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类 杂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595&run=13

巨野县城东七公里处,济菏公路北,夏官电乡冯桥村后、傅庄村前,有一高大
古老的土堆——“麒麟台”。民国10年知县郁溶生诗云:“生为圣人见,卒为圣人
显,至今冢上草,离披不忍剪。”
巨野是《春秋》获麟之地,有诸多史料作证:
孔子删修鲁史,定名为《春秋》其末句云:“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故亦名
麟经。”
《左传》卷十二载:“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车子组商获麟,以为不
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日:‘麟也’。然后取之。”
《东周列国志》载:“周敬王三十九年,鲁哀公狩于大野。叔孙氏家臣组商获
一兽,唐身,牛尾,马蹄,头上一角有肉。怪而杀之。孔子叹日:‘仁兽麟也,熟
为来哉!’使弟子埋之。今巨野故城东十里有土台,广轮四下余步,俗呼炎麒麟堆,
即麟葬处。”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云:“鲁衷公十四年春,狩大野,叔孙氏车子组商
获兽,以为不详。仲尼视之,日:‘麟也’,取之。”在其《集解》、《正义》中
又注:“大野,薮名,鲁田圃之常处,盖今钜野是也。”“获麟堆在郓州钜野县东
十二里。春秋哀公十四年经云‘西狩获麟’。”“巨野故城东十里泽中有土台,广
轮四五十步,俗云获麟堆,去鲁城可三百余里。”
《历朝纲鉴会纂》卷二《周纪·周敬王》:“庚申三十有九年春,西狩获麟。
鲁人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氟商获麟,见其庙而角,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
尼观之日:‘麟也。孰为来哉!熟为来哉r反袂拭面,涕沾袍,日:‘吾道穷矣!”’
《曹南文献录-附录·古迹考》 云:“春秋·哀公十四年春,西狩获麟。……
在钜野县城东十里,一名获麟堆。”
例如《究州府志》、《曹州府志》等,皆有在钜野“获麟”和“麟台”的记载。
晋朝袁宏《北征赋》咏“获麟于此野”。
唐武德四年,钜野曾一度改称为“麟州”。翰林学士韦表微有《麟台碑铭》行
世。
后周显德二年立、现存钜野北关的《济州刺史屏盗碑》碑文中说:“降娄鲁之
发,济河惟兖州,大野既荒,西狩获麟之地……。”
巨野县八景之一的“麟渡古流”,明朝王稚登曾作《获麟渡诗》;嘉靖十四年,
进士张九叙书斗大“麒麟冢”三字,刻石于麒麟台前,现仍存一“冢”字;天启年
间,安徽人方时化为钜野知县时,支持修盖了两座庙宇,名为“瑞麟寺。”
在麒麟台东南二里许的夏官屯乡原张唐村,张、唐两姓于明永乐年间从山西迁
民来巨,不久便更名为“获麟集”。
据《大义书院碑记》载:“至圣五十三代孙孔浩字世德……迁钜野尹,至正甲
赴任,经过麒麟台拜祖庙,感获麟绝笔之意,念泣泪沾襟之情,谓先圣灵爽必栖于
是尔。……在任三年,致仕不归,具呈请祀,即果如,遂留以奉祀事,初家麟台之
南少西。”后因受水患,搬到城南德化乡吉星滩建庙,曰“春秋书院”。
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修《钜野县志·建置》记载:”距城卡五里,在获麟集
后洙水河架有‘麟游桥’。”明崇祯十二年春正月立碑以记。
清末的巨野行政区划,在头乡十保中,设有获麟保。
1928年(民国17年),广东军伐陈炯明部下13军,在麒麟台西一里许的陈胡庄驻
扎时,军长刘志陆曾撰文,并勒石立于台上。碑文首句是:“一部《春秋》惧乱臣,
获麟从此了。”是碑现存傅庄。
1940年,日伪时期,张中阳监修了“麒麟冢碑楼”。
1979年,巨野县人民政府把麒麟台定为县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1985年,日本山口大学人文学部准教授佐佐木卫,来巨野考察,曾登麒麟台,
拍照留念。
(二)巨野教案
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以传教布道为名,纷纷来华,进行文化侵略。这些传
教士“作奸犯科,无所不至。或乡愚被其讹诈,或孤弱受其欺凌,或强占人妻,或
横侵人产,……种种妄为,几难尽述”(见范文澜《中国近代史》)。因此,教会侵
略和人民反洋教斗争,已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巨野教案,就是
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
时间是在1897年11月1日(清光绪二十三年十月七日) 夜二更以后,在巨野县城
东磨盘张庄天主教堂内,大刀会杀死两名德国神甫能方济和韩·理加略。清政府获
悉后,连忙发出谕旨,命山东巡抚李秉衡速派司道大员,驰往巨野破案,限15日将
凶盗拿获惩办。李秉衡派皋司毓贤和兖沂曹济道锡良前往巨野,大肆捕人。据薛田
资(德国神甫)当时记载,“大约有50人”被捕,其中一部分很快被释放,一部分人
被严刑拷打致死;还有的因患传染病,死于牢房里。但据总理衙门奏称:除两名在
逃者外,先后拿获惠二哑吧(惠潮现)、雷协身(雷继身)、张高妮、玉大脚、贾东洋、
高大清、 萧盛业、姜三绿、张允等9名。并称这些人“平素游荡度日,均先未为匪
犯案。雷协身探知巨野县张家庄教堂存有钱物,起意行窃”,作了此案。根据地方
官刑逼的口供, 将惠二哑吧、雷协身斩决枭示,萧盛业、姜三绿、张允从重监禁5
年(薛田资记载共判7人,其中两名死刑,5名无期徒刑)。据薛田资当时的记载和后
来的调查,清政府逮捕判决的这些人,均未参与杀教士事件,他们是在牢房里受刑
不过“屈打成招”的。因而连当事人薛田资也认为,清政府和地方官吏的做法是不
公平的,为此他曾亲自面见巨野知县许廷瑞,要求“不要惩办这些无辜的人”。许
被革职后,新知县一上任,薛就交给他一。个所谓真正凶手的14人名单,认为曹家
庄的村长曹作胜是为首的肇事者,其余的人薛未透露。《山东近代史资料》第三分
册所载《巨野教案调查》中开列了一个参与其事的名单,也恰是14人。他们是:曹
言学、王昆仑、曹传青、曹传德、曹作胜、曹作明、曹传荣、曹义忠、奚金兰、奚
际春、奚际孔、奚效方、侯立、刘德润。这些人一个也没被清政府抓到。
究竟是谁杀死的两个德国传教士呢? 是刘德润、奚老五等。刘德润是巨野县独
山乡小刘庄人,生于1845年。他出身贫寒,武艺较强,对清政将的腐败和洋人的欺
辱时怀不满,后被“逼上梁山”,结伙作了“义贼”头目。他只取赃留恶霸不义金
银,反对祸害百姓,群众称他是“伤官除霸,不伤黎民百姓”的仁义响马。刘德润
手下有个魏培喜,一贯宿娼聚赌,入伙后恶性未改。刘德润采取劝诫、派知己监视
等办法,促其改恶从善,魏不仅不听劝告,而且怀恨在心,继续为非作歹。刘德润
感到有魏培喜这样的人,难保“义贼”门面,于是便遗散同伙,洗手回家,携眷偷
偷投奔郓城县黄河南刘庄,靠同姓本宗庇护,隐居下来。后经人劝说,买了两条大
船,去济南洛口,跑大买卖,生意十分兴隆。魏培喜此时却穷困潦倒,生计无门,
听说刘德润经商发了财,便厚着脸皮,找上门来。刘德润周济了他,并劝他谋正当
生活门路,不要再胡混。魏仍不知好歹,一怒而去,托人投靠巨野县衙,当了一名
快捕。为邀功领赏,他密告刘德润是捻党头目,现以经商为名,招兵买马,准备反
清灭洋。就这样,刘德润立时变为官府要犯。魏又向知县许廷瑞立下追拿刘德润的
军令状,随即带领爪牙,乘夜捉拿刘德润。当时刘不在家,魏便将其妻子和16岁的
闺女抓去。刘德润随好友奚际田(巨野奚阁人)投奔安徽太平府暂避。当刘德润知道
妻女落入虎口之后,心急如火,决心返回巨野,除掉贪官歹徒,报仇雪恨。由于身
单力薄,劫狱失败,托人援救,再次碰壁。万般无奈,才与朋友商议,决定借曲阜
孔府势力,援救妻子和女儿。刘德润首先探清孔府内情,乘夜黑人静,越脊穿房,
进入孔府,盗出了孔府的外孙,并在影壁上留言:“不要金,不要银,只要孔府下
‘龙文’,巨野县衙去救人,救出德润刘门女,送还你的好外孙,若不为民主正义,
休怪好汉刀不仁。”清代,孔府威比皇室,有行文的权力,其文被视为“龙票”、
“龙文”。孔府怕外孙有失,果然下了“龙文”。许廷瑞不敢怠慢,很快放了刘妻
和女儿。妻女出狱后,刘知他们受到侮辱,决心报仇。他想到清朝受洋人控制,张
庄教堂的德国神甫薛田资胡作非为,民愤极大,何不借洋人的头,逼朝廷斩赃官的
头呢。于是下定决心,立即找好友奚效方,奚老五、奚金兰(均系巨野奚阁人)和嘉
祥县于堂村曹立学等, 议定行动计划。1897年11月1日晚二更后,天阴夜暗,细雨
漾漾。10多个手持匕首、短刀的人,跳进磨盘张庄天主教堂内,摸到传教士薛田资
的住室,由刘德润、奚老五砸门进屋,另两人在室外接应,其余人放哨警

戒。当刘、奚二人砸门时,不料室内开枪数响。刘、奚转机砸窗跳进室内,黑暗中
杀死两个洋人。一个是在阳谷县的传教士能方济,一个是在郓城县传教的韩·理加
略(均系德国人)。原来这天下午,他俩到充州参加“诸圣瞻礼”路过巨野,因天色
已晚,就宿此地。薛田资因将自己住室让给客人而搬到大门耳房去住,听到枪声乘
机溜走,免于被杀。第二天,刘德润等为躲避干系,远走高飞。奚效方回到安徽太
平,后客死江南。奚老五远走他乡不知所终。刘德润带领全家逃到梁山很偏僻的张
博士庄隐居起来。
巨野教案发生后,县官许廷瑞吓破了胆,为取得上司和德国人的宽恕,他在自
己的轿杆上锁上链子,摘去宫帽(表示有罪),立即到磨盘张庄验尸,并派军队保护
教堂,亲自为教堂打更。同时大肆抓人,官兵所至,鸡犬不宁。被捕者遭严刑逼供。
农民姜怀修、姜怀行、丛爱生、丛荷生、任宪成等,经不起严刑拷打。一承认参与
杀洋人一事,立即被判为站木笼的死刑。姜怀行被家属收尸抬到家,又活过来,此
人到1928年才去世。
久欲侵占中国的德国政府, 对巨野教案的发生喜出望外。 德皇威廉二世采取
“先行动、后谈判的方针”,11月6日得悉,7日早便命令停泊在吴淞口的远东舰队,
立刻去占领胶州湾。11月20日,驻华公使海靖才奉其政府训令,向清政府提出“六
项” 无理要求。 清政府“全行照允办理”。从此,山东便成为德国势力范围。在
“巨野教案”的影响下,1899年春至1900年秋,日照、高密等地相继发生大规模反
洋教斗争。1900年(庚子)6月7日,巨野大刀会集结千余人,叉两次攻打磨盘张庄教
堂,拆除了教堂,烧毁了圣经、圣像。接着,巨野西部龙固集大刀会首领徐传忠,
带领数千人,攻打黄庄教堂和马海教堂。不久,巨野县大刀会领袖李崇礼、袁效东、
杨大故带领三千余人,打了曹州和郓城教堂。随即巨野大刀会又联络济宁一带大刀
会,在微山湖一带开展反清反洋斗争,先后攻打大小教堂72座。直到袁世凯任山东
巡抚,派大兵镇压,鲁西南大刀会活动才转入低潮。
(三)白天祖等金山聚众暴动
白天祖, 原名王赓烈, 巨野县核桃园乡府君庙人,农民出身,家庭贫苦,于
1917年(民国6年)聚众金山,号称“顺天王”,发展到数千人。
梁生环(巨野独山乡梁楼村人)和田玉本(现成武田集人)等部数百人纷起响应。
这些人以金山为根据地,打着“替天行道”、“杀富济贫”的旗号,四处活动,在
金山周围县区大搞“抗捐抗税”打击地主和官府威风。曾在菏泽芦村集击毙官兵营
长邵文成,俘虏官兵40余人,缴获各种枪支300余支。同年8月,攻克肥城。白天祖
等带领部下,常活动于郓城、汶上、济宁、嘉祥、巨野、金乡、单县、曹县等县区,
远至邹县、滕县和黄河以北的濮阳、范县等地。民国7年8月14日,白天祖、范炳心
和顾德林、张占元等商讨东进,以图大举。范炳心拉起“靖国军总司令”的旗帜,
率军携枪3万余支, 出师东上。顾德林、张占元不满意范自称总司令,之间发生矛
盾,便各自分路行动。白天祖另率3千余人举兵东进。济南的第五师倾巢出动镇压,
双方激战。范军转战嘉祥、巨野,奎孟姑集、杨楼一带,又遭曹州镇守赵汝才的官
兵截击。
白天祖在敌人马队的尾追下,边战边走,奔坡东、走抱犊崮、历徐州,绕道返
巨,行至沛县茶城,在官兵和地方武装的联合打击下,寡不敌众,弹尽粮绝,白天
祖化装农民逃至沛县龙固集附近,被沛县警备队杀害。
1921年(民国10年)范炳心、梁生环集合旧部,重新举行暴动。在巨野、金乡、
单县、成武四县边境地带,与官兵和地主武装斗争。后在金乡、单县两边境的阎场,
被单县防营的王金妮围困,范受伤,其弟和子被打死,突围后转入河南,占领西华
县城, 队伍迅速发展到数万人,有枪3万余支。休整后率师西进,途中时与官兵对
打,常遭地主武装截击。行至卢山县山区,人地两生,给养断绝;加之组织涣散,
指挥失灵,以至军心动摇,。全部溃败。范炳心愤愧自杀。梁生环率数十人潜回巨
野,于1927年(民国16年)“招安”,被褚玉璞所杀。
(四)民间当社、结社
新中国建立前,老百姓为了互帮互助,共渡难关,或在经济上彼此借贷,或在
事业上进取,或在娱乐上为众效力,便形成了各种民间组织。
当社这种组织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互相协助而成立的。
摇会社:由1人请会,邀请9人入会,然后用抽签办法(请会人不抽签) ,确定9
人中谁是1号、2号、3号…”。如请会人需钱90元,即由这9人凑集。凑集钱数的方
法是: 1号14元,其余挨次减少l元,到第9号应是6元。此后的9年中,每次都是90
元,请会人第一年使了90元,第二年该1号使90元时,便由请会的人替1号拿出14元,
凑成90元之数,第三年该2号使90元时,2号应交的13元,也由请会者拿出……。依
次相推,到第10年时,9号使到90元,会就结束了。
白头社:是由多人集资,解决1人急用的办法。凡父母体弱多病者,多入此社。
具体办法是: 在社员中举出2人为社长,经营社中事务。谁的父母先死,即由参加
社员出钱或粮,按事先规定数目,送到遭丧之家,全社社员齐心办丧。其他社员遇
丧事,亦是如此。如有的社实在拿不出钱粮,便由其他社员共同补齐。
馍馍社:这种社是根据零存整取济一时之急组成的。具体办法是:从春天起,
凡是社员,每日出鸡蛋一、三枚,作为一股,由社长每10天收一次。并即将所收到
的鸡蛋全数卖出,钱也随时贷出。到麦后本利收回,买成小麦交给馍馍房里,订立
合同。春节时1斤小麦换1斤馍馍,并保证质量,否则处罚。这样,在春节期间,社
员都有高馍招待宾客。
供菜社:这种社,凡有庙宇的村庄多半都有。如万堂村,在1905年,开始成社
时, 全村的百多户人家,每户出铜钱500文,作为资金贷出,每年将所得到的利息
在春节前买好肉菜酒馍,用作供菜。元旦时即用这些物品作为社员的聚餐食料。届
时社员齐集庙院,先行团拜,然后设席聚餐。这样做,无形中加强了全村村民的团
结,也起到了排难解纷的作用。
结社在旧社会,民众所结的社都是与政治无关的。
龙灯社:这个社是城内郭街群众出资兴办的。在设备上,有以纱布扎成的六节
龙,每节中蜡烛1支,由1人以棍顶持。另有以黑布裹成直径一尺圆形的蜘蛛,插在
杆上,由一人扛着。在夜间表演时,以龙追逐蜘蛛,蜘蛛左右摆动地跑,龙摇头摆
尾地追。锣鼓声中非常生动逼真。其次由踩高跷者化装成的“八仙”表演,观众甚
为欢迎。
竹马社:是巨野镇魏海村传统的游艺节目。内容是跑竹马、玩花船、和尚赶和
尚、姜老背姜婆、大锯缸和小唱等,一场接一场地在锣鼓声中接续表演,十分活跃、
逼真。有时以纸扎的狮子,有2人驾驶窜跃,超越2米高的障碍物,如履平地。此项
游艺,犹为观念所喜爱。每逢农历正、二月问掌握持续表演十余日。虽在夜间,附
近10余里内的群众,成群结队的地赶赴现场,争相围观。
消费社:这种社是城内各机关、学校,为了避免商贩的盘剥组建的,是自给的
商业组织。如民国17年7月,由各机关的职员每人出资lo元作为1股(多者听便),当
时共收1500元作为基金, 在南门里开办了消费合作社,由股员举出董事7人,聘请
经理和店员各1人。 直接由济南和各大都市进货。货物多是机关办公用品和学校的
文具、书籍、体育用品等。由于这个社不在商会管辖之内,不纳税,不出杂派,因
此,货物较便宜。年终结帐,所得利润不少于其他商品。结帐后如何分配利润,由
董事决议。以每股二成作为股息,下余的利润按社员购买物品的总值 (社员购买物
品都有记帐) 多少分配。这样,社员不仅购买物品价低,而且还从所买的物品得到
利润。因此,不仅自己不买社外的物品,并介绍非社员也到社中购物,所以生意非
常兴隆,成为城内最大的商店。
(五)一牛产四犊
1989年5月23日, 薛扶集乡任曹庄村农民曹国全喂养的一头鲁西黄牛, 一次
产下4头牛犊。其中一头弱小,不久死去,其余3头生长健康。
(六)千年古榆
巨野县陶庙乡平官李村街旁,有一棵古榆树,长在古砖井旁。传说植於隋,虽
历千余年,仍生机勃勃。这棵古榆树,枝少叶子小,树身脱皮较多,春季发叶,秋
季8月开花,9月结子。当地群众称千年古榆。林业技术人员称“榔榆”、“跃榆”;
按长势也称“小叶榆”、“脱皮榆”。树旁占井水,绵甜可口,能延年益寿。传说
唐初名将秦琼曾在此拴马饮水。
(七)杨震辞金教弟子
巨野县的昌邑集一带,东汉,属山阳郡所辖,称昌邑县。安帝永初五年,在昌
邑县城内,发生了一件杨震辞金的故事。
杨震是东汉时期的名儒,今陕西华阴人。他勤奋好学,通晓诸经,誉满天下。
他教过20年的书,也做过东汉的官:可以说桃李满神州,当世誉为“关西孔子”。
他生性质朴,脾气倔强,教课之余,自己动手种地种菜维持生活。学生们怕老
师劳累过度,就偷偷地帮他种上,他知道了反而发脾气,拔掉再自己种。学生们只
好由着他。他做了多年太守,到头仍是两袖清风,宦囊如洗。他的子孙也都象他那
样,吃的是粗茶淡饭,穿的是粗布衣。许多老朋友劝他:为了子孙后代,也该多少
置点产业。他总是笑着说:“让我的后世被人称为清官的后代,这份遗产还不够吗?”
杨震50岁时,做了荆州刺史。不久,调任东莱太守。他奉调到东莱上任,一日
路过昌邑,见昌邑这地方物阜民丰,很繁华,便在一所客店里住下,又听说昌邑的
县令姓王名密,正是自己的学生,于是决定小住几日,一来休息身体,游览金山;
二来了解一下王密的才干、为人和政绩。
再说昌邑县县令王密,是杨震的得意门生,此人品学兼优,爽官清正。他早就
知道老师在荆州出仕,,但因公务缠身,路途遥远,一直未能前去拜望,只能频以
书信往来,以叙思念之情。如今听说老师从遥远的荆州来到这里,喜出望外。于是
步行到客店,把老师接到县衙,一日三餐,好酒好菜,盛情款待。杨震赴任日期将
到,决意明日登程。为了报答老师的教诲之恩,这天夜里,王密手捧黄金10斤来到
杨震的住处。说:“年年桃李,岁岁芬芳,老师教导,永世难忘。这是学生的一点
心意,请老师收下吧! ”杨震听了拂袖而起,很不高兴地说:“我知道你的为人,
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老师,这金子乃学生的俸禄,非贪污受贿所得,
我特送来孝敬老师。况且深更半夜又没谁知道,您又何必这样认真啊! ”杨震正色
说:“你顶天而来,天知道,踏地而来,地知道,你怀金来,你知道,你把金子送
给我,我知道。既然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没人知道呐。你是一县的父
母官,一举一动都要为人师表,一心一意都要为黎民百姓着想,执三尺法、勿枉三
尺法,贪一缗,不值一缗钱啊! ”接着,杨震就把自己如何为官为民的事,向王密
讲了一遍。王密深受感动,向老师深深拜下,惭愧地说:“老师的教诲,学生深铭
肺腑,永世不忘。”
通过杨震的言传身教,王密深刻地认识了怎样做官、怎样为民、怎样做人的道
理,更加勤政爱民,廉洁奉公了。昌邑县的百姓,无不交口称赞王密是一一个好县
官。
为了纪念杨震辞金的事,昌邑的老百姓修了“四知堂”,建立了杨震庙和纪念
塔。后来又立了“杨震辞金碑”。杨震辞金的事迹也载入《巨野县志》。后人有诗
赞颂:
杨公遗迹未消沉,绝世清廉说到今。
残塔崔嵬秋草碧,故城依稀暮云深。
“四知”卓识堪垂鉴,千载芳名永作箴。
忆昔昌邑黄昏夜,犹闻父老话辞金。
(八)王禹僻的故事
磨面赋诗
王禹僻出身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的父母既从事农田耕作,又开着一个小磨房。
有一天,父亲叫他给州从事毕士安家去送面。毕士安听说他会作诗,想考考他,
他便说:“听人讲,你天资聪明,七岁能诗,九岁能文,不知真假,今天你就以磨
面为题作首诗吧。”不料他稍加思索,‘就随口念出:“但存心里正,何愁眼下迟。
得人轻着力,便是转身时。”毕士安听后,大吃一惊:真是神童! 称赞说:“经纶
满腹,后生可畏。”从此留他在府中读书。
一日,太守在酒席上出了个上联:“鹦鹉能言争比凤,”士安写下来,命府中
诸子弟答对。可是谁也没能对上来。王禹傅却从容答出:“蜘蛛吐丝不如蚕。”太
守、士安都很惊奇,称他为奇才。从此,王禹傅更加发奋读书,学业大进。
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王禹僻进京赶考,进士及第,从此走上仕途。
夜访贤人
二十八岁的王禹傅,考中进士后,初任成武县主簿。
一天,他带领书童下乡调查一件人命要案。怕被人认出,特意装扮成相面先生。
在城西十几里的集镇摆“文王八卦”摊子,以此招摇过往行人,以图了解线索。中
午,一个又矮又瘦的老汉在卦摊上停了一会,然后哈哈大笑,随口说了仑顺口溜:
“庄外一片林,林中有歹人,月夜抢美女,英雄救衩裙。”唱罢扬长而去。王禹俩
觉得这老头一定有来头,便迅速收拾摊子,带领书童跟踪而去。到了枣树林里,老
头走进了泥土屋里。王禹傅心想:这老头不认识我,无缘无故前去打扰,有失大礼。
所以,他决定不去叩门,使领着书童回县衙了。
回衙以后,他心想,老头的顺口溜或许与我破案有关。吃罢晚饭,他带着书童
又连夜去访那位老者。主仆二人来到破土屋前停下,轻轻地敲了三下门。老头知道
外边有人,披衣开门,一看是白天那个相面算卦的,心里早已明白八分,笑嘻嘻地
让他们进屋,香茶待客。交谈中,乇禹傅重复了白天老者唱的顺口溜,然后深施一
礼,恳切地说:“弟子才疏学浅,不解其意,特登门请求赐教。”老者以礼相还,
笑道:“这有何难! ”王禹佴恍然大悟:“那四句话的第一个字连起来,不是“林
月英”吗? 两人越谈越亲。经过再三询问,才知道老者是京城里有名的马御史,因
为人耿直,不畏权贵,得罪皇上,辞官隐居乡里。前几天,庄上出了一个无头案子。
他明察暗访,查明案情。原来,林庄有个恶霸林月英,无恶不作。有对新婚夫妇三
天回门,他强行将小夫妻带回家中,用酒灌醉新郎,杀死后将头扔到村外井里。夜
晚奸污了新媳妇,致使新娘上吊身亡。马御史已辞官故里,不便过问案情,白天上
街游玩,看到王禹傅的举动,知道是县官私访,特意唱出顺口溜。至此,案情大白。
王禹傅为民除了一害。
改匾
王禹傅作了翰林院大学士后,奉旨到江南查访。
一天,他带领书童到一个大城镇,看见一户门前张灯结彩,门额悬挂着一块闪
光发亮的猩红横匾,匾上写着“天下第一文人”六个锍金大字。门前熙熙攘攘,好
象在庆祝什么大喜事。
王禹僻看到这块匾,心想,这是什么人,怎么如此狂傲? 他和书童走到人群里
一问,才知道这是巡抚在庆六十大寿。他打听得这位巡抚确实才华出众,能诗善文,
在江南名望很高。当地一些文人学士为了讨好他,送了这块匾额。今天巡抚大人庆
寿,一些地方官员,文人学士,社会名流,纷纷送礼祝寿,热闹非凡。
王禹僻一心想会会这位“天下第一文人”。他稳步向前,弯腰向守门人深旖一
礼,说道:“烦劳大驾,往里相传,就说有远道的客人前来拜会。”守门人朝王禹
傅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穿戴并不起眼,相貌也不惊人,于是眼一瞪,冷冷地说:
“去吧! 我家老父吩咐:今天除庆寿送礼的人之外,概不接见。”王禹僻想,真是
什么样的主人,就有什么样的奴才!他回头招呼书童:“笔砚侍侯!”书童将笔砚捧
上, 王禹僻对准匾上方的“一” 字上划了一个横道,“天下第一文人”立刻变作
“天下第二文人”了。有人改匾,这还了得! 把门的二话没说,扯着王禹傅的衣袖
骂道:“哪来的狂徒,竟敢如此大胆!走,见我家老爷去。”
这时,巡抚正在客厅照应客人,忽然听说有人竟敢改匾,大动肝火:“把狂徒
带上来! ”王禹俩被人带到巡抚面前。巡抚气冲冲地问:“为何改我的匾?!”王翰
林说:“在下原无改匾之意,县囡前来向大人请教,守门人说,大人吩咐,除非送
礼祝贺的人之外概不接见。在下暗想,大人如此吩咐,想必之外之人还有高过大人
的,所以在匾上划了一道。”巡抚一听,觉得这人出口不俗,不是等闲之辈,不过
我得给他比试才学,好多名人学士都不是我的对手,他能有多大能耐! 今天,我教
训教训他。便说:“难道你想跟我一试高低吗?”王禹傅说:“愿领教!”
巡抚拿出五经四书,郑重地说:“这里边的文章任你挑选,如果我背不过去,
便甘拜下风。”王禹俩说:“背书不足为奇。现在我请大人挑上几篇让我倒背,若
错一字,情愿领罪! ”巡抚一昕,立时目瞪口呆。心想,我长这么大,还没有听说
过能倒背五经四书的人呢。听说,京里的翰林大学士王元之在皇上面前倒背过五经
四书,莫非是他?巡抚急忙改口说:“咱都会背,就免了吧。我出一联,你对对吧!”
接着就出了七联:“千里江南多山多水多才子。”王禹傅随口答日:“万年神州一
天一地一圣人。”
巡抚听了大为吃惊,心想:圣人者,孔夫子也。天底下,地上头,只有他圣人。
答的巧妙。这不是王元之是谁? 想到这里,躬身施礼道:“不知翰林驾到,有失远
迎,得罪!得罪!望大人高抬贵手,下官我请罪!”说着跪了下来。王禹僻急忙扶起,
说道:“在下冒犯,亦望巡抚大人原谅!”说罢二人大笑,携手入座。
(九)王维翰与谢天香
从前,在巨野城西北角城隍庙后,有一座古亭,叫“张芳亭”。据史书记载:
它始建于唐代。当年,亭上挂着一块横匾,上写“张芳亭”三个大字,字体苍劲雄
浑,古朴厚重,是唐代大书家颜真卿的手笔。这个亭是城乡民众庆丰收、祭神兴社、
聚餐会饮的场所。每年秋后,这里人山人海,非常热闹。不少文人名士也都云集到
这个亭里饮酒对奕,谈诗论文。后来因兵荒马乱,天灾人祸,百姓无法安生,不再
成社聚会,游人也越来越少,亭子也因年久失修破烂不堪,那块横匾也无影无踪了。
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宋金达成“绍兴议和”,政局一度稍稳,人民又得到了休
养生息,年景也一年年地好起来。就又重修了古亭,恢复了亭前的祭赛聚会活动,
而且规模越来越大。然而那“张芳亭”三个大字的横匾却没有补上。因为是大书家
颜真卿写过的匾额,谁还敢在那地方狗尾续貂啊! 所以,亭子虽已恢复了旧貌,却
是有实无名,仍是一座无字亭。
有一次,集会庆祝的日子又快到了,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相聚在一起,商量如
何补写亭子的名字。决议不再挂匾,改立石碑,并定下请城南王庄的秀才王维翰书
写。王秀才是书圣王羲之的后裔,素负才名,能诗善画,写的一手好颜体。几个老
者登门拜访,具礼求书时,王秀才欣然答应,约定到祭赛那天赴会书碑。
祭赛那天,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秾芳亭前,舞台高耸,锣鼓喧天,来的人很
多。因为有王秀才书石,好多文人名士都来了,大家又请来济州的名妓谢天香陪酒
献艺。谢天香本是东京汴梁的大家闺秀,还是孩子的时候,父亲病故,母亲又被金
兵掳去,孤身无主,便随奶母离开汴梁,避居济州巨野县城内。随着岁月的流逝,
早年间跟随父母,耳濡目染,能歌善舞,加上她天资聪颖,于琴棋书画,都能精通。
后为生活所迫,成为巨野城内第一流的歌妓。不少官宦乡绅、纨绔子弟想沾她的便
宜,但谢天香秉性高洁,对那些庸庸碌碌之辈全不放在眼里。她立志守身卖艺,靠
诗书管弦维持生活,一边留心找寻志同道合,可托终身的人。对于王维翰的人品学
问,她早就听说过,只是闻名未见面,心想今日的酒会,正是相识的机会。所以她
较其他的陪客来的都早。
日已近午,老人早已聚齐,邀请的一些陪客也都来了,唯独王秀才迟迟未到。
酒宴已设好了,谢天香来到几位老人面前,询问宴会何时开始。老人说:“今天是
宴请王秀才,他未到,碑未写,怎能开宴? ”谢天香听了,心想,我流落在这异府
他乡,屈身为妓,虽有满腹文才,谁人知道? 听说王秀才心胸磊落,甚讲信义,不
知何故迟迟未到? 我何不就借此良机施展一番。想罢,瞥一眼放在碑旁的墨池,复
来到几位老人面前。说:“小女子自幼也学写过几笔,既然王秀才还没来,何妨借
他的大笔一用,先试写几个字,以为抛砖引玉?”老人说:“提斗尚在王秀才那里,
急切哪里去找? ”谢天香微微含笑,一伸手从兜摸出绣花手绢,缠作笔状,往朱墨
池里醮个墨饱, 向石碑正中,写下“ 秾芳”二字。但见笔笔沉雄,精力内含,宇
字开张,如棉裹铁,俨然是真卿重书。围观的人无不赞赏。恰在这时,一阵马蹄声
响,人群骚动,说:“王秀才来了!”谢天香便住手停书。
王秀才来到石碑跟前,一眼瞧见“秾芳”二字,不禁拭目凝视。惊问道:“这
两字写得出规入矩,不知是哪位大手笔所书? ”众人都把目光投向谢天香。天香从
从容容地说道:“秀才见笑了,是俺写着玩的。把它抹去吧,请王秀才重写。”王
秀才连连摇头:“不可,不可,这两字写得已入化境,去之可惜。令我重写,亦未
必及此。”众人怕秀才见怪,齐声附和:“还是抹去请王秀才再写吧! ”王秀才坚
决不肯,就对谢天香说:“你的书法真好啊!还是请你把下个字写上,以成完璧吧!”
谢天香见王秀才心意笃实,不是那浅薄无知之辈,早把脸儿羞得绯红,决不愿再写。
众人见他俩一个不愿抹去重写,一个不愿把字写完,只得说:“既这样,那就请王
秀才把‘亭’字配上,岂不是珠联璧合”。王秀才说:“不知方才所使何笔? 请借
来一用。”谢天香说:“哪里是笔呀! ”说着,递过缠好的手绢,上面还滴着墨水
哩。王秀才接过来,握绢在手,略一沉思,向石碑上一挥而就。众人一看,这三字
上下配合,浑然一体,如出一人之手,无不惊叹。
书碑完毕,众人入座饮酒。席间,谢天香见王秀才仪表不俗,谈吐大方,早想
和他倾心一叙。因当着众人,只好殷勤劝酒。那王秀才见谢天香天生丽质,且举止
端庄,料非庸脂俗粉,就乘着酒兴,口占一绝:
惜香怜才误青楼,握绢为笔书成优。
迟步有缘“亭”字配,上下一体称风流。
谢天香听罢,知王秀才虽然称赞自己的才华,但对自己的身世尚有误解,略一
沉思,遂以一绝奉和:
久慕名门后裔手,暗摹闲抹自含羞。
感君慧眼识戏书,身在青楼仍绣楼。
吟罢,众人齐声喝采。二人互相敬酒。至席散依依难别,几位老人看出二人心
思,日后便出面撮合,一说即就,两人竟成了夫妻。婚后,尽管二人情深意浓,可
有时王秀才想起天香曾青楼为妓,颇感介意。一次酒后,便借咏画中柳写出“昔日
章台曾舞腰,行人无不折枝条”的诗句。天香看见,立即接笔续写:“如今已付丹
青手,一任狂风不动摇。”王秀才会意,抱歉地向妻子点点头,自此再不提往事,
情意更笃。后王维翰得中出仕,夫妻终生相伴,白头偕老。他们的爱情故事连同秾
芳亭碑流传后世,成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