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轻工业概况】山东省二轻工业是在手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以集体 所有制小型企业为主体,主要生产日用消费品和出口产品,小商品生产比重占60 %。 建国初期,全省约有独立手工业者、合伙手工业者和城市作坊手工业者38.8 万人,80多个行业;农户兼营手工业的约86万人(不包括盐业和渔业)。据1952年 统计,劳动生产率为847元/人。“一五”时期对手工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到 1956年底,手工业基本上实现了合作化,共成立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4252个,社 员22.48万人,年工业总产值4.31亿元(不包括个体户和盐、渔业的2.77亿元) , 劳动生产率比个体手工业增加了1.25倍。 1958年以后,二轻工业经历了曲折发展过程。由于“左”的影响,盲目追求 “一大二公”,对集体企业搞升级过渡。1958年合作社转为国营企业的有872个, 下放到人民公社的1900多个,主要手工业产品大大减少,手工业合作社工业总产 值降到2.2 3亿元。 1961年,恢复了手工业管理体制,经过贯彻中央“调整、巩 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和《手工业35条》,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 年, 手工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到3243个, 工业总产值7.96亿元, 比1962年增长 78.48%; 大部分摆脱了手工业作坊的生产方式,并有一批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 模、生产技术比较先进的工厂企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达到40%,劳动生产 率达到4109元/人,比合作化初期增加1倍多;产品品种达到5000多种,恢复和发 展了近百个优质名牌产品。同年,根据国务院的决定,建立了山东省二轻工业管 理机构,主要分管12个行业、35个国营企业、2700多个市县集体企业,职工达22 万多人。“文化大革命”期间,二轻工业遭到严重破坏。企业由1965年的3394个, 减至1976年的2545个,日用消费品产量锐减,生产徘徊不前。 1979年在工业调整中, 二轻企业由1978年的2248个,减至1868个,减少380 个;职工由1978年的47.01万人,减至37.97万人,减少9.04万人;工业总产值由 1978年的37.33亿元降至30.82亿元(按1970年不变价计算) ,降低17.44%;工业 总产值由在全国同行业中的第二位降至第四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二轻工业在调整、改革中迅猛发展,现已发展成 为包括缝纫、皮革毛皮及其制品、木材加工及竹藤棕革制品、家具、文教体育用 品、工艺美术品,金属制品、日用电器、照明器具、衡器、日用杂品、室内成套 装饰装修和包装等多种行业,500多种(类)主要产品,近2万个花色品种的日用消 费品和出口产品的生产体系。 产品行销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世界110多个国 家和地区。1980年工业总产值为33.48亿元(1980年不变价,下同) ,1985年上升 到47.2亿元,五年累计完成197.3亿元,年平均递增7.1%。县属以上独立核算企 业实现利润5年累计10.87亿元,年平均递增1.3%;上缴利税共12.17亿元,年平 均递增4.7%。共获国家金银牌(包括工艺美术百花奖金银杯奖) 质量奖25个,部 优质产品奖69个,省优质产品奖285个,优质品率由1980年的8.3%上升到1985年 的16.26%。五年累计试制新产品4600余种,平均每年更新花色品种5000个左右。 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二轻工业为人民生活服务的产品比重,由1980年的42.7%上 升到57%。 5年共安排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167个,完成投资额6.07亿元,新增固 定资产4.92亿元; 引进签约成交项目240个,用汇额1.09亿美元,引进设备1.04 万台(套),有40%的企业不同程度地进行了技术改造。1985年底,二轻系统拥有 通用设备、专用设备9.63万台。科研项目5年累计完成313个,其中有35个项目通 过部省级鉴定;推广新技术项目73项,其中真空镀铝、远红外线加热烘干、稀土 元素应用、低熔点合金模具、太阳能利用等30多个项目经济效益显著。 1986年及重要年份主要产品产量表 ┌─────────────┬────┬───┬───┬───┬───┬────┬─────┐ │ │计量 │1952年│1965年│1978年│1980年│1985年 │1986年 │ │ │单位 │ │ │ │ │ │ │ ├─────────────┼────┼───┼───┼───┼───┼────┼─────┤ │1.服装 │万件 │14 │1169 │3871 │6151 │7104 │8992 │ ├─────────────┼────┼───┼───┼───┼───┼────┼─────┤ │2.皮鞋 │万双 │0.08 │103.3 │690.6 │1439.5│1886 │2122.3 │ ├─────────────┼────┼───┼───┼───┼───┼────┼─────┤ │3.布鞋 │万双 │17.7 │809 │1991 │2625 │5108 │5828.7 │ ├─────────────┼────┼───┼───┼───┼───┼────┼─────┤ │4.鞣制皮革 │万张 │- │88 │348.8 │463.4 │472 │591.6 │ │(折牛皮) │ │ │ │ │ │ │ │ ├─────────────┼────┼───┼───┼───┼───┼────┼─────┤ │5.家具 │万件 │3.2 │93.5 │208.1 │293 │55.14 │600.6 │ ├─────────────┼────┼───┼───┼───┼───┼────┼─────┤ │6.人造板 │M3 │- │- │- │- │37499 │50816 │ ├─────────────┼────┼───┼───┼───┼───┼────┼─────┤ │7.玩具 │万元 │- │- │- │- │1040.5 │1006.7 │ ├─────────────┼────┼───┼───┼───┼───┼────┼─────┤ │8.塑料制品 │吨 │- │5608 │53.491│64228 │147067 │169671 │ ├─────────────┼────┼───┼───┼───┼───┼────┼─────┤ │9.活扳手 │万把 │- │29.3 │400.7 │351.1 │366.4 │382.3 │ ├─────────────┼────┼───┼───┼───┼───┼────┼─────┤ │10.钢丝钳 │万把 │- │1 │184.9 │113.5 │165.4 │165.0 │ ├─────────────┼────┼───┼───┼───┼───┼────┼─────┤ │11.镀锌铁丝 │吨 │- │13215 │24496 │39354 │49060 │48915 │ ├─────────────┼────┼───┼───┼───┼───┼────┼─────┤ │12.日用精铝制品 │吨 │- │456 │3272 │4301 │5594 │6640 │ ├─────────────┼────┼───┼───┼───┼───┼────┼─────┤ │13.日用不锈钢 │吨/万件 │- │- │- │- │704/539 │1355/1158 │ │制品 │ │ │ │ │ │ │ │ ├─────────────┼────┼───┼───┼───┼───┼────┼─────┤ │14.挂锁 │万把 │- │488 │3406 │2643.3│4996 │6155.8 │ ├─────────────┼────┼───┼───┼───┼───┼────┼─────┤ │15.电冰箱 │台 │- │- │- │385 │16613 │53956 │ ├─────────────┼────┼───┼───┼───┼───┼────┼─────┤ │16.电风扇 │万台 │- │0.08 │3.91 │39.59 │94.12 │120.71 │ ├─────────────┼────┼───┼───┼───┼───┼────┼─────┤ │17.洗衣机 │万台 │- │- │- │3.46 │36.37 │32.72 │ ├─────────────┼────┼───┼───┼───┼───┼────┼─────┤ │18.天然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 │万元 │- │- │10474 │14922 │10185 │12565.1 │ ├─────────────┼────┼───┼───┼───┼───┼────┼─────┤ │19.抽纱刺绣工艺品 │万元 │- │- │17278 │25485 │20904 │29091 │ ├─────────────┼────┼───┼───┼───┼───┼────┼─────┤ │20.地毯 │万M2 │- │1.86 │17.81 │27.08 │56.28 │85.81 │ └─────────────┴────┴───┴───┴───┴───┴────┴─────┘ 1979-1986年获省以上优质品奖一览表 单位:个 ┌──────────────┬──┬───┬───┬───┬───┬───┬───┬───┬───┐ │ │合计│1979年│1980年│1981年│1982年│1983年│1984年│1985年│1986年│ ├──────────────┼──┼───┼───┼───┼───┼───┼───┼───┼───┤ │总计 │612 │32 │46 │45 │39 │57 │114 │127 │152 │ ├──────────────┼──┼───┼───┼───┼───┼───┼───┼───┼───┤ │国家质量奖金牌 │2 │- │1 │- │- │- │- │- │1 │ ├──────────────┼──┼───┼───┼───┼───┼───┼───┼───┼───┤ │国家质量奖银牌 │16 │- │1 │2 │1 │2 │2 │7 │1 │ ├──────────────┼──┼───┼───┼───┼───┼───┼───┼───┼───┤ │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 │9 │- │- │- │- │1 │3 │2 │3 │ ├──────────────┼──┼───┼───┼───┼───┼───┼───┼───┼───┤ │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银杯 │8 │- │- │1 │- │- │3 │1 │3 │ ├──────────────┼──┼───┼───┼───┼───┼───┼───┼───┼───┤ │轻工部及其他部优质品奖 │110 │10 │11 │4 │5 │8 │19 │24 │29 │ ├──────────────┼──┼───┼───┼───┼───┼───┼───┼───┼───┤ │轻工部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品奖│15 │- │- │4 │3 │2 │3 │- │3 │ ├──────────────┼──┼───┼───┼───┼───┼───┼───┼───┼───┤ │山东省优质品奖 │377 │22 │33 │26 │20 │34 │72 │77 │93 │ ├──────────────┼──┼───┼───┼───┼───┼───┼───┼───┼───┤ │山东省工艺美术百花奖优质品奖│75 │- │- │8 │10 │10 │12 │16 │19 │ └──────────────┴──┴───┴───┴───┴───┴───┴───┴───┴───┘ 注:获奖个数按企业数计算。 1986年, 二轻工业系统共有企业2122个,职工43.19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 企业职工3.45万人,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39.45万人。工业总产值完成56.77亿元, 比上年增加9.67亿元, 增长20.27%,增长幅度占全国同行业之首,绝对数居全 国同行业第五位。生活日用品产值为26.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04%。出口产品 产值为14亿元, 比上年增长50.45%。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和家具制造的产值分别 居全国第一位,工艺美术品的产值居全国第三位。 【质量管理】1986年,二轻系统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 现在产品质量的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家用电器、皮革、地毯、抽纱、锁类等一 批产品质量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Pve板材、PE高发泡板材、电风扇等已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19 86年优质品率比上年提高2.18%,在全国同类行业评比中, 有9个产品、11个行业获第一名,8个产品获第二名。1979年以来,累计荣获省以 上优质产品奖的共有612个, 其中1986年152个,占总数的24.84%。烟台造锁总 厂的三环牌铜挂锁获国家金质奖,威海制革厂的山海牌猪正面革服装荣获国家银 质奖,荣成县石岛刺绣厂的孔雀牌女绣衣、栖霞县艺品厂的白洋河牌棒槌花边、 招远县网扣绣花厂的梅花牌网扣等一大批产品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杯奖。 1986年,二轻系统围绕产品质量,狠抓了基础管理。加强设备维修,制定企 业创优标准, 建立健全工艺制度等, 特别是质量管理小组发展很快,全年建立 1464个, 其中7个小组被评为部、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出口创汇】 1986年,山东省二轻工业出口产品生产企业共有560个,出口 产品300多种, 出口交货值完成12.51亿元,比上年增长51.11%,比历史上出口 生产最好的198 2年增长31.33%, 占全省出口商品收购总额的18.95%,居全国 同行业第四位;创汇3.88亿美元,占全省出口创汇(扣除石油) 的23.53%,居全 省各工业部门第一位。其中工艺美术品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和缝纫业,出口交货 值占二轻工业出口交货值总额的79.05%。 与上年可比的31种主要出口产品中, 交货量增长的有24种,占77.42%。 出口创汇在5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青岛制钉厂、 青岛地毯厂、烟台造锁总 厂和威海地毯厂, 在100万美元以上的68个。出口创汇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产品 有9个, 即:抽纱刺绣、服装、地毯、锁头、工具、陶琉制品、塑料制品、天然 植物纤维编织工艺品和钉丝等。并开拓了电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和部分塑料 制品,使新品种进入国际市场。产品80%销往港澳地区和美、日、西欧、东南亚、 中东等地,其余的销往拉美、非洲和东欧各国。 1986年省内初步形成了二轻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体系。机电产品出口生产企业 有130个,出口创汇8353.4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5.82%,占全省机电产品创汇 总额的78.07%。 【骨干企业选介】烟台造锁总厂。是一个建厂56年的外向型制锁专业厂 (原 名程明锁厂)。主要生产铜、铁挂锁、自行车锁和链条锁。产品素有“锁中之王” 美称, 享誉世界,畅销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居全国同行业之 首。其中三环牌铜挂锁1980年获国家银质奖,1986年获国家金质奖;铁挂锁和自 行车锁都是轻工业部优质产品。现有职工2185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9人。固定 资产原值1529万元。 198 6年工业总产值4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3.9%;出口交 货值274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6.09%,比上年增长23.13%;创汇860万美元, 比上年增长22.86%; 锁产量257 9万把,比上年增长12.45%。该厂依靠自己的 力量改造老工艺15项, 提高正品率30~40%;开发新产品8种,其中已经鉴定投 产的4种,试制新产品有电子锁、各种报警装置等6种。 济南塑料一厂。是1956年投产的大型塑料制品国营企业。 1986年有职工1719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8人,占职工总数的2.21%;固定 资产原值2371万元。塑料膜、管、板、电缆料等共计年生产能力1.32万吨,人造 革年生产能力2012万平方米。主要产品有塑料压膜、硬管、硬板、电缆料、泡沫 人造革等八大系列500多种规格。 1982年以来,先后被省政府、轻工业部授予先 进集体,以及轻工业设备优秀单位和企业管理优秀单位称号。聚氯乙烯泡沫革、 硬板和电缆料分别获得1985、1986年山东省优质产品奖。经济效益居全省同行业 之首。1986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902万元,比上年增长9%;产量完成1.2万吨,比 上年增长7%; 在消化原材料涨价等增支因素650万元后, 实现利润410万元。 1986年运用预测技术开发室内塑料装饰材料,先后试制成功窗帘盒、天花板、壁 纸、墙裙板、软地板等五种受用户欢迎的新产品;同时,根据用户要求,试制了 易撕和农用电缆料,开发了耐高温电缆料等一批新品种。 烟台合成革厂。“六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生产轻工业原料的大型 国营企业。1985年正式投产。主要产品设计能力:合成革300万平方米;MDI (44 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 1万吨。1986年底职工人数3700人,其中工程技术人员361 人; 完成工业总产值1.25亿元,生产合成革218.06万平方米,MDI7001吨;全员 劳动生产率3.53万元/人;实现利润1259万元;百元产值提供利润10.04元。1986 年新增固定资产1178万元。由日本引进的CT装置和聚酯多醇配套装置于1986年11 月1日竣工, 经中方验收正式投入生产。 【名优产品选介】琴岛--利勃海尔牌电冰箱。青岛电冰箱总厂引进联邦德国 利勃海尔有限公司技术和设备生产, 1986年4月经中国家用电器测试中心鉴定合 格,是全国第一个四星级家用电冰箱品种。规格有BYD202、BYD175型双门双温两 种,年产能力10万台。1986年生产5.4万台,其中出口2.45万台,创汇700万美元。 冷冻温度达-30℃以下,冷藏温度在0-10℃之间,最大容积202升和175升,具有 制冷快,耗能省(比国内外同类冰箱节电12-20%)、保温性能好、质量稳定(社会 返修率在4‰以下)、使用寿命长(比日本等国同类产品长一倍以上)等优点,达到 了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1986年获山东省优质产品奖、优秀新产品一等奖,畅销 国内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并出口东南亚诸国。 三鸡牌布鞋。文登布鞋厂生产,1984年注册商标“三鸡牌”,并获国家银质 奖,1985年获国家“金鹿奖”。产品结构合理,造型适度,做工精良。产品品种 齐全、 花色繁多。1986年产量336.64万双,其中出口170万双,占总产量的50.5 %,畅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远销亚、欧、美20多个国家。 红叶牌、玫瑰牌、白兰牌手缝针。青岛制针厂(原名冀鲁针厂)传统名牌产品, 1 979年获轻工业部和山东省优质产品奖。 1979年产品实现以60~65高碳钢代替 普通低碳钢,弹性强、韧性好、强度高,可与英国大刀牌、联邦德国鹦鹉牌、日 本幸福之家牌等世界名牌比美。产品规格齐全,包装新颖。产品主要用于缝纫、 补缀、刺绣以及农副产品、工艺品加工。1986年产量24亿支,占全国手缝针总产 量的1/3以上,销往全国各省、市、区和世界36个国家、地区,创汇40多万美元。 (省二轻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