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东营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口三角洲地带,东部与北部濒临渤海、西部 同惠民地区、滨洲市接壤,南部与淄博、潍坊两市毗邻。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 气温12.2℃,降水量573毫米,无霜期215.5天。全市总面积7418平方公里,地势平坦 ,土质以潮土和盐碱土为主,土地总面积1090万亩,其中可耕地900万亩,已耕地34 6万亩。农、水、牧业潜力颇大。 行政区划与人口:东营市是为适应胜利油田的发展与黄河三角洲建设之需要,经 国务院批准于1983年10月正式建立的。全市辖东营、牛庄、河口3个区,广饶、垦利 、利津3个县及广北、黄河两个农场。全市共有57个乡镇,1786个自然村。人口146. 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24.87万人,市区总人口53.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36万人 。1986年人口出生率13.6‰,死亡率5.5‰,人口自然增长率8.06‰。人口密度每平 方公里192.44人。 中共市委书记:李晔;副书记:唐生海 李后万 李殿魁 赵芳清 市长:唐生海;副市长:李殿魁 耿佃杰 刘怿 梁树 张庆黎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慎三;副主任:唐恩来 刘积友 李义和 钱升旺 朱家 鹿 严大凡(女) 市政协主席:王永祯;副主席:乔聚星 王军 王思文 赵正修 周自立 王绍 祖 卢爱珠(女) 刘希圣 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赵兴才 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姚世成 自然资源:矿藏。石油、天然气、卤水等资源蕴藏丰富。至1986年底,已探明石 油地质储量30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330亿立方米。水产。海产鱼种主要有梭鱼、鲈 鱼、带鱼、黄花鱼、鳆鱼、比目鱼等;贝类主要为蚊蛤、毛蛤、兰蛤等;虾蟹主要是 东方对虾、毛虾、琵琶虾、螃蟹等;淡水鱼最为著名者当属黄河刀鱼。野生动植物。 分布面积较广的有芦苇、蒲草、红柳、荆条等。中草药主要有冬花、红花、益丹草、 罗布麻、茵陈、蒲公英;动物为野兔、草蚝、黄鼬、草狐、野鸭、鸥、灰鹤、白天鹅 等。 经济状况:1986年,全市社会总产值83.6亿元;国民总收入37.4亿元,工农业总 产值42.91亿元,其中胜利油田占79.2%,达34亿元。 工业:全市以石油工业为主体,坚持服务油田、面向社会的方向,大力加强横向 经济联系,生产和效益同步增长。1986年,全市工业总产值37.41亿元,比上年增长 9.5%,其中胜利油田达33.60亿元。全市工业产值中,地方工业产值3.67亿元,比上 年增长17.8%。工业企业增加104个,乡镇企业增加1.55万个。在工业总产值中,全 民所有制工业增长9%,集体所有制工业减少2.8%。轻工业总值完成2.23亿元,比上 年减少11.1%,其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减少13.6%;重工业总值完成34.41亿 元,较上年增长8.7%;全市定期考核的16种主要产品产量中,原油2950.8万吨,天 然气13.98亿立方米,较上年分别增长9.1%和22.5%;原盐6.65万吨;发电量0.13亿 千瓦小时,较上年减少56.7%,机制纸与纸板9900吨,合成氨1.27万吨,农用化肥9 100吨,水泥31万吨,都有不同幅度的增长。 1986年,地方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26万元/人,比上 年度增长8.4%;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1.63万元/人。地方独 立核算工业实现利税3416万元,比上年增长37.2%,定额流动资金周转天数105天, 较上年缩短45天,亏损减少。 农业:东营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和稻谷,主要经济作物是棉花、大豆 、花生和蓖麻籽。由于遭受严重雹灾和风灾,农业总产值完成55051万元,比1985年 度减少3.2%,1986年粮食总产53.47万吨,比上年增长6.9%,其中小麦22.27万吨, 比上年增长1.6%;棉花总产3744.5万公斤,比上年减少32.7%;油料1.79万吨,比 上年减少57.1%。蓖麻籽为传统经济作物,1985年播种25万亩以上,年产达1808.5万 公斤,为全国之首。水果生产4060吨,比上年减产49.1%。蔬菜,瓜果基本自给。1 985年蔬菜瓜果商品产值4894万元(现行价格)。 1986年,全市已有灌溉干渠15条、310公里,支渠326条、911公里。建成与扩建 的主要水利工程有曹店闸--五千工程、广南1亿方水库、孤河水库、河王干渠、广饶 十二支引黄过清工程、垦东水库、路庄虹吸管、双河干渠引黄闸等。大中小型水库7 6座,蓄水能力2.2万立方米,为全省平原水库之冠。1986年,有效引黄灌溉面积123 .55万亩,耕地有效灌溉面积156.38万亩。 东营市海岸线长350多公里,滩涂面积140多万亩,淡水水面26万亩,适宜发展水 产养殖业。1985年冬至1986年春,全市先后组织近20万名劳动力上阵,各行各业参战 ,共完成2400万土方,修筑防潮坝29.5公里,配套建成对虾池280个,养殖面积2.2万 亩,建成并投产对虾育苗场3处,年育苗能力3.4亿尾。建成饵料加工厂4座,年加工 能力1万吨。建成水产冷库2座。淡水养鱼面积新增3.1万亩,累计鱼塘面积8.4万亩, 产量5197吨,其中胜利油田2250吨。初步形成3个万亩养虾片、2个万平方米养鱼片和 水产业的育苗、养殖、加工、贮存配套体系。1986年水产品总产1.18万吨,渔业产值 1100万元,产量较1983年增长1.27倍,其中全年生产对虾463吨,产值147万元,海洋 捕捞量完成6.150吨,比上年增长14.5%。 黄河三角洲有自然草场180万亩,人工草场3万亩,加之温和的气候,比较充足的 水源等优越自然条件,发展畜牧业潜力很大。目前,牧草生产、良种繁育、饲料加工 和销售、疫病防治等已全面加强和落实,畜牧业生产不断增长。1986年末,大牲畜存 栏数11.96万头,羊15.1万只,肉猪出栏头数11.36万头、年末存栏量12.84万头,牛 奶生产1190吨,比上年减少24.9%。 1986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53.3万千瓦,较上年增长21.3%。农用拖拉机1.1 7万台,较上年增长34.5%。农用汽车1365台,较上年增长29.1%。机耕地面积153. 67万亩,农村用电量5924万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5.6%。 交通、邮电:1986年,东营机场主跑道已建成,三角洲上第一座通海港口广利港 建成通航;五号桩码头打下初步基础,横跨黄河最下游的公路大桥--胜利黄河大桥正 在加紧施工;机广、郝纯公路已建成通车,全市57个乡镇已有55个通上沥青路。198 6年,地方公路运输量完成1087.1万吨;货运周转量完成8.1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 0.9%。全年客运量254.1万人,旅客周转量1.87亿人公里,较上年增长15.8%。 全市有邮政局、支局、所共84处,邮电职工988人。市内电话8009部,农用电话 3693部,电报电路17路,1986年邮电业务总量349.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邮电 业务收入391.5万元。 商业和外贸:1986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6.3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中消费品 零售额4.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3%,居民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6.4%;社会集 团消费品零售额6783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农业生产资料零售额1.23亿元,比1 985年增长20.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1.32亿元,比上年增长34.3%。主要消费品 的零售与上年对比:猪牛羊肉增长23.3%;鲜蛋增长93.2%;酒类增长116.9%;彩 色电视机增长32.5%;录音机增长69.5%;电冰箱增长47.3%;家用洗衣机、化纤布 等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全市零售网点1.21万个,从业人员2.34万人,饮食业、服务业 机构分别比上年增长16.4%和54.1%。1986年社会农副产品收购总额2.2亿元,比上 年减少2.9%。 外贸出口增长较快,地方外贸产品收购总额全年计划1650万元,实际完成8401万 元(含棉花出口收购额),比上年增长3.4倍。其中毛皮、草、柳、苇编;青州府花编 等土产品和工艺品分别比上年增长1.5-2.5倍以上。新产品高速道路沥青,外贸收购 6362吨,石油产品首次进入国际市场。 固定资产投资:1986年,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投资2.51亿元,其中地方基本建设 投资3420万元。在全民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系统、交通运输和邮电系统投资2亿元 ,占总投资的79.8%。全民更新改造措施投资9670万元,比上年增加3624万元,增长 40.2%,其中地方更新改造措施投资2635万元,比上年增加1581万元,增长60.0%。 在更新改造措施中,用于增加产品品种和产量的投资2940万元、占总投资的30.4%。 用于节约能源、材料和提高产品质量的1717万元,占17.6%。全市1986年新增固定资 产3.38亿元,竣工房屋面积80.91万平方米,施工面积竣工率75.2%。1986年固定资 产投资仍然有部分项目超规模,“三材”供应紧张,工程造价继续上升。 社会事业:科技。1986年,科技星火项目共35个课题,新上17个,结转18个。“ 黄河三角洲国土规划”以至“黄河口海岸带滩涂资源综合调查”已基本结束。 该年度胜利油田科技成果显著,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与情报成果奖15项;获石油 部、山东省科技进步奖15项;其中“渤海湾盆地复式油气聚集带(区)勘探理论及实践 --以济阳等坳陷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为例“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教育。全市3年来用于农村学校新建和校舍改造的资金就达6500万元,其中农民 集资5000多万元。改造校舍6000间,新建校舍1.8万间,农村中小学“六配套”达96 .9%,在全省名列前茅。全市现有普通高校3所,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27所。19 86年普通高校招生2032人;高考录取率达75.6%;在校学生5560人;毕业988人。中 等专业学校招生1048人,在校学生2757人,毕业54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1.15万人 ,比1985年增加1.34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0.06万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8.7%。全 市已普及小学教育,胜利油田普及了初中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中学 发展也较快。 文化。全市有文化馆、站61个;图书馆3个;艺术表演团体3个;各类放映单位2 74个,电视转播台23座;广播电台2座,广播站5个;公园2处。 卫生。全市共有卫生防疫机构211个,病床3754张,卫生技术人员5522人。工业 卫生、食品卫生监督、社会灭鼠,成果显著。 体育。1986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14次,获奖牌32枚,其中金牌7枚,银牌7枚 。在全省十三届运动会上,市自行车代表队荣获自行车比赛的男、女团体、个人4枚 金牌。 人民生活:1986年,城乡人民收入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根据抽样调查:1986年城 市居民平均可用于生活费的收入867.05元,其中地方居民636.87元,胜利油田居民9 68.74元。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视机103台,其中彩色电视机47台,电冰箱53台,洗衣机 55台,录音机62台。农民人均纯收入418.6元,生产性纯收入388.5元,比上年分别增 长9.7%和18.3%。农村中仍有7.7%的家庭平均每人年生产纯收入在200元以下。19 86年全年投放各类扶贫资金314.8万元,扶持贫困户10650家,脱贫4542家。收养“五 保”老人506人,办敬老院51处,福利厂19处,安置残疾人78名。1986年末,全市职 工总数21.28万人,比上年增加9176人。工资总额3.49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5%。职 工平均年货币工资1694元,比上年度增长9.6%。扣除职工生活费用价格上升因素, 实际提高4.6%。城乡存款大幅度增加,1986年末,储蓄存款金额3.86亿元,比1985 年增长45.4%。 (张伟 高春) 东营区 东营区地处东营市中心,面积524.3平方公里,人口24.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 13.14万人。辖辛店、胜利两镇及西城街道办事处,有46个自然村和若干个胜利油田 居民点。 全区共有耕地5.86万亩,1986年粮食总产量1215.2吨,棉花276吨。工农业总产 值4998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3818万元,占76%,农业总产值1180万元。农业经济总 收入7028万元,比1985年增长33%。农民人均纯收入642元;城市居民人均收入867. 05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51万元。 东营区地处胜利油田中心,发展乡镇企业是一大优势,1986年实行“围绕胜利油 田上项目,工商运建服齐发展”的方针,使乡镇企业发展到1546个,其中镇办97个, 联营及个体企业1449个,从业人数达8099人,乡镇企业总收入5719万元,占农村经济 总收入的81.4%。辛店玻璃钢厂、南王屋海河汽修厂,南田预制件厂在为市区建设和 油田服务中,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 1986年本区农村校舍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全区44处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全部达到 教育部“六配套”标准,被评为省“校舍改造先进区”。胜利镇王营村被授予1986年 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河口区 河口区是1984年2月组建的县级市辖区。位于黄河三角洲前端,黄河入海处北缘 。面积2600平方公里。辖六合、四扣、太平、新户4个乡,义和1个镇,河口、孤岛2 个办事处,共有172个行政村,并驻有油田、济南军区军马场等单位。人口14.59万, 其中油田6.3万,军马场0.76万。 本区地下油气资源丰富。已开发和待开发的有大王庄、义和庄、呈东、渤南、孤 岛、孤东、五号桩以及桩西等10多个油田,是胜利油田的主要采区之一。未被开垦的 漫洼荒滩草场,有芦苇、红荆、黄蓿等大量野生植物。本区海岸线长254.37公里,滩 涂面积645.22平方公里,盛产东方对虾及贝类。 1986年中共河口区委、区人民政府在“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立足本区 优势,大力发展劳务业、淡水和海水养殖业、畜牧业,兴办区属工业企业。全年工农 业总产值达到4560万元,(按现行价)比1983年增长67%;财政总收入达到632.7万元 ,比1983年增长32.5%;农民人均收入365元,比1983年净增186.5元;社会商品零售 额达到4219万元,比1983年增长240%。全区围绕油田建设从事劳务业的人员6300人 ,收入330万元。 1986年,完成河王干渠配套工程建设土石方104万立方米,扩大水浇地面积2.2万 亩。在遭受严重雹旱等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区粮食总产达到2.17万吨。收获蓖麻籽 211万公斤,芝麻105万公斤。 国家科委在本区安排的“星火计划--沿海滩涂综合开发”科研项目有:①罗非鱼 大面积高产养殖;②对虾大面积高产养殖;③渤海贝类护养。自1985年冬季开始,至 1986年上半年,全区先后组织万名劳力和50多台机械,完成土方184万立方米,修筑 防潮大坝8400米,建成养虾池6013亩,初步形成郭局、新户、刁口3个养虾片,并配 套完成了虾苗孵化、养成、饵料加工、技术服务等体系。1986年首次大面积试养成功 。共产对虾79吨,创产值85万元;淡水养鱼和海产品捕捞总产量755吨,渔业产值达 到298万元,比1985年增长81%。 本区有草场99.6万亩,可用作饲料的植物85种,1986年产牧草9750万公斤。载畜 量3.85万个标准家畜,年产混杂籽实860万公斤。1986年末牲畜存栏数:大牲畜1.19 万头,猪8506头,家禽1207万只,羊1.51万只,全年猪、牛、羊肉产量555吨。 1986年乡镇企业总收入4651万元,比1985年增长94.3%,实现利税740万元,比 1985年增长140%。区属工业企业23家,共拥有固定资产1100万元,比1985年增长56 %,实现利税250万元,全年区属工业总产值1044万元。 1986年全区校舍改造固定资产投资418.23万元,新建校舍1305间,改造“黑屋子 ”931间,修缮危险房239间,购置木质课桌凳1万单人套。达到“六配套”标准的学 校97处,占学校总数的98%。1986年11月6日通过省政府校舍改造验收,成为全市第 一个改貌过关单位。1986年有82名高中生参加全国统考,被各大中专院校录取52人。 (东营市河口区史志办公室) 牛庄区 牛庄区地处东营市南部,东临渤海,西依黄河,境内自东向西有胜利油田的王家 岗、牛庄、史南三大油田。总面积584.5平方公里,辖牛庄、六户二镇和西范、油郭 、史口、龙居4乡,有179个村民委员会,15.2万人口,农业人口13.7万人。耕地面积 25.6万亩。 198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36亿元,比上年增加0.21亿元。工业总产值0.62亿 元,比上年增长40%,仅乡镇企业就向国家提供税金138万元,比上年增长60%,企 业总数已达到2205处,比上年增加650处,比建区时的136处,增加2069处,从业人员 达0.8万多人。随着胜利油田和东营市的开发建设,建筑、管道安装等项目发展较快 ,1984年的从业人员仅800人,1986年猛增到5000多人,直接为油田服务的近2000人 。全年完成建筑、安装任务近2000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30%。农业生产虽然遭受到 “四次冰雹”灾害和多年未遇的干旱,但农业产值仍实现7468万元,比上年增长5% ;粮食总产量525万吨比上年净增224.3万公斤,增长4.5%。全区植树70万株,新建 果园1284亩,是建国36年所建成果园总数的一倍多。1986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额355 0万元,比上年增长15%;农副产品收购总值2147万元;对外出口总值168万元。198 6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76.35元,比上年增加29元,人均存款243元,比上年增加7 3.3元,建福利敬老院6处,已收养孤寡老人76人,全区138处学校的校舍改造,经省 验收,已达到“六配套标准”,新建教学楼2座;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 、普及率均达到国家教委规定标准。全区有幼儿园126个,入园3652名,入园率达62 %;通广播村132个,通播率83%;有36名放映员深入乡村巡回放映,活跃了农村文 化生活。 (李孟发) 利津县 利津县位于东营市西部、黄河入海口西侧,总面积1403.5平方公里。辖利津镇、 盐窝、陈庄3个镇,南宋、北宋、店子、明集、前刘、大赵、王庄、虎滩、北岭、汀 河、集贤、付窝、罗镇、刁口等14个乡,509个行政村。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26 .07万人,劳动力9.46万人。1986年,在遭受多种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全县工农 业总产值达到1.64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963万元,农业总产值1.05亿元。粮食总产 9.95万吨,棉花529.5万公斤。农民人均收入390元。社会商品零售额1.19亿元,外贸 收购额1569万元,财政决算总收入423.1万元。1986年,全县4.17万人上阵,奋战26 天,动土310万立方米,筑起9.08公里防潮堤,围圈近海滩涂2.4万亩,开挖虾池一万 亩。当年投放虾苗,总产35万斤,总产值227万元,盈利70.55万元。全县果品产量2 56万斤,林业总产182万元,总绿化面积达到16.8万亩,林木覆盖率提高到8%。大牲 畜存栏量2.29万头,比上年增长15.9%。羊存养量达到3万多只,比上年增长9,3% 。全县乡镇企业发展到5634处,总收入7782万元,比上年增长149.9%。工业消灭了 亏损企业,实现利润111.78万元,比上年增长46.0%。1986年完成投资813.5万元, 新增固定资产700万元。麻纺厂静电植绒生产线是全省第一套设计能力为年产300万平 方米静电植绒布的引进装置,当年建成投产,到年底生产静电植绒布11.85万米,创 产值133.9万元,产品质量超过国内同类产品。1986年完成货运量73.96万吨,货运周 转量7.22亿吨公里;全县用电村发展到391个。 1986年,全县集资1300万元,用于改造农村中小学校舍,建标准校舍3885间,大 修改造旧校舍1170间,购制标准木质课桌凳3.72万单人套,维修课桌凳9090单人套, 使97.7%的中小学校舍达到“六配套”标准,经省组织验收,达到优秀标准。科技工 作大抓良种繁育、经济作物地膜覆盖、低产田开发试验、罗非鱼育种试验等农业新技 术的研究和推广项目,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利津县政府办公室) 垦利县 垦利县位于黄河入海口,北靠黄河,东临渤海,面积21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 积316.67平方公里,草场393.33平方公里,滩涂346.67平方公里。辖垦利镇1镇和郝 家、董集、胜利、宁海、胜坨、高仓、永安、下镇、新安、建林、西宋11乡,320个 行政村,19.3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2万,非农业人口1.13万。1986年工农业总产 值1.16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5123万元,农业总产值6542万元。粮食5.93万吨,棉花 2521吨,油料2137吨。社会产品零售总额984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9元。 1986年,全县农村改革进一步深入,农村产业结构渐趋合理,在农业总产值中, 种植业产值4186万元,占总产值的64%;林业产值415万元,占总产值的6.3%;牧业 产值770万元,占总产值的11.7%;副业产值842万元,占总产值的13%;渔业产值3 29万元,占总产值的5%。林、牧、副、渔业的比重由1985年的25%,上升到36%。 乡镇企业坚持“双轨并进”、“四个轮子”一起转,发展到2710处,从业人员1.17万 人,占农村劳力的17.9%。工业生产有较大发展,在棉花加工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 工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4.32%。 全县教育、文化、卫生等项事业都有新的发展,法制教育大大加强。到1986年, 全县农村中小学校舍达到“六配套”标准的占95%,全县儿童入学率达98%,12至1 5周岁普及率达96.4%,在校学生巩固率达99.5%,小学生毕业率达92.5%,少、青 、壮非文盲率达92.5%,幼儿入托率达62%。全县计划生育率达98.7%,人口自然增 长率为6.07‰。 (徐广荣) 广饶县 广饶县位于东营市南部,地处小清河下游,面积1164平方公里,海岸线11.8公里 ,辖广饶、大王、稻庄3镇和花园、小张、李鹊、西营、颜徐、西刘桥、大码头、大 营、石村、花官、陈官、丁庄12乡,551个村民委员会,43.9万人口,农业人口41.4 万,耕地76万亩。1986年全县社 会总产值5.8亿元,国民总收入2.7亿元,工业总产值1.7亿元,农业总产值2.32 亿元,粮食总产2.05亿公斤,棉花总产996.5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463元,社会商 品零售总额1.7亿元,外贸收购总额2184万元。 1986年,农村总产值达4.5亿元,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8.7%。造林2.1万亩,新 建农田林网7.2万亩,林粮间作1万亩,共植树200万株。生猪出栏3.42万头,大牲畜 存栏2.87万头,羊5.7万只,家兔15万只,家禽69万只,肉类总产量605万斤。1986年 在沿海建渔池1.5万亩,养鱼面积2万亩,水产总量1450吨,其中海水捕捞650吨,淡 水渔业产量800吨,总产值165万元,比上年增长65%。1986年全县有乡镇企业6039处 ,比上年增加1251处,从业人员达4万人,乡镇企业总产值1.9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 (不包括村及村以下)2871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16.9%。有建材、化工、运输、 服装、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20个行业,生产140多种产品。全县县属工业企业25处 ,1986年实现利税1356万元。县化肥厂年产碳酸氢氨2.6万吨,实现利税535.3万元。 该厂1986年初对炼油和氧化沥青装置进行了技术改造,生产的100繁重高速道路沥青 ,系国内新产品,已出口3510吨。县花边厂的“青州府”花边大套,连续4年被评为 省优产品,年产值131万元,产品全部出口。县橡胶厂的聚胺脂密封圈达到国内先进 水平,成为美国产大功率泥浆泵的专用配件。县造纸厂的35克有光纸,在1986年全国 同类产品评比中获总分第一名。 1986年,全县农民人均收入536元,比上年增加12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995元, 比上年增长39%,城乡储蓄余额8544万元,比上年增长33.8%,人均存款204元。 1986年,全县完成了22个科研项目。县液压机械厂的大马力装载挖掘装置,填补 了国内空白。1986年,全县427处中、小学校舍改造全部完成,通过了省有关单位验 收。全县在校中学生2.66万人,小学生5.69万人。全县有卫生机构21个,病床533张 ,县中医院新建2070平方米门诊楼一座。1986年,全县农村文化活动中心发展到8处 。文物和考古部门对本县重点古文化遗址傅家遗址重新进行了清理,发掘出各种建筑 遗迹50多处,墓葬204座,文物350多件。县图书馆在全省图书馆业务竞赛中获图书分 类单项赛第二名。县电影公司绘制的幻灯《从穷苗到万元户》和《喜事婚变》,在省 科委科学致富美展和省电影系统幻灯会演中均获得了三等奖。 (广饶县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