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改碱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294&run=13

巨野县的盐碱地由来已久,劳动人民也创造了许多治理盐碱地的经验。据清道
光年间《巨野县志》 记载, 除《方舆》附录《馆陶孙宅区田说》外,还专门记载
《治碱法》。即:
“碱地苦寒,惟苜蓿能暖地,不畏碱。先种苜蓿岁夷,其苗食之三年或四年后,
犁去其根,改种五谷蔬果,无不发矣。又碱喜日而避雨,或乘多雨之年耕种,往往
有收。又一法,掘地方数尺,深四、五尺,换好土,以接引地气。二、三年后,则
周围方丈地,皆变为好土矣。”(见盛百二增订《孙氏接稼书》)。
新中国建立前后,盐碱地区的农民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治理盐碱地的传统经验,
而且创造和总结了新的改碱方法。在1970年前,多以小型治碱方法为主。
一是围埝平种。即在冬、春返碱季节,在碱地内分块起土围埝,把埝内地块整
平,拦蓄降雨,一面防止水土流失,一面存蓄降雨淡水压碱。
二是翻地晒垡。即把盐碱地耕翻起来,切断土壤毛细管,一面增加土壤透气性
能,一面减少土壤盐分随地下水蒸发上升,可把盐分控制在耕层以下,并能提高地
温,播种后出苗快。
三是地面起碱。在冬前或春初,把地表碱土收敛起来,堆在地头地边,栽种茵
柳等耐碱作物,既可减少地面盐分,又可增加经济收入。
四是种植绿肥作物。如绿豆、田菁、苜蓿、紫穗槐、苕子等,耕翻压绿,可增
加土壤有机质,改变团粒结构。
五是多施农家肥。如畜禽圈肥、人粪尿、土杂肥、草木灰等。
1970年以后,干部群众总结了过去种植盐碱地的经验教训,逐步采取了综合治
理措施。主要是“大河深沟加机井和排、灌、平、肥、林、种、改、管相结合”。
具体方法是:大河淋碱,深沟排碱,井灌井排,抽碱补淡,整平土地,培肥地力,
大搞林网,科学种田,改革耕作,加强管理。同时坚持综合措施以治水为主,水利
措施以排为 第六编 水 利主,灌溉措施以井为主,农业措施以肥为主. 中共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县委、政府提出的“科技兴农”的要求,干部群众在改碱中,
逐渐加强了科学治碱措施,如施用化学肥料,土壤改良剂,培育抗碱良种,推广地
膜覆盖,植物楷杆还田等,对促进盐碱地改良和农业增产,都起了显著作用。
附:改碱试验区简介
根据省水利厅1975《关于鲁西南、 鲁西北1976-1985十年水利规划意见》文件
精神,选择该区进行试验。这个试区由省、南四湖工程局和地区水利局共同帮助勘
测、规划、设计,由县、公社组织实施。
试区位于巨野县洙赵新河北岸、郓巨河西岸,老洙水河以南的三角地带,总面
积100平方公里,包括吕官屯乡、巨野镇、薛扶集乡,164个自然村,6.5万人。地
形西高东低,地下水出流条件差,易旱、易涝、易碱。耕地面积11.3万亩,盐碱地
面积5.6万亩,占49.66%,其中油碱占28%,白碱占48%,瓦岗碱占24%。按照
以改碱为主, 旱涝碱综合治理的原则, 由地区水利局编报试区规划,经省水利厅
(76)鲁水勘字19号文批复,按要求分年度进行施工。
试区采用灌溉冲碱、压碱、洗碱,深沟排碱、淋碱,井灌井排与深沟相结合,
抽碱换淡等措施。安排干、支、斗灌溉渠147条,干、支排碱沟116条,从1976年开
工至1981年全部完成。同时完成桥、涵、闸78座,打井264眼。
通过水利措施和农业措施综合治理,全试区灌溉面积由建试区前的1.2万亩增
加到6.8万亩。达到三年一遇除涝标准的2.8万亩,盐碱地由建试区前的5.9万亩,
减少到2.4万亩,耕作层土壤含盐量由原来的32.25%,下降到17.08%。地下水
埋深由原来的2.3米, 下降到2.66米,地下水矿化度由原来平均2.9克/升下降
到2.2克/升。 建立试区以后,在连年干旱的情况下,粮食亩产由治理前的105公
斤, 增加到325公斤,皮棉单产由治理前的11公斤,增加到70公斤。其中效益显著
的7.6万亩, 粮食亩产达340公斤,皮棉75公斤。沟渠路旁植树插条等收入150.8
万元。该试区综合治理盐碱地的试验经验,于1982年在鲁西北地区旱涝碱综合治理
研讨会上,由原水利局副局长陈有举作了学术报告,并在菏泽地区《科技论文选编》
刊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