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报道荟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3&rec=193&run=13

经区:重点突破 全面发展开新局
2月16日下午,经区召开全区干部大会,部署新一年工作,动员各级干部节后迅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尽职尽责地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
今年,经区将重点围绕“加快中心崛起,强化两轴支撑,推进环海发展,完善一体化布局”的战略部署,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抓好4大类79个经济发展项目,年内计划完成投资88.4亿元,开工面积149万平方米,50个产业项目竣工或投产。重点抓好6大类、28项民生工程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抓好总投资41.2亿元的21个项目,努力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用群众工作统领社会管理,重点抓好6大类、32项工作,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抓好5大类45项党的建设工作,努力培养“为民务实清廉”的干部队伍,推动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重点区域开发建设方面,按照市域一体化发展的总体部署,坚持新城开发与老城改造同步推进,加快东部滨海新城建设,提升西部中心城区档次。东部滨海新城起步区,突出抓好崮山创新创业产业园、生物科技产业园、皂埠湾生态居住区以及五渚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四大板块建设。东部滨海新城主城区,重点抓好威石辅路等道路建设、泊于水库建设、河道综合整治和海岸线修复治理,高起点规划建设滨海公园和森林公园。西部中心城区,整合土地资源,高标准打造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实施青岛路、大庆路等道路升级改造,提升城市品位。
(2月17日 《威海日报》4版 曹石岩)
“十送工程”情暖职工
“去年我们组织了单身职工登山踏青、樱桃采摘、沙滩趣味运动会等联谊活动,为他们交流沟通、相知相识搭建平台。全区共有400多名单身员工参加,有21对青年男女喜结良缘,成立家庭。职工都亲切地称我们为‘工会红娘’。”岁末年初,说起2012年“十送工程”为职工带来的实惠,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主席刁瑞福非常欣慰。
近年来,随着大批企业在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落地生根”,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为营造良好的用工环境,让职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在刚刚过去的一年,开发区总工会在充分调研了解职工所需所盼的基础上,以“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为宗旨,开展了“冬天送温暖、 夏日送清凉、 金秋送助学、 电影送上门、 快乐送职工、大病送互助、单亲送佳偶、维权送法律、心理送疏导、求职送书报”等“十送工程”,全方位解决事关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受到热烈欢迎。
结合“十送工程”,全区各级工会共组织走访各类企业680多家,与3600多名职工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职工反映比较突出的住宿难、 洗澡难、 乘车难、加班多等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1月6日 《大众日报》7版 彭 辉 丛军滋)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中村股改静悄悄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威海经济开发区凤林街道锦宏社区郭红卫一家三口,作为老集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股民,每人领到了一份节日副食品。
“我是1998年迁入的‘外来户’,在社区股份制改造中,根据居住年限折算,每个家庭成员按照0.65股领取分红和福利。股民评定标准亮在前头,评定过程摆在明处,评定结果全部公开,无论是‘坐地户’还是‘外来户’,大家都心服口服。”6月19日,郭红卫告诉记者。
城中村进行股份制改革,“股东资格界定”这个环节牵扯到千家万户的利益,是最大的难点,处置不当极易引发各种矛盾和纠纷。威海经济开发区在推行城中村股改时,针对股东资格界定,确定了“以公开换和谐”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扬民主,让群众来把关。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不搞“特殊股”,规定不论是村居干部、企业负责人还是普通村民,全部是一人一股,从根本上杜绝了股权分配不公问题。除无争议的原住户外,还将社区的在校大学生、服兵役人员、劳教服刑人员等6类人员纳入享受股权行列。对村内的空挂户、外部迁入人员等不同群体的资格界定和股份配置,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充分考虑是否履行过村民义务。针对外迁户,每个村居根据实际情况,界定了享受一整股的在村居住年限,不够规定年限的按照实际居住年数进行折算。对于资格界定引发争议的人员,不能由村居干部最终拍板,必须召开党员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决定。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求各社区必须将股民资格界定名单向全体股民公开,并接受质询。凤林街道凤林社区先后调整名单四次,四次均张榜公示,每次公示期为7天。皇冠街道长峰社区为确定股民资格,把资格界定名单发放到每家每户手中并设立专门办公室受理群众意见,先后召开会议20多次,最终敲定近5000余名股民的资格。
细致扎实的工作赢得了群众的认可。截至目前,威海经济开发区18个城中村,已有12个完成集体资产产权改革,评定总资产35.96亿元,净资产17.69亿元,确定股民19811人,人均净资产8.93万元。整个股改过程非常平静,未引发一起上访事件。
(6月22日 《大众日报》5版 彭 辉 焦真伍)
办实事 强班子 聚合力
——经区开展村居基层基础工作集中整治活动纪实
基层兴, 则区域兴; 基础强,则区域强。
在一体化大威海发展格局中,经区担当着重要的角色: 这里既是 “中心崛起” 的重要板块,又是“两轴支撑”的重要一极,更承担着全市六大重点区域之一——东部滨海新城开发建设重任,可谓“中心崛起”占一城,“两轴支撑” 占一极, “环海发展”占一段,“一体发展”占一域。
新使命需要新作为,新机遇需要新作风。经区站在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考量,把基层基础工作作为科学发展的基石,启动了6个镇街、126个村居基层基础工作集中整治活动,全面夯实二次创业、转型跨越之基。
夯实发展之基
基层基础工作整治启动
在经区党工委一班人看来,加速东部滨海新城崛起,必须夯实发展之基,凝聚发展合力。因此,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不仅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引导群众合理表达诉求的迫切需要,还是推动“二次创业”、加快区域崛起的现实要求。
伴随着东部滨海新城开发建设的步伐,去年11月,经区整合区、镇街力量,明确了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维稳工作、“三资”管理、民生建设和评议考核等任务,拉开了村居基层基础工作集中整治活动的大幕。
村居基层基础工作是一个较大的系统工程,经区党工委在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试点先行、依次推开、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各镇街确定1个重点、难点村为试点,在圆满完成试点任务、全面总结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依次推进。
此次整治的目标任务也非常明确——加强村居两委班子建设,健全村居各类规章制度,抓好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村(居)民代表和村(居)民的教育培训,进行村居资产、资源、资金的清理清查,指导村居广泛开展各方面的民生工作,对村居两委班子、两委干部和党员进行民主评议。
为确保整治工作有序推进,区工委组织部、 宣传部、 政法委、社会事业局、公安分局、法院、检察院7个部门单位派骨干力量成立3个工作组,参与整治活动。各镇办党委书记担负领导责任,政工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组织机关干部全员参加。
民意主导整治
活动真正解决问题
“村里拖欠了两年的征地补偿款拿到手了,养老保险也很快有着落了。”“多亏了这次整治,我们村摘掉了‘落后村’的帽子。”……采访中,崮山镇张家滩村的村民向记者介绍着几个月来的变化。
张家滩村是崮山镇确定的整治试点村。去年11月27日,区、镇两级工作人员正式进驻该村,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整治活动。
“这个村有298户,通过挨户走访,宣传政策,调查村情,共收集了77个问题,其中55个是共性问题,主要反映村里拖欠村民征地补偿款。22个是个性问题,涉及党员不发挥作用、低保申请等。”崮山镇组织委员林艳艳介绍说。
针对共性问题,崮山镇在召开大会向村民解释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为298户村民发放了征地补偿款。针对个性问题,崮山镇逐条制定解决措施,落实人员和时限,做到了件件有落实。
这是基层基础工作集中整治活动的一个侧影。活动中,经区把村居民主评议、“三资”清查和薄弱班子整治作为重点,意在通过整治活动,达到互促共进的效果。
班子强不强,关键看“班长”。为此,经区把班子队伍建设作为整治重点,镇街机关干部分片到村,逐户发放“两委”干部、党员民主评议票,并结合个别谈话、发放调查问卷等方式,摸透村居现状,摸准年度变化,摸清储备人才。
今年年初,在民主评议和调查走访中,泊于镇大林格村普遍反映村里主要干部不作为,集体经济停滞不前。根据这一情况,泊于镇党委免去了村原党支部书记,经广泛征求意见,任命一名外出经商党员回村任党支部副书记,迅速扭转了村里的工作局面。
“整治中,我们将评议结果与年度表彰、不合格干部调整、确定后备干部相结合,共确定了25个区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调整了2名农村主要负责人,对6名‘两委’委员进行诫勉谈话,同时每个村居从复员军人、回村大中专毕业生和致富领富能手中推荐5 ~ 10人作为村居后备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人选。”经区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为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经区将资产审计列入整治范围,由区工委组织部、财政局、农业经济发展局、审计局牵头,各镇、街道办事处对全区126个村居和涉及的60家村办企业进行审计清查,审计清查及结果在村居公示, 保障村居“三资”管理使用和干部安全。
建立村居制度规范是整治活动的重要内容。经区收集整理村居制度规范50余项,印发至各镇街、村居。健全村居议事决策执行监督机制,明确每半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村(居)委会、组织一次党员活动,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村 (居) 民代表会议,每季度检查一次。健全村居公开方式,村内一般事项至少每季度公布一次,财务收支情况每月公布一次,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随时公布。
以民意为主导,经区配强农村班子,规范“三资”管理,建立制度规范,凝聚起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
凝聚发展合力
奏响二次创业新乐章
随着整治活动的推进,到5月中旬,108个村居整治工作基本完成,走访和发放调查问卷29653户,走访率90.4%。汇总群众反映意见、建议和问题1162条,已解决1107条。本月底,整个整治活动将全面结束。
村居基层基础工作集中整治活动,强化了农村干部的发展意识,拧紧了农村干部谋事干事的“紧箍咒”,开启了村民致富路。
去年年底,整治活动启动不久,泊于镇岛邓家村党支部书记邓永泉就做出一个决定——建设蔬菜大棚,发展集体经济。在征得村民同意后,邓永泉在村里流转了60亩地,计划建设草莓和蔬菜大棚。
建设蔬菜大棚的决定,很快得到村民响应。“去年冬天,大伙没黑没白地干,建了30多个草莓大棚,10多个蔬菜大棚,发展采摘旅游。”邓永泉说,按目前的收益看,他们两年就能赚回成本。
集中整治活动畅通了民意表达渠道,架起了干群连心桥,凝聚起广大群众参与发展的热情。
去年年底,东部滨海新城基础设施建设拉开框架,成大线扩建是其中的一个项目,泊于镇盐滩段和屯侯家段临街房和部分民房需要拆除。
“临街房有60多处,还有几十栋民房,拆迁工作中,我们把党员干部作为突破口,引导党员干部带头拆迁,群众非常配合,顺利完成了拆迁工作,没有出现一起不稳定因素。”泊于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村居基层基础工作集中整治活动,强化了对广大党员群众的道德约束和法制约束,建立起基层基础工作长效机制,营造出和谐的社会氛围。
这几个月,桥头镇碑鲁村村民刘伦昌养成了一个习惯: 只要村里的小广播一响,手头再多的活也要放一放,听完广播再干。
“一听小广播,村里的大事小事就都知道了,心和村子也贴得越来越近了。”刘伦昌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整治活动中,经区号召各村通过小报纸、小广播等“五小”载体,及时传达各级政策声音,定期播报村情,在党委、政府与群众间架起沟通桥梁。同时,还加大投入,为各村配备了音响、图书等,丰富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将党员群众注意力吸引到发展经济、维护稳定上来。
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经区积蓄起大建设、大发展、大跨越的新合力,奏响了二次创业、再造新城的雄浑乐章。
(5月22日 《威海日报》1版 王 玲 王洛伟 曹石岩)

流金淌银新商圈
——经区现代服务业新中心建设纪实
一站式休闲购物成熟商圈、高端都市商业综合体、销售火爆的甲级商务写字楼、彰显韩国元素的步行街……经区商贸业呈现出百花齐放态势。
“经区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稳增长、调结构、扩内需、增就业的重要抓手,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推进,推动商圈不断增容扩量,促进人流、物流加速聚集,全力打造全区现代服务业升级版和全市现代服务业新中心。”经区服务业发展局局长原忠江说。
统筹规划
吸引商贸巨头聚集
去年10月19日,威海韩乐坊文化艺术节暨韩乐坊不夜城活动在经区拉开帷幕。中韩美食、文艺表演、文化大集、韩国电影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市民目不暇接。
与韩乐坊仅一街之隔的韩国风情街、韩国美食街、时尚韩国馆等也是“韩元素”落户经区的最佳着力点。其中,韩国风情街已开门纳客,每到夜晚来临,韩国风情街道路两侧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据介绍,近几年,经区充分依托自身优势,统筹规划了现代商贸中心、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现代物流集散中心、韩国人来威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现代商务运营中心组成的现代服务业“五大中心”,引领经区现代服务业迈上集群化、高端化的转型道路。
规划推进东部滨海新城商贸区。经区以中心商贸区和泛九龙湾商贸区为主力板块,着力打造“两大商贸区”“三大商业带”“四条商业步行街”和“八大专业市场”,规划推进东部滨海新城商贸区建设。目前,乐源威海中心、乐天世纪城、乐天双子星、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美乐家居、永旺威海购物中心等商贸企业形成强大磁场,吸引着更多商贸巨头聚集经区……
布局楼宇总部经济发展产业带。经区抢抓商务楼宇经济发展机遇,建设了现代商务运营中心,形成沿青岛路、大庆路、齐鲁大道向外辐射发展的“两区三线”楼宇总部经济带,现代化商务运营中心初具规模。
政策扶持
力促企业争大做强
经区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运作机制,加大政策扶持,推动企业优化膨胀,引导企业争大做强、健康发展。
在为企业搭建平台的同时,经区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经区管委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扶持楼宇经济和总部经济发展的试行意见》等文件,对在区内新购买或租赁商贸设施、统一结算业户营业面积达到3万平方米以上且在区内纳税的商贸流通企业,奖励企业主要负责人20万元。
为吸引资金流入,对新入驻的法人银行、分行购买或新建自用办公场所以及新设立的支行、小额贷款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经区给予一定的奖励与补助。对新设立的区域以上总部企业,经区每年给予企业当年在区外形成而在区内纳税的地方经济实际贡献50%的等额资金奖励。对入驻韩国商品交易中心的进出口企业,按照规定给予一定房租补助。近三年,经区先后奖励38名贡献突出服务企业经营者620万元。
此外,经区还创新管理机制,在全市率先成立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和服务业发展局,组建了商贸旅游执法监察大队和旅游工作委员会,为全区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他们还健全和落实定期走访、 跟踪联系、动态监测制度,随时掌握每个重点企业发展动向,适时做好“一对一”服务,及时帮助分析解决存在问题,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项目支撑
拉动商圈人气提升
作为全市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之一,经区已经成为众多商家青睐的投资地,一批体量大、品位高的现代服务业项目纷纷落户并快速崛起,勾画出经区“做大三产、引领发展”的精彩之笔。
去年年底,威海首家高端精品超市Greenys在经区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试营业,而位于购物广场内的零售百货、儿童乐园、电影院、KTV以及九龙城酒店式公寓、5A级智能化写字楼等高端业态也陆续正式开业。
九龙城项目只是经区重点推进的现代商贸大项目之一。凭借良好的区位环境优势,齐鲁商城、豪业圣迪购物广场、时代广场、好天地妇幼精品商场等一批大型商场先后在经区落地开花,互为补充。永旺威海购物中心和韩国乐天玛特两个世界500强零售企业的开门纳客,使经区商业气氛和商圈人气得到大幅提升。
“背靠大树好乘凉”。在乐天家居专营家居陶瓷的私营业主刘先生,正是看中了经区商贸发展的整体优势,于2008年进驻经区。“青岛路东沿线,家居商城鳞次栉比,已经形成了行业集聚效应,辐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威海,不仅经区的市民来购物,就连市区、高区、文登、荣成的客户也会到这里选购家居产品。”刘先生说,身居经区商贸中心,依托区域优势,他的客户能够“达天下”。
人流、物流、资金流不断涌向经区商圈。相信在全面的规划、良好的政策和大项目的支撑下,经区商贸业的发展将继续大步向前迈进。
(12月6日 《威海日报》1版黄 娜 董胜峰 辛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