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4月21日在山东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山东省计划委员会主任王欣 一、1986年计划执行情况 1986年,经过全省人民的努力,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主要任务已经胜 利完成,为全面实现“七五”计划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一)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状况有所改善。在去年的经济工作中,我们一方 面努力发展生产,增加和改善社会总供给,一方面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管理,控制社 会总需求的过快增长。经过一年的努力,1984年末至1985年一度出现的经济过热现象 已经初步调整过来,使整个国民经济进一步纳入健康发展的轨道。 (二)农村经济有了新的发展,粮食继续增产,乡镇企业大幅度增长。去年,各级 政府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狠抓粮食生产,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全年粮食总 产达到325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比计划超产150万吨,比上年增产112.5万吨。农 村社会总产值预计达到680.8亿元, 比上年增长18.2%,其中农村工业、建筑业、运 输业和商业服务业产值比上年增长34.8%, 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上年的4 1.8%,上升到47.7%,这表明我省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迈出了新的一步。 (三)工业生产保持了适度的增长速度,轻重工业继续协调发展。全年工业总产值 达到720.5亿元,比上年增长16.4%,不包括村办工业增长9.5%,均超额完成全年计 划。去年工业生产的突出特点是,适销对路的消费品和重要生产资料的生产增长比较 快。 饮料酒、呢绒、纱、布、彩色电视机、照相机、家用电冰箱等分别比上年增长1 2.4%到2.2倍; 发电量达到300亿度,比上年增长14.5%;钢和成品钢材产量分别达 到141.4万吨和110.9万吨,比上年增长13.1%和13%,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也超额完 成了计划。 (四)投资结构有所调整,重点建设得到加强。在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中,生 产性投资所占比重由上年的68.4%上升为71%,非生产性投资所占比重由上年的31.6 %下降为29%,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有所改善。去年全省在建的45个大中型建设项 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8%,其中按合理工期组织建设的11个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完成 年度投资计划的115%,进度快于往年。 (五)对外经济技术交流继续扩大,地方外贸出口有较大增长。去年省政府进一步 采取了鼓励出口创汇的政策措施,促进了出口收汇的稳定增长。扣除石油外的其他产 品出口额达到16.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2%。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有了新的进展。青 岛、烟台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进度进一步加快,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吸引力的 投资环境,部分合资项目已经建成投产。 (六) 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全省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 337项,安排落实“星火计划”项目336个。普通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比上年增加9000人,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比上年增加1.9万人。医院病床比上年增长4%。体育事业 蓬勃发展,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学艺术等各项文化事业,也都有了新 的发展。 (七)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人民生活水平又有新的提高。全省城市居民平均每人 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达到807.4元, 比上年增长15%,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升因 素,实际收入增长9.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9.3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价 格上涨因素,实际收入增长8.1%。 在充分看到各方面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注意到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一些亟待 解决的问题。一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仍然过大,建设战线拉得很长,投资效 益下降;一般加工工业项目和一般非生产性项目仍然搞得过多,加剧了能源交通和原 材料供应紧张的矛盾。二是消费需求仍然增长过快。去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比上年增 长18.3%,扣除生活费用价格上升因素,实际工资增长12.7%,大大超过国民收入和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幅度。三是工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产品结构还不适应市场 需求的变化,产成品资金占压增加较多。四是财政支出增长过猛,收支难以平衡,出 现赤字。这些问题,集中反映了社会总需求超过社会总供给的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 国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某些不稳定的因素。对这些问题,我们在组织实施1987年计 划的过程中,将采取正确的政策和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1987年计划的主要任务和目标 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总的要求是,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搞 活,认真贯彻长期稳定发展经济的战略方针,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在 生产、建设、流通领域全面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经济增长速度,争取 实现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基本平衡,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继续改善人民生活。 为此,要继续加强农业,增强农业后劲;深化企业改革,进一步搞活企业特别是大中 型企业,积极调整工业产品结构,使能源、原材料和适销对路的消费品有较大增长; 继续搞活商品流通,保持市场繁荣和物价稳定;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继续 控制投资需求,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同财力物力相适应,切实调整投资结构,加强重 点建设,推进技术改造;加强科技工作,大力开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积极 发展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项事业,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根据上述主要 任务和要求,1987年计划的主要目标是: 工农业总产值增长66%,达到1064亿元,实现第一个翻番; 农业总产值增长3%,达到286亿元; 工业总产值增长8%,达到778亿元,工作上“保八争十”; 国民收入增长6%,达到636亿元;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65%,达到757亿元; 财政收入增长12.1%,财政支出按收入增长6%的盘子安排; 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控制在132.76亿元以内; 社会商品零售额增长10.7%,达到341亿元; 地方商品出口创汇增长4.9%,达到17亿美元; 职工实际平均工资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人口自然增长率力争控制 在9.5‰以内。 三、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一)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 战略地位,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今年计划安排粮食产量3175万吨,比去年计划增 加75万吨。在工作上要加大增产措施,努力达到去年实际水平,并力争有所增长。为 此,必须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经济作物要按照社会需要和 自然条件安排生产。在大力发展种植业的同时,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特别要突出抓好 畜牧业,在稳定发展生猪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牛、羊、兔、鹅等食草畜禽,使畜产 品生产、流通、加工有一个新的较大增长。 关于合同定购。今年除了按国家规定适当提高一部分农产品的定购价格外,主要 是充实经济内容,实行平价化肥、柴油和发放预购定金与合同定购挂钩,并确保兑现。 关于增加农业投入。 今年各方面用于农业的基本建设投资共109亿元,比去年增 加926万元。今年省级外汇计划进口农业急需物资的用汇额比去年计划增加1倍。为增 加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今年计划安排投资7050万元,加快化肥厂的改造和建设。 在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同时,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和商业服务业要有一个更 大发展。要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乡镇企业的各项政策,促进乡镇企 业更加健康发展。 (二)以增产能源、原材料和适销对路消费品为重点,全面搞好工业生产。能源工 业要以电力为中心, 积极组织增产。计划发电量达到309亿度,比去年计划增长12.5 %, 比去年实际增长3%。在工作上,要合理安排检修,保证安全稳发,并积极组织 以油换电,以煤换电,力争多发一些,达到315亿度以上。煤炭生产要保持稳定增长。 计划安排产量达到4800万吨, 比去年计划增长3.5%。石油产量3200万吨,比去年增 长8.5%。 原材料工业要扩大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努力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增加 产量。计划安排钢产量145万吨,钢材115万吨,分别增长3.6%和2.8%。石油化工、 农用化工、基本化工和建筑材料等产品也都要积极增产,以适应生产建设的需要。 消费品工业要把重点放在调整产品结构上,努力增加适销对路的名牌优质产品、 市场紧缺产品和出口产品的生产,限制劣质产品和滞销产品的生产。根据城乡市场不 同消费层次的需求, 研制适销对路的新产品,争取将现有轻纺产品的花色品种更新2 0%。 (三)控制投资规模,调整设资结构,保证重点建设。根据国务院确定的“三保三 压”的方针,计划安排全省地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132.76亿元,比去年实 际减少14.78亿元, 压缩10%。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严格把投资规模控制在计划 之内。 在地方全民基本建设投资中,由于压缩财政支出,地方统筹和省机动财力投资在 1986年3.12亿元的基础上压缩10%, 调减3120万元,安排2.8亿元。确定保农业、保 师范专科教育、保引黄济青等重点工程,压其他投资。今年计划安排建设的国家重点 大中型建设项目有11个,省重点工程项目29个。 (四)努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并切实用好有限的外汇。今年的外贸出口计 划,除石油以外,其他产品安排17亿美元,比去年实际增加7000万美元。要努力增加 适销对路的出口货源,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力争超额完成出口计划。在扩大商品出口 的同时,要积极发展旅游事业和对外劳务合作,增加非贸易外汇收入。 外汇不足是我们在现代化建设中长期面临的困难,必须十分注意外汇的节约。靠 消耗外汇支撑的生产线今后一般不再引进,已经引进的要努力提高产品国产化水平。 生产、建设、科研单位所需材料和设备,凡是国内能够生产和供应的,就不要进口。 要继续搞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和青岛、烟台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 (五)进一步搞活流通,努力保持市场的稳定和繁荣。要把努力增加商品供应货源, 满足城乡人民消费增长的需要,保持市场的稳定和繁荣,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在大力 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生产的同时,进一步疏通城乡流通渠道,搞活批发环节,根据地区 消费差异,组织商品流通。要进一步加强物价管理,保持市场物价基本稳定。零售物 价指数上升幅度要严格控制在计划规定的幅度以内。各行各业要努力在降低物耗、降 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上下功夫,不能在提价上打主意;严格检查监督,加强物价管 理,制止乱涨价、乱收费;对价格放开的商品,要采取措施,稳定价格,有的要实行 最高限价。 (六)大力抓好财政增收节支和资金融通工作。今年财政收入计划安排增长12.1%。 各市地、各部门都要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增产增收,提高效益,广开财源,努 力保证收入任务的完成。全省财政支出按收入增长6%安排,坚决不花过头钱。 金融工作要加快改革的步伐,贯彻“紧中有活”的信贷政策,努力扩大资金融通, 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支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七)进一步促进科技、教育和其他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科学技术工作,要继续 认真贯彻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组织各方面的科技力量,解决影响生产建设的关键技 术问题,大力推广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加快“星火计划”的实施,促进社会生产技 术进步。 教育事业,要坚持改革,积极稳步地发展。今年要把重点放在充实和完善办学条 件、提高教育质量上,适当控制招生人数。继续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加快发展职业技 术教育。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工作。 卫生事业,要进一步改善城乡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计划新增医院病床4000张。 体育事业,要加快振兴的步伐,力争在今年六届全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并积极做 好准备,以优异成绩迎接明年全国城市运动会在我省举行。 文学艺术、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要坚持四项基本原 则,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以健康的精神产品,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 生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的增长。要全面落实有关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 将人口自然增长率切实控制在计划之内。 (八)在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的基础上,继续使城乡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计 划安排, 今年职工实际工资增长2%左右。要继续妥善安排城镇劳动就业,进一步改 善职工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农村改革要立足于增加农民收入,计划要求农民人均 纯收入比去年增加30元以上。继续重视和做好扶持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工作。职工实 际工资总额的增长要低于生产增长的幅度,平均工资的增长要低于劳动生产率增长的 幅度,防止盲目追求缺乏物质基础的高消费。 四、增产节约、深化改革,全面完成1987年计划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任务 是十分繁重的。要全面完成这些任务,关键是抓好两个重要环节:一是在全省范围内, 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一是以进一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 中心,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方针,也是保持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 根本途径。今年计划要求: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4.5%,可比产品成本降低2 %, 亏损额减少30%,流动资金周转加速5%,主要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87%, 预算内企业实现利税与工业产值同步增长; 商业企业流通费用降低2%,亏损额减少 20%,流动资金周转加速5%;建筑施工企业成本降低5%,所有竣工工程都要达到部 颁合格标准。各市地、各部门要按照全省的总要求,提出各自的具体目标,并且层层 落实下去。 开展增产节约、增收节支运动的基本着眼点要放在增产增收上,在提高经济效益 的前提下,保持适当的生产增长速度。同时,还要十分注意以节约求增产,努力提高 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做到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把各方面的积极性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这是全面实现 1987年计划的根本保证。今年我省整个经济体制改革,要按照国务院最近的部署进行, 中心任务是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着重改革企业经营机制和 企业内部的领导体制,实行多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行厂长负 责制。计划体制的改革,根据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要求和今年整个经 济体制改革的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工作:第一,在进一步缩小指令性计划的同时,完 善指导性计划的实施办法。第二,进一步扩大生产资料市场,为增强企业活力创造良 好环境。第三,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积极探索建立把国家宏观调控与 投资主体自我约束相结合的控制机制;第四,加强对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宏观管理, 建立外债监控制度和偿还责任制,使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工作更加健康地发展;第五, 进一步完善计划指标体系,促进速度、效益、后劲的统一。 我省1987年计划的安排是积极可靠的,体现了既要把过热的空气压缩下来,又要 在压缩中求发展的要求。我们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前提,以推进科技进步为依靠,保 持适当的建设规模和适度的生产发展速度,扎扎实实地把整个经济工作搞上去。尽管 前进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方面的 工作,我省198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规定的各项任务就一定能够胜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