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辑 风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43&run=13

风灾的主要表现是干热风,俗称“热风”、“火风”,多发生在春末夏初季节。
干热风的特点是:高温低湿,并伴有较大的西南风。因而加速土壤水分蒸发和植物
蒸腾,往往造成土壤干裂,植物体内水分失调,特别是小麦成熟期,常遇干热风造
成倒伏、 旱死、 籽粒干秕,严重减产。有时在夏季也发生大风折木、倒房现象。
1865年(清同治四年) 7月15日,“烈风拔树,禾稼损尽”。新中国成立前记载,大
风灾11次。新中国成立后从1957年开始实测,风灾较重的有l961年、1968年、1971
年,小麦减产一半以上。
巨野县内风灾分布,大义镇附近三至五年一遇;县西部龙固一带和东南独山一
带,为十年一遇;其他乡镇二至三年一遇。沙碱地带受干热风危害较大,而沙壤土、
粘土地带危害较轻。
巨野县内有时出现6级以上的大风,瞬时风力8级以上,瞬时风速每秒17米,有
时将树木、电杆、高秆、作物刮倒。夏秋大风伴有雷雨,造成损失更大。冬春季大
风往往带来强烈降温,造成灾害。历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5.1天,年最多大风日数达
37天, 年最少大风日数是1970年,仅6天。四季之中,春季为6.6天,占全年的43
%;夏季3.5天,占全年的23.2%;秋季2.2天,占全年的14.6%;冬季2.9天,
占垒年的19.2%。 全年以4月最多,历年平均4月份大风日为3.3天,占全年的27
.9%;9月最少,为o.3天,占全年的2%。1967年7月中旬,田庄乡沙土集遇到10
级的西北风,同期太平乡于官屯也遇到10级大风,高秆作物全被刮倒,减产五成以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