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00&A=2&rec=1&run=13

【地理位置】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的中北段,地处黄河下游。境域介于北纬34°
25′~38°23′、东经114°36′~122°43′之间,大约跨4个纬度和8个经度。极西
点在东明县焦园西黄河河道,极东点在荣成县成山角,极南点在郯城县杨集南,极北
点在北隍城岛的北角。自北而南,分别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省接壤,海上隔老
铁山水道与辽宁省相望。
山东省地理位置优越,有利于社会事业的发展和经济的开发。从纬度位置看,山
东位于中纬度地带,气候为暖温带类型,光热充足,生长期长,有利于生活和生产。
从经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看,山东地处我国东部沿海,气候湿润,降水量比同纬度的内
陆地区为多,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临海的位置,使山东海域广阔,港湾众多,有
利于发展海上航运和海洋水产事业。山东地处东部沿海的中段,京沪铁路和京杭运河
纵贯省境,北连京津,南通沪宁,是南北陆上交通的咽喉和海上航运的中点。从军事
地理位置来看,山东半岛是我国最大半岛,向东伸入黄海渤海之间,隔海与辽东半岛
对峙,庙岛列岛屹立渤海海峡,成为拱卫首都北京的海上门户,是北京防卫的南大门。
全省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的1.63%;耕地1.05亿亩,是一个中等省
区;人口7880多万,仅次于四川省和河南省。
山东省境南部为春秋时期鲁国故地,故省名简称曰“鲁”。
(年鉴部)
【行政区划】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1987年我省县以
上行政区划作了部分调整:(1)6月15日,将威海市升为地级市。原县级威海市的行政
区域设为环翠区。将烟台市的荣成、文登、乳山3县划归威海市管辖。(2) 2月12日,
撤销胶县,以原胶县的行政区域设立胶州市(县级)。(3)2月20日,撤销莱阳县,以原
莱阳县的行政区域设立莱阳市(县级)。(4)2月25日,撤销滨县,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滨
州市。(5)4月11日,撤销济南市郊区和历城县,设立历城区。以原历城县和郊区的洪
家楼镇、华山镇、王舍人镇的行政区域为历城区的行政区域。将原郊区的北园镇划归
天桥区,七贤镇划归市中区,段店镇、吴家堡镇划归槐荫区,姚家镇划归历下区。(6)
4月20日,撤销诸城县,以原诸城县的行政区域设立诸城市。(7) 6月10日,撤销东营
市牛庄区,将其行政区域并入东营区。
经省政府批准,乡镇一级行政区划作了部分变动:(1)1月19日,调整高青县乡镇
行政区域:撤销寨子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田镇;撤销丁家庄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
高城镇;撤销孟集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黑里寨镇;撤销元河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
唐坊乡;撤销许管乡,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常家乡;撤销杨家坊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
划归青城镇、木李乡;撤销田家楼乡,将其行政区域分别划归花沟乡、樊家林乡。(2)
10月27日,建立掖县三山岛镇,以掖县西由镇的三山岛和向阳岭两村的行政区域为三
山岛镇的行政区域。
1987年底,全省辖济南、青岛、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
威海10个地级市, 德州、惠民、临沂、菏泽、聊城5个地区,15个县级市,33个市辖
区,86个县,187个街道办事处,7个农村办事处(县级市在农村的派出机构),30个县
辖区(县的派出机构)1652个乡,807个镇,89354个村民委员会,2614个居民委员会,
107538个自然村。
(王思琪 王日敏)
【人口】1987年,全省人口为7889.5万人,仅次于四川、河南,居全国第三位。
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为6844.5万人,占86.8%,非农业人口为1045.0万人,占13.2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人口的城乡分布也发生了变化,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1987年末, 城镇人口为4674万人,占总人口的59.2%,比上年增长5.1%;乡村人口
为3215.5万人,占40.8%。
在总人口中, 男性为4029.2万人,比上年增加1.6%;女性为3860.3万人,比上
年增加1.3%;男性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女性,全年性别比例 (以女性为100计算) 为
104.4。
1987年, 全省人口增长幅度较快, 是1980年来增长最快的一年。 出生人数达
136.5万人,出生率力17.31‰;死亡人数达44.1万人,死亡率为5.59‰。全年自然增
长人数达92.4万人,自然增长率为11.72‰。
(姚嘉琳)
【民族】山东省为多民族杂居的省份之一。全省共有汉、回、满、蒙古等39个民
族成份。 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为44.5万人,约占全省总人口的5.9‰。在少数民族中,
以回族人口最多, 为42万人,占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95%。另外,满族人口1.5
万人,蒙古族人口1800人;壮族人口1500人;朝鲜族人口千余人;其它少数民族人口
均很少,其中20人以下的民族有19个。
(于来刚)
【地质矿产】山东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较全。纵贯南北的沂(河)沭(河)断裂
带,将山东分为鲁东、鲁西两部分,致使其地质结构差异甚大:鲁西地区,从老到新,
由太古界到新生界(其中缺志留系、泥盆系)基本都有出露,为沉积岩、变质岩的发育
区;鲁东地区则少有太古界,缺古生界,以元古界、中新生界为主,岩浆岩发育。
山东省矿产资源丰富。 山东已发现矿产112种,探明储量的74种,有30余种矿产
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已探明的矿产中有47种开发利用。探明矿产地600余处,已开
发利用461处,探明的各类矿产资源保有总量(不含地下水)约800多亿吨,潜在经济价
值2.1万亿元,其中有效经济价值1.2万亿元。
山东矿产资源具有下列特点:
成矿时代多,空间分布广。在鲁东地区的太古代、元古代地层中有石墨、滑石、
菱镁矿、透辉岩、大理岩、铜矿等以变质为特点的矿产;在古生代中形成了以煤、耐
火粘土、铝土矿、石灰岩等以沉积为特点的矿产;中生代伴随着强烈的岩浆活动,形
成了丰富的内生矿产,如富铁矿、金、银、有色金属、稀有分散元素以及萤石、重晶
石、膨润土、明矾石、沸石、珍珠岩等非金属和特种非金属金刚石矿产等;新生代则
是石油、天然气、石膏、岩盐、自然硫等矿产的主要成矿期。山东的矿产分布大体以
沂沭断裂带为界,鲁西地区主要以沉积矿产为主,鲁东地区则主要以内生、变质矿产
为主。
能源矿产丰富。山东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之一,也是我国第二大石油生产
基地。煤炭资源储量大,质量好,分布广泛而相对集中。煤种较全,以气煤、肥煤等
优质煤为主,还有褐煤、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及天然焦等。煤种在地域
上的分布特点是淄博、莱芜地区为多煤种分布区,鲁西、鲁西南是肥煤、气煤分布区,
龙口、昌乐等地是褐煤分布区。石油储量大,潜力可观。
矿产资源配套程度高。铁矿资源分布集中的淄河、莱芜、金岭、济南等地,耐火
粘土、熔剂灰岩等辅助原料矿产也较全,并有足够的煤炭资源,从而为钢铁工业的发
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而煤炭、石油又是有机化工的基本原料,再加上已探明的
10余种农业、基本化工矿产,为山东化学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外,不仅
有水泥、玻璃、卫生陶瓷等原料矿产,还有与之配套的石膏、花岗岩、耐火粘土、石
棉等建材资源等。
优势矿产资源种类多,潜力大。山东还有自然硫、石膏、滑石、膨润土、沸石、
金刚石、黄金、石墨、耐火粘土、天然卤水、菱镁矿等优势矿产。金、金刚石的储量
和产量均居全国前列。石墨、滑石、耐火粘土、菱镁矿、卤水等资源量大、质优,在
国内外市场上有很强的竞争力,是山东外贸出口的“拳头”产品。
稀土资源也较丰富,品位高,潜力很大。
(艾宪森)
【地貌】山东的地貌是在地质构造的基础上发育的。郯庐断裂带以东及半岛地区,
为鲁东断块,形成了鲁东丘陵;郯庐断带以西,为鲁西断块,形成了鲁中山地;广齐
断裂带以北,为鲁北断块,发育成鲁北平原。
山东地貌类型多样,根据成因及形态,可以划分为中山、低山、丘陵、台地、盆
地、山间平原、黄河冲积扇、黄泛平原和黄河三角洲等多种类型。
中山是指海拔高度在1000米以上的山地,山体多由变质岩和岩浆岩组成,山势雄
伟, 山峰陡峭。全省共有中山6座,即泰山、蒙山、鲁山、沂山、徂徕山和崂山,总
面积2820平方公里。尤以泰山最为雄伟,向称“五岳之长”。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
米,峰岭峭拔,巍然耸立于群峰之上,是山东第一高峰。
海拔在500米至1000米的山地称为低山, 主要分布在鲁中地区和胶东半岛,总面
积14544平方公里。 鲁中地区的一部分山体,顶平坡陡,呈方山地貌,俗称为崮子,
著名的有孟良崮、岱崮等,号称沂蒙七十二崮。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200米左右
的山体, 称为丘陵,全省丘陵总面积36845平方公里,分布在胶东半岛和鲁中山地中
低山的外侧。 海拔150米至200米,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的地区称为台地,由于长期剥
蚀,地表已逐渐夷平,仅有少量残丘,全省台地总面积4492平方公里。
周高中低的地貌称为盆地, 全省有盆地8处,总面积2736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一
般小于300米, 以肥城盆地、诸城盆地、莱阳盆地、枣庄盆地比较著名。这些盆地地
表平坦,土层较厚,地下水埋藏较浅,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山前平原和滨海平原,
海拔在250米以下, 相对高度不足50米,这些地方地形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
是稳高产农田集中的地区。全省共有这类平原22处,总面积42800平方公里,以泰莱、
汶泗、沂沭、胶莱、黄掖等平原较著名。
黄河冲积扇分布在鲁西南地区,顶端在铜瓦厢、兰考一带,高度70米左右,边缘
向东延伸到京杭运河和湖西地区,总面积15682平方公里,这里土层深厚,适于农耕,
是重要粮棉产区。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是鲁北黄泛平原,系由古代黄河多次泛滥、
决口、改道形成。地表坡降很小,垅洼相间,排水不畅,容易返盐,经长期综合治理,
现已成为重要的粮棉产区。利津以下为黄河三角洲,面积4800平方公里,高度在15米
以下。由于黄河尾闾的冲积,形成了河滩高地、缓平坡地、浅平洼地、决口扇形地和
河槽等各种低缓起伏的微地貌。黄河每年携带12亿吨泥沙入海,使黄河三角洲的海岸
线,平均每年以3~5公里的速度向海伸展,每年新增土地面积40多平方公里。
山东濒临黄、 渤二海,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海岛299个,海岸类型多样。虎
头崖以北至大口河,为泥沙质海岸,宽坦平直,适于建立盐场和养殖场。虎头崖以东,
南至绣针河口,为岩石海岸,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在这一海岸带建设了青岛、烟
台、龙口、威海、石臼、石岛等著名港口。
(翟忠义)
【气候】山东属暖温带季风湿润半湿润气候类型,光照充足,常年降水比较丰富。
年平均气温在11.0℃~14.0℃之间。≥10℃的积温约4500℃~4700℃,全省大部分地
区无霜期在200天以上。 各地的太阳辐射量在115~129千卡/厘米2年之间。年日照
时数2200~2900小时, 年日照百分率50~65%。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其中夏季
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雨热同期,有利农业生产。唯春秋多呈旱像,有时影响适
时播种。
【水文】山东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属暖温带季风气候,雨量较多,河网发育。全
省10公里以上的河流1552条,有70多条干流和一级支流。山东河流的水文特点是:径
流的地区分布很不平衡,鲁南多鲁北少;径流的年内、年际变化大,丰枯悬殊;径流
资源的总量相对贫乏,人均占有量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全国水平。
全省河流可分为黄河水系、淮河水系、海河水系和边缘水系。
黄河由东明县入境,蜿蜒东北流,于东营市垦利县与河口区之间注入渤海。省境
河段长617公里, 流域面积13531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477亿立方米,输沙量12
亿吨。大汶河、金堤河是汇入黄河的较大支流。东平湖滞洪区建成后,减轻了下游水
患,沿岸还发展了引黄灌溉,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鲁南的沂河、沭河以及汇入南四湖和韩庄运河的诸河流,属淮河水系,流域面积
46900平方公里。沂河发源于沂源县鲁山南麓,南流经江苏省入海,河道全长574公里,
流域面积11600平方公里, 较大支流有东汶河、濛河、祊河、白马河等。沭河发源于
沂山南麓, 与沂河平行南流入海,全长400公里。沂沭河流域降水量大,多暴雨,多
洪涝灾害。解放后进行了“导沭整沂”及“导沂整沭”工程,开挖了新沭河、新沂河
等排洪河道,上游修建了水库,开展了水土保持,根治了水患,促进了农业发展。
南四湖包括微山湖、南阳湖、独山湖和昭阳湖,湖水面积1266平方公里,以微山
湖最大, 有660平方公里,是山东第一大湖。四湖接纳了苏、鲁、豫、皖四省来水,
入湖河道40余条, 汇水面积31700平方公里。治理后的南四湖区,已成为山东省的鱼
米之乡。
黄河以北的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卫运河、漳卫新河,属海河水系,流域
面积为29713平方公里。 徒骇河源于河南省清丰县永顺沟, 长447公里, 流域面积
13137平方公里。 马颊河源于河南省濮阳县,长448公里,流域面积10638平方公里。
两河平行东北流入渤海。鲁北各河均属坡水性河道,排水不畅,易成涝灾。德惠新河、
漳卫新河等排洪河道开挖后,基本上根除了洪涝灾害。
边缘水系包括小清河、潍河、胶莱河、大沽河,以及其他独流入海的中小河流。
小清河长233公里,因有济南泉水补源,故常年有通航之利。
山东省常年平均径流264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163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
的82亿立方米, 全省水资源总量345亿立方米,按50%的保证率计算,全省可供水量
为232亿立方米。 据预测,本世纪末,工农业、城市及其它用水,共需428亿至490亿
立方米,尚缺水196亿至258亿立方米,缺水问题十分严峻。
山东东临黄、渤二海,海岸线漫长,岛屿众多,海域广阔。-10米等深线以内的
浅海面积8300多平方公里,内外海渔场面积17万多平方公里。沿岸海域,水温适宜,
资源丰富(包括生物资源、石油资源等),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沿海岛屿,为山东人民
提供了向海洋进军的基地。
(翟忠义)
【土壤】根据土壤形成条件、形成过程及土壤性状的不同,山东的土壤可以划分
为棕壤、褐土、潮土、盐碱土、砂礓黑土、山地暗棕壤、山地灌丛草甸土、山地沼泽
土等8个土类25个亚类。 其中以标壤、褐土、潮土面积最大,分布最广,经济意义最
为重要。
棕壤又称棕色森林土,是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主导作用下形成的土壤。由于气候
温湿,土壤的风化淋溶、淀积粘化作用比较强烈,土中钾、钠、钙、镁淋失较多,呈
微酸性反应,PH值〈7。全省棕壤总面积4.66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0.5%,是粮、
油、果、茶的主要产区。棕壤广泛分布在以花岗岩、变质岩为母质的胶东半岛、沭东
丘陵以及鲁中南山区。棕壤还可细分为普通棕壤、酸性棕壤、白浆化棕壤、潮棕壤、
粗骨棕壤5个亚类。
褐土又称褐色森林土,也是暖温带季风区的重要地带性土类。成土母质是富含钙
质的石灰岩、砂页岩,气候条件比较干旱,淋溶作用减弱,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PH
值7~8,也是重要的农业土壤。总面积2.8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8.6%。又
可分为普通褐土、淋溶褐土、石灰性褐土、潮褐土、粗骨褐土5个亚类。
潮土的形成,深受河流冲积物和地下水以及人为耕作熟化的影响。表层有机物积
累不多,一般发育成浅褐色的耕作层,下面是犁底层和氧化物集聚的潴育层。在各种
土类中,潮土面积最大,计5.5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6.4%,是重要的粮、
棉生产基地。主要分布在鲁西南、鲁西北黄河冲积平原,以及沂、沭、汶、泗、胶莱、
大沽、五龙等河流沿岸。可以细分为石灰性潮土、无石灰性潮土、褐土化潮土、盐化
与碱化潮土、湿潮土5个亚类。
盐碱土是盐土和碱土的总称。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盐土是在气候干旱、蒸发
强烈条件下,可溶性盐分因土壤毛细管作用,随水分上升,集聚土壤表层而形成的。
当含盐量超过0.6%时就形成盐土。 毛管发达的砂质壤土容易形成盐土,滨海地区受
海水的影响也容易形成盐土。碱土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PH值9-10,严重
影响作物根系发育,以至使作物枯死。是低产土类,治理后可以利用。
砂礓黑土也是一种低产土类,土壤中含有黑土层和砂礓层,总面积0.72万平方公
里, 主要分布在莱阳-即墨盆地、胶莱低地、临郯苍平原、滨湖洼地等。其它土类面
积较小。
根据土壤地区分布规律,全省可划分为鲁东丘陵棕壤土区、鲁中南山地丘陵棕壤
褐土土区、鲁西北平原潮土、盐碱土土区以及鲁北滨海平原盐土土区。每区都有着各
不相同的特点和开发利用方向。
(翟忠义)
【生物】山东气候温暖,雨量适中,适于生物生长繁衍,因而动植物资源都比较
丰富。 据调查,全省有植物3400多种,陆栖脊椎动物448种,是一个丰富的生物资源
库。
山东省植物的特点,一是种类较多,在3400多种植物中,有裸子植物10科90多种,
被子植物164科3100多种。 二是成分复杂,区系较多。除占绝对优势的华北区系外,
还有属于东北区系的红松、落叶松,属于南方区系的杉木、水杉以及属于西北区系的
柽柳、 碱蓬等。三是分布不均,胶东地区多达1800多种,鲁中南地区600多种,鲁西
北地区不足300种。 四是引进了一些外来种,如加拿大杨、法国梧桐、德国刺槐、日
本樱花等。
全省植被按生态特点的不同,可以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灌丛、灌草丛、草
甸、沼泽、沙生植被、盐生植被、水生植被等类型。山东的针叶林以松林和侧柏为主,
赤松、黑松集中在胶东,油松分布在鲁中南,侧柏分布在石灰岩山丘地区。山丘区的
落叶阔叶林以栎属、枫杨为主,平原区则以杨柳、泡桐、榆、槐为代表。灌丛主要是
胡枝子、紫穗槐、荆条、杞柳等。灌草丛的草类多为黄背草和白羊草。草甸有山地草
甸、盐生草甸、河滩草甸等类型。沼泽植被以沉水草本植物为多,水生植物则有蒲、
苇、菰、菖蒲、慈姑、浮萍、菱、藕等种。砂生植物以白茅、节节草为多,盐生植物
以碱蓬、黄须菜为代表。
山东植物资源丰富,品种繁多。栽培树种80科203属615种。果树有16科34属90种,
近3000个品种。落叶果树品种之多居全国首位。主要有苹果、梨、桃、杏、柿、枣、
葡萄、 山楂、 板栗、核桃等,苹果的产量为各省第一。茶、桑品种,分别为20个和
156个。 农作物品种尤为丰富。 全省有小麦品种1558个,玉米品种888个,地瓜品种
699个,谷子品种1897个,高粱品种1361个,水稻品种1044个,棉花品种439个,烟草
品种1154个,大豆品种1000个,花生品种1100个,芝麻品种392个,蔬菜品种1568个,
堪称品种基因宝库。
全省野生经济植物645种,分属135科、392属。其中纤维类植物134种,淀粉糖类
植物78种,油脂类植物156种,芳香油类植物65种,鞣质植物84种,药用植物300种,
土农药类40种,尚待充分开发利用。
山东有各种陆栖脊椎动物448种, 约占全国的21.3%。其中兽类50种,如野兔、
田鼠、 刺猬。两栖类8种,如蟾蜍、青蛙。爬行类25种,其中陆栖17种,如壁虎、麻
蜴。鸟类356种31亚种,占全国鸟类总数的30.2%,分属于61科、172属,其中留鸟47
种,候鸟134种及亚种,旅鸟206种及亚种。其中有些属国家保护的鸟类,如白鹤、丹
顶鹤、大天鹅等。
水生生物资源种类也很多。近海有鱼虾类260多种,以小黄鱼、带鱼、青鱼、鲐、
鲅、 鲳、 鲆、鲽、及对虾、毛虾、鹰爪虾经济价值较高。滩涂有贝类20多种,海藻
112种,还有一些蟹类和软体动物。还有淡水鱼虾70多种,螺类10余种,蚌类10余种,
还有淡水蟹类。
全省有益昆虫563种, 其中寄生性天敌昆虫215种,捕食性天敌昆虫238种,蜘蛛
类91种,药用类70余种。
(翟忠义)
【一九八七年山东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在改革中继续前进】1987年,全省认真贯
彻执行改革、开放、搞活的方针,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结合实际制订
和完善了一系列发展商品经济的政策措施,使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的好势头,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
一、农业得到加强,各业全面发展。1987年,全省广大农村进一步深化改革,完
善承包责任制,在千方百计保证粮食稳定增产的同时,积极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不断增加投入,大抓了开发性建设,促进了整个农业生产的全面高涨。全省完成农业
总产值299.5亿元, 比上年增长了8%。其中农业产值比上年增长9.2%,牧业产值增
长2.4%,副业产值增长6.6%,渔业产值增长20.4%。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全省各级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加强农业这个基础,继续
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在资金方面,全省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比上年增长20%,农业生
产贷款增长32.5%;在物质方面,为了支援春季抗旱播种和夏粮生产,省政府决定从
3月中旬到5月中旬增加10~15万千瓦农村用电指标, 将进口的6万吨柴油全部用于农
业,在增加省内化肥生产的同时,又进口15万吨化肥;全年农村用电量达到57.9亿千
瓦小时,比上年增长12.7%;化肥使用量826.4万吨,增长5.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
力达到273.6亿瓦特, 增长7.8%; 农用汽车4.4万辆, 增长9.0%; 排灌动力机械
108.3亿瓦特, 增长5.9%。在技术方面,组织2万名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农村,进行技
术推广和指导。
种植业获得好收成。全省粮食生产,在遇到多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播种面积比
上年减少349万亩,但仍获得了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3393.7万吨,比上年增加143.7
万吨, 实现了连续6年增产;播亩平均单产由上年的256公斤增加到275公斤,比历史
上亩产最高的1985年增加13公斤。 棉花生产扭转了下降局面,总产达到124.4万吨,
比上年增加30.3万吨。油料继续增产,总产量达到234.3万吨,比上年增加26.7万吨,
其中花生总产达到229.8万吨, 增加25.1万吨。其它经济作物除红麻、甜菜产量有所
减少外,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林业生产取得一定成绩。全省果林生产步伐加快,果园面积比上年增加157万亩;
水果总产量达到243.2万吨,增加45.1万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当年造林面积为267.5
万亩, 比上年减少16.4万亩。林业产值有所下降,比上年减少1.1%。全省年底实有
林地总面积达到3078.4万亩,比上年增长12.6%。
畜牧业生产有了一个好基础。为了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全省在努力扭转
生猪生产出现下降情况的同时,狠抓了食草畜禽的发展,使畜牧业生产呈现出稳定增
长的好势头。1987年,省里拨出平价粮5万吨,用于保护母猪养殖;飞机播种牧草5万
亩, 飞播牧草和人工改良草场达到40万亩;全省青贮饲料达到130万吨,比上年增加
25万吨;这些措施在畜牧业发展中发挥了明显作用。生猪年末存栏虽然只达到1547万
头,比上年减少122万头,但能繁殖的母猪达到128万头,增加10.8万头,使生猪生产
开始出现回升趋势。 食草牲畜增加较多,大牲畜年末存栏达到538.7万头,比上年增
加58.6万头; 羊存栏1404万只,增加419万只,创历史最好水平;兔存栏1868万只,
增加91万只。全省猪肉产量为111.5万吨,比上年减少7.2%;牛羊肉产量达到15万吨,
增长39.4%;牛奶产量5万吨,增长24.8%;羊毛总产1.6万吨,增长30.7%。
渔业生产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海岛、滩涂开发会议和南四湖
现场办公会议的推动下,开发利用海岸滩涂和开辟外海渔场工作有了大的进展。全省
海水养殖面积达到70.9万亩,比上年增加14.2万亩;海水养殖产量达到26.6万吨,增
加6万吨。 水库网箱养鱼试验成功,内陆坑塘水面得到进一步的利用,亩产鲜鱼由上
年的86公斤提高到110公斤; 全省淡水养殖产量达到9万吨,比上年增加2万吨。海洋
捕捞,到外海作业的大马力渔船猛增到320对,比上年多140对;有两艘渔轮到达西部
非洲海岸捕捞,揭开了山东远洋渔业历史上的第一页;全省海洋捕捞产量达到71万吨,
比上年增加11万吨。所有这些,都大大加快了渔业生产的发展。全省水产品总产量达
到110.7万吨,首次突破了百万吨大关,比上年增长21%,提前3年超额完成了“七五”
计划104万吨的产量指标。
二、工业以较高的速度发展,效益明显提高。全省工业生产,紧紧围绕增强企业
特别是大中型企业活力这一核心,按照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全面推行承包经
营责任制和厂长负责制,进一步发展横向经济联合,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等,
进一步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使大中型企业活力明显增强,乡村工业向深度和
广度发展, 整个工业战线的形势越来越好。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达到892.3亿元,比
上年增长23.8%;其中若不包括村及村以下工业产值,则:轻工业产值为375.33亿元,
增长17.3%;重工业产值为324.67亿元,增长19.7%。
工业产品产量有了较大增加。全省通过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3000多种。新产品
投产率达到76%。 能源生产得到加强,原煤总产量达到5317.7万吨,比上年增长4.3
%, 同时有在建的地县营矿井20处,设计能力为1432万吨,正在扩建的矿井8处,净
增能力337万吨, 为今后原煤增产创造了条件;原油总产量达到3160万吨,比上年增
长7.1%; 电力由于采取了办大电厂的同时,积极鼓励各地自办小电厂的政策,年内
新增发电机组93万千瓦,其中山东电网统调电厂新增装机80万千瓦,地方小(热)电厂
和企业自备电厂新增13万千瓦, 全省总发电量达到331.8亿度,比上年增长10.6%。
原材料生产持续增长,钢产量达到163.8万吨,比上年增长15.9%;成品钢材123.8万
吨,增长11.6%;水泥1558.8万吨,增长15.8%;硫酸54.6万吨,增长48.4%;纯碱
32.7万吨, 增长11.6%。 耐用消费品大量增加,电视机达到46.6万部,比上年增长
32.5%,其中彩色电视机16.7万部,增长81.0%;家用洗衣机51.7万台,家用电冰箱
9.1万台,照相机10万架,自行车246.7万辆,分别比上年增长58.1%、68.2%、53.1
%和17.7%, 增长幅度是历史上少有的。支农产品继续增产,全年生产化肥123万吨
(折合有效成份100%),比上年增长23.1%;大中型拖拉机8231台,增长115.3%;小
型拖拉机15.4万台,增长32.3%。主要工业品大幅度增产,对增加市场供应,缓和供
求矛盾起了重要作用。
工业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全省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和税金125.2亿元,
比上年增长15.5%; 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比上年缩短6.7天。全员劳动生产率提
高7.7%。地方预算内国营工业企业,亏损户145个,比上年减少58户,亏损额为6047
万元,减少4088万元,扭亏率为40.3%。工业品质量有所提高,主要工业产品质量稳
定提高率由上年的71.6%提高到84.8%; 优质品率提高12.8%;全国监督性抽查217
个产品,平均合格率为86.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6个百分点;全省有15种产品
获得国家银质奖,有857种产品获得省优质产品奖。
乡镇工业迅速发展,又上新台阶。广大农村,继续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发
展乡镇企业的22条规定,围绕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大抓企业管理,全面推行承
包经营责任制,逐步把竞争机制引入企业经营,不断对老企业进行改造挖潜,同时又
上了一批新项目,使乡镇工业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全省乡村工业产值达到
302.54亿元,比上年增长44.6%,首次超过了农业总产值。乡村工业管理水平和产品
质量不断提高,一个企业获农牧渔业部全面质量管理奖,93个产品获省优质产品奖,
33个产品获部优质产品奖, 1个产品获国家银质奖,为乡村工业历史上获产品质量奖
最多的一年。
三、交通运输业发展步伐加快,邮电通讯业取得显著成就。为了缓解交通运输紧
张状况,尽快改变邮电通讯的落后局面,省内适当集中力量,加快了发展建设步伐。
交通运输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国交通重点建设项目--兖(州)南(陶洛)铁路联络线,
已正式交付国家使用;我国第一条集资修建的益(都)羊(口)铁路建成投入生产。我国
第一座钢箱斜拉桥--东营胜利黄河公路大桥,已建成通车。山东省与中国联航公司合
作开通了北京--济南--广州航线。这些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
提高了运输能力。尤其是铁路运输的效益有了明显提高,平均日装车辆达到4934车,
比上年增长3.1%;铁路货运机车平均日产量104.1万吨公里,增长4.4%。全省铁路、
公路、水运共完成货物周转量645.3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2%;旅客周转量273.2亿
人公里,增长10.7%。
邮电通讯事业有较大发展。1987年完成了上年开工的济南到青岛、烟台的1800路
中同轴和960路小同轴电缆以及2000多公里电话线路的建设, 增加长途电话线路1248
条。 济南、青岛、烟台3市开通了34万门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程控电话和2000
路端长途程控交换设备。省会济南到全省各县(市)全部开通了直达电话,10个市地和
2个县进入了全国长途电话自动拨号网,省邮电部门通过开拓新业务,增加服务手段,
使全省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1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四、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有所调整,重点建设进度加快。全省继续贯彻国务院“三
保三压” (即保计划内建设,压计划外建设;保生产性建设,压非生产性建设;保重
点建设,压非重点建设) 的方针,调整投资结构,压缩基建规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
进度, 从而保证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7.8
亿元, 比上年增长33.5%。其中全民所有制单位完成155.6亿元,增长27.6%;集体
所有制单位完成78.8亿元,增长82.7%;个人投资为63.4亿元,增长9.2%。
投资结构有所调整,基建规模得到控制。在全民固定资产投资中,非生产性投资
23.8亿元,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8.5%下降到15.3%。能源、交通基本建设得到加强,
投资比重由上年的27.9%提高到38.8%。技术改造投资有较多增加,全民所有制投资
达到37.7亿元,比上年增长42.5%,大大超过了全民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速度;技术
改造投资所占的比重由上年的21.7%上升到24.2%。基本建设战线过长,投资增长过
猛的势头有所缓解。全民所有制单位基建完成投资77.9亿元,无论中央和地方项目,
均未突破投资计划;其中地方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7.1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与上
年增长37.5%的速度相比下降了18.8个百分点。当年新开工的全民单位基建项目比上
年下降1.4%; 施工的房屋建筑面积1182.7万平方米,比上年的1405.1万平方米下降
15.8%,这是近几年来由上升趋势变为大幅度下降的第一个年度。同时,在地方基建
项目中,属于不列入计划考核的投资为6.4亿元,比上年的8.3亿元下降22.9%,大大
低于上年增长1.4倍的速度,压缩计划外投资取得显著成效。
重点建设进度加快,完成计划进度和投资效益较好。全省施工的大中型基本建设
项目51个,完成投资53亿元,为年度调整计划的98.3%。高于上年完成计划97.6%的
水平。其中国家在山东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12个大中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37.1亿
元,占计划的98.7%,好于全省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完成计划水平,是历年完成国家
重点建设投资最多的一年。全民所有制单位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73.7%,比上年提
高4.5个百分点; 其中基本建设新增的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69.7%,提高11.1个百
分点; 更新改造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为80.7%,提高5.9个百分点。全民所有制单位
新增固定资产价值114.7亿元, 比上年增加36%。以上这些任务的完成,对于进一步
加强全省基础设施能力、增加生产和推动企业技术进步都起了重要作用。
五、财政增收节支效果显著,信贷资金使用效益提高。全省各地、各部门都把深
入开展“双增双节”运动作为一项中心任务来抓,积极推行财政体制包干的办法,健
全一系列税收征管制度,依法增加收入,同时坚持量入为出,先收后支,先急后缓,
从严掌握财政开支的原则,使全省财政工作做到了当年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全车财
政收入72.8亿元,占预算的104.2%,比上年增长17.4%。其中新的政策性增收因素,
包括开征耕地占用税、农村信用社所得税、车船使用税、房产税、国营建筑安装企业
营业税等, 共3.4亿元。扣除这些因素,收入增长幅度为11.9%。此外,推销国库券
和征集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也都超额完成了国家分配的任务。财政支出实现了预
算规定的指标,全年支出75.5亿元,占预算的96.2%,比上年增长11.8%。如扣除粮
棉油等价格补贴和救贫支出等因素, 比上年增长7.2%。地方灶内财政收支相抵,当
年结余7000万元。
金融工作,坚持“紧中有活”的货币信贷政策,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努力融通搞
活资金, 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银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84.3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
元; 各项贷款余额583.5亿元,比上年增加81.3亿元。这一年,金融市场发展较快,
资金拆借市场基本形成网络, 全年拆借资金总额236亿元,比上年增加11倍,债券发
行市场逐步扩大,全年发行各种债券13.6亿元,并在济南进行了开拓债券流通市场的
试点。商业票据承兑贴现有所进展,全省办理商业票据累计达到11.8亿元;专业银行
贴现6.2亿元;人民银行再贴现3.6亿元。信贷资金的进一步搞活,在经济发展中发挥
了重大作用。
六、城乡市场繁荣活跃,外向型经济有较大发展。省商业供销系统,通过深化改
革,进一步搞活流通,在企业中实行承包和租赁经营,整个工作越做越活,各行业和
各经济类型的商品零售额不断增加。 全省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到374.7亿元,比
上年增长17%。其中居民消费品零售额达到271.7亿元,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74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5.1%和26.2%;社会集团购买力得到了控制,零售额为29亿元,比
上年增长13%, 大大低于前两年的增长幅度,扭转了前3年高于居民消费品零售额增
长的趋势。 从经济类型看,国营、集体企业商品零售额继续有较大增长,为137.5亿
元和160.2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16.5%和18.2%;个体经营户发展较快,商品零售
额达到61.9亿元, 增长14.2%。 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商品零售额为14.9亿元,增长
21.1%。城乡集市贸易成交总额达到79.8亿元,比上年增长28.5%,相当于全省社会
商品零售总额的21.3%, 比上年增加1.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各类生产要素市场都
有新的发展。 全省新建立专业批发市场56处,技术市场100处,生产资料市场23处,
劳务市场20处,资金市场6处,为发展生产提供了较好的外部条件。
全省外向型经济,在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指导下迅速发展。一是外贸出口大幅度
增长,全省出口商品收购总值达到89.3亿元,比上年增长14.6%,占全省国民生产总
值的比重由上年的11.2%上升到12.5%。全年出口商品总额达到29.8亿美元,比上年
增长39.3%,高于全国平均增长28.1%的水平。除石油外,地方产品出口达到21.3亿
美元,比上年增长30.7%,居全国第三位。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改善,工业制成品、
机电产品比重不断增加,已达到60%以上。二是利用外资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年新成
立中外合资、 合作经营企业53家,新签订利用外资协议151项,协议外资金额3.05亿
美元,比上年增长37%。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02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3.3%,其中对
外借款3722万美元, 下降2.4%;吸收客商直接投资2381万美元,增长22.8%。三是
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初见成效,青岛、烟台两市开发区内投资环境已经形成,全年成
交外引内联项目61项,合同金额4.59亿元,其中外商投资项目14项,合同金额2.57亿
元, 吸收外商投资4930万美元;累计成交外引内联项目84项,合同总金额5.6亿元,
其中外商投资项目29项, 合同总金额3.7亿元,吸收外商投资5400多万美元。1987年
底,已有40家企业投产,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2家,完成工业产值5900万元,实现利税
1100万元, 出口收汇390万美元。四是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以及海外投资企业稳
步发展,全年签订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合同33项,金额1027万美元,年内平均在
外人数1780人, 完成营业额94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6%。已在国外和港澳地区开
办企业19家,其中驻外代表处4家,贸易性合资和独资企业7家,非贸易性合资和独资
企业8家。五是旅游业有较快发展,一年中接待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参观、
访问以及从事各项交流活动的人数达1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2%。旅游外汇收入
8077万元(外汇券),比上年增长95.8%。
七、各项社会事业改革逐步深入,取得了新的成绩。科技工作认真贯彻面向经济
建设的方针,开始把竞争机制引进技术领域,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
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全省取得主要科技成果1525项,其中达到国际水平的92项,占6
%; 国内先进水平的838项,占55%。获国家发明奖12项,技术进步奖54项。省安排
的“星火计划”项目78个,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2000万元,创汇234万元。全年省、
市(地) 共推广应用科技成果236项,有力地推动了生产发展。教育事业在改革中得到
加强,地方财政拨教育经费比上年增长11.6%,超过了财政预算安排增长和1987年正
常支出增支幅度。基础教育通过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调动了地方、部门、
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办学条件有了改善。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正在全省展开。中
等教育在继续调整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各类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34.6万人,
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比重由上年的38.5%提高到40.6%。普通高等学校已发展到50所,
在校研究生2405人, 比上年增长4.6%;在校大学生9.6万人,增长3.8%;全年招收
本、专科学生3.3万人,增长9.1%。全省成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1万多人,比普通高等
学校学生多1.4万人。 体育事业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年卓有成效”的奋斗
目标, 1987年有3人8次打破4项亚洲纪录,11人18次打破11项全国纪录。在国内外各
项比赛中共获得67块金牌,41块银牌,42块铜牌;其中在国内各项比赛中获得49块金
牌。在六届全运会上获得总分第五名。卫生、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事业
都取得了好成绩,促进了全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八、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提高。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全省职工年
平均货币工资达到1427元, 比上年增长8.7%;据抽样调查,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可用
于生活费的收入达到901.3元,比上年增长16%,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2%。
农民平均每人纯收入达到517.7元, 比上年增长15.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
长9%。但城乡各阶层居民收入增长还不平衡,有21%的城镇居民家庭由于物价上涨,
实际收入水平下降;有3.3%的农民家庭平均每人纯收入在200元以下。城乡居民储蓄
有较大幅度增长,存款余额达到242.4亿元,比上年增长38.1%,一年净增66.8亿元。
城乡人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新建住房1118万平方米,农村新建住房7418万平
方米。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1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3%;无房户、拥
挤户和不方便户占总户数的比重由8%缩小到6%; 人均居住面积在8平方米以上的较
宽敞户比重由上年的54.3%扩大到58.3%。
1987年,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物价上涨幅度较大,
全省社会零售物价总指数上升8%,高于全国上升7.3%的平均水平;产业结构、产品
结构以及企业组织结构仍不够合理,影响着优势的发挥和效益的提高;科技和管理还
比较落后,人才不足,仍然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矛盾还没
有得到根本缓解,经济生活中还存在不稳定的因素。这些问题,必须在今后工作中,
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以促进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

(吉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