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工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427&run=13

巨野县城,自西汉置土城,历代多次改建。城墙、护城河、东西南北四高楼城
门和四平楼城门,以及四方内外门之间的瓮城等,均属重要军事设旋。
国民党和日伪军占据巨野时,曾修补城墙缺口,增置炮台岗楼,城墙外挖封锁
沟。1945年前的城池,呈长方形,约0.75平方公里。1946年元旦,冀鲁豫野战军首
次解放县城时,拆除了旧城墙。
清末民初,巨野县城的城墙、护城河以及城门前的瓮城,是全县最大的工事。
农村基本上没有军事工程。日伪和国民党占据巨野时期,先在菏、济公路南侧,挖
了一条长约100公里、 宽6至7米、深4至5米的封锁沟,巨野至嘉祥之间,只留三个
路口,每个路口都设碉堡,由伪军驻防。另外,从巨野至嘉祥,直修军用汽车路一
条,路中所遇村庄,一律强行拆迁。
抗日战争时期, 常驻县城的日本侵略军,只有100余人。为防政变,便在农村
建筑碉堡,派军驻防。如城东的杨楼,城南的高坊、营里集,城西的龙固、田桥等,
当时全县建有碉堡10余处,群众称为“钉子”。每个碉堡占地二、三十亩,周围先
挖数百米长,五、六米宽,三、四米深的封锁战壕,用挖出的土筑成四、五米高的
土台,在土台周围建成砖墙,墙内建有十余间的住房。
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和地方武装,作战工事主要利用自然地形、地物和原有河
道、敌军挖的封锁沟、战壕等;在革命根据地拉游击时,也挖了一些地洞、地道。
上述军事工程在解放战争胜利后,全部废除。
新中国成立后,县武装部建有民兵训练中心、弹药库、打靶场,军事、体育训
练场等。同时有人民防空、电讯、战备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