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重点保护文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203&run=13

全县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其中省级1处,县级14处,文物保护人员46名。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巨野教案遗址。1897年11月1日(清道光二十三年十月七
日) , 在巨野县城东现夏官屯乡磨盘张庄教堂内, 有两名德国传教士被杀,史称
“巨野教案”,亦称“曹州教案”。1977年山东省革委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此教堂于1966年拆除,只存水井一眼,教堂遗址上建起民房。
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遗址7处:西侯楼遗址。位于巨野城南昌邑乡西侯楼村西100米处,遗址南北
350米,东西120米,面积约4.2万平方米。北端和遗址东各有水井1眼,土呈灰黑,
露有古代遗物,文物工作者曾采集四式大汶口文化类型的桔黄砂陶鼎足,与曲阜西
夏侯遗址出土的鼎足相同。由此可证,西侯楼遗址的时代是在大汶口时期至汉代。
张楼遗址。 位于现巨野城南大义镇张楼村东南750米处。东西、南北各46米,
高4米,时代为龙山至汉。
冯固堆遗址。现存南北30米,东西40米,高2.5米。位于巨野县城西北丁官屯
乡冯庄村西南角。原固堆顶上建有泰山行宫,于1952年拆除。1977年群众平耕时,
曾发现石匣墓,此系商至汉代遗址。
麒麟台遗址。位于巨野城东夏官屯乡陈胡庄东北750米,系周至汉代遗址。
左固堆遗址。位于巨野城西南张表乡毕庄村东100米。为周至汉代遗址。
咸丘蒙遗址。周至汉代。位于巨野城南新城乡常堂村东南200米,暴露有木炭、
灰土、烧土块和汉墓。传为咸丘蒙墓。
齐鲁会盟台遗址。 为战国至汉代遗迹。位于巨野城西大李庄西北250米,1976
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队进行调查试掘深度4.2米,发现一墓坑,为竖穴石室。出土
有彩绘陶鼎、壶、盒等。时代为东汉。
古墓葬3处:
古墓葬金山洞。位于巨野城东南23公里金山南侧半山腰处,系汉昌邑哀王刘贺
废冢。 墓南北总长87.2米,最宽处28米,最高处15米,墓葬结构由墓道、东西侧
室、甬道、东南北耳室、西南北耳室、主室等部组成。墓道东西两侧,有后人摩石
刻字36块。主室内存佛像一尊。墓主人身份是诸侯王级。可能是昭宣时期刘髀之子
刘贺所建。《汉书·诸侯王表》记载:汉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刘贺嗣位为
昌邑王,元平元年(公元前74年),昭帝薨、刘贺被徵为昭帝后,入立二十七日,以
行淫乱, 废归故国。《汉书-武五子传》云:昭帝崩,无嗣,刘贺被徵为典丧,立
为帝,在位27日,因行淫乱,被霍光废为庶人,国除。由于身份等级关系,按法律
不能再就寝于此形陵墓,加之刘贺后来又被封为海昏侯,就国豫章 (今江西南昌一
带),距此千里之远,故此墓营而未用,成为废穴。
毕显墓。位于巨野东南15.5公里苏坑村东500米处。1973年挖幸福河暴露墓葬
四座。 出土有元代陶瓷玉壶、瓶等文物,地面下3米露有石羊、翁仲、贡桌、石香
炉、石望柱、残碑等,残碑阳面篆刻“八万户都镇抚毕侯神道碑铭”;碑身铭文为
墓主毕显世家、功绩、官职,阴面为毕氏宗系图。
侯庄汉墓。墓主御史田忠方。位于巨野城东南谢集镇南侯庄东,已清理。
古石碑2处:屏盗碑。位于巨野城北关路西。公元955年(后周显德二年)立。该
碑为龟趺龙首。 碑额篆刻“大周任史君屏盗之碑”9个大字,碑文记述济州刺史任
汉权的政绩。因文绝、书绝、刻绝,被称为“三绝碑”。
济州路碑。位于巨野城西北角老城墙外。
古建筑2处: 永丰塔。位于巨野城内东南角水坑内。造型为七级八棱四门楼阁
式,青砖结构。地面上现存五层,淤地面下二层。考其形制、风貌、结构:与郓城
县唐塔相类。建造年代据《巨野县志》方舆志记载:“世传唐人所立,未合尖而止”。
塔尖木柱上记载“大宋仁宗天圣二年修建”。1990年修塔时又在塔身砖墙内发现宋
初铜钱多枚,铜钱刻有“嘉祜通宝”四字。又据考古工作者考察分析,认为此塔为
北宋嘉褚年间所建。由于塔周围常年积水,底层损坏严重。1959年,巨野县人委主
持维修时, 将拆除大佛寺残存的石刻佛像7块,嵌于塔底层内壁上。造像排列以进
近门者为先;1号一排5尊佛像,各高28厘米,题记“韩奠村奠妻梁氏王氏修佛尊合
家供养巨野县潢洞乡水碓天吕奉为王考讳口口口口口” 。2号上下两排10尊佛像,
各高18.5厘米。3号上下两排8尊佛像,各高17厘米。4号一排两尊佛像,各高16厘
米。 5号上、中、下三排6尊佛像,各高17厘米。6号上下四排8尊佛像,7号一尊佛
像,高14厘米。
文庙。 即大成殿。 位于巨野城内永丰塔北100余米。建筑年代旧县志记载:
说元大德10年始建;一说公元1382年.(明洪武15年),详无考据。清康熙40年重修
义塾,乾隆14年续修大成殿,后更改为麟川书院。北面石柱刻宣口郎知巨野县事宛
平章弘重修铭文。石柱雕刻风格为明代作品。1982年,山东省文物局拨款维修,并
彩绘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