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轶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8&rec=641&run=13


  沂水县明清科第名录
  历史上的刘南宅
  刘南宅是沂水县刘氏家族的住宅,位于县城西南部(今德意·沂蒙国际财富中心),南
起相家槐树,北至望仙桥(鞍子桥向西50米处),约占阳西街面积的三分之二,是旧沂水城
最大的民居建筑。刘南宅建于明朝,按阴阳八卦建设,故亦称八卦宅,分为南宅、中宅和北
宅,全部是用水磨砖建成的瓦房。三宅毗连,鳞次栉比,以南宅为最,号称刘南宅。1867年
,捻军占领沂水城时,将刘南宅的全部楼房放火烧毁。多数厅房、平房后来都获重建。1939
年日军侵占沂水城时,此宅被日军改建为据点。1944年,解放沂水城时,房屋大部损坏。解
放后,改建为酒厂,刘南宅至此荡然无存。
  刘南宅后来演化成沂水刘氏家族的代名词。“刘南宅”是沂水县的名门望族,官宦世家
,闻名遐迩,其原籍为四川省内江县玉带溪村,1369年(明洪武二年)迁至山东潍县马司里
。刘堂于明成化年间又迁莒县冢头村,再迁入沂水,遂成刘氏沂水之始祖。刘氏自三世跻身
仕途,四世刘应宾官至明朝吏部郎中,明亡后降清,为通政使巡抚徽宁等地,威势煊赫。自
此“刘南宅”科第蝉联,代有闻人,先后有6名进士,4名举人,1名贡生,11人为官,成为明
清两代的缙绅世家,也是沂水最大最具权势的家族。刘南宅东西院大门写有《世进士》《大
夫第》两块匾,就直接显示了其显赫的地位。沂水历任县官在“为官不得罪臣宦”的座右铭
的指导下,每次上任、离任都首先要到刘宅拜访。有的未接任前还以刘南宅为行辕。清代考
秀才,“刘南宅”有权向县官保荐人员,然后送沂州府复试。
  清末民初,同盟会在沂水获得发展。1907年1月,同盟会员周建镐出资创办沂水县第一处
私立初等小学堂第一公学,并暗中进行革命活动。1907年冬,沂水县最大的封建势力集团“
刘南宅”,在官府的支持下,派一群地痞,将第一公学捣毁。1908年1月,周建镐又联络同盟
会员郑瑞麟、郭伯甫等成立第二公学,一度成为沂水的革命中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刘南宅”十三世刘敬修,字琢堂,曾捐资取得户部郎中的官衔,后为山西试用知府,分守
山西冀宁道,因辛亥革命波及山西,刘惧怕革命党,1912年弃官逃回沂水县刘南宅。同年,
沂水县同盟会蓬勃发展,又直接威胁到刘宅的权势和利益。刘敬修之长子刘诚策划组织了共
和党,力图与同盟会对抗,其成员多为地主、乡绅等封建顽固保守势力,如埠前庄刘建堂、
北刘家店子刘荫第,北关街牛鸿轩、垛庄刘云浦等,并都设有武装,装备钢枪等武器,其中
“刘南宅”武装号称第三团,人数有一、二百人,士兵仍留有长辫,其长官称为“总办”,
其权限可以抓人,管押犯人,并编写“敲皮鼓,吹长号,张勋的兵就来到,先杀革命党,再
杀孙文党,带辫子的哈哈笑,半截发的吓一跳”的歌谣来宣传维护其势力。
  1913年1月,周建镐、高筱山率领第二公学师生砸毁碧霞元君神像,并将碧霞元君庙作为
校舍,此举震惊沂水县,动摇了沂水县的封建神权。“刘南宅”遂利用群众迷信思想,公开
或秘密地对第二公学进行诋毁破坏,致使少数学生一度退学。1913年4月,沂水刘氏私立尚志
两等小学校建立,系“刘南宅”所办,校长为刘诚厚,对抗同盟会所办学校。1913年5月,袁
世凯组织进步党,对抗孙中山的国民党,沂水县共和党也改名为进步党,并在东会馆召开成
立大会。同年冬,袁下令解散国民党,逮捕同盟会员。1914年1月,“刘南宅”串通官府逮捕
了沂水县同盟会领导成员周建镐(瑞麟)、杨宝林、郑瑞麟、高筱山,并递解济南下狱,时
称“三麟之乱”,第二公学遭破坏。1915年,周病死狱中,其余三人经保释出狱。
  1918年尚志两等小学增设初中班,并改名为沂水私立尚志中学,校长刘敬修(后为刘诚
宽)。1921年,刘诚宽任沂水县第二任商会会长,商会附设商团,有士兵20余人,配备钢枪
等武器,刘还设立了商校,供商号子弟就读,对沂水县商业发展起了一定的组织保护作用。
刘诚宽还联络了一些地主、商人办道院,并负责烧香、扶乩、上供请神求供等事务。
  “刘南宅”在民国初期仍有数百亩上等土地,但因其权势渐趋衰落,仅靠其土地收入来
维持整个大家族及第三团、道院、刘氏私立中学,已捉襟见肘,最后第三团、道院、私立中
学相继解散,“刘南宅”逐步败落。
  “刘南宅”后裔在共产党的影响下,多数走上了革命道路,刘敬修之四子刘诚厚是一位
开明之士,他首先脱离“刘南宅”,先后投靠薛笃弼、秦德纯,曾任国民河南开封县政府县
长、山东省民政厅秘书主任等职。抗战期间,其支持子女参加八路军,建国后任山东省人民
政府参事室秘书。最小的女儿刘峻1942年在对崮峪战斗中壮烈牺牲。儿子刘亮在战争年代参
加革命,曾任战地记者,建国后在中纪委工作。
  合议厅修建纪实
  沂水县合府办公厅原位于县政府大楼的西北角,其修建于1935年5月,同年9月建成,是
沂水县长张里元为提高工作效率,改分离治事为合府办公而兴建。张里元以在押犯人经立保
暂释为建筑工役,令其劳动改造,视其表现好坏作为减刑或免刑依据。建筑费用4500余(银
)元。
  办公厅共5间,长20米,檐高5米多,建筑面积240平方米,大厅梁檩均用圆木结构而成,
墙壁全为块石砌成,坚固大方。办公厅前墙大门两侧有两块石刻,分别记筹款经过和合府办
公事由。右侧石刻《建筑办公厅筹款纪实》,文曰:自来县府弊绝风清者固多,而藏垢纳污
假公济私者亦不少,甚至遇事敷衍,稽压公文,阻碍县政进步。若欲便利监督,廓清积弊,
节省时间,急宜合室办公。于是烟赌罚款项下连同二十一年度结余,共请准三千元,并捐筹
千余元,就本府西院建筑办公大厅,但求坚固,不务华美。虽非千间广厦,聊是以庇我寒士
。遂与国庆日实行合室办公。自述其筹款经过,俾后之宰是邑是厅者有所稽考焉。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十日
定陶张里元立石
  左侧石刻《沂水县政府新建合府办公厅记》,文曰:
  古来政治之弊,曰一国三公,曰政出多门,盖及乎分工合作之精神,势力运用不灵,统
一难期。即以县制论,由房改局,由局改科,由科而分离治事改为合府办公。
  综其变迁之由,期收分工合作之效。里元摄篆斯邑,为统一行政职权,加速行政效率,
为呈准及捐募建筑费四千五百余元,鸠工庀材,建合府办公厅。经始于仲夏,落成于季秋。
从此分工合作之设置备,而行政效率必速,则一国三公、政出多门之弊或不至见于今日矣。
愿与同人等共勉之,是为记。
  中华民国二十四年十月十日
  定陶张里元立石
  办公厅的建成改变了当时官不修衙之故例,开创了合府办公之新风,提高了办事效率。
办公厅建成后,虽历经60余年沧桑,仍坚固如初,经常在该厅举办一些会议,是沂水城所存
最早的建筑物。1998年11月因兴建办公设施被拆除。
  张里元在沂水
  1933年12月,张里元由文登调任沂水县长,1936年6月其离任。张里元(1890~1975),
又名张之一,山东定陶县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1923年任西北垦殖考察委员。
1925年任冯玉祥西北军军法处主任。1930年,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中原大战,冯、阎败
退,张里元回到济南,后经何思源推荐,任文登县长。
  当时,因国民政府政治腐败,军阀混战,沂水县秩序混乱,土匪遍地,群盗蜂起。张到
任后,为维护其统治,稳定政局,希冀振兴沂水。采取了兴利除弊的措施,做了很多有利于
沂水人民的事情。故虽已历60余年,人民群众仍传诵其事迹。
  (一)合府办公
  1928年,国民革命军入鲁,北洋军阀政府垮台,沂水县公署改称县政府,县知事改称县
长。县政府设两科一室和公安、财政、建设、教育4个局,县政府人员分离治事,政出多门,
推诿扯皮现象严重。张里元任县长后,为统一行政职权,提高工作效率,
  根据省令,裁局设科。其行政机构设秘书室掌机要,第一科管行政,第二科管税收,第
三科管财政,第四科管建设,第五科管教育,还设公安局和司法处。为克服政出多门之弊,
收分工合作之效,决定兴建县政府办公厅,改分离治事为合府办公。1935年,办公厅开始兴
建,9月建成。建成后,上至县长下至办事人员均在厅中按时上下班,开创合府办公新风,办
事效率大为提高。1935年冬,张里元又将全县125个小乡合并为30个大乡,10个区。
  (二)禁烟除弊
  民国初期,沂水县无论城乡士绅,县政府人员,还是普通民众仍有吸毒恶习。张里元对
鸦片的危害深恶痛绝,故在沂水任职后,为维护民众健康,积极倡导禁烟,并采取有力措施
严禁吸食。他首先将吸食者分期分批强行集中起来进行训教,讲明吸毒之危害,并使之与家
人、外界隔绝,严防带入鸦片,使吸食者戒掉毒瘾。一旦发现有违抗禁令继续吸毒者,严加
责罚,并处以巨额罚款,其罚款归公作为修建办公厅和文明监狱之用。其次,他令人召集绘
画师画禁毒宣传漫画,将漫画张贴在县城主要街道上,广泛宣传戒烟禁毒。并让民众教育馆
编印小册子宣传禁烟,一是分发各乡村,二是让盲人在说书训练班学习后,在乡间演唱宣传
。再次,张里元不仅对民众乡绅严禁吸毒,而且对区乡当权者更加严厉。当时三区区长耿海
南违抗禁烟令,继续吸毒。张里元闻讯后,带领随从人员连夜经马荒、草沟、柴山等村庄步
行赶至三区驻地东里店,将正在吸毒的耿海南逮捕,押解到沂水城监禁。由于其禁烟措施有
力,雷厉风行,亲自督办,故在全县基本杜绝吸毒恶习。
  (三)剿匪除害
  20世纪30年代,沂蒙山区土匪侵扰,群盗为害,土匪放火、抢劫、绑票、勒索、杀人劫
财,县内无论贫富均惊恐不安。张里元到任后,经常带领武装人员剿匪,并且除恶务尽,不
留后患,沂水匪患一度绝迹。1934年7月,济南军法官田某奉命到临沂点验66旅李占标部,在
穆陵关被土匪宋花山、相巽等人绑架,匪要求上报准其招安。张里元接省政府命令,协助鲁
北民团军总指挥赵鸣远前往营救。张里元与赵鸣远分兵两路进山搜剿,民团军与土匪在沂山
石塔沟遭遇,土匪逃窜。他俩率兵赶至卞山老猫窝追剿土匪。匪劫人质遁往卞山凤凰峪,后
又窜向临朐涝洼庄,田某趁土匪困乏,逃脱,赵鸣远与张里元见田安然归来,遂令部队各回
原防。同年,沂水县祉村人刘小栋又被宋、相等匪掳去。张里元接报后,决心消灭匪患,先
将相巽之母扣为人质,以防土匪撕票。张里元让民团军排长魏鸣歧率士兵40人,到穆陵关马
站镇,扬言剿匪,而他亲带便衣队长郑念三及队员十余人奔向松峰头,经古村、萧家杨庄到
达崖庄,后又探知匪已窜往石槽峪,他又调集了5名联庄会员,和便衣队一起经蛮子胡同、下
庄河、霹雳石、上流庄,在石槽峪与匪相遇,匪携人质逃跑。次日,张里元率兵追到二泉庄
,匪又向三山朵子、老龙汪、歪头崮等地逃窜,张里元率兵紧追不舍,匪不敢撕票,只得放
弃人质,乘夜逃出沂山,奔往青岛。张里元派人追到青岛,在安丘县和青岛警察所协同下,
将土匪捕获于青岛码头,经安丘县政府审理定案,呈报省政府批准将匪众就地正法。唯刘超
中报案有功,释放回原籍。张里元剿匪除害,沂水大定。
  (四)集谷救灾
  1935年,张里元安排修建粮仓。同年秋,他动员民众捐献谷物,以防歉年饥荒,民众踊
跃捐献,尤以城区附近居民捐谷最多。1936年夏,阴雨成灾,鲁西黄河决口,汪洋百里,灾
民流离失所,四处逃荒,仅到沂水就食者有5000之众。张里元令人在城西门外沂河沙滩上修
建大片简易棚房,安置灾民,动用所集谷物救助灾民。还在棚房中办临时教学班,供灾民子
弟就读。所集谷物除救助灾民外,尚有余粮。1939年,日军侵占穆陵关,逼近沂水城,国民
党51军(于学忠部)和40军(庞炳勋部)阻击日军,张(时任临沂专员),命沂水县政府调
拨民夫将储粮运至葛庄,以供抗日部队食用。
  (五)筹款筑路
  20世纪30年代,沂水县城内路况较差,坑坑洼洼,不堪行走。张里元于1934年和1936年
两次主持铺设了县政府前街和东关街,全长1395米,费用约4000~5000(银)元。其经费主
要是钱粮税附加费,另有部分商号捐款。并调集十个区的民夫来沂城修路。路面用块石叉花
铺成,中间有两行间隔1米多宽的平整条石路面。条石长1米,宽半米。路两侧有路沿石,整
齐大方。1935年,张里元又率领全县民众修成青(州)临(沂)公路沂水段,系沙土路面,
费用由县政府按地亩摊征得钱款。
  (六)徒步当车
  张里元任沂水县县长后,一改旧知县、知事、县长之习,不坐轿,不骑驴,布鞋草履,
徒步当车,无论在县城办事,还是到乡下出差,从不辞艰辛。有一次到葛沟(今属沂南)抓
赌办案,来回130多公里,其仍徒步来往。他虽为一县之长,却不慕虚荣,不修边幅,不用烟
酒,不尚奢侈,生活节俭,衣着朴素,夏着布衫草履,冬穿粗布大袄,无论秋冬从不穿袜。
其俭朴作风至今仍为沂水民众津津乐道。
  范筑先在沂水
  范筑先(1882~1938),山东省馆陶县(今属河北省)人,原名金标,字竹仙。1904年
入北洋陆军。1926年后,在冯玉祥部任第一路军参谋长。1931年在韩复榘部任第三路军少将
参议。1932年5月至1933年7月,1936年6月至1936年11月,范筑先先后两次任沂水县县长。
  范筑先来沂水时,沂水境内土匪蜂起,群盗为虐,社会腐败动荡。他勤于政事,事多躬
行,亲至区乡,弭盗安民,振兴教育,文事武备,稍见成效。其为政清廉,深得人民拥戴。
后因发生“黄石山惨案”,郁闷成疾,遂辞职去济南养病。
  (一)禁赌除弊
  范筑先任沂水县长时,因境内赌博成风,导致不少人家破人亡。他决定在全县实行禁赌
,除此恶习,经常亲率人员下乡抓局禁赌。当时,高桥区四官庄(今属杨庄镇)有一个大赌
徒“郝六大个子”,设局聚赌,祸害乡人,老幼皆怨。1933年春,范筑先获悉后,亲率副官
赵文奎、文书刘培芝到四官庄查办。“郝六大个子”等人闻范筑先到来,遂关闭寨门。郝六
大个子窥见一县县长仅带随员2人,且不带武器,顿觉其浩然正气,凛然可畏,思虑再三,命
手下打开大门,负荆请罪,愿接受处罚。范筑先遂进入寨内,并向郝六大个子示以宽宥,晓
以改邪归正重新做人的道理。郝六大个子等人聆训后,决心悔过,痛改前非,此后此人没有
再赌博,并在抗战期间拒当汉奸。沂水赌博风气一时为之绝迹。
  (二)擒匪除害
  当时,沂水县马站、沙沟一带有土匪齐学志(费县人)、康连禄、杨大弯、于五洲、刘
二车等人为害乡里。范筑先查明后,亲到七区(马站区)区公所布置剿匪事宜。范责成区长
程启心让联庄会一、二、三甲甲长到区公所聆训,令他们限期捕获匪徒。程启心又按照范筑
先的布置,让全区24乡乡长前来开会布置具体事宜。第一甲负责在益新公路西,堵截土匪,
使其不致逃窜,二甲、三甲围剿众匪。二、三甲联庄会会员在东埠庄与匪遭遇,后又追至黄
墩山、龙潭洞,齐、于二匪越山逃脱包围,康、杨二匪因饥困交加,束手就擒。后经省第三
路军指挥部军法处批准将二匪就地正法。
  二匪正法后,仍有关顶庄惯匪刘二车打家劫舍,绑票勒索,祸害百姓。刘二东与七区前
任区长邱培桢相勾结,一黑一白,狼狈为奸。范筑先即函谕邱培桢将刘二东捕获送县听审,
实欲一箭双雕。邱培桢接谕后,不敢将刘二东活口送县,派人将刘二东截杀,呈首送县,以
脱其罪。
  范筑先知其伎俩,便张贴布告,悬刘二东首级示众,以达敲山震虎之功效。自此,范筑
先在沂水县任职期间,匪患基本绝迹。
  (三)体察民情
  范筑先任沂水县长后,不论下乡体察民情,检查教育,还是抓赌办案,常与随从翻山越
岭,徒步跋涉,不辞艰辛。不务奢华,生活俭朴,平易近人,常与百姓叙家常话桑麻。有一
次他率众到崖庄区杨庄村查学务,村长准备酒饭宴请县长,范筑先拒吃酒宴,而主动提出吃
农家常用饭食煮地瓜。此举引起全村民众的敬佩和称赞,且流传不衰。
  (四)“黄石山惨案”与范筑先
  1932年,沂水县六区区长杜守然(字绍增)任意增收苛捐杂税,鱼肉乡里,私设公堂,
青旗会与之发生冲突,青旗会首领张恒远之子被枪杀,青旗会大愤,遂将杜守然及家人、乡
丁等17人杀死。范筑先到任后,对杜守然一案多次下乡查访,明其原因后,仅对杜守然家属
优厚抚恤,并未归罪大刀会。
  1933年6月,青旗会与国民党81师运其昌旅在苏村区司马店子发生冲突,旗会获胜,缴得
冲锋枪20支和其他枪支,运其昌部略有伤亡。范筑先曾带兵打仗,深知现代化武器与冷兵器
之差距,力主和平解决青旗会问题,但韩复榘部81师师长展书堂奉韩复榘之密令,不理睬范
筑先之建议,率运其昌旅、唐邦植旅进剿。同年7月,运旅向黄石山出兵之际,向范筑先索要
经费给养,范筑先加以拒绝,以期掣肘运其昌旅。范筑先此时忧心忡忡,至“黄石山惨案”
发生,3700余人被害,范筑先乃称病辞职而去。
  (注:1938年11月15日,范筑先在聊城战役中为抗击日军壮烈殉国,年仅5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