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队伍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381&run=13

私人营造业县内历代建筑人员都属私人营造业。没有固定专业队伍,多为临时
季节性的。建筑人员多系农民,农忙务农,农闲参加建设。凡有工程项目,首先与
“掌尺”联系,由“掌尺”临时凑班。“掌尺”是建筑技术较高、有一定设计和组
织能力的工头。
1930年后,出现简单、少量的定点私人营造业、作坊类。如丁官屯乡义和村赵
学海为首的木工铺,薛扶集乡曹庄村曹传固组织的木、瓦工修建队等。乡村建房,
多采用历代传统方式,先由房主找“掌尺”,再由“掌尺”找临时瓦工、泥工、木
工。建房期间,有的由房主管饭,不另付酬;有的不管饭,由房主按工程量拿钱或
拿粮。
1949年后,县城内的瓦、木工,一部分参加具集体建设组织,一部分坚持私人
营造业。乡村的建筑人员,大多数参加了乡镇或村办、联办的集体专业队。l990年,
全县共有乡镇以下建筑企业52个,7090人,总产值1299万元。
县建筑企业1949年以来,有两个县属建筑企业。即巨野县建筑工程公司;巨野
县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这两个建筑企业队伍的发展情况是:1949年有木工40人,瓦
工60人。1950年至1952年,木工50人,瓦工150人。1953年至1956年,共发展到240
人。l957年至1958年,增加到430人。1960年至1961年为470人。1961年按菏专基宇
(60)4号史件《关于建筑系统整编机构精减人员的通知》规定,由470人精减为71人。
通过三年整顿和发展, 1965年10月,与县手工业联社的建筑二社合并,发展到150
人。 1975年600人,其中固定职工168人。1985年底,建筑队总人数发展到301人,
其中男232人, 女69人,国家干部15人。另外招收临时合同工1500人。县建筑公司
分4个瓦工队,2个木工队,一个予制厂,一个机修车间,并设立了“驻济南办事处”。
1990年,县建筑队伍发展到544人,其中有中级工程技术人员6人,助理工程师41人,
技术员23人。
多镇建筑队伍 1949年至1961年, 农村建筑工较少。1961年1月,县建筑工程
公司由国营企业下放为集体所有制企业,85%的瓦工、木工下放回农村。他们有一
定的建筑工艺,回农村后,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不仅承包建筑业务,招收学徒,
兴修一些建筑工程,而且通过他们带动和培养,使农村建筑队伍不断扩大,技术水
平不断提高。1964年,城关人民公社成立建筑维修队,后改为城关建筑公司。1975
年, 全县11处公社相继成立了建筑工程队。 1983年以后,建筑队伍逐年扩大,到
1990年底,全县共有乡镇建筑工程队 (或公司) 24个,5180人。农村建筑队28个,
1910多人。 施工范围不仅在本乡镇, 而且有的出县、出省,承包建筑工程项目。
1990年,全县建筑业共创总产值9266万元。
勘察设计县内建筑勘察由设计人员协同建筑单位,在计划建筑处,查阅有关资
料,进行现场调查和勘察,取得详实资料后,进行设计。50年代的大义粮仓和一中、
二中的教室宿舍,是省设汁部门和专署文教局分别设计的。1972年前尚未形成设计
体系, 画草图施工或根据建设单位的意图施工。1973年起,2人组成的技术组,承
担设计一些小项目。1977年技术组4人。1984年8月,山东省建委颁发《工业与民用
建筑勘察设计证书》 。1985年11月,成立建筑设计室,技术员7人。1990年,全室
15人,工程技术人员14人,其中,工程师2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8人,具有6
层以下楼房及跨度为24米的单层房屋建筑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