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管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2&rec=89&run=13

【概况】 2011~2012年,经区渔业部门按照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不断推进海洋与渔业结构优化升级,海洋与渔业经济保持持续、稳定、快速的增长势头,形成良性健康的发展格局。至2012年末,全区养殖总面积3410公顷,其中筏式养殖面积3357.3公顷,养殖品种有扇贝、海带和牡蛎,滩涂养殖面积633.5公顷,养殖品种有海参、鲍鱼、蛏子、海蛤等。
【渔港】 至2012年末,经区拥有小型渔港6个,分别是长峰渔港、海埠渔港、百尺所渔港、皂埠渔港、黄石圈渔港和鸿源水产渔业码头。鸿源水产渔业码头始建于2011年,位于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东、威洋石油码头西南,建港总投资5000万元, 港区水域面积1.6公顷,陆域面积0.67公顷,平均水深6.7米,码头长290米,航道长1200米, 航道宽150米,航道走向180°,可容纳50吨以下船舶100艘。
【海洋捕捞】 2011年,全区共有捕捞渔船525艘,总动力9578.66千瓦 ; 养殖渔船430艘,总动力3489.94千瓦。2012年,全区养殖捕捞渔船达1624艘,总吨位12333吨,捕捞总量2万吨,捕捞总产值3.5亿元,其中远洋捕捞渔船568艘,总吨位10088吨,总动力18781.76千瓦。
【海域改革】 2011年,运用竞拍、公证模式成功完成泊于镇蒲湾村承包经营试点工作。3月,召开泊于浅海滩涂承包经营沿海镇村支部书记、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制定《规范泊于浅海滩涂承包经营工作指导意见》,印发海域使用管理法律法规明白纸3000余份。至11月,完成泊于镇蒲湾、海西头、盐滩、岛邓家、泊于家等沿海13个村304.5公顷海域确权工作,并对10个村的浅海滩涂成功对外发包,实现村集体和村民增收800万元。
【用海服务】 2011年2月,及时处置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船舶脱坞误入养殖区善后处理工作,为经区重点项目尽快达产消除后顾之忧; 5月,协调做好总投资2340万元的山东鸿源水产有限公司海洋牧场变更选址工作; 7月,仅用一周时间,协助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完成申报锚地使用海域手续,比正常工作时间提前15天; 10月,协调泊于镇相关养殖户,做好威海奔腾港航有限公司航道内反弹养殖物的清理工作。2012年,完成威海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威洋石油有限公司、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和威海港务集团有限公司5个用海单位、10宗海域项目续期的初审手续,做到科学、合理、集约用海。10月,完成海域与渔业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该信息化平台主要功能为: 实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全省各项业务工作重要情况、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实现省、市、沿海各县(市、区)三级业务化管理信息的专网传输 ; 为全省海洋与渔业各业务化应用系统的拓展搭建综合服务平台,满足今后所有海域使用许可网络审批的要求。
【海洋渔业安全生产】 2011年,完成全区捕捞渔船的年审年检和船舶检验工作; 开展渔业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和“护渔2011”专项行动,督促拥有渔船的渔民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全力抓好伏季休渔期的执法检查工作,休渔期内未出现渔船违法作业情况; 为涉韩作业渔船全部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渔业安全生产秩序良好。2012年, 完成近海20个渔业村、500余艘渔船的年审年检工作; 组织公海入渔抽签活动,有8艘渔船获得入渔资质,全部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实行24小时船位监控; 全力抓好为期3个月伏季休渔期的执法检查工作,休渔期内未出现渔船进行违法作业; 开展渔业百日安全生产大检查、“护渔2012”专项行动和渔船专项整治行动,共排查出“三无”渔船105艘,全部纳入特殊渔船管理, 清理异地挂靠渔船44艘,清理脱审渔船18艘,对60马力以上渔船全部实行包保责任制,并全部安装北斗卫星定位系统、AIS避碰终端,跟踪调度,加强涉外渔船管理,全年未发生涉外入渔事件。2011~2012年,共检查渔业企业43家次,检查渔港码头53座次,检查渔船832艘次,整改安全隐患26处,发送大风警报等恶劣天气信息165次、禁渔禁航通知96次,组织海上应急救援演练2次,两年未发生渔业安全生产事故,海洋渔业安全生产秩序良好。
【渔船燃油补贴】 2011~2012年,经区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要求做好渔船燃油补贴发放工作。2011年,发放2010年度827艘渔船燃油补贴580.7万元; 2012年,发放2011年度845艘渔船燃油补贴1692.79万元。
【名优水产养殖】 2011~2012年,经区大力发展名优水产养殖。2011年,发展虾夷贝养殖面积达600多公顷。2012年,以威海鸿源水产有限公司为龙头,推广虾夷贝养殖面积达2000公顷 ,推广大菱鲆、珍珠鲽工厂化养殖和河豚鱼网箱养殖; 威海海育时代集团有限公司推广海参高产精养技术,建成全市最大的海参育苗基地,海参育苗水体达6万立方米。打造经区海参品牌。同时,威海武岭海珍品养殖有限公司生产的“德圣缘”海参、威海好海蓝色海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好海海参”、威海红一切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红一切”海参品牌成功打入国内外市场。
【威海湾养殖设施清理整治】 2012年9月,根据市政府《关于对威海湾养殖设施进行清理整治的通告》,管委依法对威海湾海域的养殖设施进行清理整治。本次清理整治范围包括金线顶与日岛连线以南、日岛与威洋石油码头连线以西海域内的所有养殖设施(含看护房、平台等海上构筑物)和威海港南港区现有及扩建航道内的养殖设施,清理用海面积约1333公顷,其中筏式养殖752.9公顷、网箱4513个,涉及主要养殖单位8个,分别是山东鸿源水产有限公司、威海市海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威海振海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威海市君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皇冠街道长峰社区、沟北社区、城子社区、杨家滩社区,涉及从业人数1543人。年内,共清理筏架310.5公顷、网箱4081个。
【水产品养殖、加工与销售】 经区水产品养殖品种主要为虾夷扇贝、海带、牡蛎、海参、鲆鲽鱼类。2011年,全区海水养殖面积2000公顷,产量3.5万吨,产值3.5亿元。2012年,全区海水养殖面积2200公顷,产量3.8万吨,产值3.7亿元。5月,由于受环境气候等因素影响,全区近岸海域内人工养殖的海带、扇贝和牡蛎出现大面积死亡,涉及养殖水域总面积约2000公顷,威海湾以内200公顷没有受到影响。5月17日至8月15日,山东海洋与渔业司法鉴定中心受市海洋与渔业局委托,对死亡原因进行排查和鉴定,鉴定结果为自然死亡,主要原因是养殖密度过大、海域环境整体质量欠佳。该鉴定报告提出,经区海域主要水质指标符合渔业水质标准,具备进行养殖生产的基本环境条件,可以继续进行正常的养殖生产,不过要防止重蹈前辙,必须注重4 个方面: 一是科学生产,合理调整养殖结构; 二是降低海带养殖密度,适时调整生产措施 ; 三是减少笼养扇贝层数,降低放苗密度,及时清除养殖附着物; 四是严控污染,逐步减少陆源污染物入海量。至2012年末,全区有水产加工企业34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10家,水产品年销售总量达10820吨, 年产值4.9亿元。
【渔业企业选介】 威海德明水产有限公司 位于崮山镇阴山湾,成立于1998年,是无公害水产品养殖基地,主要进行梭子蟹、对虾、贝类和海参苗种的繁育和推广。占地面积2公顷,注册资本500万元,固定资产350万元,至2012年末有职工20人,其中技术人员3人。公司拥有育苗水体1500立方米、排水净化池5000平方米、高位沉淀池可储水4000立方米、沙滤池150平方米,年可培育贝类苗种3亿粒,海参苗种1亿头,梭子蟹500万只,对虾1亿尾。2012年,实现产值250万元,利润100万元。
威海中孚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 位于泊于镇北海,成立于2000年11月,是以牙鲆、大菱鲆等高档鱼类育苗、养成为主,集科研、开发、生产于一体的民营高科技水产养殖企业,是威海市名贵鱼类苗种繁育基地。占地面积1.67公顷,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拥有陆地工厂化育苗车间5000平方米,成鱼养成车间1.5万平方米。2007年6月,通过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12年,实现产值500万元,利润200万元。
山东海育时代水产有限公司 位于泊于镇北海,成立于2011年,主要从事海参育苗和养殖。占地面积5公顷,注册资本2001万元。至2012年末,累计投资8000余万元,兼并重组3个养殖场,改造养殖车间20余个,养殖水体达7万立方米,并全面投入使用,育养海参苗5万公斤,对外出售1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实现利润300万元。2012年,被省海洋与渔业厅评为山东省级海域使用金支出项目海水循环利用技术示范单位,同年9月被市农业局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概况】 2011~2012年,在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带动下,区内小麦、花生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玉米种植机械化水平逐年提升,免耕播种机、地膜覆盖机等先进适用机具增长速度加快,手扶拖拉机数量逐年增加。2012年9月,桥头镇因区划调整划入经区,经区农机拥有量激增,农机化作业量不断提高。至2012年末,全区共有小麦联合收割机98台,玉米联合收获机4台,免耕播种机47台,地膜覆盖机767台,花生联合收获机实现零的突破; 共有拖拉机12761台,其中手扶拖拉机占97%,73%的手扶拖拉机配有花生挖掘犁 共有拖拉机配套机具13533部,其中大中型1095部,小型12438部。年末,全区农业机械总值达1.65亿元,农机总动力24.8万千瓦,机耕旋耕6750公顷,机械播种5600公顷,机械覆膜2700公顷。
【农机购置补贴】 2011~2012年,全区农机购置补贴资金达到309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85万元,市级资金12万元,区级配套资金12万元,补贴机具数量达到2413台,受益农户及合作组织达到834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