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3&rec=181&run=13

【概况】 桥头镇位于经区东南部,东邻荣成市埠柳镇,西与临港区草庙子镇和文登市文登营镇毗邻,西北与环翠区温泉镇接壤,南连荣成市崖西镇,北与泊于镇交界,面积111平方公里。镇驻地距威海火车站、汽车站、海港、飞机场均为15公里,威石公路、301、303省道自镇域通过。2013年,全镇辖51个村和1个社区,人口30146人。辖区内有高中1所、中学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有镇卫生院1所,下设13家一体化管理中心卫生室。
【经济发展】 2013年,全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外贸进出口总值2264万美元,比上年分别增长19.7%和4% ; 农村经济总收入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 农民人均纯收入10707元,比上年增长11.9%;税收收入2869万元,比上年增长16%。
发展现代农业 苹果、花生、花卉是全镇农业的三大主导产业,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2013年,立足农业升级改造,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通过专业培训,实施果园提质增效工程,对苹果进行升级改造,“富桥”牌苹果在全市苹果擂台赛中获一等奖。年内,全镇苹果产量4.5万吨,销售收入2.7亿元。花生产量360万公斤,亩产量约225公斤,单产比上年下降约20%,价格由2011年同期8元/公斤下降至4.8元/公斤。花卉产业种植规模达到400多公顷,威海七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威海恩特花木有限公司等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农业项目得到健康发展,高山杜鹃、北美冬青等花卉品种深受市场欢迎,成为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威海富盛食品有限公司、威海三昌食品有限公司、威海振威畜禽有限公司等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华峰三优富士专业合作社等一批精品农业项目等成为农业产业的亮点。按照 “扶持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 的思路, 从苹果、 花卉、花生等领域选出10家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打造; 对40家符合建设规范的合作社进行检查考核,合格后吸纳为镇级合作社成员;对50家空挂牟利、不干实事的合作社,不予登记,不吸纳为镇级合作社成员。加大农业投入,完善配套设施,投资350万元对江家口、黑石、柴里、马井泊、北子城塘坝实施除险加固工作。实施惠农政策,稳固农民利益,落实惠农资金274万元。实施333.33公顷秸秆还田,补贴资金10万元; 发放1200公顷玉米良种补贴18万元,发放1258.67公顷粮食种植补贴236万元,发放3.5万公斤小麦良种补贴10万元; 推广玉米、小麦政策性保险,全镇群众参保率达到90%以上。年内,全镇畜牧业及相关产业总产值达1亿元,畜牧企业、养殖户收入稳步提升,禽蛋规模化产量占全镇60%以上。
招商引资 全年赴上海、北京、厦门等地外出招商5次,接待客商32批,成功洽谈引进博优化纤(威海)有限公司化纤纱线项目、威海隆济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天妃工艺美术城等项目20个,总投资27.2亿元。其中新建项目12个,10个实现当年开工,开工建筑面积13.63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厂房项目8个,盘活面积1.8万平方米,博优技术纺织品(威海)有限公司高技术纺织品项目、威海泽瑞实业有限公司项目2个项目投产。
项目推进 2013年,全镇12个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开工率达100%,呈现出续建项目、新建项目、膨胀项目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博优技术纺织品(威海)有限公司高技术纺织品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只用不到9个月时间, 博优化纤 (威海)有限公司化纤纱线项目配套设施建设和设备安装同步推进,威海市龙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机动车检测项目顺利营业,威海友邦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扁管项目1.2万平方米新建厂房投入使用,威海广宇大成数控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年末完成搬迁,威海泽瑞实业有限公司项目实现投产,威海海滨渔具有限公司项目喜迁新厂区,威海市山花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君芳家饰项目、威海喜盈门乳品有限公司乳品智能化生产基地项目、威海隆济时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威海市鸿恩滑雪用品有限公司滑雪器材项目4个项目完成主体建设。加强企业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工、融资问题,为威海泽瑞实业有限公司、威海广宇大成数控科技有限公司、威海海滨渔具有限公司、威海山花帝苑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招工200余人,为威海海滨渔具有限公司、威海喜盈门乳品有限公司等申请中小企业扶持资金到位。帮助新上项目办理土地、建设、环评等相关手续,使签约项目快落地、落地项目快投产、投产项目早见效。
发展服务业 实现全镇服务业增加值8982万元,比上年增长12%;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通过以一产、二产带动三产,积极探索三产发展新模式,重点发展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包括农贸集市、农药化肥市场、家具装饰、旅店等。以滨河小区、孟家庄大龄青年房为依托,使农村人口、企业职工向镇驻地集中,为小城镇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民生事业】 社会保障 2013年,全镇参加新型农村养老保险12500人,缴费403.66万元,应参保率96%;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500人,缴费6.76万元; 完成城镇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审批办理工作,发放宣传资料1000份,办理手续606份; 审核办理失业登记人员329人。全镇有22467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为42854名门诊患者报销医药费81万元,为520名住院患者报销医药费160万元。
社会救助 2013年,全镇共有优抚对象231人,为5名 “五保” 散养户发放供养经费1.62万元;为417户、511人发放低保金724396.3元,为52名白内障患者进行免费复明手术,出资2.05万元对3名高考新生和6名特困家庭在校学生进行救助。投资460万元实施桥头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可提供床位218张,进一步提高了集中供养能力。办理适龄青年购房扶持资格审核713份,发放132户大龄青年房补助款660万元; 投资106万元,完成47户农村危房改造、 263户“五类”群体铝合金门窗更换工作。
计划生育 2013年,全镇有育龄妇女4757人。出生224人,其中一胎202人,二胎22人,出生率7.5‰; 死亡257人,死亡率9.9 ‰,自然增长率-2.4‰。女性初婚266人,其中晚婚246人,晚婚率92.5%。全年为121人发放城镇独生子女费7765元,为2508人发放农村独生子女费140390元,为38人发放特困家庭补助金21840元,为1357人发放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1302720元,为58人发放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91560元。
文化 2013年,桥头镇按照 “建设新家园、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造新生活” 的要求,牢固树立 “文化民生” 理念,创新探索出一套由新春文艺表演、夏季纳凉晚会、秋冬农闲趣味运动会等内容组成的基层文体活动体系,吸引全镇群众参与,丰富了群众生活,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全年共举办新春活报表演2场、“三八”节文艺汇演51场、夏季纳凉晚会73场、冬季趣味运动会51场,发放以奖代补资金20万元,涌现出福禄庄、雅格庄、孟家庄、柴里等先进村,推出一大批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类节目。至年末,建立农家书屋50个,累计藏书21720册,满足群众图书借阅需求。所有村居都配有电脑,不断完善投影仪、音响、桌椅等配套设施,搭建远程教育平台,新建或扩建健身器材场地、文化长廊12个,购买大批文艺演出所需的服装道具和演奏器材,使群众活动有保障。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四德”教育,举办道德文化宣教活动65场,参与受众2500余人。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评选表彰工作,推选文明家庭444户、 身边典型916人、先进事迹1000余件。开展“善行义举”推选工作,树立善行义举“四德”榜51块,签订善行义举责任状1.1万份,推选善行义举“四德”榜人物典型395名。投入65万元组织乡村文明行动的创评工作,义河北、信河北等10个村在市级观摩督导工作中取得良好成绩。
教育 2013年,桥头镇有中心幼儿园1所、小学1所、中学1所、高中1所。中心幼儿园有在园幼儿381人,教职工30人。为有效解决幼儿入园难问题,区、镇两级投资490万元对中心幼儿园实施扩建工程,建筑面积1572平方米,可增加180名幼儿入园就读。桥头中心小学有在校学生517人,教学班15个,专任教师45人。桥头第十三中学有在校学生433人,专任教师 80人,其中中高级教师57人,教学班12个。
医疗卫生 桥头镇辖镇卫生院1所,属一级甲等医院、威海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疗机构。2013年,镇卫生院机构编制42人,实有在编在岗人员3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7人; 设有住院床位30张, 设置内、 外、妇、儿、中医等临床科室,以及放射、检验、药剂、护理、预防保健等医技辅助科室;配备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等医疗设备。门急诊29363人次,住院349人次,为学校、厂矿企业、餐饮单位健康查体3000余人次。医疗用房、房屋面积、环境均达到省级中医管理部门要求和标准,配备远红外治疗仪、电针仪、TDP神灯、电脑中频治疗仪、牵引床等设备以及260余种中药饮片,运用中医药方法结合现代医疗手段,开展中医药治疗康复服务。镇卫生院下设一体化管理的中心卫生室13处、一般村卫生室24处,覆盖全镇51个行政村。年内,镇卫生院医生进村入户为广大群众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传染病防治、妇幼保健等10大类41项服务,由以前坐等患者转变为主动上门服务, 探索制定划片驻村 “一对一”的分级管理模式,镇卫生院医生同乡村医生建立协作关系,年轻医务人员实行包片驻村参与并指导乡村医生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绘制居民健康档案 “村居直观图”,将健康档案及重点人群分布与全村居民住宅布局图有机结合。为65岁以上3516名老年人进行全面健康查体,并指导用药,得到广大群众的广泛认可。
【东部滨海新城建设】 路网建设 2013年,管委累计投资3亿元,高标准、高速度、高质量完成威石辅路、俚李线拓宽改造工程和园区4号路、6号路、7号路等5条道路工程,拉开东部滨海新城建设的大框架。其中威石辅路桥头段全长6.5公里,在施工中克服地质条件复杂、花岗岩类特坚石硬度强等诸多困难,先后整合大批小钻机和大型叉车参与施工,使用炸药2500吨,爆破1600余次,动用各种大中型设备车辆200余台,施工人数最多时达300余人。在建设过程中,对施工队伍实施全程动态考核,对人员设备达不到要求、工程进展不理想的队伍及时更换,威石辅路建设期间先后更换两支施工队伍,使各标段施工方有压力更有动力,积极主动上设备,加班加点赶工期。对施工队伍实行严格考核的同时,加强监理人员管理,实行负责标段两次不按标准施工即辞退监理人员的制度, 激发监理人员有效发挥监理作用。在全镇机关干部中选调6人,放弃全部休假日全力靠在施工第一现场,会同监理人员加强工程质量监管,及时协调解决现场问题。安排人员每天对各标段机械设备、工程量完成情况进行汇总,每周至少召开两次工程调度会议,不定期召开现场会议,组织落后施工队伍观摩先进标段,加强各标段间施工机械及土石方的调配,优先解决影响总体施工进度的关键节点。
预防抢栽抢建 在东部滨海新城建设过程中,有个别群众为谋取私利进行抢栽抢建,镇政府采取灵活方式,全力做好预防处置工作。一是做好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召开镇第18届5次、6次党委扩大会、农村干部大会、预防抢栽抢建专题工作会及机关干部例会,对预防工作进行反复强调和部署落实。印发《城管执法简讯》两期共2.4万份,下发到各村各户,张贴于各村宣传栏、社区服务中心及主要路口,进一步明确预防抢栽抢建工作的必要性和严肃性。二是做好土地影像留存工作。组织各村开展土地影像资料拍照留存和建档工作,根据地亩册数据,结合群众现场指认的方式,对各村土地信息进行细致、全面、准确获取,拍摄照片33286张,建立影像档案7个,为清理工作提供充分依据。三是做好抢栽抢建清理工作。镇政府每日下午4时定时召开镇长、分管领导及片委、片长参加的预防抢栽抢建清理工作调度会,了解工作进展情况,针对存在问题认真进行商讨,及时调整对策。清理工作落实情况与驻片包村干部、村干部考核工资直接挂钩。设立举报电话、书记信箱、群众服务大厅接访点等,拓宽举报渠道,对举报人信息实行严格保密,并在核实后给予一定奖励。鼓励各村做好村内、村村之间的互相监督工作,要求各村挑选有责任心的 “两委” 干部和小区长组建巡逻检查队伍,对各村新栽、偷栽情况进行高密度、全覆盖反复检查,及时发现,提早清理。联合工商、城管等部门对各集市加大巡逻执法力度,摸排了解集市贩卖、购买苗木情况,为清理工作做好准备。同时,要求驻片包村干部与村干部共同做好村内的摸排工作,防止出现倒卖苗木的情况,将违法违规抢栽行为化解在初级阶段。做好对抢栽抢建清理工作的督导考核与日常巡检,切实保证好专项清理工作的实际效果。清理抢栽树木6万多株,面积47公顷,直接挽回后期征地补偿损失300多万元,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人口、土地、建筑物普查 自9月16日起,桥头镇启动东部滨海新城人口、土地、建筑物普查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镇长为组长,各片及土地、城建、经管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制订普查工作方案,确定普查技术标准,召开动员部署会议,统一思想认识,确保普查工作顺利实施。二是搞好培训指导。从各部门抽调精干人员、各村抽调文化水平较高的村干部组成普查工作小组,提前组织培训,学习掌握普查技术标准;先行选定7个村进行普查试点,总结普查经验方法在全镇推广。三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村广播、宣传栏、简报等媒介,广泛宣传普查工作意义,确保家喻户晓。成立由驻片、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组成的思想工作小组,深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引导群众自觉配合普查。四是加强考核调度。将企业、学校等公共建筑部分按属地划归各片统计,防止漏登、重登。各工作片每晚核算录入基础数据,镇党政办公室每天调度汇总,城建办公室随机抽查核实,镇党委每天调度推进,及时解决普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至10月25日,完成51个村15044栋143.6万平方米农村宅基地和300栋64.6万平方米医院、学校、企业等公共建筑物普查工作。
【新农村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桥头镇辖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6月,9.5公里俚李线拓宽改造道路竣工通车,进一步优化了桥头镇驻地到机场路的交通环境; 维修各村自来水破损管网7000余米,保障农民生产、生活用水。7月,投资460多万元的桥头镇敬老院改扩建工程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8月,为方便百姓出行,对中心大街人行道板进行升级改造,仅用20天时间完成4700平方米人行道板的铺装工作。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积极维护环境整治成果。按照“镇抓片、片抓村、村抓小区”方式,镇领导小组统筹调度,驻片干部总体协调,包村干部督导整改,各村成立环境维护队伍,指定1名村 “两委” 成员专门负责环境整治维护工作,做到层层有人抓,环环有人管。投资20多万元,购置垃圾桶700个,对各村损坏的垃圾桶进行统一更换,投资2万多元购置垃圾桶零部件进行维修,聘用122名责任心强的群众保洁员,确保“户清扫、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工作模式顺利推进。针对重点部位和重点区域开展集中整治,清理村庄及沿路 “三大堆” 451处,清理沟渠河道及沿岸垃圾3500立方米,严防秸秆进村、“三大堆”重现,通过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的检查考核,强化宣传教育引导等,提高群众的保洁意识。投资128万元,完成桥头新老市场和俚李线绿化工程,绿化面积达8600平方米,优化了镇域环境。加大对中心大街商户整治,对 “五小”行业等违章违法行为集中清理,整治门头广告牌和店外经营120户。抓好门前占道经营、流动摊点整治,解决桥头大集和孟家庄大集占道经营问题。加强精细化管理,通过竞争上岗、网格化管理、绩效考核方式,对各路段和人员进行合理搭配,有效提升镇中心大街、两大园区和连村路的管护水平。成立绿化办公室,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公开招投标对镇域内100多万平方米绿化带进行日常管护,创造优美舒心的生活环境。镇城市管理办公室每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进行检查、考核和指导,按照日常检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周调度、月检查、季通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自查,对发现问题及时列出限期整改督办单,督促及时整改。建立健全农村保洁员规章制度,按照《桥头镇环境卫生考核办法》和《桥头镇农村保洁员考核细则》, 明确保洁员清扫质量、奖励和考核的办法,强化目标管理,桥头镇环境卫生工作在全区乡镇每月卫生考核中连续12个月取得第一名。
【社会管理】 2013年,桥头镇坚持以人为本,将教育引导与社会管理服务相结合,形成整体推进、良性互动的工作格局。
综治维稳 通过对不稳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对信访积案的分类指导,对非正常上访的严厉打击,进一步畅通群众的诉求渠道,规范信访秩序。一是建立健全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机制。以“发现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为目标,建立完善群体性事件苗头隐患排查、研判和预警制度,做到主动预防,超前化解; 在全镇范围内实行“分片、包区”制度,由村“两委”和“四职”干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村委会会计、妇代会主任)分包小区,及时收集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建立矛盾纠纷排查机制。定期开展拉网式排查工作,摸清镇情、村情、民情。8月,按照“打击一批、稳控一批、化解一批”的思路,在全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月”活动,成立10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1名班子成员带领1名经验丰富的部门负责人或驻片包村干部分包负责,限时化解。共化解各类矛盾和信访积案28起,实现了问题诉求和信访积案总量的下降,进一步畅通了信访诉求渠道。
建立好人好事播报制度 为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全镇居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和个人品德修养,在全镇52个村居广泛开展好人好事和先进典型的发掘表彰和宣传报道工作。成立以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领导、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好人好事评定审核小组,派出所、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办公室、司法所、计划生育办公室等部门联合对各村推荐的人物事迹进行认真核对与严格把关,确保好人好事推选结果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各村成立以村主要负责人任组长,“两委”成员、“四职”干部、小区长为组员的好人好事发掘推荐小组,对推选工作进行认真贯彻落实,自上而下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推选审核体系,确保公平、公正、公开,最大限度地实现好人好事推选表彰工作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制定《桥头镇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统计表》下发到各片各村,要求各村安排专人负责好人好事播报工作,做好播报资料记录和留存工作,各村利用广播喇叭每天2次、每周7天对好人好事进行广播,确保好人好事家喻户晓; 通过宣传栏张贴宣传画或光荣榜的形式将好人好事加以概括和体现;在《村情月报》设立专门版块,对各村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进行刊发报道,用百姓语言,夸身边好人,说生活好事。全年各村发掘表扬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5个方面的典型人物共计395人次, 先进事迹420余件。
【党的建设】 2013年,全镇以抓基层、打基础为重点,以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为有效手段,走出一条具有特色的党建之路。
制度建设 一是参照《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并结合桥头镇实际,制定《桥头镇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二是坚持每周三召开党委扩大会。班子成员在会上汇报本周工作情况及下周工作打算,使班子成员在完成各自分管领域工作时有压力、有动力、有思路、有落实。三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度。每周三党委会扩大至部门负责人、各片长,让更多骨干了解党委工作重点,把握基层工作方向,参与到重要决策制定中。四是加强村居管理引导。每月召开包括全镇各村书记、主任在内的党委扩大会议,就当前重点工作和目标要求进行明确部署和及时传达,确保上级党委、政府的方针政策和工作要求有部署、 有开展、有落实。五是创新建立“周例会、月总结、季交流”的农村例会制度。指导并参与各村居组织召开的每周 “两委”扩大会,每月党员、村民代表会和每季度村务工作交流会,通过会议民主决策村级事务,规范村居办事程序,确保政务工作公开透明、按部就班,真正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年内,全镇52个村居共召开“两委”扩大会2652次,党员村民代表会612次,片务交流会28次,半年民主评议会51次。
党员队伍建设 注重对党员队伍的锻造完善以及新鲜血液的补充,通过学习观摩、会议交流、远教、电教等形式定期组织各村开展党员及发展对象的学习培训活动。开展党员冬训工作,邀请镇社区教育中心老师进行授课,保证每名农村党员都能接受一堂党课教育,举办党员冬训活动20场,教育培训党员1600余名,提升了党员思想意识和自身素质,为切实发挥出党员在生产发展、村居稳定等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层党组织建设 9月,全镇集中开展“农村班子强化提升月”活动,对25个一类班子、19个二类班子和7个三类班子开展分类指导,因村制宜查摆问题,制定目标和改进措施。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开阔村干部眼界,更新村干部观念,逐步提高农村干部的责任感和管理农村事务的能力。对4名党员干部认可的党员村委会主任公布为村党支部书记,对3名评议不理想的副书记、委员进行调整。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同时,设身处地地为农村干部解决后顾之忧,在镇财政紧张的情况下,2013年发放农村干部工资244万元,发放农村办公经费100万元。镇党委、政府出台《2013年农村干部考核意见》,将日常各项工作量化为分值,实行每月常态化检查,考核分数直接与工资挂钩,在农村干部中拉开差距,分出档次,真正体现出干与不干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为加强对各片区农村党支部及各村委会的监督管理,强化党支部及村委会对基层群众的引导和服务,充分激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社区的生机活力,在全镇范围内以片区为单位成立党总支和管理办公室,充分发挥村民委员在农村工作的主力军作用,切实提升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榜样意识与工作能力,进一步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大局意识。
党风廉政建设 为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镇党委成立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与工委、管委签订责任书的基础上,与各村党支部、村委会签订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机制,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全镇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政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提升了政务公开的水平。各村依托公开栏、农廉网、村情月报等,将政务、财务、事务进行公开,每月组织相关部门对公开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工资进行挂钩,确保公开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满足广大群众的知情权。
【基层基础工作整治】 按照工委、管委总体部署,桥头镇围绕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维稳工作、“三资” 管理和民生建设6个方面工作,自2012年11月起,利用6个月时间集中开展农村基层基础整治活动。召开全镇村居基层基础工作动员大会,镇全体机关干部、农村“两委”扩大会成员共470人参加会议。全镇以片为单位,划分7个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本片各村的基层基础工作。全镇首先在问题比较突出的孟家庄村开展试点工作,随后根据各村问题突出程度和各片承担镇上中心工作的轻重,逐步推开。在开展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根据各村不同情况举办不同主题的讲座,先后邀请经区检察院、法制局、公安分局等单位分管负责人到桥头镇作专题讲座,普及法律知识,增强群众守法意识。针对有的村党员不能发挥模范作用的情况,举办党性教育课,提高争先创优意识; 对民生问题反映较多的村,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对问题逐个分析,限期整改。至2013年5月末,共走访9800余户,入户率达90%,个别谈话近1900余人次,收集问题419个,协调解决和给予答复414个,处结率达99%。结合基层基础工作开展情况,顺利推进威石辅路、园区3条道路的征地工作,并化解了遗留多年的雅格庄村信访积案,教里村、孟家庄村村风明显好转。桥头镇基层基础工作典型经验做法在2013年第103期《威海通讯》 和经区《领导参阅》发表。
【村居概况】 2013年,桥头镇辖51个村、1个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