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类 抗旱防汛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295&run=13

巨野县旱涝灾害较多。新中国建立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抗御旱涝灾害的
能力逐渐加强。1956年,成立巨野县抗旱防汛指挥部,下设抗旱防汛办公室,常年
坚持掌握旱情、水情、工程兴修管理、活动情况等工作。遇到大旱,县委、县政府
就动员干部群众,进行抗旱斗争。每年汛期之前,县委、县政府都行文公布防汛指
挥部负责人名单,一般由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人,分别任指挥部政委和指挥长,
由水利、农业、交通、邮电、供电、农机、建委、人武部、公安、财贸、卫生等单
位负责人, 为主要成员,并按河系、河段建立防汛指挥分部和办事组。每年6月中
旬至9月底, 为防汛指挥部集中办公时间,政委和指挥长及各部门负责人,日夜轮
流到防汛办公室值班。遇到大汛和洪水来临,县委、县政府即动员全县人民,进行
防汛抗洪斗争。县、乡镇、行政村各级干部,每年都实行分工、分河段、分片包干
和岗位责任制。坚持汛前检查和岁修渡汛工程,组织抢险队伍,准备防汛物资,确
保渡汛安全。
附:1957年抗灾记实
汛期到来之前,巨野县组织7人河流普查组。5月15日,对大、中、小河流堤防
进行了普查。 在5月23日“三级干部会议”上,落实了各乡镇组织民工,堵复缺口
和加固险工的任务。7月6日召开区乡长防汛会议,划分河道责任段,解决水利矛盾
10起,正式成立32人的县防汛指挥部。副县长任指挥长,水利局长任副指挥,下设
办公室、政工、财供等科室。各区乡也成立了防汛指挥部。
7月份连降大雨,雨量达650毫米,谢集区降雨量800毫米。7月10日,全县大、
中、小河流都已达到和超过了设计水位。万福河溃决40余米;洙水河倒漾至后马海
水沟入口处,因上游定陶来水较大,下游受洙水河顶托,全线溃决,漫无堤岸,突
破焦顺屯水沟, 淹灌了柳林、章缝、大义三个区。全县积水面积80万亩。7月10日
之后,连降大雨。7月18日降雨量172毫米洙水河洪水位超过往年最高水位1米以上,
全线告急,决口达39处之多,并出现险工段32处。万福河决口51处,有17处险工段。
赵王河决口3处, 6处险工长544米,即将漫溢。因洙水河,万福河、赵王河三大干
河洪水位较高,持续时间长,造成巨野县大、中、小河流和水沟全部溃决。坡水遍
及全县,902个村庄被水围困。其中经干部群众日夜努力,打围村埝的468个,进水
村庄434个, 根本不能住人的村庄67个。县城被大水围困,南关外成了通往各区乡
的码头。全县一片汪洋。昌邑乡房屋倒塌在一半以上,很多群众迁居万福河堤。据
当时统计:巨野县水淹成灾面积147.09万亩,其中减产6-9成以上的940个村,133
.59万亩农田; 共计倒房27.12万间,其中倒房在50%以上的村庄180多个;砸死
25人,伤208人;死伤牲畜590头。
灾情发生后,巨野县人民政府立即采取措施:
1.扩大防汛队伍, 加强防汛力量。7月10日县委抽调各科局240名干部,下乡
参加防汛抢险工作。 7月20日,县委召开紧急防汛电话会议。县防汛指挥部扩大为
42人。 成立村级抢险队312个,共计8432人。预备队342个,10965人。县委又连日
召开四次会议,动员县直单位1 60名干部,组织53个预备队,分三批机动下调。同
时成立了城镇防汛指挥部,发动巨野镇干群日夜抢堵城堤。
2.抢救安置灾民。 从外县调援船29只,冒雨抢救出灾民13826户,54507人,
8862头牲畜,安置在学校、机关及临时搭起的席棚内,对重灾的谢集镇,支援船10
只,将群众淹没的物资财产,绝大部分抢救出来。
3.组织慰问与巡回医疗组,发放救济款。县共组织慰问团11个,340余人,县
级医生34人, 乡镇医生102人,进行慰问和巡回医疗。发放救济款3.8万元,席子
5989领,帮助群众解决临时居住和生活困难。
4.抢堵缺口, 加固险工段,抢险队与预备队均投入抢险。三大主要河道出现
险工45处,修固24处,决口78处,抢堵44处,共用麻袋6653条,铁丝2528.5公斤,
木桩13901根, 草袋23897条,席1247领,秫秸25702公斤,囤543个,绳575根,荫
柳65715公斤, 竹杆254根, 门板384页, 砖65715块, 草27002公斤。 料物折款
132751元,投工:36226个。
5.积极领导群众排涝抢种, 认真解决水利纠纷。在河流水情缓和的情况下,
县委、县政府积极组织群众生产自救,挖沟扒口疏水排涝,进行抢种工作。排涝用
工日3500个, 疏出积水农田15万亩。到8月9日,种植荞麦28132亩,萝卜、大豆、
菜子、绿豆等作物58217亩。在排涝抢种的同时,县政府派出3个小组,共¨人,解
决区乡之间水利纠纷43起,村与村之间35起,县与县之间4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