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传染病预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215&run=13

清末以来,传染病流行频繁。常见的有霍乱、天花、伤寒、白喉、麻疹、乙脑、
肺结核等。群众得病,有的就近请医治疗,有的“求神”讨药,有的 “任命由天”。
每遇传染病流行,都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
新中国建立后,县、区、乡、村各级政府,都有卫生防疫组织和专人分管此项
工作。县卫生行政部门不断抽调医院、防疫站、妇幼保健站的医务人员,组成工作
队,深入到农村,进行医疗预防和查体工作。对传染病流行地区,组成医疗队,深
入疫区重点防治,并免费为群众治疗,送医送药上门。为了控制传染病发生和流行,
政府每年都拨出大量经费,利用各种生物制品,为群众接种牛痘,打预防针,服预
防药,喷洒药物,消灭传播媒介,控制传染源。据不完全统计,从1952年至1990年,
全县接种生物制品有牛痘苗、霍乱二联疫苗、伤寒三联疫苗、白喉疫苗、百日咳疫
苗、混合疫苗、麻疹疫苗、卡介苗、乙脑疫苗、布氏菌苗、婴儿瘫糖丸、流脑疫苗
等20余种,年接种率60%一80%以上。在旧社会长期危害人民健康的烈性传染病,
如霍乱、天花、伤寒,早已绝迹。白喉、麻疹、痢疾、猩红热、黑热病、丝虫病、
疟疾等疾病,1984年经省卫生厅组织考核验收,已达到控制指标。其他传染病发病
率,1985年为10万分之436.38;1986年下降为10万分之388.29;1987年下降为10
万分之206.42;1988年下降为10万分之189.59;1989年下降为10万分之158.12;
1990年下降到10万分之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