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辑 丧葬祭礼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89&run=13

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巨野旧俗为:老年人死亡、葬礼较隆重;中年人死亡、
葬礼较轻;青年人死亡,埋葬较简便。但因贫富不同,丧葬亦有区别。老年人丧葬:
要经“叫魂”、“上灵床”、穿“送老衣”、盖“蒙脸纸、向亲友“送信”、“成
殓”、置“下食罐”、“烧纸”、“吊孝”、守灵“放三天”、“辞灵”、“出殡”、
埋葬、烧罩子(纸屋)、“过午餐”、迭“黄昏灯”、三天“圆坟”、一七、三七、
五七、十七、一百天烧纸,一周年、三周年摆供等程序。死者穿的送老衣一律是棉
的,忌穿褂子,即怕挂儿子死。死人口中,要纳入清铜钱一枚,名目“噙口钱”。
灵床前腿上,要绑上一把谷秸,男左女右,谓之“隐身草”。“成殓”之前,要用
棉花沾水,为死人“清面”,再用镜子照面,后将镜子摔碎。此时全家“孝子”大
哭一阵。成殓,有的在棺内放随葬品,封棺盖时叫“落扣”。棺材一般是木板制成,
前高、宽、后低、窄,习惯用松、柏、杨、柳、禁用“楝子”木,棺板厚度分七寸、
六寸、五寸、三寸、匣子等,长约七尺、官富人家有的用柏木“个子”,杨木“套
棺”。贫苦人家多用“匣子”,簿板制成。棺前放的“下食罐”,内放米或面条,
插入筷子一双。还要在棺前放置“牌位”,写上死者姓名。“辞灵”和“出殡”时
的仪礼,习用三拜礼、九拜礼、十二拜礼、二十四拜礼。起丧时,由儿子“摔盆”,
“打幡”,送到墓地。孝子带孝,直系重亲,男穿白衣、白鞋,戴白孝帽加白带,
一般亲友只带孝帽;妇女也穿白衣,头带“孝带子”。烧“罩子”,官富家有的用
绸缎制成,有的用纸,有的是闺女出钱制做。穷苦人家多数扎不起罩子。
中年人丧葬,一般按老年人丧葬程序办理,不同之处,死后“放三天”的较少,
一般不如老年人丧礼隆重。老年人丧葬俗称“喜丧”,习用“响器”奏哀乐,伴吹
葬礼。中年人丧葬,亲友过于悲痛,许多户不用“响器”。
青少年死,一般视为非正常死亡,民俗只是痛哭一场,穿上死衣,用薄板棺材
或用箔席卷上就埋了,但不埋在祖坟林上,常是地头路边。
死人葬费,习有财产继承人负担,兄弟多的分担。旧习财产继承只有勇的有权,
妇女无权继承。如死者无子,可由旁系亲近人继承,俗称“情收过户”。
1949年后,党和政府不断提倡移风易俗,丧葬改革。城乡丧礼旧俗逐渐减少,
丧葬程序大大简化,一般以火化尸体、深埋,代替“棺材”、“出殡”;以吊唁、
送花圈挽联、 与遗体告别、开追悼会等,代i日礼仪;以戴黑纱、不穿红,代替旧
白孝衣、白孝帽。妇女也有继承父母遗产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