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辑 县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513&run=13

1939年11月, 始建巨野抗日县政府,吴克任县长。1940年2月,在郓城县李仲
刚屯召开庆祝巨野抗日县政府成立大会,并选举产生参议会,王中祥任会长。1941
年2月, 成立巨、菏、金、嘉、成五县联合抗日办事处。牛连文任主任。同月在巨
西成壹巨菏县抗日办事处, 张圣任任主任。6月,改为巨菏抗日县政府,武光华任
县长。 同时有巨野抗日政府,王凤阁任县长,1942年王凤阁牺牲,刘庆余继任。9
月,王绍一任县长。1942年12月,成立金巨县抗日办事处,主任邵香峰。同时成立
郓、 鄄、巨、菏四县办事处,主任鞠华,参议室主任张圣任。1944年5月,巨野抗
日县政府县长由杨海天代理。1944年12月底,成立郓巨县抗日县政府,县长金易。
1945年, 撤销金巨县,王绍一任巨野抗日民主县政府县长。1946年2月,成立巨南
县民主政府,张海环任县长。同时有郓巨县民主政府,县长郝明甫;巨野县民主政
府, 县长王绍一。1947年9月,重建金巨县民主政府,县长王德裕。1948年秋,巨
野县民主政府县长国举良,副县长田文。1948年8月16日,撤销金巨县。1949年8月,
撤销巨南县和郓巨县。9月建立巨野县人民政府,马昭任县长。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县人民政府,是由中共地方组织、民主党派和各界
爱国民主人士代表组成。县政府的任务,主要是动员组织群众,开展救国救民运动,
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县政府机构设有秘书科、
民政科、财政科、建设科、教育科和武装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先后由各界人民代表会和县人民代表大会
选举产生。 1949年9月,县长马昭,副县长田文。政府办事机构设有秘书科、民政
科、财政科、工商科、农业科、交通科、税务局、教育科、卫生科、司法科、公安
局等。
1950年,政府机构增设建设科、文教科、卫生科、粮库和人民监察委员会。
1951年县长马昭。副县长吕济蒲。增设人事科、农林科、工商科、监委会。
1952年,县长刘昭臣。副县长刘政(女)。增设粮食局、税务处、转建委员会办
公室和邮政局。
1953年,增设统计科。
1954年,县长刘昭臣。副县长刘政、刘超尘。增设有统计科、法院、税务局、
财委会。
1955年,县长王彬。副县长张其义、杨英谱。县政府设置与1954年同。
1956年,增设教育局、农业局、水利局、林业科、商业局、农产品采购局、计
划委员会、卫生科、劳动科、体委会、文化科、手工业管理科。
1957年,县长刘超尘。副县长杨英谱、孟西亭、张其义、张捷、李素华(女)。
增设服务局。
1958年,县长刘超尘。副县长杨英谱、孟西亭、张捷、李素华。机构设置一度
和县委各部合并为“八大部”,两个月后又取消“八大部”,恢复原有科局。
1960年,县长刘昭臣。副县长杨英谱、孟西亭、李素华(女)、张捷、董瑞卿。
机构设有办公室、监察室、人事科、民政局、财政局、文教局、水利局、交通局、
粮食局、商业局、工业局、邮电局、畜牧局、农业局、林业局、水产局、公社事务
管理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计委、机械科、卫生科、劳动科,科委等。
1961年,县长王福盈。副县长杨英谱、尹铁军、王占详、仪洪谟、董瑞卿。增
设手工业管理局、财贸办公室。
1962年,机构和县长没有变动。
1963年,县长王福盈。副县长甄兆科、尹铁军。
1964年,县长王福盈。副县长甄兆科、尹铁军、颜景泉。增设物资局、市场管
理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
1965年,县长甄兆科。副县长赵殿科、王登岱、李恒奎。
1966年,县长甄兆科。副县长赵殿科、王登岱、杨立品。
1967年1月26日,“造反派”夺权,县人民委员会瘫痪。2月27日,成立巨野县
革命委员会,为临时权力机构。县革委主任郭东元。机构设有政治部、生产指挥部、
作战部、办公室。
1968年,县革委主任丛建珠。副主任周林田、阎文章、王乾昌、闰世模。
1969年,县革委主任王春玉。副主任刘西奎。机构设置仍然是“三部一室”。
县直由科、局革命委员会主持工作。是年,县商业局和县供销社合并办公。
1970年,县革委主任高文德。副主任李恒逵、张玉修、孙克贵、梁子华。
1971年,县革委主任高文德。副主任张玉修、孙克贵、梁子华。
1972年,县革委主任高文德。副主任孙克贵、梁子华。机构设有县革委办公室、
政治部、生产指挥部、商业局、工业局、农业局、粮食局、物资局、财税局、民政
局、水建指挥部、交通局、卫生局、工商局、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至1974年。
1975年,县革委主任高文德。副主任吴中庸、张盛银、赵殿科、彭须业、袁存
岭、傅占良。增设农业科技办公室、计划生育办公室、防空办公室、知青安置办公
室、农业办公室、财贸办公室、体委、商业局、工商局、人事局、劳动局、基建局、
广播局、林业局、文教局、农机局、外贸局、轻工局、县供销社等。
1976年,县革委主任高文德。副主任吴中庸、张盛银、赵殿科、彭须业、袁存
岭、付占良。增设工交办公室、供电局、计划委员会、安置办公室、增产节约办公
室、多种经营办公室、棉花办公室、畜牧办公室。
1977年,县革委主任高文德。副主任吴中庸、张盛银、赵殿科、彭须业、袁存
岭、张盛银、王洪增、傅占良、蒋庆林。
1978年,县革委主任高文德。副主任杨立品、袁存岭、王洪增、王书生、国庆
仁、孟凡正、张明伦。
1979年,县革委主任高文德。副主任杨立品、袁存岭、王洪增、王书生、国庆
仁、孟凡正、官得民、丁自朴、王希民、张明伦。
1980年,县革委主任杨立品。副主任丁自朴、袁存岭、王洪增、王书生、国庆
仁、孟凡正、官得民。
1981年,革命委员会改为县人民政府。县长杨立品,副县长丁自朴、国庆仁、
孟凡正、王书生、刘子孝。机构设置有办公室、计委、经委、财委、建委、体委、
计划生育办公室、科技办公室、人事局、劳动局、民政局、公安局、司法局、法院、
检察院、教育局、文化局、卫生局、广播局、商业局、外贸局、财税局、粮食局、
物价局、计量所、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供电局、畜牧局、县社、工商局等。
1982年,县长杨立品。副县长丁自朴、国庆仁、孟凡正、王书生。
1983年,县长杨立品。副县长丁自朴、王玉柱、张师方、王秀玲、孟凡正、侣
继田。
1984年,进行机构改革,将原有58个工作部门调整为44个。其中,县委部门设
6个: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农村工作部、统战部、政法委员会。
政府工作部门设28个:办公室、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科技委员会、计划
生育委员会、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委员会、人事局、劳动局、民政局、农牧渔业局、
林业局、水利局、商业局、粮食局、文化局、卫生局、教育体育局 (仍保留体委名
称) 、财政局、税务局、审计局、物价局、统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交通局、司
法局、多种经营社队企业局、广播电视管理局。
还有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县总工会、共青团县委、县妇女联合会、县科学技术
协会、县直机关党委、人大常委办公室、政协办公室、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等10
个机构。
不列入县委、 县政府工作部门序列,归属有关部门领导的单位9个:老干部科
(设在县委组织部内) 、企业政治工作科(设在县委宣传部内)、档案科(归县委办公
室领导)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单位,由县委办公室领导)、职工
教育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由县政府办公室领导) 、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事业单
位,由县政府办公室领导) 、棉花生产办公室(由县政府办公室领导)、标准计量所
(事业单位,由县科技委员会领导)、棉麻公司(企业单位,由县供销社领导)。
不列入县委、县政府玉作部门序列,由行政部门改为经济组织和企事业的局级
单位6个:县委党校(事业单位) 、县物资管理公司(由物资局改建,企业单位)、对
外贸易综合公司(由外贸局改建,企业单位) 、农业机械服务公司(农机局改建,企
业单位)、电业服务公司(由供电局改建,企业单位)。
撤销工作部门一个:财政贸易委员会。
县机关部、 委、办、局在机构改革时,原有领导班子58个,正副职138人,平
均3.16职,平均年龄49.9岁。其中60岁以上的8人,占4.4%;50 59岁的76人,
占41.5%;40 49岁的79人,占43.2%;39岁以下的20人,占10.9%。文代程度:
大专13人,占7.1%;中专(高中)56人,占29.5%;初中以下116人,占63.4%。
在改革中,根据中共中央关于领导班子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
各部、委、办、局设1正1副或1正2副。在县直34个部门中,共配备106职,平均3.
1职, 正职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最大不超过53岁,具有大专文化水平的占30%。
工业、农业、教育、卫生、科技部门领导班子中,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60%。
人员编制;县党、政、群机关,1982年底共有干部、职工1154人(不含公、检、
法、司行政编制) ,比1966年增加286人。1984年机构改革定编923人,比实有减少
294人,精减24.2%。
经过机构改革, 县直部、委、办、局原有61个单位,157个内部机构,改为45
个单位、97个内部机构。县级领导班子由原29人精减为23人;县直部门领导班子由
原143人减为123人;部门内部基层领导班子由原229人减为134人;县直机关工作人
员由原843人减为650人。 改革后的领导班子平均年龄42.8岁,比原46.5岁减少3
.7岁。 县政府领导成员平均年龄41.4岁,比原来45.2岁减少3.8岁。局级领导
班子平均年龄43.4岁,比原48.9岁下降5.5岁。部门内部基层于部平均年龄38.
8岁,比原48.6岁下降9.8岁。在知识化、专业化方面:县委领导班子大专文化程
度的8人,占89%,比原来提高51%;县政府领导班子大专文化程度的4人,占80%,
比原来提高40%; 部、委、办、局领导班子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占32.3%,提高
23.9%; 具有中专文代程度的占27.4%,提高12.7%。在县直领导班子中,有
技术职称的24人, 占19.4%,增加11%;部门内部基层干部有技术职称的15人,
占11.2%,提高70%。
1985年至1990年,县政府所属机构又进行了充实调整。据1989年11月30日县编
制委员会会议纪要记载,地区编委分配巨野县行政编制名额1951人,实有2596人,
总超编33%。 全县股级以下事业单位253个,人员6506名。当时受理增设机构的报
告74份,其中新设、升格、更名的副局级以下单位32份,批准23份;设立股级机构
35份,批准33份。
1989年12月12日,巨野县编制委员会巨编发(1989) 1号文件公布,副局级以下
机构设立、更名、升格的有:
巨野县接待室,为全民事业局级单位。县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为行政局级单
位。县老干部局,为行政局级单位。县城镇社会经济调查队,为全民事业局级单位。
县对台工作办公室,为行政局级单位。县直机关计划生育办公室,为行政副局级单
位。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巨野分校,为全民事业副局级单位。县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升
格为行政副局级单位。县地方志办公室,升格为全民事业局级单位。县职工教育办
公室,升格为行政局级单位。县人民政府综合办公室,为行政局级单位。县环境保
护办公室,更名为环境保护局,升格为行政局级单位。县标准计量所,更名为县技
术监督局,升格为全民事业局级单位。县水产公司,更名为县水产局,升格为全民
事业局级单位。县卫生防疫站,升格为全民事业副局级单位。县妇幼保健站,升格
为全民事业副局级单位。县税收、财务、物价大检查办公室,为行政副局级单位。
县农业开发基金管理处,为全民事业副局级单位。县工商联合会,为局级单位。县
委研究室,为行政局级单位。县外事、侨务办公室,升格为行政局级单位。县棉花
办公窒,升格为行政局级单位。
1990年3月30日, 又增设了县下派干部办公室、县法制局、县精神文明建设委
员会办公室、县农业委员会、县黄淮海平原开发办公室、县残疾人联合会等,均属
行政局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