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销合作商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104&run=13

〔1987年山东省供销社概况〕1987年是全省供销社体制改革以来,购销业务和服务能
力发展最快、 经济效益最好的一年。年末,有2038个基层供销社和140个县以上社拥
有商业经营机构3.63万处、仓储运输企业271处、生产加工企业2038处,职工44万人,
其中: 固定职工23.2万人、合同制职工4.6万人。从事商业的职工27.5万人、从事饮
食服务业的职工2.4万人、 从事生产加工业的职工12.9万人。另外有归口管理的合作
商业105个,农村代购代销店3.81万个。
1987年全省供销社系统经营服务设施有较大发展,年末拥有营业建筑面积2300万
平方米、库房955万平方米、货场2286万平方米;冷库、冷风库243座,容量16.7万吨;
机动运输车船8100辆(只)。固定资产总值24.5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2.5%,其中,生
产加工企业固定资产总值7.4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7%。
1987年商品购进总额145亿元,比上年增长26.3%;商品销售总额175亿元,比上
年增长33.1%。国内商品纯购进额比上年增长34%,占全省商业国内商品纯购进额的
34.9%;国内商品纯销售额比上年增长31.4%,占全省商业国内商品纯销售额的43.3
%;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2.1%,占全省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0.4%。饮食服务业
营业额2.3亿元,比上年增长53.3%。生产加工企业的工业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
算)35亿元。除棉花加工产值外,其他加工产值4亿元,比上年增长1亿元。
1987年在“双增双节”运动推动下,全省供销社实现利润3.29亿元,比上年增长
61.3%;向国家缴纳税金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3.8%;流通费用率由上年的11.5%,
下降为9.9%; 全部流动资金周转一次169天,比上年加快了24天;年末亏损企业323
个,比上年末减少102个;亏损单位亏损金额2551万元,比上年末减亏509万元。在亏
损企业中, 亏损基层社255个,比上年末减少91个;亏损基层社亏损金额1882万元,
比上年末减少316万元。

(朱耀远)
〔农村商品生产服务体系取得新进展〕 1987年,全省各级供销社认真贯彻中央5号文
件和国务院55号文件精神,为农村商品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有了新进展。受农民欢迎
的服务形式主要有4种:
一、单项产品的配套服务。即对某种商品的生产提供信息、种苗、技术、生产、
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全过程的系列化服务。这种服务一般都从当地资源优势出
发,与建立商品基地相结合。1987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建起水果、花生、食用菌、肉
禽蛋及近海养殖等各种基地7065处。
二、同农民结成经济联合体。1987年底,全省已建立专业生产者协会、专业服务
合作社、 经济联合社等814个。这些组织都是以供销社为依托,以现有生产经营单位
为基础,不改变各自的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在自愿平等,互助互利的原则下实行某
个环节上的合作,为发展商品生产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建立乡镇企业服务体系。1987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建立为乡镇企业服务的专
职机构1314个,为乡镇企业采购原料、推销产品总值10.2亿元,并提供信息、技术、
管理咨询服务。
四、为农村集体、个体商业服务。各地供销社普遍建立批发机构,扩大对集体、
个体商业的批发业务。1987年全省供销社对集体、个体商业的批发额达16.4亿元,比
上年增长22.9%。
〔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机制〕1987年,山东省各级供销社在深化体制改革中,进一
步完善了内部经营管理机制。一是按照民主办社的原则,进行了基层社领导体制改革
的试点。 全省有111个基层供销社将现行的理、监事会改组为社务管理委员会,作为
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代行机构, 管委会中农民代表占2/3。基层供销社主任由管
委会聘任, 并实行主任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二是在1/3的独立核算企业中,普
遍推行了“三制”,即主任(厂长、经理)负责制、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经济审计制。其
中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企业1868个, 超过了1/2。同时建立了职代会,加强了职工
群众对企业领导的民主监督。三是经营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开始把竞争机制引入
经营承包,实行公开招标,民主考核评议。有的还实行抵押承包、入股承包,职工分
档交纳抵押金(或风险金),把职工利益与企业效益直接捆在一起。四是在全省4260个
门店试行了租赁经营, 占门店总数的12%, 出租的固定资产4069万多元,流动资金
8314万元。承租人主要是供销社职工。实行租赁的大都是利小微亏的零售、饮食、服
务、废旧物资回收网点,租赁期一般为3年。
(孙国伟)
〔供销社工业企业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明显提高〕1987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工业企业
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加快技术改造步伐,广泛开展“抓管理、上等级、
全面提高素质”的工作,涌现出一批先进企业和优质产品。这些企业和产品是:
一、被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的(4个) 有:邹平县第五棉厂、枣庄市台儿庄区棉花加
工厂、昌邑县双台棉油加工厂、陵县官道位油棉加工厂。
二、被授予商业部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的(2个) 有:汶上县第一棉厂、单县第一棉
厂。
三、被授予山东省节能先进单位的(3个)有:潍坊市寒亭棉厂、昌邑县双台棉厂、
山东省棉麻机械厂。
四、获三级计量合格企业证书的单位(11个)有:山东省棉麻机械厂、潍坊市寒亭
棉厂、枣庄市薛城棉厂、昌邑县双台棉厂、济宁市郊区棉麻公司、高密县第一棉厂、
高密县第二棉厂、邹平县第五棉厂、单县第一棉厂、宁阳县蒋集食品厂、枣庄市台儿
庄棉厂。
五、在全国第二次工业普查中,山东省供销社获山东省银杯奖。获商业部先进单
位称号的(9个) 有:山东省供销社、山东省棉麻机械厂、广饶第二棉厂、曲阜第二棉
厂、平度第一棉厂、泰安市供销社、平原县供销社、沾化县第四棉厂、台儿庄棉厂。
六、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的产品(4个) 有:单县棉麻公司研制的尘笼布袋组
合式除尘装置、 山东省棉麻机械厂研制的MPQ-406皮棉清理机、 兖州棉机厂研制的
JTJ-2型锯筒校正器、临清市肖寨棉油加工厂研制的DK-1型电动报警快速灭火系统。
七、获全国包装展评二、三等奖和进步奖的产品12个,其中获二等奖的有:五莲
县果品加工厂的糖水樱桃罐头(玻璃瓶)、烟台渤海酒厂的中华葡萄酒(玻璃瓶)、冠县
果品公司的鸭梨瓦楞纸套箱。
八、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的(7个) 有:牟平县果品公司的“养马牌”糖水梨罐
头、栖霞县果品加工厂的“神花牌”糖水雪梨罐头和糖水桃罐头、潍坊市寒亭区棉花
加工厂的皮棉、昌邑县双台棉花加工厂的皮棉、高密县第一棉厂的棉短绒、陵县官道
位棉厂的棉短绒。
九、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的(2个) 有:济宁市郊区棉麻公司的棉籽油、薛城棉
厂的棉籽油。
(孙国伟)
〔棉花收购“三满意”〕1987年国家规定山东皮棉收购由“倒二八”改为“倒三七”
计价,省政府规定每百公斤皮棉奖售优质标准化肥40公斤,同粮食“三挂钩”化肥一
样凭票兑现到户,签订定购合同时预付50%。政策调动了棉农种棉的积极性,植棉亩
数由上年的1515万亩,扩大到1833万亩。1987年度棉花合同定购工作,4月中旬结束,
共与1367个乡、镇,4.3万个自然村的651万户棉农,签订定购皮棉109.5万吨的合同。
从9月上旬开始按合同收购,截至1987年底入库皮棉113.5万吨,超过了国家分配的全
年(1987年9月至1988年8月) 收购110万吨的任务,比上年同期入库量增长42.5%。在
收购工作中,准备充分,全面推行了“分片约时定点收购”、“密码检验程序”、棉
款当时结算、奖售兑现到户等有效措施;各收棉站为来站交售棉花的农民,提供饮水、
就餐、休息等方便,收购秩序井然。实现了棉农、各级政府、经营企业“三满意”。
(朱耀远)
〔招远县供销社为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招远县供销社在深化改革中,
紧紧围绕发展商品生产这一核心,以加工业为龙头,狠抓了服务设施、服务机构、专
业技术人员三配套,初步形成了果品、肉食鸡、食用菌、蔬菜4大商品生产服务体系。
在完善为农村商品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方面,走在全省前列。该县供销社为了加快全
县肉食鸡的生产, 以年产1.2万吨的罐头食品厂为龙头,以畜禽购销服务公司和基层
社的畜禽购销服务站为服务网络,配套兴建了良种鸡繁殖场和饲料加工厂,形成了良
种、饲料、防疫、宰杀、冷藏、加工、出口、销售系列化服务体系。为了使肉食鸡生
产向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他们与村和专业户联合,重点发展了村办养鸡场13处,养
鸡专业户70多个。东庄乡大罗家村与供销社联营办起了一处年饲养量为15万只的养鸡
场, 供销社提供配套服务,养鸡场只负责饲养,鸡场建成半年多时间就育肥成鸡8万
只,纯收入4万多元,鸡场的鸡粪还用于果园和其他农作物,促进了农业的良性循环。
1987年,供销社共向社会提供良种雏鸡40万只。
〔五莲县供销社被评为文明系统〕五莲县供销社坚持“两个文明”一齐抓,在全系统
大力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和“文明系统”活动。至1987年底,县供销社系统已有
20个企业被潍坊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占企业总数的90%;
县联社被市政府命名为文明单位, 是全省供销社系统第一个被县委、 县政府命名的
“文明系统” 。全系统连续3年无刑事案件,无违纪案件,无民事案件,无治安灾害
事故,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工会、青年、妇女、职
工教育、爱国卫生、扶贫优抚等项工作也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县联社在“两个
文明”建设中着重抓了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业务技术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使
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了“山区发展我发展,我与农民共兴衰”的思想,提高了为山
区建设服务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近几年供销社系统先后建立了果、兔、鸡、猪、羊等
5大商品生产服务体系, 形成了34个商品生产基地,从而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农
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了推动“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县联社在全县范围内组织了
对口竞赛活动,很快在系统中形成了一个争创“文明店组”,争当“优秀营业员、服
务员” 的竞赛热潮。1987年全县几项主要经济指标,都达到了供销社体制改革6年来
的最好水平, 商品纯销售完成1.03亿元,比上年增加1500万元;实现利润286万元,
比上年增加77万元。
〔诸城市吕标供销社与农民结成经济联合体〕1986年10月,诸城市吕标供销社与吕标
乡善士村试办了一个生产与流通服务相连结,农工商一体化的经济联合组织--经济联
合社。联合社是按照“平等互利、自愿组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采取以
商品生产联合体为基础,以供销社为依托,村社挂钩组建起来的。联合社实行董事会
领导下的管委会负责制,由供销社派人管理并提供资金、技术、物资等项服务。1987
年全村已有养鸡场、 砖厂、园艺场、面粉厂等8个专业生产联合体自愿加入联合社。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 联合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联合前,善士村生产总值在140
万元左右;联合后,全村8个专业生产联合体投入劳力200多人,占全村劳力总数的1/
3, 年生产总值达300万元。1987年联合社纯收入66万元,全村人均收入400元,占全
村总收入的2/3, 人均收入比上年增加近百元,村里的集体积累也由1985年的50万元
增加到160万元。
(刘燕钢)
〔统配化肥实行奖售供应〕1987年,根据国务院、省政府规定,全省对粮食、棉花、
油料实行奖售化肥政策。 奖售标准为:每交售50公斤粮食奖售化肥6.5公斤,每交售
50公斤棉花奖售化肥20公斤,每交售50公斤花生米奖售化肥15公斤。签订定购合同时
预付50%的奖售化肥票, 于当年6月底以前兑现;其余50%奖售化肥票,随收购随发
放。夏粮奖售化肥至迟在9月底以前兑现,秋粮、棉花、油料奖售化肥在翌年3月底以
前兑现,定期有效,过期作废。逾期不能兑现的由供销社向农民找补平议差额,并追
究责任。 化肥票一律由省供销社统一印制,票面为:0.25、0.5、1、2、5、10公斤6
种,逐级发到基层供销社,加盖印章,交收购单位发放,凭票兑现。
1987年全省合同定购粮食281万吨、棉花110万吨、花生米35万吨,共发出奖售化
肥票92.73万标准吨, 其中预付46.2万吨。截至1987年底已收回票证、兑现到户的优
质化肥85.21万吨,占发放票证的91.9%,其余部份(包括超过定购合同收购的棉花的
奖售化肥)将于1988年3月底以前兑现。
此项措施的贯彻执行,进一步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完善了粮、棉、油合同定
购政策。

〔农村生活资料供应〕为了满足农民生活消费需求,各级供销社广开渠道,增加货源,
1987年实现生活资料纯销售额61.3亿元,占农村生活资料社会零售额的50.8%,比上
年纯销售额增长12.3%,增幅高于社会零售额。生活必需品基本上满足了农民的需求,
全年供应食盐44.7万吨, 食糖8.9万吨,纯碱1万吨,各种调料4685万元,各种布2亿
米, 服装1091万件,针织衫裤1069万件,鞋2470万双,火柴51万件,肥皂105万箱,
洗衣粉1.8万吨, 铝锅94万只,铁锅476万口,取暖炉具46万只,烟囱236万节,日用
陶瓷器1.3亿件,铁水桶64万只。
随着农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供销社积极扩大消费品的经营,尽量满足供应。
全年供应各种卷烟69万箱, 比上年增长10.6%;供应酒18.2万吨,增长5.8%;供应
电视机38万台,增长26.5%;供应家用电冰箱2万台,增长1.6倍;供应电风扇41万架,
增长15.5%;供应收录机17万台,增长91.4%。其他耐用消费品趋于饱和,但名优产
品仍供不应求。供销社全年供应自行车88.9万辆、缝纫机43.5万架、手表80.3万只、
钟63万只。
(朱耀远)
〔日照市果品经营走出新路子〕日照市供销社围绕果品生产提供系列化服务,改革果
品经营方式。 1987年全市果品产量由5年前的3000万公斤,提高到5000万公斤以上。
果农收入达到3500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10%,成为当地商品生产的一大经济支柱。
改革后,市果品公司设立了生产股和科技股,配备了46名技术员,在基层供销社
成立了果业生产服务部,健全了市、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对果品生产基地实行技
术指导责任制,从技术、物资、资金、信息、购销等方面提供服务,提高了果品产量
和质量。在改革果品经营方式中,他们的主要作法是实行果品购销合同制和经营利润
返还制。由市果品公司、基层供销社同农民签订购销合同,规定最低保护价格,在收
购时如价格上浮,可随行就市,以保护果农利益。同时,在收购中,他们实行按果品
等级分别采摘,批量销售,单项核算,实现的经营利润按比例返还给果民和基层供销
社,促进了果业生产不断发展。
〔定陶县杜堂供销社组织农民发展柳编出口创汇〕定陶县杜堂乡的柳编制品是当地传
统产品,但过去发展缓慢,形不成规模生产,也没有稳定的销路。在深化改革中,杜
堂供销社组建了柳编服务公司,内设技术指导组、染色服务组、信息服务组、推销组、
收购组、 质量检验组,配备了8名专职技术员,并聘请了农民兼职技术员56人。1987
年, 这个公司向全乡2000多柳编农户发放扶持资金15万元,发展了200亩柳条生产基
地, 并到省外购进柳条1万多公斤,保证了原料供应。为使柳编产品打入国际市场,
他们举办了8期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420人,并改进传统工艺,创制了花盆套、腰花
篓、腊烛筐、八角筐、长方筐等一批新产品。在科研部门的配合下,他们反复试验,
研制出柳条染色技术和喷漆技术, 产品由单一原色发展到9种颜色,花色品种发展到
168种。 柳编服务公司已在本县7处乡镇和周围5个县 (市) 发展生产加工点56处,有
3500多名农民从事柳编加工。1987年出口总值150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100万元,公
司盈利10万元。
〔供销社系统饮食服务业〕 1987年, 全省供销社系统饮食服务业共有经营服务网点
4403处, 其中饮食业2405处,旅店1392处,照相馆353处,理发店114处,浴池3处,
洗染店4处, 修理业109处,其他23处。从业人员2.14万人,全年营业额2.3亿元,实
现利润1900万元。一年来,这个行业通过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推行服务规范,促
进了职工学业务、学技术,经营条件也不断改善,服务设施逐步完备起来。1987年,
全系统有54个县(市、区) 的饮食服务行业和343个基层企业,分别被评为“优质服务
县”和“优胜服务单位”。全系统已有2900多名职工获得各类技术职称,其中特一级
烹调厨师7人,二级烹调厨师37人,三级烹调厨师12人;红案一级厨师284人,二级厨
师439人, 三级厨师1464人;三级以上的白案厨师255人;摄影师135人;三级以上的
服务员279人。
(刘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