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3&rec=166&run=13

【概况】 2013年,经区民政以服务和保障民生为主线,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突出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这一工作主题,不断提升民政事业工作水平。建立健全农村“五保”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制度,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做好因病致贫家庭特别救助,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全面保障。落实各项优抚安置政策,双拥优抚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推行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社会救助】 建立救助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2013年,经区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420元提高到45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600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50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每人每年2400元提高到2700元;城市“三无”人员供养政策全面落实,集中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840元,分散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500元。全年为844户1217名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保障金252万元,为201名农村“五保”对象和城市“三无”对象发放供养金93.14万元,为12名孤儿发放保障金10.4万元。年内,根据《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关于调整完善城乡救助政策的通知》规定,为区内符合条件的885名残疾人、新中国成立前老党员、90周岁以上老年人、1 ~ 6级伤残军人等弱势群体发放生活补贴金150余万元。
低保医疗救助和教育救助 调整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将低保、“五保”对象的个人自付部分报销比例从50%提高到60%,为54名大病患者发放医疗救助金17.2万元,为23名低保家庭学生发放教育救助金3.6万元。组织开展因病致贫家庭特别医疗救助工作,为8户贫困家庭的大病患者发放医疗特别救助金38.3万元。
临时救助 元旦、春节期间,为全区2200多名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优抚对象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66.7万元;组织各镇、街道走访困难户1019户,发放慰问金5万元、米面油等慰问品价值23万元;走访低保对象、“五保”对象、城市“三无”人员和重点优抚对象64户,发放慰问金6.4万元;走访敬老院老人及驻区部队官兵,送去价值12万元的慰问品。老人节期间,组织开展走访慰问老人活动,发放慰问金、慰问品折款11.5万元。

【优抚安置】 落实优抚补助政策 年内,对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金和定期补助费进行调整核定,为817名优抚对象核定发放抚恤定补资金 501.7万元,为561名农村优待对象发放优待金145.64万元。调整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八一”前夕为义务兵家属发放优待金161.23万元。落实农村籍退伍老兵、部分烈士子女、在乡残疾军人和老复员军人遗属补贴发放政策,为809名老兵发放补贴金56.23万元,为179名烈士子女发放生活补助27.92万元,为451名遗属发放补贴金66.97万元。组织全区200名优抚对象健康查体、 45名优抚对象疗养。
拥军优属 元旦、春节和“八一”期间,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和军地领导座谈会,为驻地部队和优抚对象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折款12万元,向全区7000名烈军属、革命伤残、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发放新春慰问信,送去新春和节日问候。
妥善安置退役士兵 年内,妥善安置49名退役士兵,为47名选择自主择业的士兵发放一次性补贴金108.6万元,为2名自谋职业士兵发放自谋职业金9万元。
【殡葬管理】 自2013年1月1日起,经区实行基本殡葬服务福利化。对具有经区户籍且死亡后不享受殡葬费补助的居民、尚未登记经区户籍的婴儿及社会福利机构抚养的经区籍儿童、救助管理机构在经区范围内收容救助对象死亡且经相关部门确认无法查明身份的、驻经区的大中专院校全日制学生、公安部门经办处理的经区范围内未知名尸体,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包括遗体运输费260元(普通灵车)、遗体寄存及冷藏费12元(1昼夜)、遗体火化费144元(普通炉)、骨灰盒费(每个按200元计价,可实行差额结算,不保留骨灰的给予200元补贴)、骨灰寄存费60元(1年)。年内,为730户符合条件的居民发放殡葬补助费42.2万元。
【社会组织管理】 2013年,遵循“一手抓培育发展,一手抓监督管理”的方针,经区继续培育扶植和规范管理社会组织。新审批社会团体2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1个;完成65家社会组织的年检工作和187个社区社会组织备案工作。6月,成立经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加大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先后培育公益、文体等各类社会组织78家。在各社区成立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实行登记备案制度,简化登记注册手续,发展社区社会组织187家。建立健全社区志愿服务注册制度、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城市社区志愿者注册率均达10%以上。
【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自2011年7月起,经区社会事业局组织开展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历时18个月,采集山川、河流、行政区域等15大类、33个子类的地名信息1189条,汇总整理标绘地名普查图2幅,采集地名多媒体信息1395条,修改整饬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完成地名普查数据的图库匹配,生成地名成果表1189张。2013年4月26日,顺利通过省专家组检查验收。
年内,全面落实民政退休退职人员经费补助政策,为全区85名地方退休人员、敬老院退休人员、退休人员遗属、无军籍职工、精减退职老弱残职工等人员发放工资和补贴130万元。做好城市低收入家庭认定工作,至年末,新审批城市低收入家庭120户, 年审31户。
【社区建设】 2013年,经区工委、管委在人、财、物方面大力向社区倾斜,全区社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先后有多个市、区前来观摩学习经区社区建设工作经验。5月18日,管委制订印发《2013年城市社区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对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提出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各部门工作责任。7月17日,全市城市社区建设现场会在经区召开。
夯实社区建设基础 年初,根据全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人口分布情况,管委将3个街道辖属的22个社区调整为34个,并全部纳入城市社区管理。同时,重点强化三大保障措施,确保社区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一是保障社区工作用房。全区34个社区工作用房全部达到300平方米以上,其中,19个社区面积达到600平方米以上,15个社区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为居民提供了充足的活动及服务场所。二是保障社区工作人员。全区新招社区工作人员115人,总数达到22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6%,35周岁以下的占60%。三是保障社区工作经费。将34个城市社区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对实际入住户数3000户以下(含3000户)的,按6万元标准安排办公经费;超出3000户的,每增加100户按2000元标准安排办公经费;党建工作和专项经费按照办公经费80%的标准安排。全年拨付办公活动经费1088万元,拨付党组织联系群众专项经费680万元,拨付30个新建社区开办经费600万元。


推行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年内,多次组织有关人员外出观摩学习,在借鉴上海、南京等地以及环翠区社区建设工作经验基础上,探索建立新型社区服务管理模式。推行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建设,加强社区党组织、居委会、工作站和综治办建设,做到有场所、有牌子、有人员、有经费、有制度,并实行“五统一”(统一社区外观标识、统一社区名称、统一门牌样式、统一辖区网格化管理示意图、统一工作人员服装和工作牌)。在社区服务大厅内设立电子触摸屏,方便居民查询社区相关职责制度及办事程序等。建立社区网格化管理平台,按300户左右划定网格,对楼房、道路、设施等实行数字化分类管理。落实网格管理责任,建立由“督导员、联络员、网格长、网格管理员、楼长”组成的五级管理体系,实现管理服务无缝覆盖。
促进社区精细化建设 对社区管理强化考核监督,力促社区建设精细化。一是强化社区人员培训。会同有关部门对社区新招聘人员进行两次培训,各街道办事处也多次组织岗位培训,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二是加强社区工作考核。实行区、街道两级考核制度,全区半年考核一次,重点考核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 建设、社区工作用房、社区工作人员、社区经费落实情况以及社区工作规范化情况等。 各街道办事处制定 《社区服务管理工作考核办法》,通过每月抽查、集中检查等方式,每月进行考核,进一步督促社区服务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三是加强社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切实做到重要制度上墙、工作流程印制成册。
开展社区特色服务 按照“特色鲜明、区域领先、成效显著、居民欢迎”的原则,结合社区实际,开展特色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一居一特色”“一居一品牌”。长峰馨安、 凤林龙凤、府安社区先后开办“爱心超市”“红色影院”“绿色家园”“驿站服务”“三点半乐园”等特色服务项目,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归属感,形成健康向上、文明和谐的社区氛围。
【全市城市社区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召开】 7月17日,全市城市社区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现场会在经区召开。市委副书记赵熙殿、副市长付广照带领各市(区)、开发区、工业新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实地观摩环翠区、经区社区和社会养老服务示范点建设情况。工委、管委领导王炳刚、杨万友等陪同观摩。观摩组一行先后到皇冠街道长峰馨安社区、凤林街道龙凤社区、西苑街道府安社区,详细了解社区机构设置、配套设施、服务提供、活动开展等情况。观摩结束后,在铂丽斯国际大酒店召开经验交流会,工委副书记杨万友代表经区作典型发言。
【省民政厅副厅长钱守政到经区调研】 11月12日,省民政厅副厅长钱守政在市民政局局长袁学恩的陪同下,到皇冠街道长峰馨安社区和凤林街道龙凤社区实地察看社区服务中心、日间托老场所、社区活动室等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情况,并听取情况汇报,对经区社区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姚桂礼陪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