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贯彻实施义务兵役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b2&A=4&rec=25&run=13

第二节贯彻实施义务兵役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1927年建军以来,在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直实行志愿兵役制。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政治觉悟不断提高,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踊跃地、自觉自愿地加入人民解放军,不计报酬,长期在军队服役。这对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和巩固国防起了重要作用。正如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所说:“这个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的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全国人民就是依靠了这样一支军队才取得革命战争的胜利,就是依靠这样一支军队才取得了抗美援朝的胜利。
但是志愿兵役制度由于缺乏定期的征集和退伍时限,不便于积蓄强大的经过训练的预备兵员,已经不能适合于全国社会主义建设新形势的需要。因为这种制度是由一部分人自愿参军,长期服役,而绝大多数人却没有服役义务,这就不可能使国家有大量经过训练的后备兵员;没有后备兵员就不能减少常备兵员的数量,以节省财政开支;志愿兵员没有一定的服役期限,他们的婚姻和家庭等一系列的问题也不能得到合理解决,而全国广大青年也没有履行自己光荣义务的机会。
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3条规定:“准备在适当时机实行义务兵役制。”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实行义务兵役制后,可以减少常备兵额,抽出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加强国家的经济建设工作。特别当时全国正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时期,实行义务兵役制显得更为必要。更重要的是蒋介石反动集团还盘踞台湾,美国侵略者还不断进行军事挑衅,如果仍实行志愿兵役制,虽然保持了很大的常备兵额,平时感到兵多,但是由于没有后备兵员储备,到了战时就显得兵员不足。如果实行了义务兵役制,按照兵役法规定每年有一批适龄青年入伍,同时每年有一批人从军队复员,这就大量积蓄了后备兵源,加强了国防力量。依照《宪法》第103条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全国人民都以参加人民解放军保卫祖国为无上光荣,要求给他们履行这一公民义务的机会。因此,为了适应全国胜利后的情况和国防建设及当时经济建设的需要,在全国广大人民取得政权之后,在通过一系列的社会改革全体人民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国家改行义务兵役制是完全必要的。
为补充人民解放军退伍兵员的缺额,并逐步推行义务兵役制,加速全国现代化的国防建设,1954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征集补充兵员的命令,要求在兵役法未颁布前,在年满18周岁到22周岁的男性公民中征集补充兵员45万人,并规定了服役年限和应征入伍的体格标准,以及应征、缓征和不得征集的各项政策。这是我国推行义务兵役制的开始,也是五莲推行义务兵役制的开始。由志愿兵役制改行义务兵役制,是我国军事制度上的重大改革,也是一项新的工作。为加强征集工作的领导,五莲县委、县政府按照上级指示,成立兵役委员会,下设征集办公室,具体负责征集事宜。县武装部遂改称县兵役局。为了工作上的便利,全县还分地区试点并设立了征集站。
民国时期,国民政府沿袭清代募兵制,以雇佣形式募集兵员。应募者不足,则绳捆索绑,强拉硬抓。五莲山区解放时,抗日民主政府实行志愿兵制。1944年3月,征集第一批志愿兵362人,志愿参军者主要是先期解放的石场、洪凝、街头、中至、高泽及仁里区部分村庄苦大仇深的翻身农民。1945年春节之后,掀起参军热潮,范围扩大到户部、五莲、淮河等区。村干部积极带头,青壮年踊跃报名,父送子、妻送郎参军的极为普遍。仅洪凝区参军者即达300余人。是年冬,许孟、管帅等地亦掀起参军热潮。30多户的范家窑村有10名青年报名参军,被誉为参军模范村。汀沟王大娘先后把3个儿子都送往部队,被誉为参军模范。各地参军者临行之时均披红戴花,男女老少热烈欢送。有些地方县政府参议员、区长等人亲自牵马抬轿,把新兵送往部队。抗日战争时期五莲山区共征集志愿兵2541人。解放战争时期,志愿参军者更多,全县共征集4700余人。其中,1947年8月,五莲、户部两区3天内即征集1300余名。1950年至1954年,全县征集志愿兵2155名。
五莲县的义务兵征集工作从1955年上半年开始。县委在12月21日召开的三级干部会议上,传达学习义务兵役制的精神和征集政策,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声势浩大的贯彻义务兵役制的宣传运动。会后,各区分片召开了乡总支委员、宣传员、青年团员、民兵基层干部及高小毕业生和民师会议,采取多种形式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层层发动,逐级传达贯彻。除在村民大会和小型座谈会上大讲大谈外,还利用黑板报、广播筒进行宣传,使实行义务兵役制的优越性,在全县基本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人们一致拥护,特别青年人认为这是自己履行宪法给予的权利和义务的好机会,热烈报名应征,渴望走上保卫祖国的光荣岗位。全县迅速形成了轰轰烈烈的报名应征参军的热潮。1955年全县征集义务兵700人。1956年征集705人。
通过实施义务兵役制,不仅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预备兵员,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义务兵复员后,在各条战线上成为建设祖国的骨干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