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开展“工业学大庆”和“农业学大寨”运动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4&rec=62&run=13

第四节 开展“工业学大庆”和
“农业学大寨”运动

工业学大庆运动
20世纪60年代初,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胜利完成国民经济调整任务的过程中,进一步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良好的道德风尚,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一大批像“铁人”王进喜、雷锋、焦裕禄那样的英雄模范人物。周恩来精心培育的大庆,则成为当时全国工业战线上的一面光辉旗帜。
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石油工业部关于大庆石油会战情况的报告的通知》,总结了大庆“两论”起家,艰苦创业的基本经验,并指出,大庆的经验,不仅在工业部门中适用,其他部门也同样适用。随后,党中央、毛泽东向全国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伟大号召。自此开始,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即在全国广泛展开。2月24日至3月16日,山东省委召开四级干部会议,传达中央及华东局工业、交通工作会议精神,介绍大庆油田经验及济南部队政治工作经验,对开展学解放军、学大庆、学一切先进经验的活动作出部署。要求全省各条战线大力开展学习解放军和学习大庆活动,努力实现机关革命化。3月21日到4月1日,全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再次动员全省工交战线学习大庆经验,把群众性的比学赶帮运动和创“五好”活动深入开展起来,坚持下去。
中共五莲县委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按照上级部署,从1964年春季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工业学大庆运动。
五莲县工业学大庆运动共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普及发展阶段。中共五莲县委于4月底召开全县三级干部会议,对贯彻落实省委会议精神作了研究安排。在明确当年工交战线任务的前提下,动员全县人民尤其工交战线的干部职工认真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开展学习人民解放军、学习大庆经验的活动;大力开展以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为中心的比学赶帮运动。为了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大庆的基本经验和学习大庆的重要意义,县委在组织各级干部学习上级文件的同时,围绕以大庆精神学大庆、以“铁人”精神学“铁人”的关键问题,在企业干部职工中开展了以“三老四严”、“四个一样”、“五把铁锨闹革命”等大庆人艰苦创业事迹为内容的学习宣传和教育活动,并通过进行大讨论,开展争创先进企业、五好职工的群众性活动,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干部职工学大庆精神、做企业主人翁的自觉性。通过以上活动,1964年,全县工交战线涌现出一批优秀班组和先进个人。为了适应全县工业发展的需要,加强对工业学大庆运动的领导,1964年春,将县工业科改为工业局。
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庆是学习运用毛泽东思想的典范;是大学解放军,正确运用政治工作经验的典范;大庆自始至终坚持集中领导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高度革命精神同严格科学态度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了技术革命和勤俭建国的原则;全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多快好省的要求。中央对大庆精神的高度评价和对大庆经验的进一步概括,为深入地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指明了方向,同时有力地推动了工交财贸战线学习推广大庆经验的群众运动的健康发展。
五莲县结合工业学大庆的运动,具体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努力扩充工业发展规模。五莲县的地方工业基础原来相当薄弱,1958年“大跃进”期间建立了第一机械厂、面粉厂等12处全民所有制企业。三年经济调整时期,对部分企业进行关停并转。到1964年,全县工业企业仅有24处,其中国营企业9处,全部工业总产值也只有340万元。可以说是规模小、数量少、效益低。县委深刻意识到,要想通过贯彻落实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真正走出一条地方工业发展道路,必须学习和发扬大庆人“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必须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千方百计克服各种困难,努力扩大企业数量和规模,以实际行动学大庆,迅速改变企业落后面貌。县委的决心很快变为企业干部职工和各部门的实际行动,短短的几年内,采用扩建新建、产品扩散等办法,很快发展起化工厂、发电厂、化肥厂、链条厂、织布厂、水泥厂等10处企业,这些企业几乎都是在困难重重的条件下发展起来的。
第二,坚持“四为”方针,组织企业生产,支援农业发展。在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县内企业坚持“四为”方针,在积极开展争创支农先进企业和单位的活动中,努力搞好企业生产和发展,全心全意支援农业,为加强工农联盟,促进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县机械厂在此期间生产了大量碾米机、拦污栅、水泵及喷灌泵等支农产品,大大满足了农业生产需要;县社工业在抓好铁木农具制造的同时,还及时帮助农民搞好农机维修,几年中,企业技术人员下乡修理铁木农具和运输工具达12万件,喷灌机械158台;企业和部门为基层培训农机操作和维修人员1600多人。到20世纪70年代初,全县三级农机修造网基本形成。县面粉厂在搞好自身生产的情况下,帮助5个公社建起了小型面粉厂,为农民代加工面粉3000多吨。县邮电局在搞好邮政通信服务,支持工农业生产中作出显著成绩,在运动初期即成为全县工业学大庆的红旗单位。县国营合作商业,认真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总方针,在支援工农业生产,安排人民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商品供应基本满足了城乡人民日常生活的需要。1966年,全县商业机构发展到532个,共完成商品零售额2107万元。
第三,实行“两参一改三结合”,努力搞好企业经营管理。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与管理,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实行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三结合,充分依靠群众,建立起一套符合生产发展要求的科学的管理制度,是大庆企业发展的基本经验之一。五莲县在学习落实大庆这一经验过程中采取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一是建立健全了干部参加劳动制度。各厂矿企业从主要领导到科室车间的干部,都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大部分时间靠在生产上,同工人面对面地商讨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困难面前,干部以身作则、身先士卒,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出表率,运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企业领导干部。二是工人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突出了企业工人的主人翁地位,实现了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有机结合,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培养锻炼了一支以大庆人为榜样,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企业职工队伍。随着企业的扩大发展,县内国营、集体企业的职工人数不断增加。1964年,全县工基交财贸战线总人数达2037人;到1970年,已增加到4458人。期间,经过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实际锻炼和开展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日益提高,群众性的学政治、学文化、学技术,努力做到又红又专,以厂(矿)为家,全心全意为企业发展做贡献的热潮普遍形成。1970年,全县工交战线共涌现“四好单位”4个(酒厂、印刷厂、农具厂、电厂),“四好车间班组”53个,“五好职工”1089人。
二是巩固提高阶段。1971年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前,是五莲县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巩固提高阶段,也是全县工基交财贸学大庆成果累累,先进单位不断涌现的阶段。
1971年8月17日,中共山东省委做出《关于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决定》,要求各级进一步增强对工业学大庆重要意义的认识,真正把大庆经验学到手,出成效,努力加快企业发展步伐。1972年5月,昌潍地委召开全区工交工作会议,号召全区要继续深入开展工业学大庆的群众运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夺取“抓革命,促生产”的更大胜利而奋斗。在中共五莲县委的领导下,全县工、基、交、财贸等战线和服务行业,围绕学大庆、上台阶、创先进,采取许多有力措施,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效。
第一,大力搞好企业的更新改造,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在这个时期内,县属企业的工业学大庆重点内容之一是认真学习《鞍钢宪法》,深入挖掘企业潜力,更新改造老企业,广泛开展技术革新、技术革命,大力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提高工艺水平,扩大生产能力,提高产品质量。县钢珠厂、酒厂、榨油厂、链条厂、面粉厂等企业,在此期间都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据统计,1971年到1976年5年间,全县共投入技改资金396万元,先后完成大小技改项目380多个,其中较大的47个,试制成功新产品37种。
第二,进一步扩大了企业生产规模。期间,县属工业陆续新建重建了自行车钢珠厂、七宝山金矿、造纸厂、外贸冷藏厂、织布厂、化肥厂等一批填补县内空白的新企业。在发展县属工业的同时,公社、大队集体企业也有较快发展,到1976年底,公社以下企业已达60处,当年全县工业总产值实现6256万元,比1970年增长5.1倍;实现利税278万元,比1970年增长121%。
第三,能源、交通、基本建设有了较大发展。一是电力工业。1971年12月,五莲诸城35千伏输电线路投产运行,并建起城乡变电所9处;1975年,电厂1500千瓦3号发电机组投入运行,基本保障了城乡企业生产能源供应和居民的生活用电需要。二是公路建设和交通运输业。公路建设,到1976年底,贯穿县境的李郝路和央赣路已成为交通主道,同时修建了8条县社路和10余条社间道路,全县道路总长近千公里,其中公路里程228.2公里,另外修建了2000多公里的环山营林路,县城道路建设也有较大改观。交通运输,1969年完成货运量只有3万吨,1970年12月成立五莲县运输公司,1974年7月转入汽车运输,当年完成货运周转量72.9万吨公里,实现产值14.5万元。客运量20世纪60年代年均12.3万人次,70年代后增加短途客运班次并开辟长途客运13个班次,年均客运量31.9万人次。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力的支援了工农业生产,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社会交往活动。三是基本建设。坚持“保重点,保投产,保效益”的方针,做到立项计划一经批准,就千方百计筹集资金物料,组成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抽调最好的施工队伍和设备,促优势重点项目按时建成,确保竣工投产发挥效益。同时注意改善投资结构,合理调整投资比重,力求工业与农业,轻工业与重工业,基本建设和人民生活协调发展。特别是1971年后,不断加大了基本建设投资力度,保障了各行各业的健康有序发展。1966年到1976年,全县新增固定资产投资达1782万元,年均178万元。
第四,大力搞好企业整顿,加强企业管理。自1975年春季开始,在中央部署下,各地广泛开展了工、基、交、财贸企业整顿工作。1975年2月27日至3月17日,省委召开工业学大庆会议,重点强调加强企业整顿工作。五莲县在总结十年工业学大庆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上级要求,结合本县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企业整顿的措施,大力整顿企业主管部门和各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充实健全企业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严格生产、工作和劳动纪律,拓宽企业民主管理的渠道。经过大力整顿,企业领导班子进一步加强,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大大提高。1975年,县属全民工业企业人均达9759元,比1970年提高991元;1976年,全县外贸和商品收购总值达2482万元,比1970年增长36%。后进单位的扭亏增盈工作也取得了较大成效。
经过持续的工业学大庆运动,全县工、基、交、财贸等行业涌现出大批学大庆先进企业、先进班组和模范个人。截至1976年,化工厂、机械厂、面粉厂、邮电局、县供销社、基建局等单位先后被省、地区或直属领导部门评选为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集体)。这些典型的树立,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工业学大庆运动的深入开展。
三是新的高潮阶段。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后,工业学大庆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77年1月20日至22日,全省工业学大庆先进代表会议在潍坊召开。会议规划,全省到1980年要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企业建成大庆式企业,对工业学大庆运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这年开始,中共五莲县委把争创大庆式企业放在重要位置,从而把全县工业学大庆运动推向新的高潮。
1977年2月,县委研究制定加快全县工业发展速度的初步规划,提出了“举旗抓纲学大庆,开足马力赶胶南,拼命大干抢时间,五年计划两年完,今后三年再翻番,产值超过二亿元”的行动目标和战斗口号。同年3月,县委以21号文件转发大庆岗位责任制度,要求各企业坚持把高度的革命精神和严格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健全完善和落实大庆式的合理的规章制度。在这期间县委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实际工作。
第一,初步制定了1980年前全县大庆式企业建设规划。对全县10余处重点骨干企业逐一进行分析排队,确定了1977年第一批率先建成大庆式企业的单位,计划1978年全县建成10处大庆式企业和6处学大庆的先进公社。在创建大庆式企业过程中,县委派出工业学大庆工作组深入到厂矿帮助搞好企业的争创工作。1980年,全县工业系统共涌现出先进车间班组62个,先进个人781人,树立先进标兵75个。
第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和条件,有计划的新建了一批轻工、外贸、冶金、小五金、建筑建材和支农项目企业。如肉类联合加工厂、五金厂、硫铁矿、水晶石英矿、汽车修配厂、水泥预制件厂、农药厂、磷肥厂、水泥厂、硫酸铜厂、链条厂、陶瓷厂、工艺美术厂等。新建的这些企业,有的很快形成较大生产能力。
第三,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努力加快技术革新步伐。县里举办“七·二一”工人大学,从各企业抽调技术员和老工人进行离职培训。工业各局都配备了精干的科技人员,大中型厂矿企业和重要车间都设立科研攻关小组,设立专职负责的工程技术人员,大力开展三结合的技术革新和课题攻关活动。从1977年到1980年,全县实现技术革新620多项,其中重点项目74项,自制各种设备210余台套,试制成功新产品数十种。
第四,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不断提高工业技术装备水平。在不断增加技改投入,扩大固定资产投资的前提下,全县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由低到高,基本实现了企业的自动化、现代化生产。到1980年,县内各企业已能自主安装锅炉、蒸汽机、内燃机、金属切削机床、锻压设备、起重、冷轧、焊接、破碎、发电、环保等30多种通用设备和高技术装备,形成了有色金属、化工、矿选、橡胶、塑料、造纸、印刷、纺织、缝纫、钢管、水泥、建材、食品、粮油、饮料、白酒等20多个专业装备体系,安装设备总值达4420万元。全县已经能够生产130多种工业产品,其中主要产品有机床、锻压设备、黄金、棉纺布、机动三轮车、钢珠、链条、雷管、炸药、风动机配件、电子产品、抽纱、白酒、罐头、果干果脯等40余种。全县工业总产值达8808万元,实现利税1144万元,比1966年增长218%,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已由1964年的9.7%提高到42.2%。
1977年4月至5月,中共中央召开全国工业学大庆会议,会议公布建设大庆式企业的六条标准。8月,中共山东省委召开全省工业学大庆会议。县委认真宣传贯彻中央和省工业学大庆会议精神,进一步研究落实创建大庆式企业的各项措施。1978年2月21日至24日,县委召开全县工业学大庆先进代表会议,工、基、交、财贸等战线的750名代表参加会议。会议表彰工业学大庆先进单位和个人,总结交流抓革命促生产的经验,研究讨论争创大庆式企业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
1979年1月,昌潍地委进行全区创建大庆式企业检查验收。6月至9月,五莲化工厂、邮电局、面粉厂、金矿等单位分别被地区和省授予“大庆式企业”光荣称号。1980年底,随着新时期改革开放形势的到来,全国工业学大庆运动宣告结束。

工业学大庆运动的基本成就

全县通过前后16年的工业学大庆运动,积累了一些重要经验,取得一些基本成就。
第一,在大庆精神鼓舞下,全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经过十几年的共同努力,迅速建起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拥有较为先进的企业技术装备,能够生产几十种主导产品。从而形成包括20几个工业门类、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初具规模的地方工业体系,为五莲工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
第二,锻炼培养了一支思想红、作风好、干劲大、技术精、纪律严、能打硬仗的产业职工队伍,这支队伍成为振兴五莲工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五莲的企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第三,通过工业学大庆运动,积累了一些成功的企业管理经验,建立了一整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这些管理经验对建立完善新时期的现代企业制度,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工业学大庆运动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及其负面影响。运动中,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尤其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在宣传学习和借鉴推广大庆经验时,把大庆的一切经验几乎都跟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联系起来,未能坚持“两分法”,不顾客观实际、不加分析地生搬硬套,甚至把有些经验绝对化和模式化,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五莲县的工业学大庆运动,前期上路较晚,中间个别时候走了弯路;在扩大企业发展中,有时也存在论证不足、决策失误的问题。

农业学大寨运动
1958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左”的思想指导下,盲目追求工农业发展速度,致使整个国民经济严重比例失调。加之受1959年起连续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整个农业战线出现严重的危机和衰退,粮食短缺,市场紧张。1961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八字方针”,确定了以农业为基础,农、轻、重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经过几年的连续调整和努力,到1963年基本缓解了农业发展危机和粮食供应严重短缺的问题。但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产品供应不足,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决定性问题。
为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力,引导全党全民大办农业,大办粮食,从1963年底开始,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工业学大庆”的同时,“农业学大寨”也初步提上议程。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大寨之路》和《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详细报道了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战天斗地、改造自然的模范事迹。1964年秋,党中央和毛泽东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此后,在全国农村陆续掀起农业学大寨运动。1964年12月,周恩来在全国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高度肯定和概括了“大寨精神”:无产阶级政治挂帅、毛泽东思想领先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爱国家、爱集体的共产主义风格。这就为农业学大寨运动和学习推广大寨经验指明了具体方向。
中央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各地各级纷纷响应。1964年3月21日至4月1日,山东省委召开全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要求把农业学大寨和比学赶帮运动深入开展起来,坚持下去。五莲县委有关领导及受表彰的叩官公社党委、许孟公社大茅庄大队等14个先进集体或个人代表参加了会议。
五莲县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从1964年春开始,到1978年12月结束,前后历时15年,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起始阶段。从一般号召与典型培植,到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全面开展,历时12年。1964年2月,中央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后,县委立即作出响应。通过召开各级干部会议,迅速向全县人民作了传达,让全县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深刻理解开展农业学大寨的重要意义,同时学习宣传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的生产建设经验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敢想敢干的愚公移山改造自然的精神。全省农业先进集体代表会议后,县委正式把农业学大寨运动提到重要日程,加大了宣传发动力度,提高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程度。坚持典型培植与一般号召相结合,密切联系本地实际,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农业基本建设。1964年下半年,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深入广泛地开展起来。1965年11月,国家水电部组织的全国库区移民现场会在五莲县召开,与会人员参观了县内库区学大寨典型户部公社龙湾头和汪湖公社东云门两个大队。1965年底,县委组织各社、队干部参观学习叩官公社治山改土和街头公社南西峪的闸沟垫土造坝头地现场。从此,全县各地农业学大寨典型不断涌现。
1966年下半年,空前的“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和“文化大革命”交织在一起,在“左”倾思想指导下,农业学大寨运动既成了生产运动,又成了政治运动,致使全县农业学大寨相对放慢了速度。
第二,高潮阶段。贯彻两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集中力量建设大寨县。全县人民在大寨精神的鼓舞下,自力更生,战天斗地,逐步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大寨精神自此一直激励着五莲人民奋斗不止。全县人民一贯的坚持毛泽东思想,坚持绿化治山,兴修水利,在五莲县建设了大量的大寨田,建设了一批中型水库,成就了百年工程,至今还在为五莲县的农业服务。这些工程不仅改善了五莲县农业基础条件,同时为五莲县的粮食自给打下了基础。五莲县在长期的山区开发建设中也逐步培育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五莲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挖山不止,拼命实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