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拥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397&run=13

从抗日战争开始,中共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就很重视拥军工作,广大干部群众
也把人民军队当成一家人、子弟兵。不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
平建设时期,都为拥军做了大量的工作。
1945年6月, 进步教师毕耜荣、王胜举为拥军在义和庄参加征收公粮,不幸被
敌人抓到大义集,敌人用割耳、挖眼等酷刑逼供,妄图得到八路军的粮食储藏地。
他二人宁死不供, 光荣牺牲。同年9月,金巨县掀起参军高潮,贫农、下中农踊跃
送子参军,组成1000余人的子弟兵团,后升编为正规部队。1946年8月10日,巨野、
巨南两县出动万余名民工,开赴陇海线,送粮、送弹药、抬担架,全力支援陇海战
役。 同年9月3日至8日,刘伯承、邓小平部队发起大扬湖战役,巨野县出动70辆大
车、 500多副担架支援。 同年9月13日至lO月10日,在龙缝战役中,巨野出动民工
138297个,保证了战勤需要。1947年7月12日至28日,巨南县群众筹集支前物资有:
白面194万公斤, 食油12898公斤, 盐11870公斤,鞋22528双,大车2510辆,担架
3376副,棺木468副。同年冬,巨南县500民工,随华东野战军运送军需物资,长达
3个月之久, 胜利完成了支前任务。1948年11月至12月,为支援淮海战役,出动大
车1360辆, 小车140辆,送面粉、小米159.9万公斤;巨南县出动民工3000多人,
大车1000多辆,推小车的民工5000多人,背送粮食的民工10000多人,常备担架300
多副,运送米面100多万公斤。1949年4月,为迎送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
巨野县备米面299424公斤,柴草26万多公斤,大车43辆,牲畜2760头,民工5191人。
1951年, 巨野县成立抗美援朝分会,订立爱国公约,捐献58729元。章缝区仓集村
军属任鸿恩,4.5亩小麦,收获3布袋,捐献出2布袋(一布袋约70公斤)。在1979年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巨野县广大青年自发往老山前线寄送毛巾、背心、红枣等。从
1950年到1990年,每年的“八一”建军节和新年春节期间,县委、县政府、县人大、
县政协专门组织慰问团,分赴城乡,走访慰问驻巨部队和优抚对象。县直机关举办
隆重的座谈会和电影晚会。城乡军属门前,挂有“光荣人家”牌。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巨野县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为国家独立和民族
解放,不怕流血牺牲,涌现出许多荣誉军人。1954年评定残废等级和残废军人登记
时统计,全县共有残废军人306人,其中一等7人,二等甲级30人,二等乙级78人,
三等甲级116人,三等乙级75人。1990年,全县共有残废军人602人,其中,在职的
224人,在乡的378人;一等8人,二等甲级41人,二等乙级151人,三等甲级218人,
三等乙级184人。 每年国家发残废金18.8万元。享受公费医疗的200人,享受护理
费的7人。
1984年9月至1990年,11名一等残废军人的33名子女,经批准转为非农业户口。
1985年7月,对在乡居住的残废军人,每月增加生活补助15元。同年1] 月起,
全县在乡居住的一、 二、三等残废军人,享受副食品差价补助款每月共450元。从
1950年到1990年, 为50名残废军人安装了假肢,为120人配穿了病理鞋,配手摇三
轮车的10人,配双拐、单拐的2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