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求新优势 开创新局面 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2&rec=2&run=13

谋求新优势 开创新局面
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在2011年度全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1月15日)

工委书记、管委主任 张建军
这次会议主要是回顾总结上年度工作情况,表彰先进,研究部署2012年度的工作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团结拼搏,开拓进取,奋力推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区20周年和中共十八大胜利召开。
一、2011年,全区工作成果丰硕,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略)
二、2012年,全区工作稳中求进,奋力开创各项事业新局面
2012年,是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20周年,也是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年。当前,尽管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但是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复兴机遇和市场潜力更加看好。另外,随着国家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和结构性减税等优惠政策继续实施,注重扩大内需和发展实体经济政策支持,以及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全面推进,这些都为我们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2012年,全区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主题主线,牢牢把握总基调,围绕建设高端产业聚集区的目标要求,深化改革开放,规范服务管理,狠抓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 : 生产总值增长12%,工业总产值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5%,一般财政收入增长16%,进出口总额增长1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实际利用内资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持续增强发展活力。始终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以项目建设推动产业转调,实现经济发展稳中求进。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产业招商。围绕产业规划和园区布局,深入挖掘整合招商资源,积极开展定向招商,引进关联项目,提高产业聚集度。狠抓无地招商。加快推进骨干企业增资扩张,鼓励企业主动与央企和跨国公司合作,扶持发展楼宇总部经济,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强化专业招商。发挥各经济主管局和专业招商局主力军作用,抢抓世界经济深刻调整机遇,将境内外重点招商与小分队定点招商紧密结合,灵活运用信息招商、中介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要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进一步完善项目推进服务措施,严格落实管委领导和部门包项目责任制,强化重点项目跟踪服务和督导考核,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项目早日开工投产。全年计划新建续建扩建二三产业项目149个、总投资754亿元,其中工业项目63个、服务业项目86个,争取当年开工建设110个、投产70个以上,完成投资120亿元。
(二)加快推动工业转型升级,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抢抓蓝区建设机遇,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扶持骨干企业膨胀,推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全面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1.壮大工业八大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坚持高端高质高效发展方向,成立重点产业协会,推动要素资源向优势产业聚集,拉长产业链条,增强产业集群优势。要振兴船舶制造业。积极应对船舶市场风险挑战,加强船舶制造企业与配套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对接合作,建立产业创新联盟,打造船舶优质产品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三进船业、中航威海船厂、东海船舶、奔腾港航、伊萨焊接器材、海飞游艇等续建扩建项目。计划全年实现造船完工量 110万载重吨,增长26.4% ;销售收入107亿元,增长36.4%。做强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着力抓好华东重工项目扩建、华东重型装备项目续建、华东数控技改和豪顿工业园一期工程等项目建设运营,打造以大型锻铸件、重型数控机床、动车风机和特种泵为主导产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力争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增长18%以上。做大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重点抓好贝卡尔特钢丝帘线和腾森橡胶项目扩建,扩大汽车和零部件产能,力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引导骨干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日月光半导体三期和善邻电子新工厂投产以及泓淋科技集团研发中心、宣杨数码新厂区等项目建设,力争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增长20%以上。做优食品医药产业。推进华新药业和东舟医疗技改项目投产,加快迪沙原料药生产基地、德益润邦生物科技产业基地、鸿宇医疗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强无花果研究开发,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培植新材料产业。推进安然纳米工业园、维特佳特种涂层二期工程和翔宇环保科技等项目投产,抓好昌星电子扩建等项目建设。扶持新能源产业。启动总投资75亿元的华电海上风电项目,抓好中玻光电扩建,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技术,创建新能源产业示范区。优化轻纺服装产业。重点推进海马地毯技改和新天地毛绒扩建,打造地毯优质产品生产基地。
2.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加大企业发展扶持力度,着力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加快培育骨干龙头企业。年内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争取达到56家。“十二五”末,争取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达到8家,税收过亿元企业达到15家。一要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出台《科学技术促进办法》,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扶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争创高新技术企业、加大节能降耗和技改投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争取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新建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家,其中国家级1家;设立院士工作站2家。二要提高企业融资能力。做好银企对接工作,积极开展集合票据、助保金、小额担保贷款等融资业务,引导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经区,扩大区内信贷规模。推动企业上市融资,规范企业股权管理,加强与中介机构协作,年内争取有2家企业实现上市。三是提高企业开拓能力。设立市场开拓基金,鼓励企业扩大海外市场,拓展内销市场。加强品牌建设,争取新增中国驰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各2个,服务品牌和市长质量奖各1个。
(三)扶持服务业跨越发展,打响经区消费品牌。坚持把发展服务业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着力点,加快建设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一是全力推动服务业“五大中心”崛起。突出现代商贸聚集效应。围绕建设“两大商贸区”“三大商业街”“四条步行街”和“十二个专业市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乐天公馆、银座商厦、安然购物广场等总投资50亿元的15个商贸大项目建设,争取九龙城休闲购物广场、蓝星万象城步行街等6个项目开业运营。提升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消费品位。重点推进华夏城景区扩建、老虎山福孝博览园、温德姆五星级酒店等总投资76亿元的15个旅游项目建设,争取华夏科技体验馆、国家开发银行科研基地、美国最佳西方酒店等7个项目投入运营,打造威海城郊休闲旅游首选地。扩大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经营规模。积极构建临港、公路和保税物流协调联动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推进中外运国际物流、威广物流等总投资27亿元的8个物流大项目建设,争取富海华液体化工、冠宏物流园等4个项目投入运营。吸引现代商务运营中心企业入驻。按照“两区三线”楼宇总部经济布局,着力抓好九龙湾商务区、乐天双子星、峰汇国际等总投资13亿元的7个高档写字楼项目建设,大力引进金融、科研、外包、企业总部等项目,打造现代国际商务新城。建设韩国人来威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特色品牌。积极推进韩乐坊、韩国风情街、韩国斗塔商厦等总投资8亿元的3个韩式消费项目投入运营,打造胶东半岛最具特色的韩国商品集散地和商业文化体验中心。二是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按照城中村改造总体规划,加快推进沟北渔具交易基地、长峰元宝街、杨家滩商业综合体、凤林商业街等社区商业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商贸、旅游、家政、养老服务等社区服务业和家庭服务业,全面掀起社区服务业发展高潮。三是强化服务业宣传推介。突出中日韩文化交融、无花果休闲采摘、华夏演艺文化等特色服务业,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推介力度,精心组织开展无花果文化旅游月和汽车、家居、购物、美食、物流等节庆会展活动, 打响“吃、住、玩、购在经区”的消费品牌。
(四)加快建设精品城区,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按照城乡统筹、生态优先、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加快推进城建重点工程建设,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把我区建设成为国际化、生态化、现代化精品城区。一是加大城市建设投入。今年管委计划投资5.1亿元,实施六项城建重点工程:九龙湾片区开发工程。年内完成九龙湾岸线侵蚀整治,启动五星级酒店群项目建设,打造具有国际品牌的休闲度假旅游基地和商务文体中心。五渚河生态旅游度假区开发工程。重点抓好五渚河综合治理、崮山综合市场、张家滩集中居住区和阳光东海岸高档小区等项目建设,开发东部临港生活新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高标准实施16条城区道路、5座桥梁修建改造以及道路绿化照明等工程,改善城区交通设施环境。旧生活区综合整治工程。重点完成21栋住宅楼“平改坡”、5个旧生活区外墙保温和节能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建经济适用住房180套、公租房260套。城中村改造回迁工程。完成全部27个村每户2套回迁房建设任务,抓好回迁区配套工程建设,强化物业管理,保证群众满意回迁。二是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严格落实“四环联动”机制和城市管理职责,细化城市管理标准,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推行城市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三是夯实城市社区工作基础。优化社区布局,制定“十二五”城市社区设置规划,加强社区公共服务用房和配套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夯实社区工作基础。理顺社区管理体制,强化办事处在社区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落实“办事处、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长、楼长”四级管理责任制,加强社区组织建设,推进社区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新建7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推行社区服务标准化,全方位满足居民生活需求。
(五)统筹推进城乡发展,建设富美和谐新农村。按照城乡统筹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继续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一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大力发展无花果产业,精心打造24个标准化示范园和无花果观光旅游采摘带,创建国家级无花果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提高无花果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计划今年全区无花果产量达到8000吨,带动农民增收6400万元。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新建设施大棚13.3公顷,改造苹果郁闭园133.3公顷,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大力发展村办加工项目和农村商贸旅游业,开创农民增收新路子。二是巩固提升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水平。实施村庄绿化提档升级工程,落实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保洁员队伍建设,提高农村环境维护水平。三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条、危桥4座、病险塘坝16座,推进城市自来水管网向镇村延伸。四是加强农村社区建设。完善10处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4个示范点。
(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区。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工委、管委《关于加快建设文化强区的意见》,积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是突出抓好居民教育,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实施居民素质教育提升工程,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努力在全社会形成扬正气、讲诚信、知荣辱、懂感恩、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机关、企业和社会建设,营造崇尚学习、全民读书的浓厚氛围。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先进典型,提升全区整体文明水平。二是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充分发挥区、镇(街道)和村(居)文化设施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群众文体活动,加强文化协会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文艺创作和文化活动机制,统筹安排好首届“魅力经区”艺术节系列活动,为群众提供优秀文化服务。三是整合文化资源,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加快温州印刷科技园、博思进出口彩印、华夏城人防科普体验馆等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构建休闲旅游、节庆会展、韩国风情、影视服务、印刷创意、娱乐健身、艺术品及工艺美术七大文化产业体系。力争“十二五”末,文化产业产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5%。
(七)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生保障水平。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提高标准,让发展成果真正体现在满足群众需要、改善群众生活水平上。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管委投资1.5亿元,新建扩建4所中小学校设施,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高素质教育质量,加大学前教育投入,加强职业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构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格局。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制定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规划,启动区老年康复中心建设,确保新建扩建的两镇卫生院和12处村(居)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年内投入运营,充实基层医疗服务人员,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和报销比例,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养老保险全民覆盖、水平逐步提升,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向村(居)延伸,适时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金领取标准,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努力消除居民后顾之忧。加强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老年人优待和“五保”分散供养标准,加大因病致贫救助力度,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
(八)切实加强群众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改进群众工作,保持社会稳定,增强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一要切实加强群众工作。强化以人为本、服务于民理念,始终怀着深厚感情做好群众工作,畅通联系群众渠道,坚持群众大走访、社情民意调查、机关干部驻村蹲点和结对帮扶困难群众等工作制度,切实帮助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维护群众利益,增进与群众的感情。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解决矛盾纠纷、维护合法权益,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二要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严格落实各级维稳责任,进一步完善稳定风险防范评估、信息预警和矛盾排查调处机制,健全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联席会议、考核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公检法和信访等部门在调解矛盾纠纷中的重要作用,加大村(居)包片调解力度,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加大“平安经区”创建力度。规划设置23处社区警务室,组织公安、巡警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开展社会治安大联防,对在群防群治中表现突出的群众和联防队员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加强村(居)、企业技防设施建设,实现公共监控全区联网。开展经常性严打整治斗争,构建协调联动、快查快打、快捕快判司法合力。狠抓安全生产、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和应急管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三、弘扬“感恩责任奉献”文化,建设“法治阳光服务”政府
坚持用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坚持抓规范创新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服务环境,以思想文化新觉醒、机关建设新成效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一)大力弘扬“感恩责任奉献”文化,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民族复兴、区域崛起、企业壮大、村(居)兴旺甚至个人成功,无不与先进文化引领息息相关。 近年来,我们在机关、学校率先推行“感恩责任奉献”文化,极大地激发了机关干部和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引起社会广泛共鸣。实践证明,“感恩责任奉献”文化是传统和现代融合、干部群众推崇并接受的先进文化,是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精神动力。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工委、管委决定将“感恩责任奉献”文化在全区广泛传播、大力弘扬,让这面先进文化大旗在经区的大地上高高飘扬、永久飘扬。一要大力弘扬感恩文化,用人间真情温暖社会,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氛围。弘扬感恩文化,旨在引导人们用心感受恩情,真心回报恩情,崇尚真善美,摒弃极端个人主义,让孝敬父母、 关爱他人、报答组织、回馈社会、报效祖国的激情竞相迸发, 让文明礼让、乐善好施、尊老爱幼、知恩图报的美德代代相传。二要大力弘扬责任文化,用责尽心安创造完美,凝聚“人人都管事,世上无难事”的强大合力。人是需要有信仰、有责任感的。一个人所做的一切,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生活的地方,对得起自己的国家。民族振兴、区域崛起,需要每位公民都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尤其在遇到困难挑战、肩负发展使命的关键时刻,更需要上下拧成一股绳,人人出谋划策、冲锋陷阵、迎难而上,凝聚坚不可摧的巨大能量;人人履职尽责、想事任事、干事成事,竭尽全力做好各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三要大力弘扬奉献文化,用无私境界引领风尚,创造“人人都敬业,经区成大业”的时代辉煌。敬业奉献是一种高尚道德和忘我境界,是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付出。过去,我们靠发扬敬业奉献精神创造了“十一五”时期的辉煌成就。今后,推动“十二五”时期跨越发展还要继续发扬这种精神,人人爱岗敬业,激情创业,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事业上;人人勇争一流,创新创优,努力争夺各项事业的金牌,让“敬业快乐、奉献高尚”的人生追求在各行各业蔚然成风。
(二)大力建设“法治阳光服务”政府,为推动跨越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紧紧围绕“一切工作都要让群众满意”这个主旋律,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群众利益作为第一考虑,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不断改进机关工作,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水平。要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一切工作都依法依规依政策办。深入开展“法治经区”创建活动,认真落实依法行政“五五”规划,完善部门职权运行程序,强化行政执法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做到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加强基层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居民的民主法治意识,努力创造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法治环境。要建设阳光政府,坚持一切工作都公开透明,一切权力都在阳光下运行。坚持重大事项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建立行政权力运行监督机制,推行党务政务公开,增强各项工作透明度。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建设服务政府,坚持一切工作都要围绕基层和百姓转,一切工作都要让群众满意。牢固树立“五服务”理念,努力为基层和百姓提供热情、周到、依法、诚信、高效服务,设身处地为基层和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千方百计为基层和百姓排忧解难。加强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将所有涉企涉民服务事项全部集中在服务中心“一站式”办理,让百姓进一个门、办所有的事,并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办好所有的事,真正为基层和百姓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