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家圈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5&A=11&rec=151&run=13

【概况】 龙家圈镇地处沂河西岸,是县城驻地乡镇之一。全镇总面积90.28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2.17万户,6.4万人,为半丘陵半平原地区。境内有山东省第三大水库—跋山水库,国家级森林公园—灵泉山,是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山东省文明镇。2013年,龙家圈镇按照县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经济发展主线,突出“工业发展、城乡建设、现代农业、民生工程”四个重点,夯实“基层班子、社会稳定、计划生育”三个基础,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2013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39.1亿元,增长15.3%;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8亿元,增长25.6%;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31亿元,增长26.6%;农民人均纯收入10988元,增长13.6%。荣获“全市外经贸工作先进乡镇”“平安临沂建设先进乡镇”“全市计生工作先进乡镇”、全市信访工作“三无”乡镇、全市“四德”工程建设示范乡镇、工业和民营经济工作先进乡镇、财政收入“明星乡镇”、物流业发展先进乡镇、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示范乡镇、科技创新工作先进乡镇等多项荣誉称号。

【农业】 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主线,重点抓好了精品果园、花卉苗木、烤烟生产和造林绿化等农业重点工程。投资1300余万元,修建环湖路17公里,环山路23.2公里,为西部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交通基础。2013年,新发展精品果园180公顷,造提升老果园67公顷,新发展龙盘峪现代林果产业园区1处,完成盆山农业现代园区67公顷矮砧苹果栽植;收购烟叶22.5万斤,实现税收58.8万元;抓好了寨里村、黄崖洼村和港埠口村优质农产品品牌基地提升工作;完成土地流转227公顷,完成荒山绿化70公顷,新发展杨树丰产林317.4公顷,花卉苗木155.7公顷,林下经济100公顷,全镇森林覆盖率达到43.6%。投资160万元实施了东团坪、下肖家沟、东中峪、张岱4处移民工程。

【工商业 招商引资】 围绕“工业强镇、商旅活镇”的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加大技改投入,提升企业自主研发创新能力。初步形成了以鲁洲集团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以兴田机械为依托的机械制造、以志立木业为骨干的板材家具、以鲁洲化工和福承石化为带动的生物化工、以华政塑胶为主体的新材料等产业集群,尤其是境外上市公司鲁洲集团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淀粉糖生产企业。2013年,先后与俊源石化、中食歌瑞等20多个项目进行对接洽谈,投资5亿元的三聚氰胺发泡塑料项目签约落地。全年引进小微项目14个,总投资6704万元,实现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6亿元。福承石化、鑫源纸业2个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顺利实现投产运营,参与了全县年底重点项目工作观摩点评。新增规模企业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104亿元,利税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6%和13.1%;实施重点技术改造项目12个,实现到位资金8.3亿元;完成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6.5亿元,增长23.2%;新增限额以上单位5家,总销售额达到8.3亿元,增长12%;发展壮大沂水龙达物流有限公司,实现物流税收643万元。

【财税 金融】 2013年,全镇实现一般预算财政境内总收入2.1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境内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增加3.58亿元,达到12.32亿元;贷款余额增加1.75亿元,达到4.75亿元,金融服务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新发展资金互助合作社8家,调剂支农资金400余万元;规范提升了下肖强民果品、后马荒花卉、营盘粉红佳人等8家示范社。继续规范运作5家扶贫资金互助协会,入社会员达到1313户,其中入社贫困户151户,资金总规模达到131.3万元,2013年累计借款178万元,有力解决了农民致富资金短缺的瓶颈。

【交通 邮电】 2013年,全长580米的北一环沂河桥建成通车。投资2700万元在全县率先实施村级公路网化工程,共硬化道路60.7公里,有效解决了群众出行、农产品流通等难题。全面展开鑫华路沿线环境整治提升,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万余株,铺设路沿石2500余米,铺设花岗岩石600余米,安装高压钠灯64盏。充分利用邮政网络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农村交通物流镇、村网点建设工作,在全镇范围内建设便民服务站点36处,有效站点覆盖率达到70%,极大地方便了当地群众物资流动。

【文化 广电 旅游】 2013年,全镇新建村级文化广场26处,并全部配套健身器材。新建图书室3处,电子阅览室2处,藏书达1.8万册。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各村、集市场巡回演出70多场(次),观众达2.6多人(次)。深入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文明创建进程不断加快,群众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提升。新发展数字电视1067户,有线电视整转数字电视4100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9%以上。以创建旅游标准化工作贯穿全年旅游工作的始终。投资10余万元新增中和花都景区停车位200余个,投资50余万元对景区内部的温室花卉展销大厅进行改建装修,投资5万元对景区内的标识导向系统进行重新规划、配置,进一步提升了景区的服务功能。投资50余万元举办了“花朝节”“桂花节”“比翼情”婚纱摄影等多项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新发展星级饭店1家(安达商务宾馆),省级二、三星级 “好客农家乐”各1家,规模以上旅游商品生产企业4家,旅游购物推荐单位5家,新规划农业旅游示范点1处,。申报旅游特色村2处。2013年实现旅游税收1800余万元。

【教育 卫生 计划生育】 扎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2013年,投资1000万元新建中心小学2400平方米综合教学楼、2466平方米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各1栋,新建300米塑胶运动场和594平方米的水冲式厕所各1处,实施了980米的校园排水管网工程和学校正门及西门改造重建工程,硬化路面5500平方米,实施中心小学、中心初中4幢教学楼改造提升及其他配套工程。投资500万元启动了柴山小学、幼儿园整体搬迁工程。投资1000万元启动了中心初中餐厅、宿舍、教学楼和教职工安置楼工程。投资800万元新建龙家圈卫生院,建设38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综合楼1栋,800平方米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楼1栋,设病房50间,病床85张,临床一级科室30余个,新上DR仪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超等大型设备,新卫生院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当地群众的就医条件。毫不放松的抓好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得到进一步稳固,全年合法生育率达96.94%,晚婚率72.09%,人口出生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连续4年跨入全市先进乡镇行列。

【政法】 围绕深化社会管理创新、社会矛盾化解、公正廉洁执法,加快法治龙家圈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不断健全镇、村防控网络和治安网络,全面推进人防物防,投资27.1万元为54个村新安装电视监控,实现了全覆盖,平安示范村达到80%。坚持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期间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86起,化解86起,维护了平安社会环境。协调搞好治安保险保安理赔工作,赔付39户29169元。健全了镇、管理区、村三级信访责任网络,加强了基层信访“五个一”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信访案件班子成员包案制度、工作组介入机制、案件倒查制度、责任追究制度,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积极开展“法律六进”活动,30个村成为“民主法治示范村”。

【社会保障】 全镇参加新农保人员达到2.6万人,参保率达到99.9%,惠及面继续扩大。新农合参保人数达到53310人,农村户口参合率达到100%。全年共发放优抚款188万元,发放优待金44万元,救济灾民622户,发放救灾款物14.2万元。全力做好低保工作,共上报低保户2534户、3661人,累计发放低保款219万余元,发放下岗失业志愿兵补助7.47万元。总投资200万元建设了日间照料中心和两处幸福院。积极开展残疾人联系工作,新办残疾证162人,确定嘉道理项目康复对象22人,为43人申请了康复救助、免费手术、住院治疗、物资扶助等项目,558名残疾人纳入低保生活补助范围,为1220名持证残疾人全部免费加入新农合,为204名重度残疾人每人代交100元新农保自筹资金。加快推进居民健康档案建设,共建立健康档案与电子档案48187份,占全镇总人口的98.51%。新农合惠及更多群众,全年报销金额达到729万元,其中住院报销2999人(次),报销金额377.3万元。门诊351.7万元,363959人(次)。

【村镇建设】 按照新农村建设要求,本着“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节约高效,便于服务”的原则,不断加大社区建设推进力度,着力改善群众的居住生活环境。专门聘请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院,对全镇社区建设进行了总体规划,把58个行政村规划成2个城市社区、20个农村社区。至2013年底,全镇完成投资1.2亿元,先后开工建设了峪子、诸坞、越庄、肖家沟、前马荒、龙家圈等社区,建设安置楼20余幢,建筑面积5万多平方米,安置铁路拆迁户和大龄青年300余户。按照徽派建筑风格,全面启动了柴山小城镇改貌工程,着力打造西部次中心。深入开展“美化田园”行动,重点对主干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看护房、机电房及其他独立建筑进行集中整治,共拆除整改废弃房屋148处,建设文化墙2000余米。结合“优美线路连线、美丽村庄连片”工程,对公家疃集贸市场、埠子集贸市场进行提升改造,完成了鲁洲西路和中和花都西路路面硬化、绿化带平修、道路两侧排水管网铺设及路灯安装,对20个村居进行重点整治,对后马荒、向沂、泉旺等村进行了全新打造,新修硬化道路7条,完成了泉旺、向沂两个村的“户户通”及沿线各村的环境综合整治。

【基层党建】 扎实开展“联系群众、转变作风”活动。镇直联户干部268人直接联系群众11905户,共收集各类诉求需求2751条,办结2605条,群众满意率达97%以上,并形成了群众诉求需求的搜集、分析、研判、解决为一体的长效机制。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机关中层干部以及城区村主要负责人到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进行了6天的封闭式培训,增强了基层干部的担当意识、责任意识和发展意识,提升了工作能力。严格党员发展程序,全镇预备党员按期转正54名,新发展党员32名,公推入党积极分子126名。“第一书记”工作成效明显,市华能公司驻村“第一书记”争取资金19万元在下峪子村新修硬化路900余米;县人大先后协调帮扶资金50余万元,持续加大南套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先后帮助该村硬化路面8000余平方米,维修大口井2眼,建设文化广场1处;县药监局、畜牧中心、果茶中心、房管办等驻村“第一书记”在改善各包扶村庄的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条件等方面均做出了大量工作。完成了行政村规模调整,组建了20个农村社区、3个城市社区,峪子、康庄、龙家圈社区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全力推进村集体经济积累发展壮大,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过100万元的达到2个,过50万元的3个,过10万元的10个,过5万元的10个,过3万元的19个。

【精神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宣传教育,邀请律师、法律服务者进农村,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邀请县法治文艺宣传队进行文艺演出;扎实开展12月4日法制宣传日活动。全年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5000多人次,提高了群众懂法用法水平。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重视法制教育与公民道德意识教育相结合,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形成公民自觉学法遵法用法的氛围。推进“四德”工程建设,在各行政村建立了“善行义举四德榜”,展示在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方面涌现出的凡人善举,上榜人数达到4500多人,覆盖率达到20%以上,用身边人、身边事强化群众精神文明建设,模范带动了社会风气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