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调查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5&rec=181&run=13

关于加快黄河故道区综合开发
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报告

曹县县委副书记、县长?谭相海

(2014年9月12日)

为大力推进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工作,近日,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召开座谈会、赴乡镇调
研等方式,就曹县黄河故道区综合开发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现报告如下。
一、曹县黄河故道区基本情况
曹县地处鲁、 豫两省八县交界处,县域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27处乡镇街道和1个省
级经济开发区、1176个行政村(居),161万人,197万亩耕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适宜农作物的种植,是典型的农业大县。
(一)黄河故道区风貌独特。曹县境内的黄河故道区位于曹县南部,是曹县与河南省
商丘、民权之间的一条自然分界线,西起庄寨镇蔡口村南,东至青堌集镇的危油坊村,
共流经庄寨镇、桃源集镇、楼庄乡、魏湾镇、郑庄街道、邵庄镇、朱洪庙乡、阎店楼
镇、梁堤头镇、安蔡楼镇、仵楼乡、青堌集镇等12个乡镇街道,全长91公里,南北最
宽处20公里,流域面积80万亩。公元1194年(南宋绍熙五年),黄河在河南阳武决口,
改道南徙,经曹县等地夺淮入黄海;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
改道北流,挟大清河入渤海,自此河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留下近千里黄河故道。
据史料记载,黄河下游的决口泛滥达1500余次,仅大改道就有26次之多。虽然黄河一
去不返,但历经千百年的冲刷与激荡,黄河故道在曹县遗留下了极为独特的生态和地
貌,沼泽、水库、洼地、芦荡、丛林密布,众多宝贵的湿地资源星罗棋布地散落在曹
县大地。
(二)黄河故道区资源丰富。曹县作为全国粮食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县、
全国平原绿化县、全国活牛出口基地县、青山羊生产基地县和秸杆养牛示范县,其中
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故道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一是土地资源:故道区耕地面
积51万亩,未利用荒地、荒滩、水面10万亩,为黄河冲积平原,土层深厚,气候适宜,
光照充足,热量丰富,空气清新,工业“三废”污染极少,水质优良,生态环境非常
好, 适合农作物生长。在已开发土地中,中低产田面积占故道区耕地面积的80%,其
中低产田面积占20%, 有很大的开发潜力。二是林木资源:栽植品种主要以杨树、柳
树、 榆树、槐树等阔叶树为主,有林地面积发展到29.4万亩,林木蓄积量217万立方
米,森林覆盖率36.7%;现有林木加工企业167家、个体林木加工点5260个。三是畜牧
资源:借助于丰富的林业资源优势,故道区林下养鸡、养鸭、养羊等养殖业发展迅速,
目前牛存栏5万头、 羊存栏48万只,分别占全县存栏量的35%和37%,梁堤头、郑庄、
邵庄等乡镇街道均建有规模化养殖场。四是水产资源:主要是鱼类和芦苇、蒲草、莲
藕等水生动植物,如青堌集镇鸭子圈潭坑、邵庄镇界牌潭坑、魏湾镇三库等水面面积
都在5000亩以上,是鱼类天然繁殖和人工增殖放流的理想场所,其中以青堌集镇鸭子
圈潭坑为中心的万亩优质鱼项目已投入使用。五是湿地资源:曹县黄河故道沿岸属于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水比较充沛。良好的
气候条件赋予了黄河故道极为丰富的水面、湿地和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湿地资源集
聚地和生物多样性的种质资源基因库。故道南岸绵延横亘着被誉为“水上长城”的黄
河故堤,平均高出堤外15米,是一处名符其实的“悬河”。故堤外是万亩耕地,以种
植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为主,绿树成行,花红果香,林茂粮丰,一派田园
风光。目前建设的曹县黄河故道湿地公园位于魏湾镇境内,以太行堤水库为依托,由
引黄干线、太行堤水库堤坝围合而成,规划区面积1.33万亩,其中湿地面积1.29万亩,
湿地率96.7%,湿地物种多样性十分丰富。2014年1月,曹县黄河故道湿地公园被评为
国家级湿地公园。六是人文资源:黄河故道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数度成
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这一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
古迹和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仅阎店楼镇区域就拥有伊尹庙、汤陵等众多商都文化
资源,有一定的区域影响力。
(三)黄河故道区经济滞后。黄河故道沿岸地区长期受“黄泛区”恶劣环境的影响,
经济社会发展缓慢,虽然近年来经过治水改土,从根本上解决了该地区的饥饿、灾荒
和病患,但由于缺乏长期性、综合性的开发规划,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在整体上仍然
处于落后状态,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边缘化”危机。曹县黄河故道区共436个行政村、
983个自然村, 总人口39.35万人, 其中劳动力20万人, 外出务工6万人;移民人口
8.76万人、 占全县移民人口的61.9%;贫困人口7.2万人、占全县贫困人口的57.2%,
占故道区总人口的18.3%; 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左右,个别农户人均纯收入不足
1000元。群众积累较少,经济基础薄弱,存在就医水平低下、因病致贫、因灾致贫、
因学致贫、因事致贫等现象。究其原因:一是防洪抗旱能力差。故道区地势高亢,旱
天无水;雨季大量客水涌入,库区积水成渊,排放困难,部分地块多年受涝。黄河故
道及其它河道都属于两源性河道,即降雨和引黄河水。黄河故道属自然性河道,其他
河道经过几十年的运行,淤积严重,河道的防洪、排涝、灌溉、改碱等功能严重下降。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低,设备老化,路、桥、涵功能老化,
且超负荷运行,损坏严重,严重制约故道区农副产品的流通。机井数量少,成本高,
平均近100亩地1眼井, 新打机井每眼造价5000元—7000元,分别为其他地区的50%、
200 %-300%。柏油路、水泥路较少,整个故道区内没有一条东西连贯的柏油路,给周
边群众出行带来诸多不便,严重制约黄河故道区群众增收。三是自身资源利用不足。
由于故道区基础差、底子薄,一些优势资源至今未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农业产业
化发展缓慢,主要表现为农产品市场滞后,资源开发深度不够,缺少龙头企业,未形
成链条较长的特色主导产业;低层次、低效益的农村产业结构,成为农民收入增长不
快的主要原因。四是资金投入不足。曹县县乡两级财政困难,保工资、保运转、保民
生压力大,拿不出多余的资金进行综合开发。虽然每年都从财政中挤出一点资金投入
到开发改造中,但对整个故道区开发利用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五是农民思想观念相
对落后。 长期贫困、教育落后,故道区初中及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不足50%,大部分
劳动力处于半文盲状态,思想不够解放,接受新事物能力差,缺乏必要的技术。群众
思想观念陈旧,外出打工、回家种地,搞好了搬进城里住的思想依然存在,一定程度
上制约了故道区的经济发展。
二、曹县黄河故道区综合开发途径
(一)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黄河故道区内农业资源优越,耕地中有沙质河槽地、河
漫滩高地、 背河槽状洼地等3种地貌类型,非常适宜芦笋、花生、牡丹、山药、大葱
等经济作物的生长,适合发展绿色有机农产品,具备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自然环境优
势。一是调整种植业结构。坚持“突出重点、做出亮点、彰显特色”的指导思想,进
一步调整种植结构,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逐步扩大经济作物的种植比重。根据土壤类
型,在沙质河槽地区域,主要包括青堌集、梁堤头、邵庄、楼庄等乡镇南部,逐步发
展芦笋、甘薯、花生、山药种植;在河漫滩高地区域,包括青堌集和仵楼南部、梁堤
头、朱洪庙、邵庄、郑庄西部、楼庄乡中南部,逐步发展有机作物种植;在背河槽状
洼地区域,包括青堌集至庄寨沿线乡镇,逐步发展泡桐等耐碱作物种植。二是培植特
色种植基地。积极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发挥农民合作社的作
用,重点依托朱洪庙乡1.18万亩有机芦笋、楼庄和朱洪庙标准化蔬菜、郑庄有机果蔬、
青堌集中药材等10个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引导和鼓励群众实施标准化、规模化生产,
打造特色高效农业走廊。三是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拉长故道农产品产业链条,培育
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增强对生产基地和农户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农产品市场建设,
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态,引导大型超市直供、速冻蔬菜、冷链物流等产业向农村延
伸经营网点, 促进农产品流通销售。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按照“基地+农户”的发
展模式,出台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和原有企业扩大生产规模,重点发展芦笋、花生、
林木等农副产品加工产业,逐步建立完善的故道区生态农业发展体系。
(二)大力发展畜牧和水产养殖业。畜牧养殖方面,故道饲草资源丰富,重点围绕林
下养殖,大力推广畜牧技术,依托牧原公司,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依托银香伟业集团,
完善奶牛养殖小区的标准化建设;依托现有养牛、养羊专业合作社和养殖场,做大做
强故道区牛羊产业,逐步形成多畜种、多用途,能对资源多次利用的畜牧业结构,使
畜牧业生产加工成为增加故道区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水产养殖方面,故道区内水面、
坑塘资源丰富,重点以渔业开发作为突破口,进行统一规划,启动建设三个示范区:
青堌集、仵楼鸭子圈标准池塘养殖观光区;邵庄、朱洪庙生态渔业开发示范区;魏湾
万亩荷塘休闲旅游示范区,使黄河故道区成为淡水生态渔业生产基地。
(三)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 一是坚持高起点规划。目前《曹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2014-2025) 》正在论证,规划在故道区重点创建旅游乡镇、旅游特色村、农业旅
游示范点,把A级景区创建放在旅游发展的重要位置,丰富提升曹县的整体旅游水平。
以黄河故道区旅游开发为媒介,不断加强区域合作,形成战略大联盟,共同打造黄河
故道旅游联合体,增强区域旅游整体竞争力,形成以黄河故道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
为龙头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二是坚持高标准建设。以现有产业为支撑,融
入休闲农业、创意农业、艺术农业等理念,建设百里黄河故道风情大道以及“梨花溪
月”休闲农庄、“百木大观”植物博览园、“渔鱼之乐”滨水娱乐园、“自在乡野”
水岸露营基地、芦笋小镇、森林运动部落六大主题园区,大力发展乡村美食产品、住
宿产品、娱乐产品、乡村景区产品、社区产品、文化产品、度假产品等7种旅游产品,
提升故道区乡村旅游品牌。三是实行“以点带面”战略。按照规划分布实施,以魏湾
万亩荷塘为示范, 以提升万亩荷塘A级景区、荷塘小镇、荷香农家餐饮为重点,建设
集荷塘观光、生态休闲、田园度假为一体的“万亩荷塘”乡村旅游度假区,争创山东
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A级景区。加快建设黄河故道风情大道,分期
投入,逐步推进,把景区逐步向邵庄、梁堤头、仵楼、青堌集延伸,横贯全境,在黄
河故道区连成一线、成方连片。
(四)加大政策支持和项目资金投入。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导向,积极建立
黄河故道综合开发项目储备库,不断提高项目质量。目前策划的有水库移民、水库除
险加固、平原水库、千亿斤粮食工程、中低产田改造、土地整理、农田水利设施、优
质高效生态农业、湿地保护恢复、观光渔业、林产品加工基地等项目。围绕这些项目,
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向黄河故道区倾斜,以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不断
加大投入,在改善故道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同时,为故道区综合开发打造良好的发
展基础,切实把黄河故道区建设成为基础设施配套、经济结构合理、生态环境良好的
特色经济走廊。
(五) 加大劳务输出力度。目前故道区群众家庭经济收入中来自种植业的收入占60%
左右、 畜牧业占20%左右,非农产业特别是工资性收入比例很低。下一步,重点是挖
掘故道区人力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农业技术、职业技能、就业创业等培训活动,让故
道区农民学会致富技艺,引导群众外出打工创业,接触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加强故
道区与外界的文化资源交流,提高故道区群众的内在致富动力。农业、畜牧、科技、
水产等部门定期组织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引导农民发展故道区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
加工,增强故道区群众的“造血功能”。
三、曹县黄河故道区综合开发措施
加快曹县黄河故道区综合开发是一项社会化工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有利于吸
纳返乡农民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
另一方面,有利于改善当地消费环境,促进农村消费,扩大内需,培育新的增长点,
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一)坚持规划先行。聘请国家级专业规划设计院专家,制定黄河故道区综合开发规
划,争取纳入国家“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政府主导、
市场运作、企业经营、社会参与”的原则,发挥资源优势,创新发展理念,加大招商
力度,拓宽融资渠道,理顺体制机制,整合乡村旅游、土地利用、社区建设、农业综
合开发和有关乡镇特色规划,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重点围绕水利建设、
交通建设、土地治理、生态文明村建设、产业发展、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等7个专题,
高起点、高标准制定专业详细规划,将黄河故道区内12个乡镇街道全部纳入规划范围。
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情况,重点围绕特色种植、畜牧养殖、水产养殖、林木加工、乡
村旅游、光伏发电等,全面制定差异化近中远三期规划,对黄河故道综合开发分步实
施、有序推进,最终形成一个开发整体。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成立故道区综合开发领导小组,由县长任组长,县直有关
单位和故道区内乡镇办事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研究制定加快黄河故道区综合开发的
意见,强化责任落实,周密部署实施。发改、农业、水务、水产、林业、农开、国土、
交通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故道区内乡镇街道成立相应组织机
构,建立统筹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责任,确保综合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未利用滩地、荒地开发整理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保证故道区小城镇开发和旅游
开发项目的用地需要。强化科技支撑,大力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创新工程,积极鼓
励引导技术创新能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统
分结合”的作用,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技术联盟和联合攻关,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引进、
转化,提高综合开发的层次和水平。
(三)积极整合涉农项目资金。目前县政府出台《关于开展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的实施
意见》 《曹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实施方案(2015-2017年)》,重点通过涉农资金整
合工作的实施,科学编制建设和发展规划,合理确定重点产业和建设项目的区域、布
局和投资额度, 积极引导资金、政策集中、集约投放,加大故道区投入力度。2015-
2017年的涉农资金平台整合总量59970万元,黄河故道区投入占60%以上,可以带动社
会投入约30亿元。一是粮食高产创建平台。突出梁堤头镇、朱洪庙乡、邵庄镇、郑庄
街道,以水务局“小农水”、发改局千亿斤粮食工程、国土局土地整治、农业综合开
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为重点实施整合,搞好高产创建示范方内的水利排灌系统的
续建、改建、完善、配套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增强抗灾减灾能力。二是优
势产业振兴平台。突出魏湾镇、朱洪庙乡、仵楼乡、青堌集镇、邵庄镇,以黄河故道
为依托,建设万亩荷塘湿地、万亩有机芦笋基地、万亩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以及八里
湾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配套项目,规划生态农业区,重点建设果品采摘园、有机蔬菜采
摘园、水上垂钓长廊、农家风情园等,建设成集休闲、旅游、娱乐于一体的旅游观光
度假区。三是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平台。突出魏湾镇、梁堤头镇、朱洪庙乡、青堌集镇,
重点进行镇驻地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通过路、水、电、讯,以及垃圾污水处理等
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卫生院、学校、老年公寓、便民超市等公共
服务设施建设,加快实现生态文明乡村城乡建设一体化。
(四)创新市场化运作机制。故道区群众在全县是一个比较大的社会群体,加快黄河
故道区综合开发对促进故道区农民增收意义重大,必须毫不动摇地加大投资力度。一
是加大政府引导性投资。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主要用于规
划的编制、项目手续的申办和交通、水、电、环境治理等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围绕
加强基础建设、培植农业特色产业、改善环境面貌、提高农民收入等四大重点加大投
入力度,把黄河故道综合开发与扶贫开发、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相结合,强化政策支
持,采取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扶持重大开发项目建设。二是加大招
商引资力度。像抓工业项目招商一样抓好旅游项目招商,想方设法大力引进有实力的
旅游投资商,进行战略合作,重点围绕芦笋小镇、界牌集水库、万亩荷塘、故道风情
大道等景点建设和水产开发、规模化种植、畜牧养殖、光伏发电等项目,大力引进国
内外大型企业,带动社会资本来黄河故道区投资创业。三是加大社会化投入。鼓励企
业、社会资金投向故道区综合开发,动员各界人士尝试采用多种办法积极参与项目建
设,设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多方筹措综合开发建设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等
各类资金投入综合开发,努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逐步改善故道区群众的生产生
活条件。
(五)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加快土地流转可以有效促进农民增收。以朱洪庙乡杨堂行
政村为例: 该村人口8800人,其中劳动力约5000人,拥有耕地18000亩,有偿流转给
巨鑫源食品有限公司10000亩。 土地流转后,杨堂村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转变:
土地流转前, 土地收入每亩650元, 流转后因土地减少了, 耕作精细,收入提高约
1200元;土地流转前,全村长期外出务工不足1000人,土地流转后,长期务外出工人
员增加到3000多人。人均纯收入由流转前的6000元左右增加到近9000元,人均纯收入
增加了3000元。下一步,重点引导和鼓励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
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将黄河故道地区打造成特色农业集聚区、
生态农业示范区。以银香伟业、牧原养殖公司、巨鑫源集团和各类专业合作社为依托,
以发展芦笋、牡丹、山药、花生、奶牛、林下养殖为方向,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
推行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建基地等四种经营模式,
通过转包、互换、出租、入股等模式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解放农村劳动力,促进农
民增收。

市场孵化?政府引导
“淘宝村”闯出农村发展新思路

曹县人民政府综合室
(2014年5月6日)

曹县大集乡地处县城东南部15公里处,现有人口4.45万人,总面积45平方公里,耕地
面积5万亩, 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乡镇。近年来,该乡打破传统产业模式,依托
淘宝电子商务等新型服务业形态,不断壮大演出服装加工产业,创造性地走出一条农
村电商经济的新路子。2013年12月27日首届中国“淘宝村”高峰论坛上,该乡丁楼和
张庄行政村同时被阿里巴巴授予中国“淘宝村”称号,大集乡也成为全国唯一一个拥
有两个淘宝村的乡镇。
一、“淘宝村”发展情况。上世纪90年代,演出服饰加工开始在大集乡蓬勃发展并逐
渐形成规模。 随着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兴起,2010年3月丁楼村村民周爱华在淘宝上
注册该村第一家网店并成功签约电子订单,拉开大集乡电子商务经济迅猛发展的序幕。
截止目前,该村从事网店销售的家庭达287户,占全村总数的95%以上;年销售额实现
9500万元,其中年销售收入超100万元的服饰加工户30多家,过500万元的10家。受丁
楼村的影响和带动,张庄村村民依托资源优势,抓住发展机遇,迅速开展戏服、舞蹈
服、民族服装等方面的加工及网络销售。截止目前,全村400户村民有300余户从事网
络营销, 产品远销美国、香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服饰
加工户达10多家。在“淘宝村”的辐射带动下,该区域周边村庄及乡镇近万名村民从
事服饰加工行业,已形成较大型的加工户480余户,拥有生产设备900多台(套),可
生产演出服饰1000余种;共有注册服饰有限公司82家,仅今年就注册了58家,其中曹
县乔尚服饰有限公司成功入驻天猫商城; 建成淘宝服饰辅料大市场1处,吸引申通、
顺风、圆通等13家物流公司驻村服务,带动设计、包装、配件、培训等配套产业的快
速兴起, 形成了演出服饰产业集群。2013年,该乡演出服饰行业销售额近2亿元,利
税总额过千万元,上缴税金300多万元,淘宝产业成为大集乡的支柱产业之一。
二、“淘宝村”产生的社会效益。淘宝产业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从根本上改
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对新形势下的干群关系、农民意识形态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外出务工农民、毕业大学生大量返乡创业,农村发展充满生机与活力。淘宝产
业的巨大商机在农户中迅速传播,“在外东奔西跑、不如在家淘宝”日趋成为共识。
2013年, 大集乡有2500多名外出务工农民、160多名毕业大学生返乡创业,他们带回
的成熟技术、先进理念与原有产业基础迅速融合,有力推动了产品质量提高和网店经
营水平提升。在全乡82家服饰经营企业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大学生或青年农民,
其中丁楼村任安莹原是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系研究生,研二时毅然放弃学业,回家
帮助父亲迅速打开了产品网上销路。与当前农民大量外出造成农村萧索的大形势相比,
“淘宝村”年轻村民纷纷回归,公共事务全民关心、积极参与,乡村治理更加民主有
序,治安风气明显好转,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迎刃而解。
(二)农民走上快速致富道路,精神面貌更加昂扬自信。淘宝经营者依托农村劳动力
价格优势,实现了产品低成本生产,利用电子商务便捷优势大幅增加产品附加值,实
现了快速增收。同时,由于网络信息的多元化、及时性,使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把握更
加准确及时,有效规避市场风险,充分发挥了“船小好调头”的优势。经估算,一般
淘宝经营者能保持20%以上的利润率,仅丁楼村去年就诞生了30多个百万富翁。例如,
66岁的任庆永原来开设杂货铺,去年开始经营网店,一年净赚12万元,并熟练的利用
“亲,你好”等淘宝语言与客户沟通。农民收入增加后生活方式逐渐改变,高档家电、
汽车等不断增加,住房、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农民精神面貌发生积极变
化。
(三)积极作为赢得群众信任,干群联系更加紧密和谐。大集乡淘宝产业经历了初期
的市场孵化阶段后,2013年起,该乡党委政府适时进行规范引导,出台了一系列鼓励
措施,积极帮助农民解决发展难题,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在发展淘宝
产业中凝聚了干事创业的巨大合力。今年以来,该乡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
抓手,组织各村党支部书记召开现场会,到淘宝村参观学习。组织群众围绕“淘宝致
富”开展大讨论,积极提出意见建议,热烈探讨发展路子,在共谋经济建设中改善了
干群关系,形成“干部为民服务,群众真心拥护”的良好局面,实现了教育实践活动
与农村发展的“两促进”。
(四)全新的发展方式和理念,对群众带来了强烈的观念冲击。曹县部分南部乡镇由
于交通不便,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经济发展一直处于落后地位。“淘宝村”的兴起颠
覆了原先党政机关的发展观和农民群众的致富观,干部群众提到了四个没想到:“没
想到农民如此有智慧,没想到群众参与如此广泛,没想到农村电子商务并不需要区位
交通优势,没想到小产业竟有如此大的市场。”通过有关乡镇和部门大力宣传淘宝村
的迅猛发展态势和发展成果,有效破除了群众对客观条件的依赖心理和等靠思想,为
周边区域农民致富与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淘宝村”模式发展的几点启示。淘宝村模式呈现出发展势头迅猛、潜力巨大、
集聚效应显著、可复制性强等特点,认真分析淘宝村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发展趋势,
对于鼓励引导农副产品加工业适时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一)农民的创造力和积极性是基础。习总书记曾经明确提出要“拜群众为师,向群
众问计”。大集乡淘宝村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群众表现出卓越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在
演出服饰产业初期模仿阶段,他们仅凭一张图片就能做出一模一样甚至质量更高的服
饰,迅速开拓市场;在企业膨胀发展方面,他们准确把握品牌化的尺度,估算市场风
险,最大限度的占领市场份额;在转型升级阶段,他们及时利用党委政府制定的优惠
政策,注册公司品牌,实施差异化生产经营,有效规避恶性竞争,实现了演出服饰加
工的产业化经营。因此,各级各部门应以党的群众路线为指导,真正做到依靠群众、
相信群众、切近群众,在深入群众中集中群众智慧,在深入群众中解决群众问题,在
深入群众中调动群众力量,将群众的创造力内化为发展动力。
(二)市场孵化作用是催化剂。短短三年时间,从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到“亲,
你好”的网络潮人,从传统农业村庄变为全国闻名的“淘宝村”,从丁楼村第一个订
单到现在“人人谈网络、户户开网店”,“淘宝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网络电
子商务等新型市场形态起到了催化发酵作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改变了人们的主要消
费方式,以“淘宝网”为代表的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直接将农民廉价劳动力成本转化
为高附加值商品。因此,各级各部门应借鉴“淘宝村”发展的成功经验,准确把握新
形势下的市场形势和需求,深入群众广泛调研,找准农副产品加工产业与市场的结合
点,引导群众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新生态。
(三)政府指导是关键。在经过市场孵化的初期阶段后,有关乡镇和部门及时通过政
策扶持、基础配套、优化环境等手段,引导淘宝产业由点带片膨胀规模,提档升级拉
长链条,形成了特色产业集群。成立淘宝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淘宝产业发展办公室,
制定出台《关于鼓励电子商务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企业首次销售额、纳税超过
一定金额的,在天猫注册开店的,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奖励;对引进高端管理、设计
人才的,给予政策优惠及资金奖励。通过加强政府指导,引导农民迅速由农户加工转
变为公司化经营,及时避免了淘宝产业的无序发展,提升了网商整体经营水平和品牌
意识,逐步释放了淘宝村的发展潜力。同时,按照“抱团发展、错位竞争”的战略,
组织成立淘宝产业协会,指导企业增加产品种类,提升质量档次,拉长设计、包装、
配件、物流等产业链条,实现了有序竞争、健康发展,迅速完成淘宝产业的转型升级,
最终实现了传统农村产业与现代电子商务的有机融合,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农村发展
的新路子。
(四)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必要条件。市场经济先天具有“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特
点,“解难题不添麻烦,搞服务不加负担”的发展环境,是释放群众和市场活力的必
要条件。曹县有关乡镇和部门更加注重专业培训、手续办理、设施配套等方面的引导
型服务,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定期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高薪聘请专家前来授课,
迅速提升经营者的管理水平和理念。为企业提供免费代办服务,凡淘宝服饰加工或销
售企业需要注册有限公司的,一切证件手续派专人办理,做到“一口办理、全程代办”。
建成淘宝服饰辅料大市场一处,吸引近30家相关企业及物流公司入驻,为企业提供完
善的配套服务。对所有淘宝企业进行扎口管理,不经淘宝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批准,任
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向淘宝企业及网店乱检查、乱收费。实行党政干部联系电子商务重
点企业制度,对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进行重点打击,积极为淘宝企业的发展
提供优良的外部环境。

在淘宝产业上擦亮党的旗帜
——曹县大集乡淘宝行业商会党支部服务群众纪实

2013年7月, 曹县大集乡淘宝行业商会成立党支部。当时,一个不起眼的举动,没想
到促进了全乡淘宝演出服饰产业呈现出裂变式、集群式发展。2013年,全乡淘宝产业
产值近2亿元,预计2014年将超过5亿元,近六一期间,销售额就突破3亿元。
成立党支部很有必要
在淘宝行业商会成立党支部有什么背景吗?据大集乡党委书记苏永忠介绍:“两年前,
大集乡淘宝产业刚刚起步,在淘宝上进行演出服饰买卖,是农民零星的自发行为,没
有形成一个产业。后来,乡党委通过调研发现,在偏僻农村搞电商买卖大有可为。于
是,成立了淘宝行业商会,并成立党支部,主要工作是服务农民进行淘宝买卖。”
淘宝行业商会党支部成立起来后,不少群众并不认可,认为自己的生意是通过网络进
行买卖,跟成不成立党支部没有关系。当时淘宝行业商会会长、党支部书记任庆生把
党员们召集起来,商讨怎样让淘宝商户接受党组织,相信党组织,跟党走?大家统一
的观点是,如果没有实实在在给商户办实事、办好事,商户是不会认可的。
统一思想后,商会党支部首先成立淘宝知识服务队,组织有丰富淘宝知识的党员,对
淘宝商户进行培训。大集乡的淘宝卖家大部分是农民,文化程度不高,网络知识贫乏,
亟需淘宝买卖知识。“当时,组织四期培训,一期比一期人数多,商户跑党支部办公
室学习可勤快了,渐渐对党组织有了依赖。今年,党支部还想邀请专家来授课,组织
淘宝商户到南方学习,看怎样在网上更好地拉订单。”副会长丁培玉说。
以前,大集乡淘宝产业由于缺乏统一的协调,和其他产业初期一样,出现了市场秩序
混乱、恶性竞争、恶意压价等现象。“当时苦不堪言,直想骂人。”淘宝商户任庆方
说。后来,党支部书记任庆生带领商会党支部部分党员,到恶意竞争户的家里做工作,
说明恶意竞争的坏处,做生意要看长远。
有了党支部的淘宝产业,就像加了一个强劲“引擎”,载着淘宝商户快速发展。就如
大集乡党委书记苏永忠所说:“原先,大集乡淘宝产业就像咕咕冒烟的草堆,经党支
部一挑,成燎原之势铺展开来。”
党支部成凝聚财富的核心
大集乡淘宝行业商会现有党员26名, 网店数有6000多家,加工户达到480户,服饰有
限公司92家。“现在,只要是有一定规模的淘宝商户都参与进了淘宝行业商会。”党
支部书记任庆生说:“原先,商会建立的时候,只要申请即可进入商会。现在,我们
设立了门槛,商户不符合要求,不让进入。”
要想更好地在网上卖东西,通过淘宝行业商会进行信息交流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为更
好地服务淘宝商户,党支部成立淘宝产业办公室,党员借助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
教育实践活动,根据商户的需要,进行一对一帮助扶持,使商户更好地发家致富,商
户也更加依赖信任党组织,党支部成为商户凝聚财富的核心地。
今年年初,党支部书记任庆生带领支部一班人,经过调研提出了下一步发展思路:建
立演出服饰电子商务经济园区,实现各加工户由零散的家庭作坊式向集群化、规模化、
标准化生产企业转变;促进淘宝企业发展的同时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将演出服饰电子
商务经济与实体市场、物流平台、信息平台紧密结合,形成产业集聚张力。这个思路
一提出得到商户的积极拥护。
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党支部也在积极发展入党积极分子,吸收新鲜血液。发展的对
象主要是回乡创业大学生、外出务工农民等有新观点、新思想的年轻人,像侨茵轩服
饰的负责人任庆芳今年25岁,在淘宝上经营一款小孩子演出用的红军服,现已登上网
络搜索的三甲,如今还注册了天猫。普腾服饰的孟庆珍29岁,在苏州服装厂打工一段
时间后,回乡在网上卖服装,这行业已经做了4年,网店开出了两个蓝冠……
淘宝产业上旗帜更鲜艳
随着淘宝产业不断发展,生产要素流动加快,党员单一的按行政地域设置村党支部的
形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客观上造成了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发挥不到位。大集
乡在淘宝产业上设立党支部,既是淘宝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拓展基层党建领
域,使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产业发展第一线得到有效发挥。
2013年12月27日,大集乡丁楼被阿里巴巴授予专业淘宝村称号,但是村前一条路由于
年久失修,坑洼不平,个别地方损毁严重,不但影响群众出行,也制约了淘宝产业的
发展。为此,淘宝商会党支部号召党员、群众募捐,筹集资金11万元进行修路。
由于资金紧张,任庆生带领所有党员自带工具,开展义务修路。后来,附近几个村的
党支部书记了解情况后,也号召各村的党员前来义务修路。镇党委书记苏永忠听说后,
组织乡机关、卫生院、教委、信用社等部门党员参与到义务修路过程中。淘宝商户、
群众了解情况后,为义务修路的党员送水、送汤。“党员挥镐修路,群众送水解渴”,
当时那一幕让所有党员记忆尤深,那一刻中国共产党党旗光彩鲜艳。
目前,大集乡淘宝产业发展也面临诸多问题,淘宝行业商会党支部在现阶段正在帮助
商户破解发展瓶颈。 据统计, 现在全乡80%的加工企业普遍缺乏流动资金, 缺口在
5000元以上。 为此,商会党支部积极向镇党委求助,于今年4月份成立大集乡电商资
金合作社,解决融资难问题。随着演出服饰产业迅速成长,对生产、仓库等场所的需
求也急剧扩张,淘宝行业商会党支部积极多方协调,利用村头荒地建设新的生产厂房。
大集乡淘宝行业商会党支部的成立运行,实现了“将党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
业上,农民富在产业上”的目标,使党支部的堡垒作用在产业链条上显现活力,有效
辐射带动了产业的发展。
(通讯员?王子玉?记者?宋庆思)

倾力完成二十项工作目标?全力打造服务型党组织
——梁堤头镇打造群众满意度工作调查报告

梁堤头镇辖36个行政村,4.8万人,耕地5.4万亩,总面积68平方公里。全镇有基层党
组织48个,1个党总支,36个农村党支部;有党员1164名,其中农村党员850名。近年
来,如何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成为各基层党组织工作服务的重点,特别是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以来,县委提出“群众满意是我们工作的标准”,梁堤头镇按照县委的要
求,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全力提高群众满意度方面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镇村各级
党组织以打造群众满意的民生工程为突破口,积极推进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机制,以实
现二十项目标为着力点,实现了群众满意度持续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县群众满意度
电话访问,梁堤头镇群众满意率96.9%,位居全县第一。
在群众居住环境方面,努力做到晴天不扬尘、雨天不踏泥、晚上不摸黑。
多年来,由于农村特有的生产生活环境,各项基础设施严重滞后,遍地都是乱抛乱弃
的垃圾,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脚泥是生活的常态,乡村脏乱差的面貌一直被社会诟病,
以前的梁堤头镇也不例外,36个行政村分散在68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村与村之间仅仅
依靠简陋的土基生产路维系,外出的群众不得不年复一年的在尘土和泥泞中艰难的跋
涉,由于没有安装路灯,晚上各村普遍是一片夜色沉沉,加上糟糕的路面状况,群众
出行更是不便,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越来越渴望拥有一个优美便
利的生活环境,糟糕的生活环境成为近年来全镇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焦点之一。
梁堤头镇党委政府积极响应群众呼声,把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打造人民满意的和
谐新乡镇作为工作上的重头戏,全面铺开建设工作,镇党委紧抓上级鼓励新农村建设
的有利契机, 于2011年开始拉开全镇大兴新农村建设的广阔画卷,仅用3年的时间就
顺利建成邬庄、 陈庄寨等6个新农村,新村内全部实现绿化、亮化、硬化,教育、卫
生资源得到优化整合,各项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由于居住环境的改善,其他村的群众
向往在新村居住,出现新村房价一路走高的状况,目前涨幅在100%以上,新村的群众
普遍对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非常满意。
为改善镇区内的环境卫生状况,政府每年都投入近百万元用于全镇人居环境改善工作,
镇党委还号召全体党员干部积极行动起来为环境改善努力工作,每月15日各支部都组
织党员带头对村庄环境进行打扫清理,镇驻地组建专门的保洁队伍,每天保洁人员对
市场不间断清理。在镇党委的引导下,邬庄、周韦庄、陈庄寨等10个村竞相拿出集体
收入组建了自己的保洁队伍,从根本上刷新了这些村的整体面貌。
在建设新农村的同时,镇党委政府没有遗忘其他暂缓新农村建设的村庄,加大对他们
的道路硬化、夜间亮化等建设上的投资,目前全镇各村都实现了公路村村通,村主要
路段安装了路灯, 今年还新修梁仵路等道路27公里,新安装路灯500盏,便利了群众
出行,群众居住环境有了根本性的改观。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上,努力做到荒地有人耕、旱天有水浇、涝天有渠排。
梁堤头镇毗邻古黄河故道区域,由于历史上黄河曾在此多次决口,河滩高地较多,造
成了虽然邻近故道却地势高亢、缺水灌溉的尴尬地位,境内的农田水利工程还大多是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修建的,由于相当一段时间内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大部
分水利设施年久失修, 设备老化,渠系灌溉配套不全,60%排灌工程设施需要维修,
群众浇地难,算算成本群众很多都无奈的出外务工,镇里撂荒地较多,以三年前的回
堤岗村为例,2000多人口,只有两眼灌溉用机井,旱季时曾经有群众为浇水排过半个
月的队。为此,梁堤头镇把解决当前农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当做惠民服务的一项重要
举措,持续加大农业投资,夯实农业基础地位。
为解决撂荒地问题,镇党委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极在群众中宣传土地流转政策,
采取有效措施整合农民弃地、荒地资源,先后引进银香伟业、牧原养殖公司等大型农
字号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和农户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利用,今年
全镇流转土地7000亩,其中成方连片3500亩,土地流转工作的推广,既解决了多年的
撂荒地无人耕种的现象,又科学化的升级了农村耕作模式,促进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
运用,全镇农业科学种植水平得到提高。
实施“万亩良田改造工程”,镇党委政府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对耕地资源进行全
面的升级改造, 今年投资2000万元对2万亩农田综合整理,涵盖刘新集、王楼等15个
行政村, 项目区内配套建设井、桥、路、涵等基础设施,新打机井600多眼,新修桥
涵100多座, 镇党委政府积极筹措资金用于河道清淤工作,今年清淤杨河东支渠、西
支渠和梁仵路沟等河道27公里,实现境内杨河水系贯通,构建完善了水利网络。严重
缺水的回堤岗行政村在万亩良田改造项目中新打机井25眼,一举扭转缺水灌溉的被动
局面,恰逢今年初夏多日未雨,回堤岗的新机井大派用场,群众普遍认为镇党委实施
的万亩良田改造工程对农业来说就是一场“及时雨”,对党委政府的农田水利政策非
常满意。群众的赞许更增强了党委政府抓好农业建设的决心和信心,梁堤头镇计划两
年内将全镇土地整理一遍,把全镇耕地都变成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良田。
在教育和四德建设上,努力做到孩子有人管、老人有人养、学习有榜样。
农村教育始终是群众关注的一项焦点,梁堤头镇把“教育提升工程”作为改善教学质
量、关注留守儿童的一项重要举措长期狠抓不懈,积极整合师资力量,集中优质资源
对各学校进行整组,建立了中小学及学前教育互相配套的完整初级教育体系。
为改善学校的办学环境,今年镇党委积极申请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为镇中学、第二
小学、 第五小学、第六小学4所学校新建教学楼4座,其中3层综合教学楼一座,总建
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 为5所学校建设5处运动场,其中镇中学为400米标准塑胶跑道
运动场。 为改善学校的卫生环境,有4所学校建设水冲式厕所。为解决留守儿童管理
问题, 镇党委积极推行留守儿童住校制,为镇中学新建宿舍楼一座,可容纳近600名
学生入住,切实做到住校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均由学校负责,把关注留守儿童工作落
在实处,外出务工群众放心的把自己的子女交给学校教育管理,消除了他们努力工作
的后顾之忧。
为使孩子们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镇党委加大对教学质量的监管,依靠党委政府的号
召力和执行力,推行“书记进课堂”活动,每月坚持由党委书记带领,全体党委委员
轮流到各所学校听课,严格督查检查教学质量,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彰显对教育事业的
重视。为提高教育行业的责任心,实行教委主任候课制度,每天上课前半小时,教委
主任、副主任到学校大门迎候教职员工和学生,体现教育一把手亲自监管教学的真心
诚意。由政府出资对教师集中培训,实行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对联考总成绩排后两
名的学校校长,第一次实行诫勉,连续两次的免职,对成绩突出的校长和教师给予荣
誉和经济奖励,以严格的奖惩措施提高教师责任心,提升教学质量。
为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实现老有所养,梁堤头镇每年都拿出大量资金用于五保、低保
人员的困难补贴,目前全镇有943名困难群众被纳入低保扶持体系,186名五保老人享
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进一步提高政府养老体系建设水平,镇党委多方筹措资金,
建设1万平方米的梁堤头镇中心敬老院,目前一期工程已竣工使用,有床位300张,宿
舍全部采取无障碍设计,敬老院按照“居住宾馆化、生活多样化、环境园林化、管理
民主化、服务亲情化、卫生经常化”的“六化”办院理念,可满足全镇五保老人的养
老需要。入住敬老院的老人每人每年补贴3800元五保供养生活费,配套办公经费每人
每年1200元,使每个入住五保老人都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亲情般的关怀,让他
们以院为家安享晚年。
梁堤头镇还积极探索社会化养老新途径,积极培养基层党组织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基层采取新形式解决老问题,支持梁南、邬庄、中刘三个村支部建设幸福院,成
为政府养老的有效补充。
为解决群众文化需求,梁堤头镇建设10处农家书屋,投资100万元为陈庄寨等村建设4
处文化广场, 今年还将建设刘新集等3处广场,镇党委准备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镇
群众都有娱乐场所、健身场所的工作目标;各村支部提倡子女善待老人、赡养老人,
推行“德孝”文化,建设“四德榜”,由群众自行推选好婆婆、好儿媳、好儿子上榜
公布,充分利用好典型示范作用,在全镇弘扬“百善孝为先”的传统文化,引领社会
主义道德新风尚。
在医疗卫生事业上,努力做到住院有床位、看病有专家、健康有保障。
多年来,梁堤头镇的医疗卫生事业由于地处偏远,基础差、底子薄,优秀的医疗资源
留不住,先进的诊疗手段进不来,就医群众对卫生院的医疗水平没有信心,可以说卫
生医疗事业一直就是全镇各项民生事业的瓶颈和短板,前两年在群众满意度调查中,
群众对卫生医疗方面的意见最大,认为医疗水平低、诊疗费用高,拉了全镇各项工作
的后腿。
为此梁堤头镇党委政府认真倾听群众呼声,把保障群众健康权益作为重要职责,认真
研究提升医疗水平的办法,下大力气改善全镇的医疗条件,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资,
优化配置医疗资源。由政府投资为卫生院诊疗楼装修粉刷,硬化院区地面,更新医疗
器械,增添病床,更换被褥,大幅提升了诊疗硬件条件,提高了规范诊疗、科学施治
的工作水平,营造了清新整洁的卫生环境。
为提高医疗工作水平,镇党委积极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协调镇卫生院与县中医院“联
姻”,共同建设中医院梁堤头分院,每天都有中医院专家坐诊,定期由专家到卫生院
授课、指导工作,建立双向交流机制,每年都有两院医生互相交流见习,共同分享医
疗资源。
为提高群众对医疗卫生事业的信任度,提振卫生系统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
为困难弱势群体提供系统的医疗保障,镇党委还安排卫生院每年固定对60岁以上的老
年人健康查体, 并逐人建立健康档案,由政府出资15%的补贴费用为群众花钱看病,
全镇80岁以上老年人和全部低保户都享受免费医疗,彻底扭转了卫生医疗在群众心目
中水平较差、态度不好的不良影响,全镇医疗水平逐步迈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在社会治安和稳定上,努力做到安全有天网、身边有干警、困难有人帮。
梁堤头镇位于曹县南部,紧邻河南省商丘市,是曹县的南大门,由于地处两省交界处,
且紧邻故道滩区,是案件多发区,寻衅滋事、偷盗抢劫经常发生。为严厉打击犯罪,
提高群众防范能力,镇党委在社会治安和稳定投资上狠下功夫。
实施“天网” 工程。为打造围捕犯罪的天罗地网,镇党委投入180万元在全镇普遍安
装视频监控系统, 实现所有自然村都安装4个监控探头的目标,重要区域、重点路段
增加安装密度,实现重点布控,目前266个探头已安装完毕,接入三级平台266个,完
成率达到100%,各干道路口及村进出路口实现全时段、全领域监控,在全县率先完成
建设目标。
实施“警灯闪烁”工程。为提升群众安全感,提高警力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震慑犯罪,
镇党委政府为派出所增添协警人员、更新警备警械,严格要求派出所把警力放在第一
线,目前除留守通讯人员外,所有警力都散布到农村基层,实现昼夜不间断巡逻,警
务巡逻里程每天都在200公里以上, 做到时刻让群众看到干警的身影,提升了警务反
应能力,让群众真正体会到安全感,降低了犯罪发案率,今年以来,全镇未发生一起
恶性刑事案件,一般性刑事案件比去年同期下降55%。
实施“为民解困”工程。为及时解决群众困难,梁堤头镇积极整合警务、民政、信访
资源,建设了1处群众工作中心,5处社区警务室,方便有困难的群众办理相关事务,
每年都安排民政救助资金100多万元, 基本满足困难家庭和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镇
党委将信访问题化解率作为支部书记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村支部书记及时发
现解决群众困难和问题,做好群众问题协调人、代言人,把问题消除在基层村队,避
免矛盾激化升级,同时镇党委主要负责人每天都安排科级干部值日接访,加大信访化
解力度,切实做到了困难有人帮,工作有人干。
在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上,努力做到致富有门路、就业有地方。
近年来,梁堤头镇把招商引资和大项目建设作为促进发展、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积
极扶持中小个体工商户,探索服务业发展的好路子。
紧抓大项目建设不放松。投资3.2亿元的200万吨磐石水泥生产项目一期工程即将投产
达效; 投资16.7亿元的牧原养殖项目正在建设,投资5千万元的艺木居有限公司、投
资3千万元的晶诚玻璃制造项目落户县中小企业孵化园区。
紧抓企业膨胀不放松。全镇上半年培植税收过50万元企业10家,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企
业6家,完成全年任务目标。
紧抓个体工商发展不放松。强化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引导,加大扶持力度,服务业呈
现规模化、 正规化发展趋势,新增个体工商户686家,完成全年任务的228%;推进乡
村旅游发展,扶持农民自主创业,邀请北京风景线规划公司对黄河故道森林公园进行
了规划设计,上半年共有4家农家乐被评为“三星级农家乐”。
在基层组织建设上,努力做到活动有场所、事情有人办、经费有保障。
抓好村支部班子,确保有人干事。要求各村支部在配备班子人员时主要从“五类人”
中选拔人才,特别注意吸收“双培双带”人才进班子,比如今年就吸收南昌理工大学
回乡大学生李零一等一批优秀人才进入各村班子担任职务。在日常工作中,一是抓培
训。加大对村干部的培训力度,确定每周一为村干部例会时间,学习贯彻党的各项政
策,安排部署工作任务,确保村干部知道要干什么,熟练掌握怎么干。二是抓考核。
坚持把各村服务群众工作完成情况纳入考核内容,实行量化管理,每月都进行工作实
绩讲评考核,每季度安排工作人员对各村群众满意度电话调查,让群众的声音说话,
让群众的评判作为任用村干部的标准。三是抓奖惩。在每周的例会上,要求后进的管
区和行政村大会表态发言;对连续一月倒数第一的村支部书记实行诫勉,连续两个月
倒数第一的就地免职,将每月的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激励干部围
绕中心工作干。
加大村级组织工作经费投入,确保有钱办事。为提高村干部的干事创业激情,严格将
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的20%及新增财力的3%用于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今年已投入经
费88万元,确保了各村有钱办事。为提高村干部待遇,镇党政联席会研究,将村支书
及女专职主任的工资在县代发的基础上每月上调基础工资200元,由镇财政造表发放;
同时规定村干部每周参加集中例会和办公给予误工补偿30元,在出满勤、干好活的情
况下村干部每月实际增收320元, 一般村干部每月实际领取800元左右, 部分能拿到
1000元以上。鼓励各村积极发展村集体经济,用集体收入支付公益性支出,比如邬庄
村、陈庄寨村都妥善利用好土地流转村集体自留的收入,招聘低保户自办了环境卫生
保洁队伍,既美化了环境,又补贴了困难群众的生活,确保群众的钱用在群众身上。
加大村级活动场所投入,确保有地方议事。为方便各村支部都能有地方办公,方便群
众能有一个议事场所,逐年加大村级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入,今年新建两处村活动
场所,每处面积都在300平方米以上,近年来投资300多万元建设10处村级组织活动场
所。特别是近两年,从顺应民意的角度,积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在建设村组织活动
场所的同时加强配套建设群众娱乐场所, 先后建设了陈庄寨等4处群众文化广场和10
处农家书屋,准备利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全镇群众都有娱乐场所的工作目标,实现基层
党组织活动场所和群众文化场所“双覆盖”。
(作者?王?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