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类 调查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3&rec=182&run=13

擎起农业跨越发展的大旗
——来自我县食品生产加工产业的调查
邓 涛

在2009年度全市500家规模以上企业纳税榜上, 曹县紫山信达、同发、中粮大宝、国
盛、银香伟业、利得、盛庆、当家人、巨鑫源、海纳、广味乡等十余家食品生产加工
企业赫然在列,累计纳税达亿元,成为带动一方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富
民产业。这与县委、县政府着力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外企,打造
食品生产加工基地,统筹谋划产业布局密不可分。作为“四大基地一大产业”建设的
重头戏,我县食品加工产业擎起了全县农业跨越发展的一面旗帜。
生产基地托起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
说起农副产品深加工, 不得不把目光投放到20世纪90年代初, 也不得不先说到曹县
“王光烧牛肉”、聚福烧牛肉和青堌集的方便面生产企业,这些软包装烧牛肉产品和
众多的方便面企业都曾兴盛一时,其中王光烧牛肉销售更是遍布长城内外,企业曾一
度把广告做到了中央电视台。但在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由于家族式管理和
企业机制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大多没落了。只有王光烧牛肉仍坚持主打地方特产牌,
在做大做强的道路上执着前行。
在这一时期,真正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发展起来做成产业的还要数芦笋罐头食品生产。
地处曹县、单县交界处的朱老家行政村最早种植芦笋,并形成了一定规模,带动了周
边一些乡镇的村队种植,逐步成片连方,有了一定的气候。
具有外销渠道的中粮公司最先在朱老家兴建工厂,投产后的中粮大宝专门收购芦笋加
工罐头,尽管产品单一,但企业效益非常好,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欧美等国家,很
少内销,企业在曹县鲜有竞争对手,赚的真金白银盆盈钵满。
搅乱一池春水的是本土企业巨鑫源的迅速崛起。巨鑫源1997年在苏集镇投资建厂,与
中粮大宝同处聊商公路,不仅遥遥相望,而且虎视对手的芦笋生产基地。
企业在竞争中壮大,在碰撞中发展。受供需影响,芦笋成了“香饽饽”,曾一度卖到
每市斤六七元钱,远远偏离了其市场价值,企业收购成本上涨,导致出口受挫,竞争
企业损伤不小;同时也形成了芦笋收购价格的“大小年”,忽高忽低的市场行情,对
笋农种植情绪也造成打击。在此背景下,巨鑫源痛定思痛,狠下决心进行技术攻关,
逐步开发出黄桃、白桃、梨、双孢菇、金蝉、辣椒等罐头食品,不仅大大扩大了农副
产品收购范围,拉长了企业的产品线,而且有效分散了企业的经营风险,企业生产规
模急剧膨胀,经济效益一路向好。
巨鑫源的成功,带动了其他企业竞相效仿,相应也带动了原材料生产基地的扩大。青
堌集、苏集、安蔡楼、阎店楼、孙老家等乡镇芦笋、双孢菇、辣椒、黄桃等果蔬农副
产品生产基地规模迅速壮大,全县拥有5万亩朝天椒、近100万平方米双孢菇、10万亩
无公害蔬菜、 120处水产养殖基地,其中芦笋更一跃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芦笋生产基
地,种植面积达18万亩。
优惠政策吸引外商发力做大产业
丰富的芦笋等果蔬资源是曹县的资本,也是曹县的优势与亮点。在招商引资政策中,
县委、县政府优先引进发展与农业息息相关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在各类招商引资说
明会和招商活动中,突出对芦笋、黄桃、朝天椒等农副产品资源的宣传,吸引了外商
的目光。
在2006年前后,青岛利得食品、福建紫山信达、台湾姜母鸭、福建同发等食品加工企
业相继落户到县经济开发区。外商带来了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也带来了优秀的企
业管理文化,相继开发出豆芽、蘑菇、什锦等蔬菜水果罐头食品和脱水蔬菜、盐渍品、
速冻食品等,生产能力与规模迅猛扩张,进一步巩固了曹县罐头类食品出口外销的霸
主地位;同时,外商通过各自的销售渠道与网络,有力地开拓了国内大中城市的超市、
高档宾馆、饭店等市场,把曹县造深加工食品卖到了国内大江南北。
2007、2008、2009年,县委、县政府大打芦笋牌,以“天上蟠桃会,人间芦笋节”为
题,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曹县)国际芦笋节,以笋为媒,广约客商,谋求合作。以
节会为媒介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突出一系列的经贸洽谈活动,让外商看到了曹县广阔
的发展前景,纷纷牵手曹县,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投资热潮。国盛、当家人、众地众
想、盛庆等一大批投资规模在亿元以上的企业都是在芦笋节上签约投资的,发展势头
强劲。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芦笋成了胡锦涛主席在欢迎宴会上的主打菜。小小芦
笋登上国宴大雅之堂,成为国内民众竞相议论的焦点,也助推了曹县芦笋这一健康食
品在全国范围内的热销。
拉长上下游产业链做强产业集群
县委、县政府在引导规范芦笋等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完善相关配套
产业,拉长产业链条,统一规划引进做强产业集群。六和工业园肉鸭宰杀项目2008年
3月份竣工投产,年宰杀、加工肉鸭2000万只。企业在周边乡镇广泛发展肉鸭养殖户,
签订最低保护价,进行回收,并依托六和饲料项目,向养殖户提供优质、高效饲料,
建起自己的原料供应基地。 目前,六和投资2.2亿元的种禽孵化项目养殖基地也在建
设中,逐步建立起集孵化养殖、饲料供应、生产加工、产品销售与一体的产业集群;
投资近10亿元的中国芦笋园正在紧锣密鼓的建设中;银香伟业全力开拓有机产品,培
育开发了高中低档系列奶制品、有机犊牛肉、活性水等产品,全力做强一批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 县财政投资500余万元建立了芦笋产业服务平台、农产品检测站和动物疫
病检测中心,进一步完善农业生产标准体系、监测体系和农产品评价体系,加快向标
准化生产迈进;积极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实现了由单一的果蔬罐头
类食品向水果、蔬菜、速冻食品、有机胎奶、有机犊牛肉、芦笋茶、芦笋酒等产品的
跨越,形成了百业雄起,百品竞放生机勃勃的良好态势。
据有关部门初步估算,曹县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直接投资总额达十多个亿,年产值近三
十亿元,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在给广大农民群众增收增效,推动种、养、加基地持
续发展的基础上,强力拉动了上下游产业链,马口铁制罐项目、包装印刷项目等配套
产业相继投产达效,物流运输行业红红火火,间接投资和收益更是不可估量,赢得了
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形成了一业兴、百业旺的大好局面。(2010年1
月12日《新曹县》)

民生工程助力提升乡村群众幸福指数
——来自我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付 明 刘宗成

走进庄寨镇白茅东村,昔日低矮的茅草屋不见了,眼前是一座座新颖美观的小洋
楼;过去坑坑洼洼的土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宽阔平展的水泥路;往日随处可见的
土堆草垛不见了,变换成绿树成荫、花团锦簇的街巷;以往杂草丛生的荒草地不见了,
映入眼帘的是鸟语花香的休闲广场。这就是我县新农村建设这一民生工程给白茅东村
带来的新变化,而白茅东村只是我县众多新农村建设试点中间的一个典型代表。
“五个到位”从源头上保障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积极谋划产业带动战略,实施“一村一品”经济
发展模式,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迅猛崛起,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逐步拉长,带动
农民群众收入大幅度增加。为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
理民主”的新农村在经济层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新农村建设工作。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
想在多次会议上要求把这项工作当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抓好抓实,并亲自点将,于
今年年初,成立了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梁惠民任组长的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全权负责我县新农村建设。随之,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并制定了翔实的实施方案和
具体的推进措施,严格落实责任,做到领导到位、组织到位、政策到位、目标到位、
措施到位“五个到位”,从制度层面保障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建设什么样的新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是摆在领导小组和全县广大群众面前的
新课题。领导小组成员带着问题,每天早出晚归,深入乡村调研,广泛征求群众的意
见建议;多次召开调度会、协调会,商讨试点村的遴选和适合每个村特点具体的推进
办法;组织部分乡镇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群众代表赴济宁高新区、单县等地参观学
习,解放思想,开拓思路,逐步摸索出了符合我县实际的建设思路。
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邀请有关专家,科学编制镇村规划,在此基础上,
认真调研,科学选择新村址。并派驻科级干部在试点村设立指挥部,指挥部成员吃住
在村,向群众讲解有关政策,征求群众意见,尽可能争取大多数群众的支持。随后,
全县27个经济基础好、支部班子强的行政村,新农村建设拉开序幕。
“五四三二一”从程序上保障操作过程的公开透明
据县农办负责人介绍,在试点村带动的基础上,按照小城镇驻地周边村向小城镇
聚集, 离小城镇较远的村向中心村聚集的原则,我县结合实际,规划了300个中心社
区,在“十二五”期间分期分批建设。
为防止新农村建设“走样”,我县出台政策坚决要求新村建设与旧村拆除、复垦
同步推进,切实做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
在建设过程中,我县根据各个试点村的实际情况,逐步摸索出“五四三二一”的工作
方法。“五个统一”即统一村庄规划、统一户型设计和建设标准、统一拆迁补偿标准、
统一安排宅基、统一基础设施配套;在拆迁补偿上不论是党员干部还是群众、不论家
族成员多少、不论贫富都一个标准的“四个一样”;在拆、建、复垦过程中间,实行
“三公示,三优先”和“两次签字”,在最大程度上尊重群众意愿;“一个带头”则
是要求所有党员干部在各个环节都必须带好头、做好表率。
由于操作程序上的公开透明,基层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得到试点村广大群众的
理解、拥护和支持。倪集乡张梅庄村一群众告诉记者,原来对建设新农村有顾虑,怕
这怕那,现在各种政策都看得清清亮亮,俺们心里敞亮,干着也顺溜。
拓宽融资渠道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有力保障
在各方面条件比较成熟的情况下,部分群众在资金方面存在一定缺口成为影响一
片、甚至一个村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处理不好,将引发一串连锁反应,迟滞整个村
的推进。
这一情况,引起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的高度重视。为破解资金瓶颈,我县充分
利用土地增减挂钩政策,积极向上级申报资金支持。同时,县财政对每复垦一亩土地
补助6万元,目前已分两批为18个乡镇21个试点村拨付启动资金10611.2万元;积极与
县农村信用社和县农行协调,争取金融部门增加贷款扶持额度,动员开发商垫资等渠
道,逐步破解了这一瓶颈。并逐步探索出“以拆促建,群众自拆自建”的成功模式。
具体来说,即改造户必须先将住房拆掉,村里安排宅基地,且先拆者,先选宅基地位
置。建设时,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鼓励自建,既可以利用拆迁下来的旧物料,降低成
本,又激发了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魏湾镇老王集和砖庙镇李路相两个行政村都是采
取的这种模式,推进速度快,老百姓满意度高。
严格奖惩制度从责任落实层面保障新农村建设成效
与此同时,我县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间,对各乡镇新农村拆迁、建设进度情况实
现一周一调度、一月一评比、一季度一观摩、半年一总结,将责任和压力层层分解。
对新农村及小城镇建设年终考核进入前六名的乡镇分别授予“全县新农村建设先进单
位”荣誉称号,并对一、二、三等奖,分别奖励10万、8万、6万元现金,其中奖金的
50%奖励乡镇党政一把手,50%奖励指挥部成员。并各奖县直包农口乡镇的工作组现
金1万元。 对完不成任务且年终考核最后一名的乡镇党政正职和县直农口工作组组长
诫勉1年。
同奖同罚这一措施,有力地调动了各方积极性,新农村建设推进效果明显。截至
6月底, 已累计完成拆迁5253户,计105万平方米,建成5178户、103.6万平方米。其
中有8个试点村完成拆迁,可复垦土地1590亩,另有8个村完成拆迁建设任务,正着手
复垦土地,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
象庄寨白茅东、魏湾老王集、侯集镇宋堂等启动较早的行政村新房建设、道路硬
化、卫生室、超市、文化大院等配套设施都已基本齐全。目前,正在按照通水、路、
电、宽带“四通”、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五化”,建沼气池,清理粪堆、
垃圾堆、柴草堆,改水、改厕、改灶、改圈“一池三清四改”省市生态文明社区新标
准进行升级强化,并着手设立专兼职卫生保洁员,建立健全卫生环境保洁长效机制。
在制度上和配套设施上不断完善,真正让乡村群众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切切实实提高
老百姓的幸福指数。(2011年8月19日《新曹县》)

以和谐拆迁推进快速拆迁
——来自梁堤头镇生态文明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姜培军 尹起瓒

梁堤头镇自4月6日正式拆迁以来, 仅一个星期的时间,两村共拆除800多户,约
占总量的90%强, 未发生一起无理取闹上访事件,为整个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的顺利
推进开了一个好头。
今年梁堤头镇共启动2个生态文明村建设, 总拆迁户数910户, 建成后可腾出耕地
515.2亩。一个星期的时间就取得如此成效,让人匪夷所思。是什么力量、什么措施、
什么办法使得该镇实现了和谐拆迁、快速拆迁。带着疑问,我们实地进行了采访。
思想工作做到位。 在3月份的全县生态文明村建设观摩评比中,梁堤头镇由于拆迁进
度慢而并列后位。但他们并没气馁,而是查找原因,科学研判,增强信心,蓄劲发力。
进度慢的原因主要是前期把大量的精力、大量的工作集中在了宣传发动、做深入细致
的思想工作上了。在首先开好党员干部会、群众大会、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做表率的基
础上,又通过多种方式把村里在外地工作的人员请回家,依靠他们的影响力、带动力,
向家里人、身边的人、全村的人传递正能量,把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做到了每一家、
每一个人,直到做通。前期时间主要消耗在这一暂时不见成效、不出形象的工作中。
但细致、扎实、有效的思想工作一旦做通,一下子迸发出巨大能量,整个拆迁犹如水
到渠成、瓜熟蒂落。实践证明,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旗帜,一位在外地工作的人就
是一个领头雁,有了这些人的模范带头、率先垂范,群众的忧虑更易被消除,被动自
然变主动。梁南村党支部书记李宝生,率先带头拆除自家的房子后,无声的行动形成
一道立即执行的命令,就在同一天其两个弟弟和二十多名党员干部拆除了各自的房子。
3天拆除200多户就是靠这样的带动效应。
群众利益放首位。生态文明村建设,关乎长居久安,是农民群众一生一世的大事,
选好新村村址尤为重要。两个村的新村址一个位于镇政府驻地,一个位于临商公路边,
无论是交通还是环境都大大好于旧村,且都处在中心社区,两村群众都比较满意。他
们还针对群众特别关心关注的补助问题,在公开、公正、公平、透明、合理评定出旧
房等级,核算好补助标准、数额的基础上,对拆迁户做到随扒倒房屋随兑现补助,并
将30%的补助按标准及时发放到位, 打消群众的顾虑。同时对无经济能力建房屋的老
年困难户,镇里专门规划出老年房,以适应老年人的饮食起居,从而照顾到了一大部
分老弱群众。
考核奖惩硬措施督促到位。镇里专门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和镇长分别任指挥长、
副指挥长的镇生态文明村建设指挥部,同时成立了由纪检书记任组长的工作督导组,
对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一天一督导,一周一评比,并将评比结果记
入个人年度工作实绩档案。 为激发群众的拆迁积极性,镇里拿出近200万元资金,对
在一个星期内拆除旧房的户, 按规定每间奖现金500元,当场兑现。同时,镇里还明
确规定,不拆除旧房屋户,不得参与新房址抓阄,这样,相应号召扒房快的群众得到
了一定的实惠,而扒房慢的户既占不到便宜也得不到实惠,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安全协调服务到位。群众利益无小事,安全拆迁,至关重要,为切实做好拆迁中的安
全工作,镇政府除安排专人向群众反复宣传安全拆迁常识外,还对镇村干部实行责任
承包。同时,镇村干部既抓安全,又负责协调拆迁队、建筑队以及运输工具。另外,
镇里还抽出机关干部职工,组成20多个拆迁服务队,帮助困难群众搞好拆迁,从而确
保了整个拆迁工作的安全有序、迅速高效。(2013年4月16日《新曹县》)

关于大集乡演出服饰加工电子商务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张 文

只要在“百度一下”上搜索“山东淘宝第一村”,“曹县大集乡丁楼村打造淘宝
第一村” 的帖子便会赫然在目。近两年来,“淘宝网店+生产销售”现代电子商务经
营模式,悄然在地处偏僻的大集乡丁楼村诞生扎根并兴起,发展势头如火如荼,生产
形势红红火火,地地道道的“草根”企业家操作现代电子商务竟得心应手、游刃有余,
让原先只是“星星之火”的演出服饰加工散户连线成片,蔓延发展为“燎原之势”—
—服饰加工已成为大集乡经济发展的新亮点!是什么原因迅速催生了这类企业,这批
企业的发展能力和市场前景如何,能否真正做大做强演出服饰加工业?对此,进行了
走访调研和思考。
一、基本情况
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集乡丁楼村个别村民开始从事影楼布景加工,并逐渐小成
规模。90年代中期,增上了影楼服饰产品,整体特点是零散加工、家庭作坊,个别能
人老板单打独斗,资本积累缓慢。
21世纪初,网络经济迅猛发展,特别是阿里巴巴、淘宝的网店运行模式,迅速闯进城
乡市场。 2010年3月,村民周爱华通过淘宝网店签订了丁楼村第一单演出服饰电子商
务订单,从此,坚守20余年传统服饰加工销售的丁楼村,借助“淘宝网”电子商务平
台得以升级转型,一跃而为网络经济市场的“座上宾”参与交易和竞争。目前,全村
年销售收入超50万元的加工户达到30家,其中5家超100万元,曹县鼎鼎服饰公司由两
年前生产加工能力不足30万元发展到目前的300万元以上, 增长了9倍。全村300户家
庭中有260余户有淘宝网店, 吸纳1000余村民从事加工生产,30家加工企业在生产旺
季月均支出工资额逾300万元。 现代电子商务与传统营销方式的结合以及不菲的工资
待遇, 吸引了6名家是丁楼村的大学生回乡创业。同时,原先在县国有服装加工企业
的50余名下岗职工,又在这些企业重返岗位。2012年,大集乡表演服饰、演出服饰网
络销售额达2700万元,占全乡工业产值的9.5 %,预计今年销售额达到1亿元,上缴税
金300万元。 在丁楼村的辐射带动下,丁楼周边村,大集乡周边阎店楼、安蔡楼、孙
老家、 仵楼、梁堤头等乡镇近10000村民从事服饰加工生产,较大型加工生产企业60
余家,设备900台套,固定资产2400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演出服饰加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相关产业的集聚效应,目前,10
余家快递公司落户丁楼村, 申通公司每天从丁楼村发出3车集装箱,占申通公司全部
业务量的2/3; 曹县宇鑫物流、仁和物流每天从曹县物流公司到丁楼村运送服饰加工
原材物料大型运输车辆都在5个车次以上; 两年前,曹县较大规模的服饰加工原材料
供应商只有1家,现已发展到7家,月供货量达到1600多万元,带动了大集乡二、三产
业的发展。
二、成因分析 、
大集乡演出服饰加工业之所以在短期内得以快速发展,究其主要原因:
1.“淘宝”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进入门槛低。客户只要缴纳1000元的注册费用,就
可以拥有一个网店,有资格交易、接受或发出订单,而且网店注册不受名额限制,一
人可注册多个网店。丁楼村企业老板大都是初中毕业文化程度,但操作电子商务完全
得心应手。同时,客户货款通过“支付宝”结算,不存在货款回收难问题,降低了资
金风险。
2. 网络信息市场容量巨大。 淘宝网是亚太最大的网络零售商圈, 业务跨越C2C
(个人对个人)、B2C(商家对个人)两大部分。2011年底,淘宝网注册用户3.7亿,
交易额达到8000亿,2012年淘宝网的交易额达到一万亿。不分规模、不分层次、各类
消费者或供应商都能通过淘宝店发布供求信息,这是一个难以估量的市场容量。曹县
丁氏服饰加工有限公司仅今年六一节期间, 就实现销售收入200多万元,因为受生产
能力限制,被迫放弃了近100万元的生产订单。当地村民说,这生意谁干谁赚钱!
3.产品定位准确。丁楼村加工企业将演出服饰、节日庆典服饰作为加工主导产品,
对市场需求和前景瞄得准、看得透,近年来,随着国内各类庆典活动的增多,机关单
位、学校医院、民间团体对演出服饰的需求与日俱增,再加上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
演出和庆典活动从城市走向农村,各类秧歌服、打鼓服、民族服、舞蹈服等服饰市场
需求量日益扩大。据企业老板丁培玉介绍说,服饰加工行业在10年内不会衰落。
4.比较优势突出。相对于国内演出服饰加工业发达的浙江义乌、织里等地,我县
劳动力充裕、人工成本低廉。大集乡丁楼村全村所有青壮年劳动力无一外出打工,并
且全部成为演出服饰加工的管理者、设计师或裁缝师。
5.及时抓住机遇转型升级。丁楼村这些传统的加工户经历近30年风雨,始终坚持
不辍,在坚守中寻求商机,特别是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更是展现了商人的聪明才智。
如丁培玉两年前设计的“红军”款式服装,目前在市场上仍久销不衰,设计的“杰克
逊”服装款式打入了美国市场,根据韩国歌手“鸟叔”设计的“鸟叔”服装,一经上
市受到市场青睐。目前,丁楼村加工业户不仅能根据客户要求做好“来料”和“来样”
加工,还能主动设计款式和样式引领市场,体现了其综合竞争能力。
6.鼓励民间投资政策的推动。县、乡两级党委、政府这几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出台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掀起了民间投资创业高潮。大集乡为规模较大的服饰加工户
无偿办理营业执照、国(地)税登记证、企业代码证等一般纳税人相关手续。同时,
根据快递公司出具的单据,对加工业务量较大的加工户出台奖励办法,这些做法为企
业发展膨胀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三、存在问题
1.企业运行不规范,现代企业管理意识薄弱。目前,丁楼村30家企业中,注册有
限责任公司仅13家, 合伙企业1家,个体加工16家,企业老板大都是子承父业,文化
程度不高,现代企业管理意识、产品质量意识不强。专业技术人才缺乏,企业所聘专
业技术人员、设计师、裁缝师都是邻村的村民,技术加工层次落后。所有企业没有一
家注册产品商标,品牌意识差。
2.规模小,满足市场需求能力差。各服饰加工户全部是家庭作坊式加工,粗放经
营,布局分散,各自为战,规模化生产能力差。因生产能力小,常出现订单不敢接的
情况。 丁楼村服饰加工已有20余年的历史,至今没有1家走出家庭加工生产模式,没
有1家年生产能力突破500万元。同时,企业设备档次普遍较低,主要是普通的平机、
锁边机等, 电脑控制、高档节能的三针五线机、双针机等还没有1台,难以生产高档
产品,产品大路化,同质化严重。时有出现因质量不过关被“退货”、“索赔”的现
象。
3.资金短缺,企业运转困难。据统计,丁楼村30家加工企业普遍缺乏流动资金,
缺口在1500万元, 直接影响了3000万元的销售收入、110万元的上缴税金。由于企业
是家庭作坊,设备档次低,没有土地、房产“两证”,有效抵押物少,很难取得金融
部门的贷款支持,限制了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4.行业内无序、恶意竞争现象开始显现。同一规格型号的服饰,2012年能赚15元,
而今年只能赚7元,据测算,丁楼村30家企业全年会因此影响利润300万元。
四、对策建议
1.建立大集乡演出服饰电子商务经济园区。一是合理规划布局,打造大集乡演出
服饰电子商务经济园区和产业带,实现各加工户由零散的“家庭作坊式”向集群化、
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企业转变,国土、国(地)税、技术监督、供电等职能部门积极
靠前,优化企业外部软、硬件发展环境。同时,将演出服饰电子商务经济与实体市场、
物流平台、信息平台紧密结合,形成产业集聚张力。二是加强对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理
念的培训,引入“公司制”管理理念,让老板以更广的视野、更高的站位来系统规划
企业发展,引进人才,增上先进设备,提高生产标准和技术水平,实现企业从管理体
制到运行模式、经营管理、质量品牌的全面转型升级。三是引导组建服饰行业协会或
“淘宝加盟商”,加强行业内部自律,公开不守信誉企业信息,规范经营行为,加大
对恶意竞争、信誉不良企业的处罚力度。
2. 发挥致富带头人的引领作用。据调查,丁楼村30个加工户老板中,无1人是党
员,无1人是村“两委”班子成员,因此,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注重培养思想品德好、
社会责任感强、群众公认的带头致富和引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工商户、企业法人
代表或致富带头人,及时将他们吸收到党组织中来。同时,实施“双向培养工程”,
(把不属于工商户、企业法人代表、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回乡大学生等“五类人”
的村党支部书记培养成“五类人”,把“五类人”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切实提高
村基层组织战斗力和凝聚力。
3.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经济运作模式。加快网上网下市场融合创新,大力推广“网
店+生产加工” 商业运作模式向全县有关专业村推广,放大综合效应。青菏办隆华店
村工艺品加工户有100多家, 楼庄乡南黄口、前戴庄分别有画虎专业户60多家,可以
借助“网店+生产加工” 的形式,将传统生产加工和营销模式与现代的电子商务运作
模式有机结合,尽快扩大规模,发挥潜力,提高效益,形成集群生产能力。

给青年教师一双腾飞的翅膀
——曹县一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侧记
李世存

文以载道,邦以才兴。青年益进,事业日新。教师是学校最丰富、最有潜力、最
有生命力的教育资源,更是学校的宝贵财富。而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
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影响着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学校办学目标的实现。因此关心青
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素质,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
好、业务素质精良、科研素质较强的青年教师队伍,对于创办一流学校,打造一流校
风,培育一流人才有着重要意义。
曹县一中现有140多个教学班,近万名学生,700多名教职工,而青年教师占了近
一半。如何使广大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起来,构建优秀青年教师群体成为摆在学校新一
届领导班子面前的一大难题。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与探索,曹县一中青年教师成长培训机制逐步完善,并于2012
年10月提出了“以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业务技能为重点,以教改科研为途径”的
青年教师培训目标,启动了曹县一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坛,以进一步为广大青年教
师的专业成长打造加速腾飞的平台。在论坛启动仪式上,赵广雷校长向广大青年教师
提出要做“有爱心,有虚心,有信心,有决心”的“四心”老师,希望青年教师们充
满热情、善于感悟、敢于创新,用辛勤的汗水和真诚的爱心培育好每一名学生,让学
生、家长和社会的希望在曹县一中变成现实,让自己的青春在曹县一中这块育人的沃
土上闪闪发光!
回眸曹县一中在推进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迈过的历程,从中不难梳理出属于他们
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和机制经验。
一、更新教学理念,构建青年教师学习型群体
学校对青年教师信任、支持、关怀,特别是让青年教师勇挑重担,放手让他们在
教学之路上大胆求索,大胆实践,改革创新,快速成长。
1.以时间换空间,让青年教师不断丰富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经验。
学校积极鼓励青年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学习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最新动
态,为自身的专业发展充电。学校积极为青年教师学习提高提供条件。学校每年花数
万元订阅一百多种教育、教学报纸杂志的同时,鼓励教师自己订阅与教育、教学业务
相关的报纸杂志。 近两年来,学校每位教师平均订阅2份以上的报刊,其中一份是本
学科教育相关杂志,这为教师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
其次把好新教师的入门关,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这几年新教师多的特点,
学校一方面组织青年教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多途径收集教改
案例,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开展说课、评课辅导,开展教学案例撰写和课堂
教学观摩评比活动,有效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整体素质。
第三是鼓励青年教师学以致用,研究分析教育教学现象。以课堂为阵地,通过“理论
——实践——总结”环节,让青年教师每学期至少写一篇教学论文或师德论文、教学
案例。
2.采用“请进来,走出去”形式,内外结合,不断开拓青年教师的视野。
近两年来,曹县一中经常请市教研室的领导和教研员来我校调研或作讲座,聆听
菏泽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组织教师去外地先进中学学习取经,选派青年教师
去外地观摩优质课、示范课、汇报课。2011年11月赵广雷校长亲自带领部分青年教师
去成武一中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2012年10月又亲自带领部分青年教师去菏泽一中、
临沂一中和蒙阴一中学习先进经验,深入三个学校的教研组、教室,遍访老师、学生
和工作人员,通过听课、座谈,从各个方面了解、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
学校还启动了“135工程” (一年适应,三年过关,五年成骨干),做好师徒结
对,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发展平台,学校举行师徒结对仪式,签订师徒协议,通过
师傅的言传身教和榜样示范进行培训。学校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抓好教师的业务水平
提高,每学期安排中层以上的领导、学校骨干教师给青年教师作讲座,开示范课、探
究课, 指导进行课题研究。两年来,学校有青年教师参与的省级研究课题已有6个被
批准立项。
二、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提供发展机遇
两年来,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始终把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放在突出地位,积极引
导他们转变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开拓教育教学思路,自我加压,勇挑重担,加速成熟,
千方百计为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实施跨越式发展。
一是强化业务培训,开阔眼界。学校借助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论坛经常开展公开课、
示范课、经验介绍、专题讲座、专家说法等等,形式不拘一格,内容方方面面,方法
灵活多样,从不同方面助成教师们的业务成熟。通过业务培训,有效地促成青年教师
转变了教学观念,树立了新的教学理念,从而推进了新课程的改革。
二是实施科研引路,专家指导。教育的发展需要创新,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
中去研究新问题,探索新道路,总结新经验。特别是新课程的推出,迫切需要一批研
究型教师,由于青年教师的教学潜力有待挖掘,所以学校教学督导组的老师经常深入
课堂听青年教师的课,及时给予点评。
今年五一后,学校用两周时间专门组织了一次市获奖青年教师公开课。当时一共
开出14节课,横跨各个学科,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教学“大餐”。每节课后,各教研
组及时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评课、议课活动,对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客观
全面的分析,肯定其优点,同时也提出了课堂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使青年教师在反复
的磨砺中加深了对课堂的认识。
经验是岁月的沉淀,榜样是事业的标杆。今年五月十七日,学校还专门邀请万维
之、刘法聚两位退休的特级教师为全校青年教师做报告,让骨干教师做经验介绍。这
些都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是推行目标激励,压担子,搭台子,努力创造条件。一方面每学年初学校对教
师的教学业务能力目标和学生的质量目标进行重新设定,逐步提高。另一方面在青年
教师中开展教学大比武,达标课评选,论文评比交流,德育公开课,多媒体制作竞赛
等活动,激发青年教师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热情,为他们业务水平的提高打下了扎
实的基础。比如:今年学校要求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都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
行一堂公开课教学并把它作为一项期终考评的硬指标。广大青年教师充分利用电子备
课室精心设计教案,大大提高了多媒体利用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公开课,深
受学生的好评。
在学校的强力推动下,广大青年教师为学校争得了多项荣誉。两年来,学校先后
有140多位青年教师获得省、市、县的奖励或表彰。省优质课一、二、三等奖各1人;
市教学能手2人,骨干教师24人,优质课一等奖10人、二等奖16人、三等奖5人;县优
秀教师8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教学名师7人,骨干教师30人,优质课一等奖32人、
二等奖16人。
学校十分珍惜青年教师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当青年教师取得好成绩时,学校便利
用各种场合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和表彰,使青年教师有成就感和归属感,同时,也使
先进典型的榜样作用辐射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
今后,学校将继续推行“一年适应,三年过关,五年成骨干”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
培养管理机制,积极搭建专业发展平台,让每一位青年教师都能成长为业务骨干,为
学校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全面复兴我县教育事业。
名牌产品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