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农田水利建设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8&rec=203&run=13

  灌区 沂水县境内共有设计万亩以上大型灌区6处,即跋山、沙沟、寨子山、北社、许家
庄、夏蔚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7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97万公顷。
  跋山水库灌区,分布在沂河两岸,分东西两灌区,原为引(沂)河灌区。西灌区于1955
年开挖,东干渠于1958年5月开挖。1960年,跋山水库基本建成后,被改造为跋山水库灌区,
后经四次变更设计形成现状渠道。渠首设计流量24.1立方米/秒,其中东干渠19.1立方米/秒
,西干渠5立方米/秒,设计灌溉面积3.6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77万公顷。1960~1979年
,国家投资对总干和东干渠进行配套建设。1980年,省水利厅批复跋山西干渠1986~1988年
度进行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总投资280万元,对总干分水闸至黄山铺镇龙山官庄村15.7公里进
行开挖、衬砌、建筑物及支渠配套工程。1989~2000年,进行三次较大的续建,共完成投资
596.6万元,其中,利用灌区股份制股金225万元,共完成工程量50.69万立方米,总投工53.
02万个。2003年,对渠首段、后埠东村东段及城里长寿街段总长5.45公里的干渠进行清淤培
堤,浆砌石挡土墙衬砌,渠底防渗处理及28座渠系建筑物的新建、改建,完成工程量17.25万
立方米,总投资1608万元,完成工日15.01万个。2008年底,开始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
程(第二期和新增)。经过不间断地维修加固,使跋山灌区的输水灌溉得到有效改善,灌区
有效灌溉面积1.15万公顷。
  沙沟水库灌区,分南北两干渠,始建于1966年。渠首设计流量6.03立方米/秒,设计灌溉
总面积0.86万公顷,因渠系配套不完善,实际有效灌溉面积仅达到0.24万公顷。1986~2000
年,沂水县自筹资金,多次对渠道实施加固与维修,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两次。第一次是沙沟
北干渠续建配套工程,1989年3月开工,1989年11月完成。工程总投资120万元,主要进行自
渠首至马站镇高庄村(桩号0+000~12+000)全长12000米干渠的维修培堤,重点段浆砌石衬砌
,建筑物维修改建与放水斗门增建。共完成渠道衬砌4400米,泄洪闸改建4座,倒虹吸维修改
建3座,安装放水斗门36个及干渠改道1200米,完成总工程量12.57万立方米,工日13.1万个
,扩大改善灌溉面积0.14万公顷。第二次是沙沟南干渠续建配套工程,1993年9月开工,同年
12月底完成。总投资131万元,共完成干渠维修28.4公里,新建泄洪闸4座,生产桥5座,放水
斗门71座,总工程量10.87万立方米,工日11.57万个,扩大与改善灌溉面积0.24万公顷。
  寨子山水库灌区,始建于1972年,设计灌溉面积0.11万公顷。因缺少建设资金,自水库
建成后渠道一直未进行有效的开发建设,因此其有效灌溉面积仅100公顷,且大多为放水到沟
道,然后进行提灌,年征收水费3000~5000元。
  北社引河灌区,始建于1956年,拦河枢纽为土沙堆砌坝,渠首引水流量2立方米/秒。19
64年,拦河枢纽改建为浆砌石拦河坝,渠首引水流量4立方米/秒。1972年,在干渠下游黄崖
头段建125千瓦小水电站1座,并对渠道进水闸进行改建,对渠道断面扩大,渠首引水流量达
到6立方米/秒。灌区原设计灌溉面积0.2万公顷,后核减为0.1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0.1万
公顷。该灌区由于初建标准低,又经几次设计变更,造成建筑物输水能力不等,配套不完整
,且整个干支渠无防渗措施,灌溉效益较低。1996~2000年,筹集资金370万元,投工11.7万
个,对灌区分4个年度进行续建配套与维修,完成1.33万米的干支渠道断面扩大、开挖与浆砌
石衬砌工程,共完成土石方6.5万立方米,改善灌溉面积0.14万公顷。
  许家庄水库灌区,许家庄水库原名龙潭水库。建库初期定为中型水库后经核实降为小型
水库,灌区设计灌溉面积0.12万公顷,由于缺少建设资金,灌区一直未开发利用。1993年,
开始实施灌区开发建设,总投资69.1万元,其中,利用低息贷款33万元,群众筹集地方性建
材及劳务折款36.1万元。共完成干渠建设2条、总长5.9公里,支渠7条、总长6.04公里,建筑
物44座,进水流量1.0立方米/秒,计划扩大有效灌溉面积666.67公顷。但因工程建设资金严
重不足,所以造成工程建筑标准不高,效益发挥不理想。
  夏蔚水库灌区,建于1963~1965年,原设计灌溉面积733公顷,后来因缺少资金,渠道得
不到应有的维修养护和田间渠道配套不完善,而造成灌溉面积大幅度下降,灌区自1986年以
来一直没有进行大的施工。2008年底,有效灌溉面积仅为153公顷。
  机电井与扬水站建设 2008年底,全县共有机电井5533眼(深井303眼,大口井5230眼)
,配套机电井3383眼(机配井746眼,电配井2637眼),装机3730台,3.6万千瓦,机电井灌
溉面积达到3.84万公顷,占全县总有效灌溉面积的75%。小型水利工程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后,
机电井全部进行了拍卖、承包和租赁形式的改革,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自费、自建
、自管、自用、自营”的“五自工程”大批涌现,机电井灌溉工程的管理和运用有了明显好
转,成为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农田灌溉的水源支柱。
  1962年4月,沂水县首次在县城东岭建成第一座电力灌溉站,装机1台40千瓦,设计灌溉
面积133公顷,实际达到100公顷。1962~1990年,全县共建成并正常使用的固定式扬水站25
6处,装机272台,6754千瓦。1991年后,全县加强了固定式扬水站的建设力度,特别是在山
区农村。至2008年底,全县固定扬水站实际达到440处,装机458台,10480千瓦。
  节水灌溉 沂水县的节水灌溉技术设备于1978年引进,首次在四十里堡公社新城沟村试点
。1984年,在新城沟村建成了半固定式喷灌试验片,面积26.67公顷。1986~2008年,是沂水
县节水灌溉发展较快的时期,除了继续发展喷灌外还新发展了微灌、滴灌、低压管道灌、渠
道防渗灌溉及其他节水灌溉形式。至2008年底,全县已发展节水灌溉面积1.016万公顷,其中
,喷灌面积0.568万公顷,微滴灌面积290公顷,低压管道灌溉面积0.332万公顷,渠道防渗灌
溉10公顷,其他节水灌溉面积860公顷。沂水县已建成千亩以上重点节水灌溉工程4处,总灌
溉面积400公顷。即荣仁低压管灌溉工程,灌溉面积133.33公顷;许家湖半固定喷灌片,灌溉
面积66.67公顷;王庄大樱桃园微灌工程,灌溉面积86.67公顷,四官庄管灌加微灌示范片,
灌溉面积133.33公顷。节水灌溉技术有4项研究成果获市级科技进步奖。
  人畜饮水工程 2004~2005年,沂水县实施“百村人畜饮水解困工程”。至2005年底,共
完成人畜饮水工程项目10710余项,其中,大口井400眼,深井150眼,水池水窖1万余个、引
山泉160处。解决了1263个自然村、23.79万人和5.13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分别占应解决
自然村、人口和大牲畜的91.1%、90.2%和67.3%。2006~2008年,又开始实施革命老区饮水安
全工程和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建成工程203处,解决了279个村、26.16万人的饮水问题。
  河道治理 1991~2008年,共投入河道治理资金2.1亿元,其中,国家投资300万元,县投
资4200万元,乡镇投资5742万元,群众投资10758万元。投工408万个,完成土石方507万立方
米,治理大中型河道52条,268公里。全部采用高标准浆砌石衬砌护堤,共修拦河闸、坝200
0多道,增加蓄水1800万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
  治理后的河道,达到了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为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沂河治理达到了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彻底改善了城区防洪条件,保障了县城安全。
  中德合作山东粮援项目 由德国政府提供无偿援助,中德双方合作实施的营养保健项目,
主要以解决贫水山区人畜饮水困难为主,兼顾发展节水灌溉和水土保持。该项目前后共分两
期:一期工程1988~1990年;二期工程1990~1999年。1990~1994年,项目区由“三沂”(
沂水、沂南、沂源)扩大到平邑、费县、蒙阴及济宁市邹城。1994~1999年,项目区又有济
宁市泗水、潍坊市临朐、枣庄市山亭区及临沂市苍山等县区参加。2000年后,项目工程转入
管理阶段。
  沂水县是该项目发起县,也是最大的受益县。在粮援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共接受德国政
府无偿粮食援助和外汇援助达6000多万元人民币。沂水县项目区主要位于县境内西部、北部
,共15个乡镇、830个行政村、67.8万人,面积为1860平方公里。经过两期工程建设,沂水县
粮援项目共建设人畜饮水工程190处,解决了近15万人、16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建设农田
节水灌溉工程55处,扩大和改善灌溉面积2600公顷。建水土保持工程36处,控制31条小流域
的水土流失,面积达130多平方公里。在建设上述工程的过程中,共打深井38眼,大口井118
眼,建机房153处,修蓄水池169个,建水窖6900个,安装自来水1.62万户,铺设管道82万米
,架设输电线路26万米,整治水平梯田6500公顷,植水保林2850公顷,经济林2000公顷,建
拦水坝400座,拦沙坝2357座,修环山路500公里,动用土石1400万立方米,投工1200万个。
沂水县粮援项目获得重大成果,改善了项目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1993年和1999年沂水县两次被省政府授予“粮援项目先进县”称号。
  自2000年始,中德合作山东粮援项目沂水县项目区由工程建设阶段全面转入了管理阶段
。按照水利部《关于加强村镇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见》,对《协会章程》《管理细则》等规章
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对各个管理岗位推行管理目标责任制,建立水价制度,供用水合同制度
,使供水管理走向产业化、科学化、制度化。2004~2008年,投资433万元,完成供水工程的
维修改造。其中,2004年完成43万元,维修工程43处。2005年完成投资60万元,维修工程53
处。
  沂水县外援项目办公室先后开展了“粮援项目集中管理月”、“粮援项目供水协会年”
等一系列活动,多次举办技术培训班,组织去外地参观学习等。2004年,成立粮援项目县级
供水协会,引导粮援项目工程逐步走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持续发展”的道
路。22个项目区所在乡镇全部建立工程管理协会,各个协会对本乡镇的项目工程实行统一监
督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