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类 社会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6&A=1&rec=134&run=13

民国时期,巨野县的社会教育主要有民众图书馆,讲演所、教育馆,乡农学校
等。
民众图书馆设立于1917年3月, 馆址在县城内,开始并没有图书,1929年才有
几份报纸和杂志,名为图书馆,实为国民党政府的宣传教育场所,没有固定学员。
通俗讲演所1917年设立,开始在县城国民党劳工局前院,后在大街租民房。所
长1人,另有演讲员2人,主要向群众演讲国家时事政策、重大事件等。
民众教育馆 1932年设立于城隍庙内, 馆长1。民众教育馆成立后,便将民众
图书馆。通俗讲演所并入馆内,设立图书、讲演、体育三股,每股设股长、股员各
1人, 另有专人办理夜校,进行识字教育。还利用城内各小学办夜校,让不识字的
青年、商店职工、市民上夜校识字。
乡农学校是根据梁漱溟“乡村自治”的教育理论和“管、教、养、卫合一”的
方针建立的。民国23年,巨野划为“乡村建设实验县”,派徐中晟任县长,将巨野
的七个区公所改为七个乡农学校,实行政教合一。每校设校长、教育主任、军事主
任、总务主任各一人,还有教员、军事教练、事务员等。学生来源多是地富子弟,
18岁以上,入学自带枪一支和子弹、伙食、蓝制服装等,但因地富子弟多数不愿受
军训,怕吃苦,有的只缴纳枪支子弹,雇佣贫苦人家的子弟参加受训。乡农学校的
课程,主要是军训,还有“三民主义”、“乡建理论”、“文化课”、珠算等。受
训者一律称为学生, 管教人员称为老师。训期每届4个月,期满自带枪支回家,但
必须登记入册,随调随到。每到农闲,则将历届受训生集中操场,搞军事演习或联
县演习。 全县七校共办四届,每届850人左右。四届共训1400人。当时的训练口号
是:“人不离土,枪不离人,人人皆兵,村村皆营。”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各级党委和人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发动组织群众,开展
扫盲识字运动。1952年,县建立扫盲委员会和扫盲办公室,各区乡政府设有扫盲领
导小组和专职扫盲干部。1955年,城镇乡村都办起了速成识字扫盲班和民校、夜校、
冬学等。有的利用小学教室,夜间教校外文盲识字;有的利用中午饭后,在村、民
房或树荫下,教识字一个多小时;有的利用小学生在学校课余时间,到各户送字牌,
教给家庭妇女识字;有的利用农闲或阴雨天,集中进行学习;有的在扫盲毕业基础
上,利用定时夜校或冬季集中学习班,进行文化补习,学习语文、常识、数学等课
目。教师多是乡村有一定文化的成年人和未升学的知识青年;有的小学教师兼民校
教师;有的在校学生分户包教包学。新中国成立后至“文化大革命”前,全县扫盲
识字教育,发动最广泛。组织最健全,参加学习的最普遍,真是县、区、乡社层层
有人管,村村有民校识字班,家家户户有学员。上至60岁的老人,下至五、六岁的
儿童,都争先恐后地参加识字扫盲学习。据档案资料统计,1956年全县民校或冬学
达980处,1100班,参加学员共25600人,教师1250人。1966年初,全县有民校、夜
校1010处, 1250班,学员35800人,教师1390人。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长期陷
于停顿。1980年后,各乡镇中心校都配备了扫盲专职干部,恢复发展了扫盲工作。
申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县普遍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形成了“科
技热”。社会教育工作也随之形成了以农业科学技术学习为重点的格局。办学形式
有多种多样,一是利用县、乡镇广播站,举办农业技术专题讲座,组织农民定时就
地收听。从1979年到1985年,先后举办21个农业技术专题广播讲座,参加收听的学
员21800人。 1986年以后,县农技站,每逢春播、秋种、夏管,都坚持进行有关技
术讲座,及时把农业科学技术送到千家万户。二是创办农业广播学校,从1981年开
始,设立了中央农业广播学校巨野分校,由县农业局、教育局分管,各乡镇设有辅
导站、辅导员。至1990年,经过考试参加农业广播学习的七届,2232人,已获得毕
业合格证者一、 二、三届共533人。三是农民业余文化技术学习班,以乡镇或行政
村为单位,按农时农技需要,就地不定期举办,由农业技术员或科技网点负责人任
教,一般学习作物栽培、改土施肥,良种培育,新农药施用,牲畜家禽病防治、农
机维修等技术知识。 从1980年到1990年,全县共办农民业余文化技术学习班356班
次,每个班次3至10个小时,参加学习的22580人次。四是各类专业户技术学习班。
如木工油漆、缝纫剪裁、农机维修、钟表维修、电器维修、食用菌培植、食品加工、
畜禽养殖等。从1980年开始兴办,经有关主管部门批准,由各专业户技术人员传授
技术,到1990年全县参加专业户技术学习的共256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