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节支边移民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4&rec=513&run=13


    支边  1956年2月16日至5月19日,全县动员青壮年4975人(党员640人,团员1418人
,贫农2917人),去黑龙江省甘南县和察哈阳农场参加开垦工作。其中去甘南县开垦
荒地建新村的3980人,去察哈阳农场的995人。支边人员中配区、乡、村干部28人(党
员23人,团员4人,去后仍任原职)、铁、木、石、理发等技术人员19人。支边队员,
需带家属2032人,当年11月开始搬迁家属191人,1957年迁送135户,550人,1958年
迁送305户,1291人。同年动员回族20户60人由上流庄党支部书记张礼挺带队,于2月
18日去青海省湟中县多巴区拉萨乡五行政村和葛尔加村落户。由于不服水土等原因,
分别于1958、1959、1960年全部返回原籍。同年6月,抽调2000名青壮年,由县财政
局副局长李清刚带队,去福建省南坪、建阳两县支援林业生产,两年后返回。
    1959年6月28日至30日,全县动员青壮年3983名,去黑龙江省巴彦、通河、木兰
3县参加开垦工作。
    1960年,全县退伍军人中,有22户62人,带家属去广东省湛江市落户,建设海南
。
    移民  1958年至1970年,县内先后修建沙沟、跋山和寨子山3座大中型水库,库总
蓄水量6.2亿立方米,淹没土地87197亩,搬迁村庄85个16300户69166口人,拆除房屋
55890间。先后在本县及沂源、沂南、临沂、郯城等县和黑龙江、陕西两省安置。为
安置好库区移民,沙沟、跋山两水库修建时,水库建设指挥部均设移民处负责移民工
作。1960年6月30日,撤销沙沟、跋山两水库移民处,成立县水库移民安置领导小组
,下设办公室,负责全县库区移民工作。1964年11月,撤销县水库移民领导小组,保
留移民安置办公室,工作人员9人。1968年改称县革命委员会水库移民安置生产办公
室,临时抽调工作人员达120人,军代表任主任。1972年办公室人员精简为6人。197
6年成立沂水县库区生产建设委员会,下设移民办公室。1984年5月,撤销移民办公室
,其业务移交县水利局,局设移民股,有工作人员5人。
    1958年9月,沙沟水库动工修建搬迁村庄9个,拆除房屋6710间,迁移1780户850
0人,全部就地安置在崖庄公社崖庄一、二、三、四、五村和程家官庄、卞山、于家
庄。国家扶持建新房6200间。
    1959年10月,修建跋山水库,1969年大坝加高加固,扩大蓄水面积,先后搬迁7
2个村庄,14328户59907人,拆除房屋48490间。经山东省和临沂地区办理迁移手续,
在全国分散安置的217户,1010人;到外县安置的1648户8487人;其他均在县内安置
。自己投亲奔友到沂源县安家落户的130户585人;经临沂地区组织搬迁到郯城县安置
的85户380人,国家扶持建房420间;去临沂县安置的90户400人,国家帮助建房350间
;安置在沂南县的110户503人,国家建房450间;由国家民政部统一组织搬迁去黑龙
江省伊春地区、齐齐哈尔市的902户5106人,国家扶持建房3574间;搬迁到陕西延安
地区的114户613人,国家帮助建房429间。在县内水库下游受益单位(城关、十里、姚
店子、黄山等公社)建新村23个,建新房3511间,安置1250户4560人;在库区就地安
置的有49个村,13078户46860人,国家扶持建新房37753间。
    1970年修建寨子山水库,搬迁村庄4个,拆除房屋690间,搬迁192户759人,移民
均在院东头公社前石门、后石门、北香炉崖、南香炉崖四个村安置,建新房570间。
因县水库移民工作成绩显著,1989年被国家水利部授予移民工作先进县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