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b&A=9&rec=24&run=13

【概述】2010年,全区加快推进和深化各项改革,积极扩大对外开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坚持走“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路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全
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3.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79亿元,
下降1.8%;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50.11亿元, 增长13.5%;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16.7亿元,增长
14.4%。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4∶53.5∶45.1调整为1.2∶52.9∶45.9。第一、二、三次产业分别
拉动GDP增长0.01、 6.84、 6.85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08%、49.90%、
50.02%。

【农业】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增加值5.79亿元,同比下降1.8%。全年完成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0亿元, 其中农业总产值5.5亿元;渔业总产值0.3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
0.24亿元;林业总产值0.47亿元;牧业总产值2.49亿元。粮食丰产丰收,全年粮食总播种面积35.08
万亩,粮食总产13.17万吨,其中夏粮总产量6.35万吨,秋粮总产量6.82万吨。粮食单产375.4公斤/亩。
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绩。有线电视用户为8.5万户,入户率为75%,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汽
车、电话、公路实现村村通;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95.86%。

【工业和建筑业】全区按照“工业强区”的发展目标,坚持走“内涵发展,转型升级”的路子,
并开展“工业发展年”活动,不断培植骨干企业、发展壮大工业经济,工业经济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 个数迅速增加,由2005年的372个发展到2010年的
553个。 各项经济指标快速发展。 全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25.45亿元,增长28.5%;实现利税总额
77.39亿元,增长32.9%,其中利润总额60.88亿元,增长38.2%。
产业特色日趋凸显,支柱产业不断提升。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食品、板材、有色金属三大
支柱产业共339家,累计完成产值690.77亿元,增长23.1%;实现利税49.94亿元,增长41.2%,其中
利润40.08亿元,增长46.8%。

2010年三大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表(略)

骨干企业群体持续发展壮大,成为拉动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同时也培育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
名牌产品。 全年有134家企业产值过亿元,比上年增加27家,累计实现产值612.82亿元,其中产值过
10亿元的企业10家。 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107家, 比上年增加25家,实现利税43.83亿元,同比增长
39.6%。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知名品牌实现新突破,全区现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山东著名
商标15个。工商注册的中国名牌2个,山东名牌22个,服务名牌3个。
建筑业生产效益稳定增长。全区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57.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60.88亿元,
增长62.93%。其中,建筑工程产值145.94亿元,增长68.52%;安装工程产值10.13亿元,增长22.9%;
其他产值1.69亿元,减少44.7%。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5.5亿元,增长6.9%。

【固定资产投资】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20.46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城
镇投资完成217.16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72.8亿元,同比增长9%;农村投资完成103.3亿元。全
区共有投资项目730个。其中,年内新开工项目478个,完成投资141.4亿元;过3000万元的项目260个,
完成投资213.2亿元;过5000万元的项目166个,完成投资183.7亿元,其中新开工项目93个,完成投
资81.6亿元;亿元以上项目59个,完成投资135.6亿元。
是年全区有市级重点建设项目40个,其中32个重点项目顺利开工,完成投资54.2亿元。全区新上
(技改)工业项目383个,完成投资110.8亿元。其中过5000万元工业项目66个,完成投资69.8亿元。
投资结构日趋合理。建筑工程完成投资186.46亿元;安装工程完成投资34.7亿元;设备工器具购
置完成投资48.8亿元; 其他费用完成投资50.5亿元; 各构成部分占全部投资的比重分别为58.1%、
10.8%、15.3%、15.8%。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一产投资完成1.62亿元;二产投资完成120.12亿元,其中生产性固定资产
投资完成110.8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34.6%,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完成28.8亿元,占规模
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9%;三产投资完成198.72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62.1%,其中文化产
业投资完成14.29亿元,占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4.5%。三次产业投资结构比例由上年的0.2∶50.3
∶49.5调整为0.5∶37.4∶62.1,第三产业投资占比大幅提高。
民间投资增势强劲。民间投资完成201.8亿元,占投资总额63.1%。
资金来源到位率较高。国内贷款到位44.3亿元,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到位230.5亿元,占资金
来源的69.9%。

【商贸】继续发展商贸中心优势,努力保持商贸市场的持续繁荣,搞好传统批发市场的改建,建
设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居民收入逐步提高,消费品市场总体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增长势头。全年全区实
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2.86亿元,同比增长19.9%。城镇零售总额实现351.46亿元,同比增长19.9
%。其中,城区消费市场零售额累计实现346.28亿元,同比增长20.2%;乡村消费市场累计实现消费
品零售额1.4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3%。
全区批发零售、 住宿餐饮业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批发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57.58亿元,增长
17.0%;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68.27亿元,增长20.6%;住宿业实现零售额3.59亿元,增长22.0%;餐
饮业实现零售额23.42亿元,增长18.9%。其中,限额以上商贸企业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93.06亿元,
增长31.8%,高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11.9个百分点。

【邮政、电信】邮政业务总量3458万元,增长11.3%。电信业务收入16.97亿元,增长29.4%;固
定电话用户29.74万户;移动电话占据主导地位,移动电话用户153.8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7.91万
户。网络办公、网络视频会议、网络教学等工作方式和网上银行、网络购物、网络聊天交流等由时尚
变为普及,互联网获得高速发展,年末互联网用户达18.34万户,比上年同期增加2.07万户。

【财税、金融】全区财政收入24.5亿元,增长20.3%,占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5.2%。税收
收入为20.5亿元,增长20.45%,占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4%,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85.4%。国税
(含海关代征,不含市直)和地税(不含市直)实现全部税收收入45.61亿元,增长26.1%,占二、
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8%。
金融业运行平稳。金融机构存款余额681.62亿元,增长17.4%,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06.81亿
元,增长21.7%。金融机构贷款余额588.25亿元,增长14.5%。

【文化、教育、卫生】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全区拥有区级公共图书馆1个,档案馆1个,群众艺术
团1个,文化馆1处,文物所1个,文化艺术研究室1个。公共图书总藏书量29.2万册。文化产业蓬勃发
展。年末,全区共有文化产业单位2346个,从业人员2.2万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30.17亿元,同比
增长24.7%,占GDP的比重为6.4%,比上年提高0.35个百分点。
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全区辖区内各类学校147所(不含大学),其中普通中学32所,中等专业学
校12所,小学103所,全部在校学生共有167588人,学前一年受教育率、义务教育普及率均为100%,
高中段升学率为100%。全区有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1处,省级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9处,省级
规范化学校20处,市级规范化学校70处。全年全区共有10476人参加高考,本、专科学生录取7268人,
其中本科录取人数为4158人。
卫生工作逐步加强。 全区辖区内拥有医院、 卫生院50处,拥有病床床位7298张,卫生技术人员
6865人。其中,拥有民营医院16处,拥有病床610张,卫生技术人员538人。年末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
数达468630人。

【居民生活、社会劳动保障】城乡居民收入实现较快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21038元,比上年增长12.0%;城镇在岗职工平均工资35861元,增长11.9%;农民人
均纯收入8158元,增长13.8%,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性支出4890元,增长12.2%。
全区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246807人,其中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职工为115632人,参加城镇居民医
疗保险的人数为131175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380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4365人,下岗再就
业人数4394人。
注:1、本文所列国内生产总值指标均为现价,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2、本文所列数据不含马厂湖镇。

撰稿:张广卫

审稿:王希层 寇利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