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112&run=13

〔198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1987年,山东省在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
展的基础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财政收入有较大增长,超额完成了国家分配的
任务;财政支出实现了预算规定的指标,较好地保证了改革和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
做到了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1987年财政收入预算69.84亿元,实际收入72.79亿元,占预算的104.23%,比上
年增长17.45%,按相同口径增长11.9%。其中:工商税收62.33亿元,增长15.12%;
企业收入(抵减拨补亏损后)4.80亿元,增长19.62%;农业税2.73亿元,增长5.23%;
排污费收入1.09亿元, 增长37.89%。此外,推销国库券和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
金,也都超额完成了国家分配的任务。
1987年财政支出预算78.46亿元, 全年支出75.22亿元,占预算的95.87%,比上
年增长11.42%,正常性支出增长7.24%。其中:(1)基本建设支出4.89亿元,比上年
下降22.87%。 为了保上借中央的资金,贯彻“三保三压”的方针,全省各级财政自
筹基本建设均有较大压缩。(2) 企业挖潜改造资金0.84亿元,下降2.12%。(3)科技3
项费用0.54亿元,比上年下降9.52%。主要是中央分配的专款比上年减少,比预算超
过0.65%。(4)城市建设维护和环保水资源支出6.07亿元,增长11.42%。这两项开支
有专门收入来源,支出增长主要是收入增加。(5) 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
费5.76亿元, 增长19.70%。按照中央关于增强农业发展后劲的要求,年内各级政府
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同时,抗灾支出也增加较多。(6)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21.96亿
元, 增长7.94%。其中教育经费增长12.25%,卫生经费增长8.54%,科学经费增长
8.34%,均超过了预算安排的增长幅度和1987年正常支出的增长幅度。(7) 抚恤和社
会救济费3.09亿元,增长17.99%。(8)行政管理费6.74亿元,增长3.53%。主要是机
构人员经费增加较多。如强化一些监察监督机构,完善乡镇政权建设,县、乡换届选
举,以及有的地方区划变动、新建市区、县改市、在外地增设办事联络机构等,都相
应增加了一些开支。(9)粮、棉、油、肉、菜等价格补贴14.42亿元,增长16.98%。
按照当年财政体制计算,1987年全省收入和支出相抵,结余9500万元。这样,全
省累计赤字由1986年底的2.56亿元减少为1.60亿元 (其中赤字单位赤字2.43亿元,结
余单位结余8300万元)。

〔狠抓增收节支,全年财政收支平衡〕山东省198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比较好,实现
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这是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综合反映;是各级党委、
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领导的结果。一年来,山东省各地区、各部门为完成财政预
算,实现收支平衡,做了大量的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 深入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有力地促进了财政收支任务的完成。1
987年, 山东省各地区、各部门都把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根据
各自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切实有力的措施,从组织发动到
检查落实,抓得很紧,效果比较显著。全省地方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产值比上年增
长16.02%, 实现利税增长16.61%,亏损企业扭亏40.33%,做到了生产速度、经济
效益、财政收入同步增长。各行各业都比较重视非生产性开支的节减,全省行政经费
扣除不可比因素, 公用部分比上年下降2.7%;社会集团购买力中18种专项控制商品
购买总额比上年下降较多。事实说明,“双增双节”潜力很大,是大有可为的。
二、进一步强化税收工作,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1987年,山东省认真贯
彻国务院《关于严肃税收法纪,加强税收工作的决定》和《税收征收管理暂行条例》,
进一步充实健全税收征管机构,加强征收力量,针对纳税户大量增加、税源变化较快
的新情况,对大小72万个纳税业户全面进行税务登记换证,广泛开展税收法制宣传,
进一步健全申报、审核、征收、检查等一系列征管制度。在加强日常征管的同时,按
照国务院部署,开展了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并在财政税务部门开展了执行财政税收
法规情况的自身检查,纠正了一些违纪问题,保护了合法经营,保证了国家收入的及
时上缴。
三、坚持早抓、勤抓、严抓,及时解决收支平衡中的问题。1987年,山东省各级
领导对财政平衡认识统一,态度坚定,从预算安排到预算执行抓得主动、扎实、细致。
许多地方做到了月月、季季计算分析平衡情况,按照量入为出、先收后支、先急后缓
的原则,组织财政活动,掌握财政开支。山东省人大常委会为了保证人代会决议的实
现,年度中间专门听取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汇报,强调要加大措施,实现财政收支平
衡。省政府和许多市地县的领导同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针对收支中
的问题,领导之间直接对话,商讨解决的措施和办法。这是1987年做好财政预算执行
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既能办好必须办的事情、又能做到财政平衡的一条重要经
验。
〔积极支持企业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1987年,山东省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包
死基数、确保上缴、超收多留、欠收自补”的原则,在全省地方国营工业企业中推行
了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形式:一是对少数技术改造任务重、潜力比较大的大中型企
业,实行“两保一挂”的办法。即一保上交利润,完不成指标用企业自有资金补足;
二保“七五” 期间的技术改造任务;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挂钩比例一般为1∶
0.7。 二是对生产经营基本稳定、产品适销对路的企业,实行“上缴利润递增包干”
办法。三是对生产潜力不很大的企业,实行“上缴利润基数包干、超收分成”的办法。
四是对亏损企业实行“超亏不补、减亏分成或全部留用”的办法。五是其他承包形式,
主要有工资与上缴利税挂钩、 资产经营责任制、目标利润、租赁经营等。到198 7年
底,全省1833户企业已承包1045户,占全部企业的57.1%,如加上1987年签订合同,
从1988年1月1日起执行承包的289户, 共承包1334户,占72.8%。其中大中型企业承
包651户,占同类企业的77%。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推行,对于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实现增产增收,起了很大作用。全省1987年承包企业核定的
当年上缴目标任务为3.63亿元,比1986年增长16.2%,全年实际上缴利润4.0 4亿元,
超目标上缴4060万元。在收益分配上,体现了国家收入增加、企业多留、职工多得的
原则,1987年承包企业上缴利润4.21亿元,比上年增长33.7%;企业留利5.81亿元,
增长34%; 职工工资总额11.66亿元,增长19.7%。同时,企业归还贷款5.08亿元,
比上年增加1.95亿元,增长62%,增强了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

〔坚定地推行财政包干体制〕1987年,青岛市计划、财政在中央单列以后,财政部对
山东省的财政体制,由总额分成改为定额上缴的大包干办法。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
地调动各级增收节支、当家理财的积极性,山东省财政厅经过调查研究和充分协商,
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了省对市地的财政体制,把承包机制引入财政管理,实行了包干。
在7个收大于支的地级市中,对淄博、潍坊、济南、济宁、泰安5市实行了“定额上缴、
比例递增” 的大包干办法;对烟台市、威海市及省单列的文登、荣成、乳山、环翠4
个县区仍实行“总额分成加增长分成”的办法。对惠民、东营、德州、聊城、临沂、
枣庄、菏泽7市地进一步完善了“收入全留、定额补助”的包干办法。同时,要求市、
地也按照包干的原则,改进和完善所属县(市、区)的财政体制。为了进一步扩大县级
的财权和财力, 对财政困难较大的惠民、德州、聊城、菏泽4地区各县市,省、地结
合,按照人员经费和必要的公用经费有所保证的要求,重新核定了收支基数,将体制
直接算到县,定到县,使这些县市共增加财力9000多万元。并分别不同情况,确定了
财政包干办法,对收大于支的县市实行“总额分成”或“定额上缴加比例递增”的办
法;对支大于收的县市,实行“收入全留、定额补助”的办法。

〔对财政补贴县作重点扶持〕山东省有50个县财政收不抵支,财力薄弱,影响经济和
事业的发展。为了帮助这些县改变财政支大于收的状况,山东省财政厅从1986年起,
分期分批地采取预拨财政补贴款的办法, 把补贴款提前3年拨给县,当年的补贴款也
于年初一次拨给,用“口粮”作“种子”,变“输血”为“造血”,帮助这些县发展
生产,开辟财源,增加收入,到1987年已重点扶持了两批共24个县区。第一批有长清、
东平、阳谷、郓城、台儿庄、鱼台、高青、乐陵、陵县、利津、临沭等11个县区,预
拔补贴资金5000万元。第二批有禹城、山亭、嘉祥、汶上、微山、曹县、东明、商河、
夏津、平邑、茌平、沾化、垦利等13个县区,预拨补贴资金5800万元。实践两年来,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这24个县区用预拨补贴款和靠补贴款带动生产所得的其他资金,
扶持了705个生产和技改项目, 其中扶持乡镇企业465个,集体企业112个,国营企业
128个。预计这些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增产值9.55亿元,利税2.35亿元。到19 87年
底, 已有569个项目投产见效,实现产值3.89亿元,利税6383万元。随着这些项目的
投产见效,促进和带动了生产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壮大了县的经济实力。1987年,这
24个县区的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36.02%, 既高于全省的增长幅度,也高于所在地
市的增长幅度;财政收入增长35.26%,其中用预拨款扶持项目增加的收入1901万元,
占新增收入的26.04%; 按照最低开支水平计算,有4个县区做到财政自给,1 2个县
缩小了收支差额。实践证明,使用预拨补贴款办法,帮助支大于收的县发展生产,增
加收入,方向对头,路子正确,是一项成功的改革。

〔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工作成效显著〕1987年,山东省进一步加强控制社会集团购买
力工作,把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作为开展“双增双节”运动的重要内容来抓。省委、
省政府领导同志对这件事很重视,多次强调要把集团购买力控制住。各级控办、公安、
物资、银行、商业等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积极采取措施,从各方面加强控制、
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由于工作扎实,措施得力,1987年控制社会集团购
买力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一是全年实现县以上集团购买力总额9.28亿元,控制在
中央分配的指标以内(占中央分配指标的95.99%) ,比1986年增长2.63%,如果扣除
物价上涨因素,实际是下降的。二是1987年全社会集团购买力实现总额为28.96亿元,
比1986年增长13%,低于居民购买力增长15%的幅度,扭转了多年来集团购买力高于
居民购买力增长幅度的局面。 三是18种国家专项控制商品1987年审批总额为1.3 7亿
元,比1986年下降36.5%。其中审批购买小汽车1494辆,比1986年少2321辆,下降60
%多,节减开支6400多万元。

〔预算外资金收支大幅度增长〕1987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生产和事
业的发展,山东省预算外资金数量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全省预算外资金收入73.5亿
元,比1986年增加15.8亿元,增长27.5%(按可比口径增长24.44%) 。其中地方财政
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2.7亿元, 比1986年减少0.1亿元,下降3.6%;事业和行
政单位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24亿元, 比1986年增加6.1亿元,增长34.5%;国营企
业及其主管部门管理的预算外资金收入46.9亿元, 比1986年增加9.8亿元,增长26.4
%。预算外资金增加的原因:一是改革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扩大了企业财力和财
权,企业留利和留用的资金大幅度增加。二是某些为解决国民经济中急需兴办和发展
的事业而采取的专项措施,增加了预算外资金,如开征煤炭开发基金、电力建设基金、
提高养路费标准、开征教育事业附加和教育费附加等。三是推行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
管理的改革,走以事业养事业的路子,增强了事业单位自我发展的资金力量。
1987年全省预算外资金支出68.5亿元,比1986年增加16亿元,增长30.52%(按可
比口径增长28.92%)。这一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预算外资金的投向渐趋合
理。 在教育科学等事业收入增长较大的情况下,事业支出达到6.9亿元,比1986年增
长44.9%; 养路费支出增加较多,加强了公路建设;更新改造和大修理支出都高于1
986年的增长幅度, 企业生产设备状况得到较大改善;增补流动资金支出增加较多;
基本建设支出得到一定控制。
全省预算外资金1987年滚存结余40.6亿元。 在滚存结余中,国库券3.8亿元,未
完工程9.7亿元,应收及暂付款5.7亿元,净结余17亿元。在净结余中,流动资金占用
7.5亿元。占净结余的44.1%。

〔财税教育的新进展〕1987年山东省各级财税部门积极改革,勇于探索,采取多种形
式进行干部教育和培训, 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全省各类成人财税学校共招收新生338
0人。其中成人高校招生323名,成人中专招生3057名。各类普通中专学校招生827名。
培养财税、财会等专业人才3629人,其中成人职业培训3179人,普通财税大中专学校
毕业450人。开办了财政、税务专业的高教自学考试,1987年下半年第一轮考试超过1
万人次,合格率为50%。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干部培训,1987年全省财税干部
职工文化知识结构有了很大改善,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
由1986年的60.5%提高到65.1%。其中:大专以上水平的3232人,占干部总数的比例
由6.8%提高到9.1%;中专学历的7670人,由17.6%提高到21.6%;高中文化程度的
1.22万人,由36.1%降为34.4%。
随着干部队伍的不断壮大,全省各级财税部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开展了生动活
泼、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创文明单位、争当先进活动,召开了建国以来全省财
税系统首次劳动模范、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对34名劳动模范、40个先进集体进行了表
彰。狠抓了职业道德和党纪政纪教育工作,颁发了《山东省财税系统职业道德规范》,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制订的《违反财政法规处罚的暂行规定》,开展了全系统的“自查
自改”活动。
(李世杰 许希民 郭凤晓 王子顺 翟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