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2&rec=141&run=13

【概况】 2011年,全区共有中小学12所, 其中独立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所,小学6所,教职工996人,在校学生14511人; 幼儿园31所,教职工599人,在园幼儿5431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教职工117人,在校生1245人。 2012年,全区共有中小学15所,其中独立中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小学8所,教职工1149人,在校学生15976人;幼儿园27所,教职工658人,在园幼儿5890人;中等职业学校2所,教职工73人,在校生990人。两年间,全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均保持在100%。
【教育经费】 2011年,全区地方教育经费总收入2.52亿元,比上年增长19%;地方教育总支出2.56亿元,增长19%。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62亿元(不含教育费附加),增长3%。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普通初中为1.32万元,比上年降低6%,其中农村初中为2.89万元,比上年增长56%; 小学为6522元,降低14.8%,其中农村小学为6890元,降低40%。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普通初中为2340元,降低62%,其中农村初中为3352元,降低62.8%; 小学为1600元,降低19%,其中农村小学为1863元,降低27%。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普通初中为1670元,增长27%,其中农村初中为1600元,增长25%; 小学为1443元,增长38.75%,其中农村小学为1444元,增长41.8%。年内,全区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总支出1.6亿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0.6亿元,占总支出的37.5%;公用经费支出1亿元,占总支出的62.5%。
2012年,全区地方教育经费总收入2.71亿元,比上年增长7.5%;地方教育总支出2.75亿元,增长7.4%。地方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1.78亿元(不含教育费附加),增长10%。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普通初中为1.11万元,降低16%,其中农村初中为1.27万元,降低56%;小学为8193元,增长25.6%,其中农村小学为7702元,增长12%。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普通初中为4819元,增长106%,其中农村初中为1809元,降低46%;小学为3342元,增长109%,其中农村小学为1104元,降低40.7%。生均预算内日常公用经费普通初中为1748元,增长4.67%,其中农村初中为1552元,降低3%;小学为1148元,降低20%,其中农村小学为931元,降低35.5%。年内,全区教育部门及其他部门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总支出1.75亿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0.88亿元,占总支出的50.3%;公用经费支出0.87亿元,占总支出的49.7%。
【基础教育】 学前教育 2011~2012年,全区有22所幼儿园完成标准化幼儿园改造,总计投入3527万元,新增办园面积9029平方米、学位720个,园舍标准化达标率为78%; 7所幼儿园成功创建省、市级示范园,总计投入865万元,全区省、市级示范园覆盖率达67.9%; 崮山、泊于两镇全部通过学前教育示范镇验收。两年间,全区招聘公办幼儿教师14人,公办幼儿教师占全区幼儿教师总数的9.9%,教师资格证持有率达39.7%,学历达标率99.3%; 累计投入专项经费24万余元,开展各类培训17次,受训人数达2424人次; 共计为1015名家庭困难幼儿发放政府助学金95万元。
2011年5月7日,管委制定印发《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未来3年,管委将通过新建幼儿园、利用富余公共资源改扩建幼儿园、接收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资助利用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举办幼儿园等措施,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进一步加强公益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2012年,制定印发《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普惠性民办幼儿园认定管理办法》,明确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基本条件、认定程序和监督管理,规范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发展。
普通中小学教育 2011年,全区小学共招生1926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小学生共8422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292人,占在校小学生总数的27.2%;借读学生1641人,占在校小学生总数的19.5%;外籍学生86人。小学毕业生1609人,小学毕业生升学率100%,在校生辍学率为零。小学教职工478人,其中专任教师466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中专学历23人,大专学历92人,本科学历348人,研究生学历3人;其中高级教师43人,一级教师245人,二级教师148人,三级教师4人。小学师生比为1 :17.6。年内,初中招生1554人,在校初中生共6089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584人,占在校初中生总数的26%;借读学生945人,占在校初中生总数的15.5%;外籍学生79人。全区初中毕业生1424人,在校生辍学率为零。中学教职工518人,其中专任教师50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其中高中学历1人,大专学历23人,本科学历467人,研究生学历14人;其中高级教师138人,一级教师206人,二级教师120人。中学师生比为1:11.8。
2012年,全区小学共招生2157人,比上年增加231人,学龄儿童入学率100%。在校小学生共9462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2699人,占在校小学生总数的28.5%;借读学生1324人,占在校小学生总数的14%;外籍学生85人。小学毕业生1825人,升学率100%,在校生辍学率为零。小学教职工543人,其中专任教师525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其中中专学历12人,大专学历84人,本科学历420人,研究生学历9人;其中高级教师35人,一级教师227人,二级教师198人,三级教师4人。小学师生比为1: 17.4。年内,初中招生1711人,比上年增加157人。在校初中生共6514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863人,占在校初中生总数的28.6%;借读学生627人,占在校初中生总数的9.6%;外籍学生61人。初中毕业生1623人,比上年增加199人,在校生辍学率为零。中学教职工606人,其中专任教师594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为99.8%,其中高中学历1人,大专学历39人,本科学历540人,研究生学历14人;其中高级教师155人,一级教师244人,二级教师166人。中学师生比为1:10.7。
【中等职业教育】 2011年,全区有民办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学校(含技工学校)2所,分别为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和威海市华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均为民办学校。共有在校学生1245人,专任教师117人,其中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84人,双师型教师64人,开设印刷工程、 数控技术等18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98%。2012年,因区划调整,威海市华夏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划归环翠区。全区有民办中等职业学校2所,分别为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和威海市中外语言学校(2012年1月由环翠区迁至经区),在校生共990人,有教职工73人,其中专任教师57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6.7%。毕业生就业率达98%。
自2011年起,按照《威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中等职业教育市级示范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规定,对区内中等职业学校达到威海市示范实训基地标准的,区财政按照1:1的比例落实与市财政相配套的奖励资金,即凡自有资金投入在100万元以上的,按自有资金投入总数的10%进行奖励,最高不超过30万元。年内,山东华夏高级技工学校与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均申报市级示范实训基地。2012年,威海北洋职业技术学校印刷专业通过市级示范实训基地验收,管委给予北洋职业技术学校30万元奖励。年内,财政局、教育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出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奖励制度》,凡在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就读、有学籍、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且在校期间未受过处分(含撤销处分)、取得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毕业证书的毕业生,自毕业之日起在区内规模以上企业服务1年以上,且按月缴纳社会保险的,区财政按每生500元标准给予学校奖励。
2011~2012年,区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取得“双证”(毕业证和技能等级合格证)、“多证”(毕业证和2个以上技能等级合格证)的比例逐年上升,学生技能考证通过率达98%以上;先后为威海裕罗电器装配有限公司、威海华东数控股份有限公司、威海宣杨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安然纳米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等10余家企业进行焊接、数控、钳工、电工、车工、韩语、电子装配、计算机、服装等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数达9400余人;举办失业下岗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创业培训44期,累计培训8680人次,至2012年末有近1000人重新就业或实现创业梦想,培训成效显著。
【教师队伍】 2011~2012年,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师德建设年”和“师德师能提升年”活动,进一步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出台教育科研奖励政策,为教师从事课题研究拨出专项经费。设立50万元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经费,强化教师全员培训,提高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累计组织各级各类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等1万余人次。加大对薄弱学校教师支援力度,支教教师近100人次。严格教师职称报送评审及招聘工作,2011年报送参加评审高级教师职称11人,通过6人,通过率54.5%;参加一级教师评审10人,通过8人,通过率80%;院校生确认专业技术职务50人。2012年威海市未组织教师职称评审。两年间,全区共招聘教职工82人,其中免费师范生1人,研究生9人,本科72人。两年间,全区新增省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师德标兵8人、教学能手8人、学科带头人5人。在全区教育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共评选教育教学先进集体综合奖6个、专项奖9个、教育年度创新奖6个、学前教育先进集体6个;优秀校长6人次、优秀园长4人次、优秀园丁奖20人次、优秀班主任120人次、优秀教师150人次、师德标兵60人次、优秀教育工作者50人次、学前教育先进个人32人次、职业教育先进个人8人次。
【教研教改】 2011年,为充实教育科研力量,区内新招聘3名学科教研员。9月,管委出台《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建立完善的教育科研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教师从课堂教学做起,提升科研品质和内涵,形成全区性的、浓厚的教育科研大氛围。年内,在威海市第三届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获优秀科研成果奖7个,科研先进集体3个,科研先进个人6个;组织参加山东省第二届初中生创新实验大赛,获得化学一等奖和生物二等奖。2012年,在威海市中小学各学科优质课评选中,全区有19节课获市级一等奖;有10节课被推荐参加山东省优质课评选,4节课被评为一等奖、4节课被评为二等奖、2节课被评为三等奖;2节课参加全国优质课比赛,均被评为二等奖;组织参加“全国班主任专业化专业成长高层论坛”,65篇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论文与案例中有27篇获国家级一等奖,38篇获二等奖;在第四届全国SMART杯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应用大赛上,全区1名教师获特等奖,6人获一等奖。 2011~2012年,深入推行学科中心校和区域教研制度,每学科举行中心校教研活动120余次,联谊校共同举行教研活动近300次。
【教育投入】 2011~2012年,投资4400万元,完成新都小学建设工程,增加30个教学班,1350个学位;投资2600万元,完成西苑学校小学部扩建主体工程,增加12个教学班,540个学位;完成西苑学校连廊、海埠小学操场建设和8所学校的维修改造工程。投资2733万元,用于加快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新上学校卫生保健室13个,增添实验仪器设备3500套、桌椅3680套、图书13万册,提前1年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标准化建设任务;新增科学探究实验室8个,实现探究实验数据收集和管理智能化,推动中小学办学条件上档升级;新增录播教室11个、师生用计算机433台、多媒体设备47套,全区中小学专任教师人机比达到1:1,生机比达到9:1,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多媒体化率达到95%,实现区内课堂教学校际间互动直播,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家校共建】 2011~2012年,经区教育局加强家校共建工作,提高了群众教育满意度。一是开展学校开放周活动。将每学期第六周确定为“学校开放周”,组织各学校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创造条件让家长走进校园,与学生共听一堂课、共吃一顿饭,增进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支持。二是建立家长预约访校制度。各学校根据校情出台家长预约访校流程,家长可通过预约登记,到校访问班主任或任课教师,反映学生在家表现,了解学生在校情况,全面掌握学生综合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展家庭教育。三是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活动。各学校优选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教师组建“家访导师团”,加强教师家访指导培训,组织指导每位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家访,探索交流学生培养方式方法,共同推动学生健康成长。四是推进家长委员会建设。完善家长委员会制度,选取优秀家长成立校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由家长委员会组织开展各项课外活动,促进家校教育同步发展。
2011年4月27日,全区家长学校总校正式揭牌成立,为全省首家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办的区域性家长学校总校。总校校长由教育局副局长兼任,面向全区教职员工公开选聘副校长1名和专职工作人员1名;12所中小学全部成立家长学校分校,分校校长和1名工作人员面向全区离岗退休教师进行公开选聘,每人每月工作补贴1200元;管委每年拨款60万元,用于支付分校工作人员的工作补贴和开展各项活动。家长学校主要负责家校沟通、家庭教育培训等工作,对促进家长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与良性互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开学第一课”活动】 2012年,根据国家、省、市总体部署,结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教育局组织全区中小学举行“开学第一课”活动,活动主题为“文明,从我做起”。各中小学围绕主题积极开展教师师德宣誓活动,组织学生宣读“文明,从我做起”倡议书,观看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动员广大师生积极投入文明城市创建活动,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文明素质。9月3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董天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建军分别参加皇冠小学、皇冠中学“开学第一课”活动,与在校师生一起举行学校升旗仪式,参与班级主题班会活动,向学校赠送书籍,参观学校餐厅、文化大厅和特色活动教室,听取学校情况介绍。同时,工委、管委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参与所联系中小学校“开学第一课”活动。
【新都小学投入使用】 2012年9月3日,新都小学举行启用仪式。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建军,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组织部部长杨万友,工委委员、管委办公室主任毕建忠出席仪式,教育局班子成员、部分企业负责人、新都小学家长委员会成员和全体师生参加仪式。杨万友致辞,张建军、杨万友为学校揭牌。新都小学于2011年6月开工建设,占地2.35公顷,总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建有250米塑胶跑道、4550平方米运动场,按照省级规范化标准配备图书室、阅览室、美术室、音乐室、科学实验室等活动室,可容纳30个教学班,有教职工56人,学生近1000人。学校还安装1200余平方米光伏发电设备,成为全区首个新型光伏发电科普特色基地。
【新校车投入使用】 2012年6月18日,全区新校车开通仪式在凤林学校举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建军,工委委员、管委副主任、组织部部长杨万友出席仪式,杨万友致辞。区直有关部门和城郊公交公司负责人参加仪式。自2006年实行“政府扶持、社会参与”模式开通中小学校车以后,管委每年投入150余万元用于校车运营补贴、购车补贴和学生乘车补贴。2012年,管委全面启动“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运营、部门加强监管”的校车运营新模式,投入200余万元对11辆超过8年运营期限的校车予以更新,为41辆中小学校车统一配备随车照管员,全面构筑学生安全乘车“防火墙”。
(教育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