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g4&A=15&rec=1&run=13


                                           一

    莒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 东经118°33′23″-119°11′40″,北纬35°
00′26″-35°23′43″。1939年建立中共莒南县委。1941年1月成立莒南县抗日
民主政府, 辖区1500多平方公里。1945年9月,形成1752平方公里的辖区。1956
年2月,临沭县撤消,划入原临沭县辖的4个区,1961年临沭县恢复后,莒南县辖
区仍保持1945年9月形成的辖区。 境域东西最大距离56公里,南北最大距离43公
里, 团林镇埃沟村距黄海最近为7.5公里,县人民政府驻地十字路,离临沂市政
府驻地46公里, 距山东省人民政府驻地济南235公里。 1998年,辖17镇、8乡、
937个行政村,总人口981707人,其中农业人口811441人,非农业人口170266人。
境域属鲁东南丘陵区,地势总特点是东高西低,东部是北高南低。并向东南和西
南呈脊背状倾斜。 全县平均海拔高度为200米,最高点是县境北部的马山,海
拔高度662.2米; 最低点在壮岗镇陈家河村前,海拔高度19.9米。县境地貌以大
店、十字路至相沟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低山丘陵区,西部平原区。境
内山脉系崂山-五莲山脉余脉, 由莒县长岭岭脉和万松山脉延伸而来。分为六条
山脉,按大小排列,依次为山山脉、黄山山脉、望海楼山脉、五龙山脉、甲子
山脉、石杭山脉,共有大小山头517座。莒南县属淮河流域,共有大小河流323条,
总长度1708公里,其中流程10公里以上的有31条。分属流向西南入沭河的沭河水
系和流向东南入黄海的滨海水系。 境内最大水库为陡山水库,库容总量为2.9亿
立方米。
    莒南县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大陆度61.1%。气候总特征是:
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凉爽,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
雨雪稀少。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历年平均气温12.7℃,年平均降水
量856.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437.8小时。
    1998年全县地表总面积为262.28万亩,实有耕地面积105.82万亩,全县土壤
可分为棕壤、褐土、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等5个土类。棕壤面积最大为147.6
万亩, 褐土为9.96万亩, 潮土为25.62万亩, 水稻土为8.54万亩,砂姜黑土为
2.80万亩,境内矿产资源丰富,且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种类多。全县已探
明的矿藏有金、银、铅、锌、铜、铁、铬、重晶石、沸石、明矾石、金红石、蛇
纹石、花岗石、石墨、石英石等36种,其中重晶石、沸石储量居全省县级首位,
石墨为省内稀有矿种。
    县内自然灾害时有发生,主要有旱灾、水灾、风灾、雹灾等。春旱多于秋旱,
秋旱的危害甚于春旱。水灾主要是由暴雨引起的洪涝,连阴雨对农业也容易造成
灾害。风灾主要由大风、龙卷风、干热风引起,大风和龙卷风发生率高、危害最
大。1997年8月19日8时至20日12时,受十一号台风影响,莒南县遭受历史上罕见
的暴风雨袭击,平均降雨量280毫米,风力8级,局部10级以上,全县25个乡镇普
遍受灾, 造成人员伤亡30人,其中死亡5人,直接经济损失5.1亿元,9月10日至
13日,山东省红十字会组成“赴灾区送温暖免费医疗队”,携带中国红十字会基
金会捐助的价值人民币10万元的救灾药品来莒南县救灾。雹灾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个别年份发生2至3次,重灾一般3至5年一遇,多发生在五、六月份。其它灾害如
雨淞、雷击、虫灾、鼠害也时有发生。莒南地处中国著名的郯庐大断裂带东侧,
属地震活跃区,1668年7月25日,郯城8.5级地震是中国大陆东部最大的一次地震,
史称“旷古奇灾”,莒南处极震区。

                                   二

    莒南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据文物部门考证,早在旧石器时期就有人类在
这里繁衍生息。有文字记载周武王十三年(公元前十一世纪)莒国立,莒南县现辖
区属莒国封地。向国故城址在大店西南。西汉时境域属县和高乡县,十字路有
高乡故城之称。宋嘉定四年(1211年)青州人杨安儿率农民起义军在莒南一带活动,
杨安儿战死后,其妹杨妙真(杨四娘子)率起义军在马山占山为王,抗击金兵,
古迹至今尤存。马山南麓有摩崖石刻,刻文为“嘉定九年四娘子此山下寨”。
宋咸淳元年(1265年)莒州万户重喜奉旨修筑十字路城。明成化八年(1472年)大白
常村王中进士,出任河南登封知县,后官至左都御史、太子太保,先后辅佐过
四代皇帝,历官50余年,嘉靖十二年(1533年)九月二十七日卒于故里,嘉靖皇帝
赠少保,谥号“恭靖”,赐“御祭九坛”,并委派特使前来沂州督葬。嘉靖十三
年(1534年)三月十九日葬于临沂城东南三里姜园御封林内,同时在大白常村设御
封林,建衣冠冢,林内有石刻造像群,后称王祖茔。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
大铁牛庙村民族英雄孙镗在松江府石湖桥抗倭战斗中以身殉国,次年(1555年)嘉
靖皇帝敕赠孙镗为光禄寺署丞,其父母、妻子均受诰封。1992年大铁牛庙村孙氏
家族捐资30多万元,在各级政府、文化部门支持下建仿古式孙镗纪念堂。光绪三
十年(1898年)大店庄陔兰中进士,入翰林院为编修,诰封朝仪大夫,后在日本加
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1934年春,应莒县县长卢少泉之聘,出任《重修莒志》
总纂,1935年《重修莒志》定稿共77卷。1936年夏由莒县新成印务局刊印一万套。
是年,应孔府之邀,去曲阜任孔子第七十七代孙孔德成的汉文教师,1946年在曲
阜病逝。

                                        三

    自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以来,莒南人民跟定共产党,翻身求解放,进
行了不屈不挠的艰苦奋斗, 写下了辉煌的篇章。1931年5月,刘家东山村刘兴元
在江西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莒南藉第一位党员。1932
年12月,建立莒南第一个党支部--中共板泉崖支部。1933年春,中共主家岭支部
成立,到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时,两个支部共有党员44人。
    1937年8月, 莒南人民优秀儿女的代表谢辉、张子亮立即组织起抗日武装--
十字路抗日游击大队, 竖起保家卫国的大旗,这支队伍很快发展到200多人,并
与临沂地下党组织取得联系,成为莒南县第一支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队伍。1939
年中共莒南县委建立,1940年莒南全境解放,1941年建立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
莒南县在抗日战争的烈火中诞生了。
    1942年6月, 中共山东分局、山东省战工会、山东省参议会、八路军一一五
师师部等领导机关移驻莒南县。自此,莒南县成为山东省党、政、军的指挥中心。
是年8月3日,国民革命军一一一师师长常恩多在莒南这块英雄的土地上举起“锄
奸救国”的义旗,发动了震惊全国的“八三举义”。为支援举义部队,驱逐叛军,
山东军区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 连续发起了3次甲子山反顽战役,战斗的胜利使
莒南县成为滨海区唯一无敌、顽占领区的巩固的根据地。
    1943年1月, 中共山东分局确定莒南县为分局实验县,受山东分局和滨海地
委的双重领导。在减租减息斗争中,中共莒南县委为大店的“查减”工作总结整
理了长达6万字的经验材料,中共山东分局在机关刊物《斗争生活》上全文发表。
莒南县的这一经验对整个山东乃至全国的“查减”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45年8月13日, 山东省政府在大店宣告成立。在抗日战争期间,山东省新华书
店、山东省抗战建国学校先后在莒南成立,中共滨海区党委机关报《滨海农村》
在莒南创办,《大众日报》、山东文协、抗大一分校、山东大药房、省实验剧团
等新闻、文化、卫生机构都曾长期住在莒南。莒南曾被誉为山东的“小延安”。
    在抗日战争中,莒南县有13698人参加八路军,66740名青壮年参加抗日自卫
队,761名英雄儿女为国捐躯。在解放战争期间,莒南人民竭尽全力,支援前线,
全县共有4600人参加解放军,1189人壮烈牺牲,30万人次出工支前,为推倒’三
座大山”,建立新中国作出了巨大贡献。

                                      四

    新中国建立后,莒南人民以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伟大事业中。1952年2月,全县第一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在何家店建立。1953年,
开始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1955年全县掀起农业
合作化高潮。这期间,莒南县创造出许多在全国具有影响的先进典型。1954年,
高家柳沟村青年团支部为解决农业生产合作社缺乏记帐员的困难,创办起记工学
习班。中共莒南县委将这一经验整理上报。1955年10月,毛泽东主席为这篇文章
写下了按语,高家柳沟的经验被推广到全国各地,成为全国农村业余教育战线上
的一面旗帜。1955年王家坊前新建农业合作社发动社员投款、投物解决生产资金
不足的困难。这一经验材料,也得到毛泽东主席的批示,对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
动产生了巨大推动作用。
    厉家寨大山农业合作社的干部群众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修整“三合一”梯
田的经验,他们治山治水的创业精神,为全国的山区农田基本建设闯出了一条新
路。195 7年10月9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莒南县委工作组向中共中央写出的《山
东省莒南县厉家寨大山农业社争取丰收再丰收》的报告上批示:“此件值得一阅。
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国务院授予厉家寨“英雄社战
胜了穷山恶水”的锦旗。是年,在全国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上,莒南县的厉月举、
李义丰、钮恩升被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厉家寨人民战天斗地的事迹先后被新
华社、《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大众日报》等多家新闻单位报道。中央
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厉家寨事迹的专题影片。全国各地、
各级组团到厉家寨参观的络绎不绝。“愚公移山,改造中国,厉家寨是一个好例”
被作为治山治水的口号响遍全国。
    1949年至1956年这7年间莒南县的工农业总产值从6335万元, 增长到8924.4
万元,增长40.87%。
    莒南人民在中共莒南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虽然经历了“大跃进”、
“文化大革命”等运动“左”的思潮的影响,但爱党爱国,艰苦奋斗,创家立业
的信念没有动摇,1975年1月,莒南县被授予“全省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称号,9
月又被授予“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县”称号,这是山东省第一个荣获这一称号的
县。莒南县农田基本建设成果先后在中央农展馆和广州交易会上展出。1957年至
1976年的19年间莒南县工农业总产值由7480.3万元, 增加到19126.9万元,增长
155.7%。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莒南县委、县政府领导全县人民及时把工作重点
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开展拨乱反正和落实政策工作。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
1980年开始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1983年,以“大包干”形式为主的家庭联产承
包责任制在全县普遍推开。 1985年2月对农村实行第二步改革,重点是调整农村
产业结构,1988年,莒南县被国务院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黄淮海
农业开发项目县” 。1 989年,莒南县被列为“全国油料生产百强县”第四名。
199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农村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称号。
    工业领域的改革从1986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就进一步简政放权、对内搞活、
对外开放、搞活企业作出决定,推行厂长(经理)负责制,1988年,确立“重工强
农”的工作指导思想。1991年,国务院批准莒南县为对外开放县。
    1993年,莒南县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4.8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2.7亿元,
其中工业总产值22.24亿元,农业总产值10.49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77亿元。
财政收入634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331元。1978—1993年的16年间国民生产总值
增长4.94倍,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5.05倍,财政收入增长4.67倍,农民人均收
入增长14倍,全县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五

    1994—1998年, 是各项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5年。1994年中共莒南县委、县
政府制定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为指导,全面贯彻党
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和省六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深
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大力发展农业,重点发展工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构筑市场拉动,工贸带动,集团推动,基地联动,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的县域经济
新格局,确保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事业持继、快速、健康发展”的总的指导思想。
以改革统揽全局,建立适应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机制,以提高效益为重点,全
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坚持技术进步、调整结构、强化管理同步推进,推
动全县工业再上新台阶,以市场建设为重点,以搞活流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第
三产业。以扩大利用外资、增加出口创汇为重点,形成经济外向开拓的优势,着
眼于改善投资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全面
落实科教兴县方针,努力开创莒南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在农业方面,全面推行农业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和土地使用权拍卖制度,稳
定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原来的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不变。坚持
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十大农副产品基地 (花生、苹果、
板栗、黄烟、蔬菜、桑蚕、茶叶、白柳条、生猪、牛羊兔) 建设。以此为依托,
扶持一批带动面大、技术含量高、外向型龙头企业。1995年莒南县在全国油料生
产百名大县中排名第二,有49个村跨入小康村行列,莒南绿茶在第二届全国农业
博览会上获得2枚金牌、 3枚银牌,占山东省获奖牌总数的1/2。1996年,临沂市
深化农村改革工作会议在莒南县召开。莒南县继续保持全国油料、肉类、果品生
产百强县和全省苹果、桑蚕、茶叶生产重点县的地位。全年苹果总产1.5亿公斤。
1997年,在遭受历史上罕见的干旱和特大暴风雨自然灾害后,农业生产仍保持稳
定发展的好势头。全县有465个行政村达到省定小康标准,占村庄总数的49.6%,
有5个乡镇被临沂市委、 市政府命名为小康乡镇。洙边镇的流域治理和小型水利
工程及微滴灌为主的节水工程建设被誉为“洙边模式”。1998年,坚持把农业放
在国民经济首位,以“富民工程”为总抓手,农、林、牧、渔各业稳步发展,总
产值达到20亿元, 比上年增加11%,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42.7 9万吨,比上年增
长3.9%。 建成了一区、二灌、三流域、四条线、五条河、六大片和6万亩高效节
水工程。连续6年荣获省、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连续8年保持黄淮海平原
农业开发全市第一,先后被列为全国商品粮大县、节水增产重点县、水土保持重
点县、农村能源建设重点县、日本粮援项目县、干果高产优质示范县、油料生产
百强县,全省苹果、桑蚕、茶叶生产重点县,全省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工
作先进县、山东省村镇建设先进县和山东省第四批改革开放试点县。
    在工业方面,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骨干群体初步形成,通过抓改革、抓调整、
抓管理、抓市场开拓,生产规模不断膨胀,运行质量不断提高。以加大投入,盘
活存量,优化结构为手段,以福瑞集团、宇达集团、路克士集团、春园集团、大
东方化纤集团等12家省以上大中型企业的崛起为标志,县属企业的骨干群体初步
形成。1994年莒南县砂轮总厂被评为全省百强乡镇企业之一,1995年莒南北方陶
瓷有限公司生产的“宇达牌”墙地砖被中国质量检验协会评为“中华精品”。县
粮油加工厂生产的“玉皇”牌花生油被中国消费者基金会评为“’95消费者喜爱
品牌”,是全国食油脂行业唯一获奖的品牌。1996年,路克士集团生产的运动、
休闲鞋获“’ 96亚特兰大奥运会中国特许产品” 。莒南县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
“全国石雕艺术之乡”,县福瑞集团实现利税率先突破2000万元大关。1997年,
山东省政府确定莒南县为全省12个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示范县之一,并在莒南县召
开了全省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示范县现场经验交流会。 全县有6处企业实现利税过
1000万元,2处企业利税过500万元。有13家县属企业跨入国家大中型企业行列。
16处乡镇工业产值超亿元。1998年,全县工业生产受亚州金融危机以及国内需求
不足和物价持续走低等不利困素的影响,加之治理环境污染、资金紧张等困难,
年初几个月,工业生产速度和效益下滑辐度较大,出现了近几年来所没有过的负
增长。县委、县政府为尽快扭转被动局面,加强对工业生产的领导,采取抓好骨
干企业、压库促销、开拓市场、加快推进企业改革等措施,工业生产下半年实现
恢复性增长。 特别是在企业改制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有254家企业完成了
改制任务,改制面达92%,其中实行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73家,出售拍卖43家,
租赁经营70家, 兼并4家,破产6家,组建和规范企业集团8家,共盘活闲置资产
2.48亿元,安置下岗职工1000多人,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全县年销售收
入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企业和全部国有企业58家, 共完成工业产值13.3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3.4亿元,实现利税8034万元。全年乡镇工业完成产值37.4亿元,
实现销售收入19.37亿元, 实现利税1.74亿元。25个乡镇均建有工贸小区,全县
新发展个体工商户5526户,新增注册资金6812万元,新发展私营企业51家,新增
注册资金1020万元。
    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始终保持稳定增长,1998年完成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34亿元, 比上年增长5.5%,比1994年增长81%。建筑业生产
快速增长,1998年全县建筑企业完成增加值2亿元,比上年增长30%,比1994年增
长122.2%。建筑工程质量连续6年在全市夺得第一。1998年县内公路里程达到451
公里,县乡公路好路率继续保持100%。电话市话增容2000门任务完成,数字“大
哥大”基站即将进行安装,年末电话机装机总容量4.9万门,电话普及率达到2.9
部/百人。1995年,莒南县在临沂市率先实现户户通电。220KV变电工程即将投入
运营, 1998年,投资186万元的自来水调水工程顺利完成。年末共有各类集贸市
场100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4个,全年城乡集贸市场成交额9.12亿元,对外贸易
保持增长。1995年,莒南县对外贸易公司在全市率先获得进出口经营权,并代理
进口。1997年,莒南县食品公司获得进出口业务经营权。1998年全县共完成出口
商品供货总额6.1亿元, 比上年增加25.8%,比199 4年增长221.1%。财政收入继
续增长,1998年共完成财政总收入18239万元,比上年增长10.5%,比1994年增长
77.3%。 连续12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1998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2.4亿
元, 各项贷款余额16.63亿元,全县共有80894户家庭参加家庭财产保险,172家
企业参加财产保险,全年财产保险费收入1116万元,人寿保险费收入25 00万元。
    实施全社会各项事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展科技兴县活动,1996年被国家科
委授予“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称号。1998年取得市级以上科技成果奖13项,其
中获省科技进步奖1项, 星火项目奖2项,全县科技贸易机构发展到105家,从业
人员2391人。 1998年末,全县普通中学32所,在校学生6.44万人,小学406所,
在校学生12.21万人, 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98%。中考、高考进线人数稳居全
市三强之列, 中专、高中招生分数连续4年在全市名列第一。首批争创了全省教
育“双基”达标县。卫生工作通过全面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医疗条件明显改善,
被省政府命名为“农村初级医疗卫生保健合格县”、“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
1995年创建“省级卫生城” 。计划生育工作连续5年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一
等奖,1998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35‰。县城建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县级公园和全
省面积最大的县级体育场。1997年,莒南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模范县”称号。1998年,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顺利通过了“省
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的验收。1997年山东省家庭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莒南召
开, 推广莒南县开展“美在农家”活动的经验。到199 8年,全县每百户农民拥
有洗衣机6台、 摩托车25辆、电冰箱6台、电视机102台,其中彩电23台。农民人
均生活消费支出1177元。 职工年平均工资达到5073元, 比上年增长295元, 比
1994年增长1760元。
    1994—1998年,全县人民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所取得的成绩是巨
大的,进步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有待加
强,农业产业化进程不快,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比较
突出;工业产品结构性矛盾突出,产品竞争力不强,市场占有率低,投入不足制
约全县经济发展,特别是技改投入明显不足,就业和再就业的压力较大,不稳定
因素增多。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但是莒南县的发展优势潜
力很大,莒南人民勤劳智慧,莒南资源丰厚,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有党和国家
的富民政策做保障,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莒南县一定会无愧于革命老区
的光荣称号,再度创造出更大的辉煌,谱写更壮丽的历史篇章。

(李维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