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报道荟萃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2&rec=169&run=13

“大威海”视野下的大崛起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科学发展走笔
一片热土,一方繁华。这里是整座城市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聚集程度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群众福祉最多的区域之一,是整座城市引以为豪的“南大门”,更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核心板块——这就是被称为“大威海中心”的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区)。
在这片热土上,经区人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魄力,以“大威海”的全新视野,用大手笔描绘新蓝图,催生出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蓝”字当头,高擎科学发展大旗,巧调妙转,构筑强势经济板块“项目建设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大引擎,我们始终高擎科学发展大旗,坚持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做特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同步推进三次产业协调共进。”经区负责人这样阐述发展思路。
以工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脊梁,也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经区认为,要坚持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以先进制造业带动现代服务业,二三次产业互促互动,相得益彰。
发展二产,经区独具慧眼,科学谋局,八大支柱产业挺起经区“脊梁”。经区充分挖掘蓝色经济比较优势,着力推进工业八大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全力振兴船舶及零部件制造业,集中做强通用与专用设备制造业,整体提升电子信息产业,突出做优食品医药产业,大力培植新材料产业,优先扶持新能源产业,着力优化轻纺服装产业,推进山东半岛先进制造业基地快速崛起。
经区坚持一手抓招商引资、一手抓项目推进,项目引进硕果累累,项目推进高歌猛进。“十一五”以来,经区引进外资项目211个、内资项目205个,实际使用外资6.84亿美元,实际使用国内资金157.6亿元,全区投资过亿美元项目5个,过千万美元项目117个。
做优三产,经区捷足先登,放大优势,五大中心擎起现代服务业“大厦”。现代商贸中心、城郊休闲度假旅游中心、现代物流集散中心、现代商务运营中心和韩国人来威创业消费居住文化中心应运而生,威海新的服务业板块快速崛起。目前,经区已聚集包括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商贸服务业大项目26个,总投资148亿元。
做特一产,经区不遗余力,积极作为,特色高效农业遍地开花,“特色名片”光彩夺目。“十一五”以来,经区累计投入“三农”资金21亿元,夯实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基石。
三次产业协调推进,投资消费出口并驾齐驱,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新格局在经区引人瞩目。
?“民”字为本,持续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让全体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民生建设方面,经区倾注真情,投入真金白银,让居民真正得到实惠。
“十一五”以来,经区坚持从改革教育体制入手,彻底理顺城乡二元分割的教育体制,在全市率先构筑起“学校建设统一投入、教育经费统一拨付、教师待遇统一标准、教职员工统一管理和师资力量统一调配”的“五统一”“经区教育模式”。“五统一”让教育公平的阳光遍洒城乡大地,让城乡孩子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
城乡教育统筹发展,是经区持续发展社会事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经区建立了财政补助、征地补偿款和村(居)集体收益优先解决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养老保险待遇,城乡适龄居民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5%和85%,基本做到“老有所养”。
“十一五”以来,经区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7亿元,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全市率先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财政补偿机制,新建改造农村卫生室26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服务站18处,构建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建设经济适用住房1068套、廉租房50套,改造农村危旧房屋775户,安居保障工程让“住有所居”梦想成真。将1.12亿元资金投向文化事业,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让“民有所乐”。
走进经区,感受最深刻的是城市化进程的稳步推进。在这里,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建精品工程亮点频现,城市管理体制基本理顺,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格局初步形成。
“十一五”以来,经区共完成城建投资405亿元,城市的承载功能更加完善,现代化精品城区建设硕果累累。历时3年多的城中村改造工程,经区人成功走出了优化发展环境、改善居民生活、拓宽村(居)发展空间、提高经济社会效益的“四赢”之路,顺民心得民意。经区投入“三农”资金达到21亿元,全区67个村(居)全部达到市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标准,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今年,经区将全面实施城市精细化管理,启动城市精细化管理调度指挥系统,全面推行城市数字化、网格化管理,提高城市现代化管理水平。在农村则重点实施村庄绿化升级工程,落实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新”字引领,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年前,山东省卫生厅批准设置的省内首家按国家实验室标准建设的、目前威海医疗机构中唯一一家临床医学检验所——威海华康医学检验所经威海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验收批准后正式投入临床使用。这个落户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的检验所,与其他49个科研机构和创新项目一起,在经区大地生根发芽,开出科技创新的簇簇花朵。
经区科技中心坚持高点起步,紧紧围绕服务半岛制造业基地和蓝色经济先行区的要求,高质量地建设了船舶产业、生物医药产业、RFID产业和软件信息产业四大支撑平台,大力推进产学研对接,加快研发成果的产业进程,不断推动产业转化。
近年来,经区累计落实科技经费支出1.13亿元,持续引进高层次人才、扶持企业建立研发中心,开展产学研合作、培育高新技术企业。积极搭建科技孵化平台、产业服务平台和研发合作平台。通过产学研合作,高新技术嫁接进区,落后产能不断被淘汰关闭。光伏建筑构件等40项科技成果国内领先。2011年,全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97亿元,增长28%。
这几年的创新创业,孜孜以求,业绩骄人,辉映过去,预昭未来。在“大威海”视野下,经区正朝着新目标坚定前行。
(《大众日报》2012.9.19
彭 辉 曹石岩)

外资企业进入回报期
——一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外资引进之变
翻看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10年企业纳税排行榜,贝卡尔特(山东)钢帘线有限公司和豪顿华工程有限公司分别以2.5亿元和1.6亿元占据头两名的位置,同比分别增长68.5%和48.8%。
“经过近20年的积淀,我们引进的外资企业已进入回报期,不仅表现在纳税额的持续增长上,外资企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日益明显。”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局长王启对记者说。
“打游击”的外企带来教训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国家级开发区。设区之初,开发区硬件环境无从谈起,触目所及到处是一片片的盐碱荒滩。在这种情况下招大项目不切实际,边招商边建设,不断提高开发区的硬件水平、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成为开发区的现实选择。
一些城中村建设了标准厂房进行招商,依靠威海毗邻韩国的地缘优势,很快吸引了一批食品加工、服装加工的来料加工型外资企业落户。这种企业以韩资企业为主,普遍存在投资少、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特点。为了吸引外资落户,当时开发区几乎是不求回报,各种费税都非常低。部分投资商瞅准了这一时机,租几间厂房,搬几套机器设备过来,招百八十号工人,就开始生产。
随着开发区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优惠政策开始减少,需要外资企业对地方经济有所回报时,一些“作坊式”的外资企业开始撤离。“其实,他们也没有走远,只是在周边县市的开发区重新注册,新立公司,享受新的优惠政策。反正厂房是租的,把机器一搬,工人就地解散,一个企业一夜之间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一位开发区的老员工说。
这些打游击的外资企业,钻政策空子,获取了暴利。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的存在也增加了城中村的集体收入,解决了部分群体的就业难题。
引资思路转向务实专业
建区初期,开发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实行了“全员招商”的基本思路,“千斤重担万人挑,人人身上有指标”。一些非经济部门也背上了招商任务,开发区管委各部门每个在岗人员也都在利用自己的各种关系,千方百计地招商引资。
客观讲,全员招商为开发区白手起家、滚动发展闯出了一条路子,为开发区的发展奠定基础。但全员招商难以招到大项目、好项目的劣势也逐渐显露。
一个日渐成熟的国家级开发区,不能再以引进低档次的加工型项目沾沾自喜,引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拉动作用强的外资项目成为开发区招商的首选。2006年开始,开发区在招商机制、招商方式和招商思路上进行了调整。
取消了非经济部门的招商任务,成立了4个专业招商队伍,实行“专业招商,全员服务”。提出了专业招商、产业招商、以商招商为主的工作方式,围绕重点企业和主导产业,着力引进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技术密集型、税源型项目,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拉长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建区初期,开发区引进的韩资项目占外资项目的70%以上,对韩资依赖度较高,存在较大风险系数。为了克服这种弊端,开发区提出了“提升日韩,拓展港台,突破欧美”的区域招商思路。
总投资11250万美元的日月光半导体、总投资4495万美元的伊萨焊接、总投资1530万美元的宣杨数码科技等项目的相继落户,极大提高了开发区的招商层次,优化了开发区的产业结构。
总投资3021万美元的韩资新泰源船业、总投资5900万美元的欧资华东重工、总投资8422万美元的港资华润风电等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项目,就是开发区招商措施调整以来取得的新突破。
外资企业掀起增资高潮
威海维特佳特种材料涂层项目是由西班牙德格集团投资1000万欧元设立的,这个在2009年开发区落地的项目,诠释了开发区的“高效”。
在对接洽谈期间,服务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服务团队,全程跟踪服务,帮外方办好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外汇登记等相关手续。从项目对接到签约仅用2个月时间,从办理外商投资企业批准手续到领取工商营业执照仅用4个小时,自开工建设到9月份试生产,只用6个月。德格集团董事长格拉夫说:“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这个项目,创造了德格集团自1924年创立以来在17个国家投资37个工厂的办事效率和建设效率之最。”
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开始实施,逐步取消对外资企业的优惠税率。“这意味着我们招商引资在优惠政策上已没有了任何优势,从建区之初的拼优惠政策到如今的拼效率,拼服务,是我们招商思路的又一转变。”王启说。
为推进项目引进和建设速度,开发区成立了项目推进办公室,建立项目推进联席会商、交叉审批机制,建立重点项目推进台账,明确服务部门、推进时限和责任人,实行全程服务。
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良好的投资回报,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促进增资扩股。1997年,抱着试探的心理,韩国金令圭与香港晨淋国际共同出资15万美元设立泓淋电子有限公司,经过10次增资,总投资已增至1亿美元,并于去年12月成功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而由台湾日月光集团投资设立的半导体项目,进区仅3年时间,总投资就由2500万美元增加到11250万美元,近期还将再次增资1.8亿美元。贝卡尔特钢帘线经过去年的两次增资,总投资达到30940万美元,企业产能也扩大到17万吨,今年纳税将突破3亿元。
“在区域外商投资企业优惠措施取消后,我们更看重的是开发区的软环境,看中的是这里的服务质量和高效率。”贝卡尔特负责人如是说。
(《大众日报》 2011.3.4
彭 辉 孙胜山 牛序鹏)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乡环保齐发力
最近几天,威海华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总经理孙刚特别忙,由中科院院士赵国屏领衔的“山东省华康生物芯片院士工作站”即将举行揭牌仪式。
“院士工作站的落户,除了我们自身努力以外,威海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赵院士一行一到开发区就被这里新鲜的空气、清澈的海水和湛蓝的天空所打动,这给我们争取项目落户‘加分’不少。”5月15日,孙刚告诉记者。
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一直是各级各类开发区面临的一道难题。“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水青山”,在此发展理念的统领下,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靠科技,农村重治理,走出了“、全域环保”的新路子。
在城市,通过制定出台鼓励政策引导企业走科技环保之路,上大压小、淘汰低效益高耗能工艺。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出台了《节能减排奖励办法》,每年给予节能企业和优秀节能成果10万元和5万元奖励。加大对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贝卡尔特、迪沙集团等重点用能企业的能源审计,防止企业产能快速释放和能耗反弹,引导企业开发生产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品。华能威海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投资5000万元,对4号机组进行了汽轮机高压缸喷嘴改造、低氮燃烧器改造、以及电除尘增容改造等4项节能技术改造,锅炉除尘效率提高至99.8%,发电煤耗降低2克每千瓦时以上,氮氧化物排放浓度降低三分之二。
以往农村是环保工作的“盲点”,近年来,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作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确保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针对垃圾和污水两大农村环境污染源,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转变群众生产和生活习惯入手,持续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在威海率先实现了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3座污水处理站的建设,使全区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得到循环利用。在推广农村清洁能源方面,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舍得投入,管委投资400万元,在蒲湾村建设了一座容量达1600立方米的秸秆气化站,每户农民只需购买一个不到200元的专用灶具,就可用秸秆换取燃气。每个燃气灶配有一个充气卡,刷卡用气。气化站建成之后,蒲湾村的“三大堆”很快就消失无踪,有的村民还到周边村的亲戚朋友家收秸秆。一时间,周边各村的秸秆成了抢手货。
( 《大众日报》2012.8.20
彭 辉 孙胜山 张 峰)

大超市购“洋品牌” 小集市买“小园菜”
2012年3月12日,正逢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苑街道闫家庄大集,竹园村的王大爷带着当天新收的几十斤苔菜来到了集上,一上午的功夫就卖了个精光。数着到手的票子,王大爷乐呵呵地说,“10天4个集,俺家小园里的菜随摘随卖,还能卖个好价。一样的小葱,贩子收一捆才几块钱 ; 来赶集论根卖,三根一块钱。”
不光赶集摆摊的农民高兴,周边居民买上新鲜便宜的蔬菜瓜果,也拍手叫好。为了图个新鲜,还有市民专程从10公里外的市里开车前来赶集。外人也许不相信,眼前这熙来攘往、购销两旺的热闹集市,曾差点走进了“死胡同”。
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是20年前在威海市区南部选址建设的,连接城乡的独特地理位置使这里自发形成了不少集市,受到城乡群众的普遍欢迎。但是,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些集市逐渐被城市包围,每逢赶集日不但造成交通拥堵,还严重影响了城市环境卫生。自2009年开始,开发区开始对全部27个城中村进行拆迁改造,涉及11748户,116万平方米,预计今年底将全部回迁完毕。随着拆迁进度加快,原先用于开办集市的大片空地不断被压缩,集市开始向城市主干道蔓延,由此引发的交通和卫生问题更加突出。
与集市问题的逐渐凸显形成鲜明对比,开发区的第三产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不光便民超市遍地开花,国际超市巨头也纷纷落户: 2010年6月,世界500强企业日本永旺投资建设的7.2万平方米的佳世客商场投入经营; 同年12月,同是世界500强的韩国乐天集团投资建设的3.6万平方米的韩国乐天玛特购物广场开业。除国内品牌外,两大超市巨头在卖场专门设立了韩货和日货专柜,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洋品牌”。
这种强烈的反差使得不少人认为撤销集市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在开发区管委一班人眼中,集市不光牵扯到城市的面子,更关系到市民的“菜篮子”和农民的“钱袋子”;买上“洋品牌”了,还得让居民吃上“小园菜”,集市不能一撤了之。恰逢闫家庄一处砖厂下马腾出了空地,开发区管委和村集体共同出资数百万元将砖厂旧址改造成了占地3公顷的大集,地面全部硬化,修了排污沟,还建了停车场和公共厕所,划定了2000多个摊位。至2011年末,开发区内的几处集市全部统一搬迁到此处,农历每月的二、五、七、十定为集日。在提升改造大集的同时,开发区还在居民比较集中的地段设立了3处“早夜市”,由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的定点定时管理,较好地解决了群众需求和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
(《大众日报》 2012.3.29
彭 辉 孙胜山 李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