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条 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h2&A=2&rec=150&run=13


    农业生产服务体系建设 1986年, 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主要以乡村集体或合作经
济组织服务为基础,依托专业经济技术部门服务,以农民自办为补充,形成多经济成
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服务体系。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组织开展以机耕、排灌、
植保、收割、运输等五统一服务活动。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良种供应、技术推
广和科学管理服务,县级农业专业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指导等优质服务。1987年,县委、
县政府总结推广大集乡大集北街行政村、庄寨镇娘娘营北街行政村等村级服务组织的
经验。 当年,全县建立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1850个,其中,乡镇级服务组织388个,
村级服务组织880个,其他社会化服务组织582个。服务组织向农民统一供应小麦、玉
米等作物良种3850吨,化肥35000吨。1988年9月,贯彻落实中共中央“治理经济环境、
整顿经济秩序”等战略方针,县委、县政府借鉴胶东和苏南的经验,提出发展壮大集
体经济、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改革目标。
至1990年底, 建立各类服务组织2285个。 其中县级服务组织12个、乡镇级服务组织
273个、村级服务组织928个、群众自发联合服务组织1072个,在全县开展生产、科技、
购销和信息等多方面的服务活动。1991年,县委、县政府提出加强农村服务网络建设
的意见,建立健全以县业务部门服务为中心,以乡镇服务为重点,以村级服务为基础,
以民间服务为补充的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同年,县级开办农业服务实体26个,服务
实体收入156万元。1992年,乡村服务组织逐步实行良种、生资、科技、机耕、排灌、
病虫防治等六统一服务。1993年后,农村社会化服务转入常规发展阶段。1998年,开
展清理农民负担工作,全县停止统一小麦供种、畜禽防疫服务,将两项服务转向市场
化运作。至2009年,全县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组织
发展到3507个,社会化服务程度达到90%以上。农产品市场服务体系建设 1986年,境
内农副产品交易实行以国家和集体流通部门收购为主、农村集贸市场交易为辅的流通
体制。参与农副产品流通的行业主要有粮食、供销、食品、外贸等,农村共建集贸市
场70余处。1994年后,国家取消农副产品统派购制度,县委、县政府要求各乡镇搞好
市场规划、建设和管理,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专业市场建设。1995年,市场建设推行
“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办法,重点建设粮食、蔬菜、花卉、畜产品、林产品
等6处农副产品专业批发市场。 庄寨鲁西南大市场、普连集和古营集杞条大市场、阎
店楼油料市场、魏湾粮食市场、侯集大牲畜交易市场等相继建立,年交易额达12亿元。
2001年,庄寨和桃源的桐木市场、青堌集的芦笋与方便面市场、普连集和古营集的杞
条市场、孙老家的朝天椒市场、阎店楼的花生市场、倪集的大葱市场、大集的蔬菜市
场和侯集的大牲畜交易市场等8大交易市场初具规模, 实现年交易额16.8亿元。  至
2009年, 全县农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到120处,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12处,参与农
副产品流通的人员达2万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