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乡镇、村庄简介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9&rec=193&run=13

三、乡镇、村庄简介

叩官镇

  叩官镇在五莲县东南部,五莲山和九仙山的一部分坐落在该镇境内。镇驻地叩官村。距县城28公里,郝李路经镇驻地而过,镇域内有叩魏(魏家)路、叩街(街头)路,连村公路纵横交错。该镇北与户部、槎河两乡相接,西与王世疃、松柏两乡为邻,东与诸城市山东头乡、胶南市海青镇为界,南与潮河镇、魏家乡接壤,南北最长12.6公里,东西最宽13.9公里,面积117.4平方公里,辖50个行政村,3.2万口人,面积之大,村庄之多居五莲之首。
  该镇1944年解放前属诸城县第四区,解放后属日北县五莲区。1945年10月日北县撤销,划归藏马县,1947年5月建立五莲县,为五莲县五莲区。1950年按序数为五莲县六区,1958年1月改建叩官乡,同年9月成立叩官人民公社。1985年4月撤销公社建制,改设叩官乡,1994年12月撤乡改镇。
 全镇有耕地4.5万亩,山场8万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花生、地瓜、谷子、大豆。1998年粮食总产20125吨,油料总产5632吨。建国后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建成小(二)型水库15座,塘坝83个,被称为“百库之镇”,总蓄水量415万立方米。70年代初,全镇进行了大规模的治岭改土,加深了土层,提高了地力,大部分地块水利已配套,能灌能排。1978年以来,对河流因势利导,裁弯取直,筑堤植树,减少了沿河两岸的水土流失,提高了粮食产量。特别是1998年对盘龙河进行了综合治理,通过疏河清淤,两岸浆砌,中间分坊拦蓄等措施,增加蓄水200万方,使盘龙河呈现了碧水一片,瀑布成串的美好景观。
 90年代以来,全镇连年组织会战,先后开发了花山、常岭,向阳山等8个小流域,新开发优质果园1.6万亩,主栽品种为苹果、板栗、日本甜柿、樱桃等。全镇现有果园2.5万亩,年产果品1.25万吨。现已在大北山、九仙山、五莲山和潮白河、崖头河、王石头河建立了用材林基地,宜林山滩基本绿化,共造林5500亩,植树350万株。1996年建成了全市规模最大的肉鸡生产基地,年可饲养肉鸡200万只;生猪存养量35000头,居全县第一。
  全镇现有镇办企业9处,村及村以下企业142处,镇办企业拥有固定资产3113万元,从业人员2000人,产业布局体现在以织布厂为主的纺织业;以果品、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食品业;以石材加工为主的建筑建材业,以及五金机械加工业。石材工业小区占地300亩,已发展石材大锯40余台,年产花岗石板材40万平方米,主要品种为映山红、五莲红、五莲花、豹斑花、五莲青等10多个品种。镇冷风库贮藏经营的绿色食品“莲冠”牌苹果打入南方超级市场并出口东南亚。
  随着镇驻地有关部门的改貌建设和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第三产业逐步发展,现有车站、集市两处商业街,主要从事商饮、服务业,其中宾馆2处,餐馆20家。
  1949年建国前有小学2处。现有高中1处,初中1处,小学17处,有广播放大站,文化站各1处。有中心卫生院1处,为一级甲等医院,服务半径13公里,年门诊治疗2万人次。

大榆林村
  大榆林村,原为五莲山光明寺庄田。位于五莲山东麓,明中期立村,因此地多榆树而得名。现有276户,936人,山场4000亩,耕地1000亩、果园700亩。
  近年来,该村党支部带领全村干部群众充分发挥区位优势,靠山吃山,以山富民,先后投资17万元,发展优质密植果园2007亩,年产板栗3万斤,苹果150万斤,轮伐丰产林年收入10万元;投资22万元,建成鸡场8处,猪场5处,蚕场1处,年饲养肉鸡6.4万只、生猪1400头,生产蚕茧1.8万斤。种植业方面,通过提高科技含量,调整种植结构,1997年全村粮食总产95.1万斤,花生总产20万斤,同时,借助旅游资源优势,引导群众积极从事个体私营经济,全村照相,导游、商品零售及个体工商户108户,年收入70万元。

小榆林村
  小榆林村位于五莲山东麓,潮白河西侧,全村165户,600人,耕地1048亩,该村借助区位优势,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上作文章,投资12万元围绕五莲山风景区开发建设苹果60亩、板栗300亩及桃、李、柿、冬枣、樱桃等杂果园100亩,计划投资70万元,与水库风景区的建设相配套,以建成上有山、下有水、山水相映,三季有花、四季有果的山下大花园、大果园及水上乐园。此外,该村注重内引外联,吸引外地大户开发药材基地300亩,培植养殖大户3户,蘑菇种植大户6户,七彩山鸡、乌稍蛇及特种养殖大户1户,年收入均在万元以上。

大旺
  大旺村距镇驻地5.5公里,位于五莲山南麓,村沿五莲山前分布,全村55户,193人,现有耕地面积188亩,山场面积250亩。该村借助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大力发展林果业和畜牧养殖业,发展优质密植园95亩,杂果30亩,板栗10亩,见缝插针、零星栽植樱桃1600棵、杏200棵,年果品产量达40万斤;建有16间规模养猪场1处,年出栏生猪170头,另外,群众分散养殖达到户均1头牛,3只羊,畜牧业成为该村的主要致富项目
 由于倚山向阳,该村气温较全镇其他地区高2—4℃,樱桃成熟期可提前7—10天,年产量6000斤,较其它地区增收4500元左右,可实现收入1.5万元。

下院村
  下院村距镇驻地8.5公里,位于五莲山西南麓、九仙山东南麓。据考,明代初期因村西“霞院寺”得名霞院,后演变为今名。全村320户、970人,耕地1600亩,果园面积290亩,桑园面积35亩,板栗1万株,年产粮食80万斤、苹果50万斤、花生6万斤,板栗4万斤。
  该村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从事布匹销售25户,服装零售10户、豆腐加工38户,出租运输2户,中巴客运1户、肉鸡饲养3户;石材加工150人,建筑装修50人,个体私营经济占36%,村集体积累已达72万元。

杨庄村
 杨庄村在镇驻地西6.5公里,五莲山西南麓、村沿岭前坡分布,现有109户,390人,耕地面积505亩,果园面积130亩。该村立足实际,坚持“林果兴村、畜牧富民”的发展思路,发展优质密植果园160亩、板栗100亩,年产苹果40万斤,板栗3万斤;建有2处肉鸡大棚,年饲养肉鸡3万只,全村年出栏生猪500头,林果畜牧成为该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从事小麦,板栗、苹果、及运输、购销的专业工商户就有10多户。

莲峰庄
  莲峰庄原名王家庄(后称王庄),在叩官镇驻地西6.2公里,五莲山前,村北依岭,南傍河分布,以村北五莲山主峰命名。全村255户、1000人,耕地1450亩、果园420亩、板栗2000株,年产粮食81万斤,花生9万斤,苹果20万斤,板栗8万斤。畜牧业发展迅速,建有万只鸡场1处,2千只简易肉鸡大棚6个,年饲养肉鸡8万只。
  近年来,该村积极探索经济发展新思路,走“以集市为龙头,以龙头带农户”的路子,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以集市为依托兴建1000米商业街。现有粉条加工30户、蔬菜种植15亩,蘑菇种植2户及饮食、维修、配件,服装加工、商品零售共50户个体工商户。

丁家楼子村
  丁家楼子村在镇驻地西8.3公里,位于九仙山东麓。村东北有“丁公石祠”,祠前10米处建“仰止坊”,系明代嘉靖进士丁惟宁之子丁耀斗于明万历三十六年(1067年)建造,共3间,为无木建筑,全部用石料砌成。村西有巨石,高约20余米,长、宽各10余米,石东侧摩崖距地面8米处,有宋代文学家苏轼题刻的“白鹤楼”三个大字,左方有“熙宁九年九月轼”。
  该村现有95户、325人,耕地300亩。该村立足于优越的自然气候条件,发展优质密植果园100亩、茶园50亩、按传统工艺自炒自制,出品优质“雪青芽”特级绿茶、苦菜茶,成为倍爱人们青睐的五莲山特产。1997年,该村粮食总产35万斤,花生7万斤,苹果34万斤。

老君堂村
  老君堂村在叩官镇驻地西7.3公里,九仙山东南麓,村以明代老君堂庙命名。全村125户、400人,耕地607亩、果园170亩、山场300亩,该村利用丰富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生产、畜牧养殖,年苹果产量50万斤,蚕茧2200斤,两个肉鸡饲养大棚年出栏肉鸡16000只,年户均出栏2头猪、3只羊。

辛庄村
 辛庄村在叩官镇驻地西5.3公里,五莲山前,现有165户,635人,耕地700亩,果园320亩。该村实施果牧联动战略,以果促牧,以牧养果,林果生产与畜牧养殖相互促进,配套发展,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提高科技含量,先后淘汰抵劣老化果园120亩,发展优质密植园,年产苹果70万斤。该村把小区建设作为龙头,全村建有肉鸡大棚4个,养猪场3个,年交肉食鸡3万多只,出栏仔猪400头。

甲级庄村
 甲级庄村在叩官镇驻地西8.7公里,位于五莲山西,九仙山东,以村东有贾家楼故址,取名贾家庄,后演变为今名。该村现有70户,228人,耕地300亩。该村立足实际,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农业,1997年粮食总产22万斤,花生4万斤;发展优质密植果园70亩,苹果年产20万斤。

户部乡
  户部乡地处五莲县城东17公里处,处于五莲山,马耳山、大耳山之间,西与松柏乡接壤,东北与槎河乡接壤,南、东南与叩官镇接壤,北与诸城接壤。东西长10.3公里,西北长11.1公里,全乡总面积56.37平方公里,省道郝李路、王诸路(王家大村至诸城市)通过该境,全部是柏油硬化路.乡驻地户部村距五莲山5公里。
  全乡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多为低山丘陵,户部岭水库坐落于东北部与槎河乡交界处,为中型水库,库容量达4780万方。境内主要河流潮白河经由龙潭沟、上沟、黄崖川、王家大村至叩官。
  户部乡原为诸城县辖,1947年五莲建县后设户部区,辖11个乡,1958年1月撤区并分乡,同年9月成立户部人民公社。1984年5月撤销公社建制,改划为户部乡,原辖区槎河等19个行政村划出成立槎河乡。全乡总人口13456人,其中农业人口12811人,非农业人口645人。现有耕地面积1.3万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地瓜、花生、玉米、谷物等,林果以苹果、板栗为主,有苹果园2600亩,其中密植苹果园1600亩、板栗园7000亩,另有樱桃、山楂等杂果。畜牧业以蓝狐、水貂、乌苏里貉等特种养殖为主要产业,是远近闻名的特种养殖专业乡。现有乡办企业8个,分别为金属制品厂、塑料厂、饮料厂、梳棉厂、粮油加工厂、铁粉厂、纸管厂、建筑公司。村办企业主要有户部、王家大村两个砖瓦厂、户部面粉加工厂和苗家庄子打包带厂等。全乡有餐馆6处,主要有东方酒家、幸福饭店等。有旅馆1处。
  全乡共有中小学9处,在校学生1735人,其中初中1处,在校生66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9%;有乡卫生院1所,有X光机、B超、心电图等先进设施,并在王家大村、户部开设了门诊部,全院有技术人员22名,中级以上职称4人。

上沟村
  在户部乡驻地西南5.5公里,九仙山后,村沿龙潭沟北岸分布。据考,清康熙年间,邱姓和许姓迁此立村。当时树木林立,且居龙潭沟上游,取名上林沟,后演变为上沟。
  全村135户,580人,耕地639亩,主要农作物有地瓜、小麦、花生、玉米、苹果、板栗、樱桃、杏、柿、桃等,畜牧业有牛、羊、猪、狐、貂、貉等,山上有珍贵稀有的紫参,枫树、山核桃、曲树、桦树等。
  村后依摹天岭、南有九仙山,境内有龙潭沟沿途72景。有石洞,石蓬、拦马墙,天然浴池等名胜古迹90余处。
 户部饮料厂设在此处。山上清泉密布水流成溪,汇于潮白河,河中四季水清见底。

庄沟村
  在户部乡驻地西南4.4公里,五莲山与九仙山之间,村以五莲山脚下为主,九仙山脚下有9户。据考,清末张姓迁此,给五莲山和尚看山,后杨、潘等姓迁入,散住两山看山,1956年合为一个行政村。以东崖巨石形如拴马桩取名桩沟,后简写为庄沟
  村现有42户,140人,耕地13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等,而庄沟又以特色水果如苹果、黑提葡萄、樱桃、银杏等闻名。
  庄沟南起莲仙峡,北临潮白河,东依五莲山,西傍九仙山,境内景点有130余处。如:九仙大佛、黄花庵、晒洒台,试剑石,百年金桂、水帘洞、一线天、流云峡、峰丫岭、系马峰等共有“6溪、8洞、16峰、24石”。

胡林村
  胡林村坐落在户部乡驻地西南5.8公里处,九仙山与五莲山之间,村依九仙、五莲山势分布,聚落呈东西长方形。据考,明代立村,以村北匡山取名匡山庄,村后周围长起槲椤林,改为槲林,又省写为胡林。清代诸城文人王沛恂曾隐居于此,并著有《匡山集》行世。
  全村48户,169人,耕地122亩,主要作物有:地瓜、小麦、玉米、花生、板栗、苹果、樱桃、杏、无花果、银杏等。村有蓄水塘坝2座,户户吃上自来水,有小学1所。畜牧业主要有牛、羊、猪和特种养殖蓝狐、水貂、乌苏里貉等。
  村中风景秀丽,映山红、兰锦花、黄花鞭等数十种鲜花满山遍野,树木林立,西山上有300余年蟠龙松一株,南北迎客松笑迎天下客,境内山上有万卷书崖、九鬼石、织女洞、饮牛汪、梳妆台、火石洞等名胜景点120余处。

黄崖川村
  坐落在户部乡驻地西南5公里、九仙山后,村沿潮白河北岸分布为方形聚落。《王氏族谱》载,王姓原籍江苏,于明正德元年,迁至此村,以村后黄土石崖得名黄崖圈,后省写为黄崖川。
  全村206户,628人,耕地570亩,主要作物有:地瓜、花生、小麦、玉米、大豆、苹果、板栗、樱桃。畜牧业主要有:牛、羊、猪、貂、貉、狐等。
  村后依摹天岭,前临潮白河,建有东西石河坝1公里,有水库两座,潮白河大桥1座,养猪场1处。
  境内风光秀丽,附近山上有杜鹃花、兰锦花、黄花鞭、银杏、黄莲、漆树等,有名胜景点10余处,如大垛石崖、风凉洞、十八盘等。

松柏乡
  松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东12.5公里处。境内山岭绵延,河水南北分流。南北最长处15公里,东西最宽处9.5公里。全乡总面积79.51平方公里,耕地2.1万亩,山场7.4万亩,林果面积3.2万亩。共辖37个行政村,总人口18200人。松柏林村为乡机关驻地,为此而得乡名,农历二、七为集日。该乡东面与户部乡接壤,西面与山阳乡毗邻,南与街头镇相接,北与许孟镇相连,省二级公路李郝路横贯东西,吕街公路纵穿南此。九仙山旅游风景区坐落在乡境内东南部,近年来该乡已发展为五莲县的果品生产基地和旅游胜地。
  松柏乡解放于1943年7月,1947年5月由藏马县划入五莲,后撤区立乡。立乡50年来,全乡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命实干”的“五莲精神”,坚持不懈地大搞山区开发和建设,全乡经济和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乡驻地已发展成为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中心,形成了交通、通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较齐全的小城镇。
  松柏乡现有耕地面积2.1万亩,主产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地瓜以及碗豆、绿豆等小杂粮。油料作物有花生、大豆、芝麻。林果面积3.2万亩,主产果品有苹果、板栗、樱桃三大果品,年总产量达到300万斤。盛产樱桃的刘家南山村被誉为“日照市樱桃第一村”,潘家庄明栗被专家鉴定为有广泛栽培价值的优良品种。
  松柏乡现有乡办骨干企业4家: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合金钢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包装股份有限公司、建筑公司,采取改组改制形成了以制动器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遨游集团,跨入了国家中二级企业。主要产品有制动器,制动泵、农用三轮车箱、高档聚钢球、宽板、出口包装纸质木质箱,产品主要销往山东、华北、东北等地,与南京金娃、高唐巨力等农用车厂家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br>  随着九仙山旅游业的兴起,乡驻地新建仿古式商业街1处,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从事饮食服务业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16家,其中饭店酒家12家,食宿宾馆3家。
  松柏乡现有高级中学1处,教师95人,在校生1256人,中心小学1处,联办小学5处,教师113人,在校生1457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以乡科普学校为依托,集成人教者文化娱乐于一体,建乡文化中心1处。建计划生育服务楼1幢,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建乡卫生院1处,设病号床位28张,村村建有合作医疗卫生室,服务设施均达到甲级卫生室标准。
陆家沟村
  陆家沟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4.8公里处,从乡驻地进入九仙山风景区的必经之地。据考,明末,陆姓在现址西北沟旁立村,取名陆家沟。后陆姓它迁,戴姓于清道光三年,从街头戴家庄迁入该村,村名沿用未变。
  陆家沟村现有80户,280人,总耕地面积305亩,果园面积605亩,果树以苹果、板栗、樱桃为主,各种果树总株数29280株,1997年果品年产量达53万斤。

靴石村
  靴石村在乡政府驻地东南5.5公里处,坐落在九仙山中。相传,上古时代,八仙过海路过此地,斩恶龙除邪魔,救众生,铁拐李东海取仙水留下了巨靴一只,现在村西岭处,以此得名。据考,清道光二十三年,王姓从今潮河镇王家埠村迁此立村。
  靴石村现有31户,90口人,总耕面积154亩,果园面积186.5亩。果树以苹果、板栗为主,间有樱桃、梨、杏,各种果树总数8800株,1997年果品总产量24万斤。随着九仙山旅游资源的开发,1998年春季,乡政府组织全乡3000多劳力上阵,拓宽硬化了该村前旅游道路3公里,并开辟了孙膑书院、龙潭峡谷、仙人靴石、九仙山庄、九仙观等景区景点,如今,靴石村已成为九仙山风景区的旅游度假村。

前苇场村
  前苇场在乡政府驻地东南6公里处。相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候分割力争,占地为王。齐桓公任命其小子在九仙山占山为王,小王子为防外敌入侵,修长城,建卫场,该村在前而得名前卫场。据考,清康熙三年,刘姓从刘家南山迁此立村,村前村后芦苇茂盛,以在后苇场前而得今名。
  前苇场村现有150户,408口人,总耕地面积715亩,果园面积633亩。果品主要以苹果、板栗、樱桃为主,果树总株数21150株,果品总产量1997年达到65万斤。随着九仙山旅游资源的开发,特别是每年“五一”前后,千亩野生杜鹃花园笑迎四面八方游客,该村是必经之地。1997年春,乡政府组织2000多名劳力上阵,拓宽了由该村至黑牛场花园旅游道路9华里,进一步改善了该村的交通条件。

潮河镇
  潮河镇位于五莲山东南侧,距五莲山7.5公里,向西北距五莲县城30公里,南距日照市区30公里,东邻胶南市,交通方便,地理位置优越,素有“旱码头”之称。气候温和,山清水秀,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温带半湿润海洋性气候。该镇总面积44平方公里,共有26个行政村,4770户,18000多口人,境内有受国家重点保护的丹土龙山文化遗址。潮白河流经该镇,镇驻地位于潮河村,潮白河畔,故得名潮河镇。近年来,该镇实施“稳农固本、工商兴镇、规模经济强村、多种经营富民”的经济发展方针,促进了农村经济大发展。
  该镇对所有小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80%以上的耕地和经济园林实现了水利化,已建立起万亩板栗园,万亩河滩丰产林,3000亩枣园,5000亩苹果园、冬暖式蔬菜大棚2000多个。1998年全镇粮食总产2165万公斤,花生总产540万公斤,果品总产600万公斤。
  该镇企业主要有春苑茶厂、凤玉玩具厂、绣品厂、光源机械厂等。春苑茶厂拥有茶园1000亩,生产春苑牌高级绿茶20多个品种,其中莲山翠芽以其色泽翠绿、香气清高、板栗味浓、回味悠长等特点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凤玉玩具厂生产的圣诞玩具、长绒玩具等全部出口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年创汇100多万美元。
  该镇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300多亩的商业小区和商业街一条,吸纳了100多个体工商业户入区经营。主要经营产品有五金、家电、日用品等,是五莲县东南部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潮河集为五莲县四大集市之一。该镇有宾馆、饭店10余家,其中宏大宾馆有床位40多张,餐厅20余间,便捷的交通,周到的服务、优美的环境,是游客理想的下榻之地。依托本地资源,该镇建起了鲁东南最大的木材批发市场,各村也发展起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加工项目,如京庄的条编加工,东南坡村的马扎加工,尧沟村的苦菜茶、枣叶茶、银杏叶茶等。
  该镇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先后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单位;有省级文明村1个,市级文明村4个,县级文明单位16个。该镇每年都利用镇农技校、各村农民文化夜校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使农民素质显著提高。各村都建有图书室,部分农户还建起家庭书屋,农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林泉村
 潮河镇林泉村原属五莲山光明寺庄田,金和尚墓址在村西老爷岭上。村距镇驻地2公里,现有300户,1060口人,是该镇的经济强村之一。近几年来,该村立足实际,在发展高效农业的同时,致力于荒滩、荒山的开发。围绕“多业兴村,稳农兴商”的工作思路,先后投资50万元,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200个,小拱棚100个,成为该镇最大的蔬菜专业村;先后开发优质密植果园200亩,栽植板栗10万株;河滩丰产林150亩,每年轮伐可增收10万元。

王世疃乡
  王世疃乡位于五莲县东南部,九仙山南麓,驻地王世疃村,叩(官)街(头)路,潮(河)王路由此经过。辖16个行政村,总面积6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万亩,人均耕地1.55亩。全乡人口1.5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4万人。原属日照县辖,1943年属日北县,1945年属藏马县,1947年属五莲县。1965年由街头公社分出,1984年改为王世疃乡。
  近年来,乡党委、政府按照“稳定农业,振兴企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思路,不遗余力地抓好经济建设。1996年,该乡由经济欠发达乡镇,跨入了全县“经济强乡镇”行列。
  该乡依托资源优势,走“石材兴乡富民”之路,1996、1997年两年建起了占地1200亩两个石材工业小区,通过制定各种优惠政策,优化软硬环境,到1998年底,石材加工大锯已发展到208台,石材开采矿点达到125处,1997年石材业实现产值1.98亿元,税收达180万元。
  自1993年以来,先后开发荒山2万余亩,高标准栽植板栗100多万株,1997年在“寨山流域万亩板栗基地”建起了120亩的全市第一处板栗微喷工程,1998年以来承担了国务院土地复垦项目,对寨山流域西段进行了复垦开发,该工程总面积3000亩,共动用土石方30万立方米,投工25万个,投资100万元,可栽植板栗30万株。
  结合工业小区建设,建起了占地5.4平方公里、三纵三横的小城镇框架。1995年以来共修筑道路1.58万米,建桥涵40余座,硬化道路11公里,改河3条,石砌地下排水沟3000多米,共投工150多万个,动用土石方30余万方,投资500多万元。一个新兴的山区小城镇已逐步形成。
  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日益繁荣。乡村两级成立了科技组织,乡里办起了科普学校,各村成立了科普业校,全乡干部和50%以上的农村青年受到了乡以上系统专业技术培训。1995年全乡投资130多万元建起了初中实验楼,1992年建成了乡电视差转台,1994年底上了有线电视,1998开通了县有线工程,全乡有线电视用户达到2000多户。全乡合作医疗覆盖率100%,卫生室覆盖率100%,其中甲级卫生室率81.2%;邮电通讯事业日益发达。1993年投资500万元开通了程控电话,截止到1998年底,全乡共按装程控电话800部,建成了挑沟百门电话村一个,1997年底新落成了邮电大楼,新建成了无线通讯机站。

迟家庄村
  王世疃乡迟家庄村位于牌孤山脚下,其村北一带便是牌孤城遗址,全村共有639户,1800口人,耕地面积3900亩。该村另辖3个自然村:巩窝、沟里、北将口,其中巩窝现有23户,70多口人;沟里现有40户,120多口人;百将口现有5户,12口人。
  1995年以来,该村先后与山东农科院莱阳农学院、青岛果科所、日照农科所等科研单位联姻,相继建成了特色苗木、脱毒甘薯、脱毒马铃薯、优质花牛等农业基地,共繁育苗木1万多株,甘薯原种50多万公斤,花生种3万公斤,蔬菜种籽1000公斤,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该村还依托石材资源优势,发展石材开采、加工业,全村现已发展矿点12处,仅此一项,集体年收入20多万元。

代吉子村
代吉子村位于牌孤山脚下,四面环山,全村500多口人分散在5个小山头上,形成了张家庄、王家庄、于家庄、孙家岭、大王口5个自然村。现已统一规划,由原来的5个村集中为一个新村。

  代吉子村山多地少,蕴藏着10亿多立方米的花岗石资源。1994年春,依托资源优势,走“石材兴村富民”的道路,当年发展矿点14处,实现产值430万元,获利51万元,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全村花岗石开采矿点现已达38处,石材加工企业4家,从业人员350人。全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130万元,万元户达到135户,占全村总户数的85%。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