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条 粮食作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154&run=13


    1986年,境内粮食作物有3个科、18个属、147个种,主要包括小麦、玉米、大豆、
地瓜、谷子、高粱、水稻、绿豆、豇豆、扁豆、红小豆等。当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
积为12.93万公顷,平均亩产为170公斤,总产33.06万吨。1990年,播种面积11.67万
公顷。 2000年,播种面积10.63万公顷。2004年始,国家对农民种粮实行直补政策,
粮食播种面积逐年增加, 当年播种面积为11.91万公顷。2009年,粮食作物总播种面
积达到19.75万公顷,粮食总产105.88万吨。小麦 1986年,种植面积为8.121万公顷,
单产221公斤,总产26.9万吨。主要品种为鲁麦1号,播种面积7.31万公顷,占小麦总
播种面积的90%。后因鲁麦1号优势退化,抵抗力差,逐渐被淘汰。之后,种植面积基
本稳定,单产随着品种的更新逐年提高。1990年,引进优质专用小麦PH82-2-2小面积
试种。通过示范种植与推广,小麦单产增加。1993年,先后引进具有高产稳产、分蘖
力较强等特点的大穗大粒型品种PH85-16、 215953、鲁麦14、鲁麦15等小麦新品种。
1995年,引进54368(后定名为济南16号)、鲁麦21、鲁麦22、稳千1号等小麦新品种,
单产突破300公斤,达到330公斤。1997年,引进924142(济南17)、935031(济麦19)、
淄麦12、烟优361(烟农19)、955159(济麦20)、8901、山农664等新品种。小麦生
产出现恢复性增产高峰, 当年单产达到372公斤。1998~2004年,因小麦市场价格较
低, 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受挫, 小麦单产徘徊不前,稳定在260公斤~300公斤。
2004年始,国家对小麦实行直补政策,每年每亩小麦直补14.2元,农民种植小麦的积
极性提高。 当年,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6.62万公顷,占小麦总面积的86%。2005年,
播种面积9.25万公顷,亩产301公斤,总产41.78万吨。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
小麦面积和单产趋向增加。2009年,小麦播种面积10.24万公顷,单产366公斤,总产
56.26万吨。玉米 1986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为2.17万公顷,平均亩产96公斤,总产
31213吨。 主要品种有丹玉13号、掖单4号、2号等玉米新品种。1988年后,玉米品种
棵型逐步由平展型向紧凑型过渡,提高了玉米的栽培密度和产量。1990年,玉米面积
2.08万公顷,面积和单产逐渐增加。1996年,面积达到4.20万公顷。1997~2003年,
因玉米市场价格低迷,农民种植玉米投入不足,玉米面积和单产分别在2.32万公顷~
3.51万公顷和238公斤~374公斤上下波动。2004年后,随着玉米机播机收、化学除草
剂等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玉米价格的回升,玉米品种更新速度加快,农民种植玉米
积极性普遍提高, 玉米面积和单产逐年增加。2009年,种植面积达到92257.1公顷,
主要品种有平展型丹玉13、 沈单7号;紧凑型掖单2号、掖单4号、掖单11号、掖单13
号、 掖单22号、 登海1号、登海3119、鲁单50、农大108、鲁单981、鲁单984、郑单
958等。平均亩产达到351公斤,总产485086吨。播种面积、单产、总产均达历史最高
水平。地瓜 1986年,全县地瓜种植面积7671.8公顷,平均亩产117公斤(按折粮计算),
总产13515吨。 品种以徐薯18、南京12、济薯2号、济薯5号为主。分春夏两茬,以夏
茬为主。1990年后,多为小面积种植,主要用于鲜食,改善口味。2005年,种植面积
2180公顷, 平均亩产203公斤, 总产6637吨。2009年,种植面积260公顷,平均亩产
365公斤, 总产1428吨。大豆 1986年,全县大豆种植面积12144公顷,以夏播为主,
平均亩产47公斤,总产8644吨。品种主要有鲁豆1号、鲁豆4号、鲁豆10、11、12、13
号、菏豆1号、跃进10号等。2005年,种植面积3691公顷,平均亩产为177公斤,总产
9799吨。 2009年, 全县种植面积1578公顷, 平均亩产160公斤,总产3795吨。谷子
1986年, 全县谷子种植面积1653.3公顷,平均亩产122公斤,总产3020吨。2005年,
种植面积732公顷,平均亩产177.4公斤,总产1984吨。2009年,种植面积26.6公顷,
平均亩产276.8公斤,总产110.4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