各市县科委焕发精神,你追我赶、争创第一流的工作,涌现出了一些先进集
体和个人。经逐级评比确定表彰奖励34个先进集体和75名先进工作者。其中,市地级
科委4个, 即淄博市、潍坊市、泰安市和菏泽地区科委,县级科委30个,即德州市,
诸城市、青州市、莱芜市、新泰市、临清市、菏泽市、章丘县、莱西县、胶南县、广
饶县、滕县、掖县、牟平县、曹县、寿光县、兖州县、嘉祥县、无棣县、邹平县、禹
城县、平原县、莘县、蒙阴县、费县、苍县、济南市市中区、青岛市黄岛区、淄博市
博山区和威海市环翠区科委。

(省科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