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河 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8&rec=37&run=13


  全县有大小河溪622条,其中河道长1~2公里的352条,2~3公里的97条,3~4公里的50
条,4~5公里的31条,5~6公里的22条,6~7公里的25条,7~8公里的8条,8~9公里的10条,
9~10公里的3条,10~20公里的14条,大于20公里的10条。主要河流有沂河、沭河和浯河。
  沂河 原名“沂水”,为山东省第一大河,也是县内过境最大河流。共有四源,分别是徐
家庄河、大张庄河、高村河和螳螂河。徐家庄河、大张庄河和高村河入沂源县田庄水库后东
流,在沂源县城南左汇螳螂河,在城南入干流。《辞海》称“沂河出沂源县鲁山”,即指此
源。大张庄河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应属沂河主源。沂河在沂源县下河村东南入沂水县境。
向东南流,经泉庄,流程14公里入跋山水库。出库后折向南流,流经龙家圈、沂水、许家湖、
姚店子等乡镇的边沿地区,流程35公里,在邵家宅村南入沂南县境,再经临沂、苍山、郯城
等县(市)入江苏省,在灌云县燕尾港入黄海,全长574公里。在沂水县境内河段长56公里,
河床最宽处1200米,平均宽670米,流域面积1437.7平方公里。沂河在境内支流繁多,从右
岸汇入的主要支流有马莲河、崔家峪河、黄庄河、港埠口河、姚店子河;从左岸汇入的主要
支流有暖阳河、顺天河、小沂河、埠东河、王家庄子河。
  沂河属山洪河道常年性河。1959年以前,汛期可上下营航运,但汛期也易发生水患。仅
清代沂河决口12次,给沿岸人民造成很大灾难。1944年全县解放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党和人民政府领导群众在其上游流域内进行封山造林,闸山沟、修塘坝、水库,下游进行导
沭整沂,加固堤坝,疏通河道工作。1960年5月,在其上游的跋山与无儿崮之下的白腊顶之
间,将沂河截流,建成了一座大型水库——跋山水库,库容量5.08亿立方米。水库建成后,
使库下游的35公里河道仅有涓涓流水。全年仅汛期河水较大,故沿岸群众已在河床上广种粮
食、蔬菜、瓜果等。
  沭河 原名沭水,俗称茅河,为县内第二条大河,发源于沂山南侧泰薄顶,有东西两个源
头。东源头始于泰薄顶东的寺峪村北,名寺峪河。西源头始于泰薄顶西的石槽峪村北,名石
槽峪河。两源水在沙沟镇霹雳石村东南汇合后南流,经东、西于沟村南,九岭坡村西入沙沟
水库。出库后,沿高桥、马站、杨庄、道托4个乡镇的边沿东南流,在下村东南入莒县,再经
临沭县进江苏省入黄海,全长400余公里,沂水县境内流程51.3公里,流域面积747.6平方公
里。沭河水系在沂水县的支流颇多,从右岸汇入的主要支流有野坊河、住龙河、道托河、四
十里河,从左岸汇入的有富昌河、马站河、秀珍河等。
  沭河源出沂山南麓,自古有“头枕穆陵关,脚跳宿迁县”之说。其上游大部为丘陵山区,
支流众多,源短流急,加之流域内降水集中,致使来水快,洪峰高,流量大,陡涨暴落。每
逢山洪暴发,下游宣泄不及,往往溃决成灾。史料记载,自1730年(清雍正八年)至1949年
的200余年间,沭河发生水灾100余次,平均两年一遇。1911年至1948年的37年间,沂水县境
内沭河段发生水灾34次。1937年7月31日(农历6月24日)河水泛滥,仅沂水县境内就淹没村
庄5个,其中沭水村淹死308人,倒塌房屋800余间。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群众从整体上对沭河进行了大规模地治理。并于1959年11
月建成了一座大型水库——沙沟水库,库容量1.02亿立方米,将沭河水截流。河水除汛期外,
流水量甚小。
  浯河 为潍河支流。发源于圈里乡太平山,有东西两个源头,东源头为上二郎峪,西源头
为红石峪。两源水在小弓河村南汇合,流向自西北而东南,沿沂水、安丘县边境在景芝镇东
北入潍河。浯河在沂水县境内长23.1公里,流域面积225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漫流河、林头
河和圈里河。漫流河发源于杨庄镇邵家楼村西北,流向西南—东北,河道长10公里。林头河
发源于富官庄乡墙框村,流向东北—西南,在西得水村南折向西北,河道长10.5公里。圈里
河发源于圈里乡北石栏村,流向西北—东南,河道长8.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