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8&rec=605&run=13


  艾滋病 2005年,开始实施全国艾滋病防治项目,采用VCT,加强对外来人口、献血者、
在押人员等重点人群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共采集血样1328份,并及时进行了HIV抗体初筛和
逐级送样确诊。2006年,共报告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20例,其中13例为外来妇女,5例
为阳性外来妇女配偶,1例为外地报本地疫情病例,1例查无此人。自2007年开始,每季度对
沂水县在羁人员进行HIV抗体初筛,2007至2008年共检测1309人,结果均为阴性。当年共报告
感染者7例,死亡3例。2008年,沂水县启动“2007年中央补助沂水县艾滋病防治项目”,中
央补助3.95万元用于在羁人员HIV检测、免费自愿咨询检测(VCT)、宣传教育等艾滋病防治
工作。当年共报告感染者4例,死亡4例。
  霍乱 1991~2008年,县疾控中心、县医院及各乡镇卫生院都设有霍乱防治机动队,配备
相应的防治药品、药械和SPA快诊液,设置肠道门诊,建立健全登记本、报告卡,并统一于5
月1日开诊。1994年,在青岛打工人员中发病6例,在大连打工人员中发病2例。1995年,在大
连打工人员中发病1例。县防疫站迅速采取防治措施,堵住了疫情输入。2003年,共诊治腹泻
病人548例,均做了SPA快诊,细菌培养95份,其中检测水样77份,食品18份。2004年,诊治
腹泻病人590例,均做了SPA快诊,检测水样31份,均未发现疑似病例。2005~2008年,无霍
乱疫情报告。2006年,共报告腹泻病人575人,快诊检测316份,细菌培养66人份。对食品、
其他外环境监测120份,水样14份,结果均为阴性。2007年,共报告腹泻病人461例,快诊33
份,水样12份,食品及其他环境监测32份,结果均为阴性。2008年,共报告腹泻病人322人,
快诊19份,细菌培养38人份,水样12份,食品及其他环境监测60份,结果均为阴性。
  流行性脑膜炎 1991~2000年,共发生12例。由于疫苗注射及时,接种率逐年提高,流行
性脑膜炎发病逐年减少。2004年,发生4例。2005年,没有发病病例。2006年,报告1例,为
外地报至本地病例。2007年报告2例,其中泉庄乡佃坪村1例,诸葛镇河西村1例。2008年无病
例。
  百日咳 1996年,百白破三联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管理规程,接种率、接种数量逐年提
高,发病率逐年下降,1991~2004年,共报告92例。2005~2007年,无病例报告。2008年发
生2例百日咳病例,其中四十里堡镇程家马庄1例,杨庄镇龙泉村1例。
  猩红热 1997~2000年,共发生4例。其后未发生。
  麻疹 1994~2008年,共报告86例。2008年11月,对8月龄~6周岁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强化
免疫。
  细菌性痢疾 随着卫生条件的改善,细菌性痢疾发病数逐年下降,1991~2008年共报告2
256例,无死亡病例。阿米巴痢疾,2006年报告1例,2007~2008年,无病例发生。
  伤寒 1991~2008年,县防疫站每年对易感人群进行预防接种,伤寒发病率不断降低。1
993~1997年发生4例。1998~2003年未发生。2004年共发生9例,2005年无报告病例。2006年
报告4例,2007年无病例,2008年报告4例。
  病毒性肝炎 县防疫站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每年
对重点人群接种乙肝疫苗,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率达90%以上。1991~2003年,共报
告病毒性肝炎4215例。2004年底,圈里中学发生甲肝疫情27例。2004~2005年,共发生病毒
性肝炎387例。2006年,报告本地乙肝病例187例,甲肝3例,肝炎发病率17.52/10万;3月20
日~9月30日对全县15岁以下儿童开展一次乙肝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共接种109112人(次),
接种率为96.25%。2007年,报告本地乙肝161例,甲肝2例。2008年,报告本地乙肝203例,甲
肝1例。
  乙型脑炎 1991年报告发病5例。1992年发生48例,分布在17个乡镇,47个自然村,其中
1户发生2例。1993~1999年共发生74例。2000~2005年无病例。2006年报告1例,为莒县病例
。2007年、2008年无病例。
  流行性出血热 1991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率为22.14/10万。1993年发病率开始上升,1
998年,发病率在42.8~67.52/10万之间。同年,开始对易感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
。1999年接种2000人。2000年接种4万人。同年,出血热发病率为69.65/10万。尽管每年冬春
两季都开展大规模灭鼠,但防治效果不明显,发病率仍逐年上升。2001年,沂水县被山东省
卫生厅定为流行性出血热重点管理县。同年,对易感人群6000人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接种
。至年底,共报告发病6546人,死亡10人。2002年,接种9400人。同年,报告发病167例。2
004年,共报告出血热40例。2005年,报告出血热29例。2006年流行性出血热发病26例,鼠密
度监测显示,灭鼠后室内、外鼠密度均低于1%。2007年发病34例,同年开展了两次鼠密度监
测,每次监测2个乡镇的2个村,野外布鼠夹不低于200个,室内布鼠夹不低于100个。同时,
加强了出血热漏报率调查。2008年发病24例,均进行了个案调查。
  新生儿破伤风 从1995年9月起,纳入法定乙类传染病管理,推广新法接生。对所有育龄
期妇女接种破伤风类毒素,并对新生儿破伤风进行监测。1996年发生1例,1998年发生3例,
2001年发生1例。2002至2007年无病例,2008年报告1例。
  肺结核 1997年,肺结核纳入法定传染病乙类报告管理。至2008年底,报告发病4685例。
  脊髓灰质炎 1990年9月,道托乡东曹河村发生1例脊髓灰质炎病例。1991年,开始实行每
月冷链运转,基础免疫服苗,每年1月5日、4月25日、12月5日,对0~4岁儿童实行强化服苗
,服苗率95%以上。至2008年底,未发现可疑病例,经国家卫生部、山东省卫生厅考核达到了
消灭标准。
  手足口病 2006年,报告手足口病例2例,之前无报告。2007年,手足口病在全国、全省
呈爆发流行,特别是进入5月以来,全市手足口病出现了明显上升趋势,沂水县及时制定手足
口病防治处理预案,成立领导小组和防治技术组织,利用多种方式积极开展防治知识宣传,
并抽调专业人员43人,组成驻点工作组,进驻出现疫情的乡镇。2007年,共报告180例,分布
于17个乡镇,男性124例,女性56例,男女比例为2.21:1。散居儿童148例,幼托儿童20例,
学生12例。5岁以下儿童154例,占发病总数的85.56%。
  2008年5月,该病被纳入丙类传染病。当年共报告230例。分布于18个乡镇,男性165例,
女性65例,男女比例为2.54:1。散居儿童178例,幼托儿童43例,学生8例。5岁以下儿童19
4例,占发病总数的8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