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卫生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a6&A=2&rec=113&run=13

【概况】 2011~2012年,经区环卫局积极实施环境卫生作业精细化管理,建立道路清扫保洁新模式,优化生活垃圾清运作业流程,依靠数字化城管平台,借助GPS卫星定位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对道路清扫、垃圾清运、中转站等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管,城乡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提高。
【设施设备】 公厕 为加强城市公厕建设管理,提高城市公厕卫生水平,2011年6月,管委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公厕管理的意见》,要求按照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卫生适用、方便群众、环境协调的原则进行规划和建设城市公厕。同年5~12月,在九龙湾、世纪大厦西南各建设公厕1座,改造海峰路公厕1座,增设公厕导向标志牌。同时,倡导区内34家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商场、沿街商铺向社会免费开放内部公厕。
垃圾容器 为规范垃圾容器管理,2012年8月,环卫局制定《生活垃圾容器管理指导意见》,提出生活垃圾收集容器须符合使用性能和良好容貌环境要求。2011~2012年,共调整更换垃圾桶500个,维修果皮箱320个,投放分类式果皮箱300个,环卫设施完好率达到100%;向责任单位发放调整更换垃圾容器通知书25份,督促更换垃圾桶275个,撤除敞口铁方箱 37个。
垃圾中转站 为实施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2011年 8月,管委在泊于镇鲍家村南建设农村垃圾中转站1座,在崮山、泊于两镇57个行政村建设地埋式垃圾箱72处,购置垃圾清运车6辆、手推式垃圾收集车150辆、户用垃圾收集箱16018个,累计投资720余万元。2012年10月,根据市区新一轮区划调整,接收桥头镇垃圾中转站1座。至2012年年末,经区农村全面实现“户集、村收、镇清运、区转运”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全区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率达100%。
车辆设备 2011~2012年,环卫局加大车辆设备投入力度,增加清扫车1辆、清洗车2辆、融雪剂撒布车2辆、推雪铲车2台,不断提高环卫作业机械化程度,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为环卫事业发展提供保障。
【道路清扫保洁】 精细化管理 按照清扫保洁网格化、设施维护常态化、督察责任化的标准,健全工作流程,完善作业标准,实现环卫管理由结果控制向过程控制、由粗放式经验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推动环卫管理工作上档升级。制定道路清扫保洁考核办法和质量标准,严格落实“日巡查、周考核、月通报”制度。管理人员采取日常巡查与随机抽查相结合的方式,每周组织检查考核1次。每年聘请10名社会监督员,建立清扫保洁监督制度,加强作业管理。将管理范围划分成4个区、15个片、519个网格,实施网格化管理,减少废弃物在道路上的滞留时间。建立路面清扫、清洗和人工保洁相结合的机械化清扫保洁新模式。2011~2012年,新增道路清扫作业面积 65万平方米,全区道路清扫保洁率达到100%。
应急保障 环卫局制订应急预案,成立30人的应急专业队伍,配备铁锨、推雪板、抽水机等各类应急设备,做好冬季清雪、夏季清淤刷道等应急保障工作。
城区交通安全设施保洁 一是落实保障措施。组建一支35人的交通安全设施专业保洁队伍,配备洒水车1台、安全警示牌10个、交通安全反光锥100个以及棉胶手套、水桶、抹布等专业保洁设备工具,配足配齐人员设备。二是明确保洁范围。将辖区范围内青岛路、上海路、海滨路、齐鲁大道、香港路、珠海路等主要道路15670米交通安全隔离护栏、隔离桩、防撞桶全部纳入清擦保洁范围。三是严格保洁管理。根据天气状况每日对交通安全设施机械冲洗1次,每周至少人工清擦1遍,并将交通安全设施清擦保洁作业纳入检查考核范围,每周检查考核1次,保洁质量与作业单位报酬发放挂钩,推动保洁工作常态化。

【垃圾清运】 生活垃圾清运 调整垃圾清运车辆作业时间,优化 “主次干道、居民小区、代运单位”清运流程,由原来的早晨和白天清运调整为白天和晚上清运,在避免扰民的同时错开上下班交通高峰期。增加日清运次数,由原来的每日2次改为3次,不断提高清运质量,年清运生活垃圾近7万吨。改进清运车辆排污系统,采取吸污车与垃圾清运车对接方式,杜绝垃圾渗滤液二次污染。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为推动节能减排,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环卫局实施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试点工作。在皇冠街道乐天社区、时代嘉园、东海花园小区举办2期垃圾分类知识培训,发放宣传材料2万份;在威海二中(南校区)、皇冠小学成立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免费设置垃圾分类收集容器150个。
【队伍建设】 环卫局开展环卫工人技能培训和文化建设,采取人性化措施稳定环卫队伍。至2012年末,建成区有环卫工人583人,崮山、泊于、桥头3镇有农村保洁员280人。
技能培训 环卫局每年组织环卫工人开展岗位技能、安全生产培训,举办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收集运输、垃圾桶果皮箱清擦保洁技能竞赛,不断提高环卫工人作业技能水平。2012年5月,在崮山、泊于两镇分别举办农村保洁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和技能竞赛,发放《农村环境卫生工作指导手册》300份,提高农村保洁队伍的技能水平。
文化建设 每年组织环卫工人开展文艺演出、趣味运动会等各项活动,举办山东省第十七、十八届环卫工人节庆祝大会,向环卫工人发放慰问品。编印《不断发展壮大的经区环卫事业》宣传画册600册,宣传经区环卫文化建设。
破解“用工荒” 针对环卫工人“用工荒”难题,环卫局把稳定环卫工人队伍作为提升环卫水平、美化城市容貌的关键,采取三项人性化措施。一是提高工资待遇。将环卫工人基本工资由每月1050元提高到1260元,完善每日出勤奖、工作年限奖、月环卫作业考核奖等考核奖励机制,按季度配发毛巾、口罩、香皂、洗衣粉等劳保用品,全面改善环卫工人福利待遇。二是开通环卫班车。开通两镇环卫工人班车,每日接送两镇环卫工人上下班,吸引两镇富余劳动力进城从事环卫工作。三是改善工作环境,注重实行人性化管理。根据环卫作业区域建设环卫工人休息室4处,组织工作满1年的一线环卫工人免费健康查体,保障其身心健康。
(环境卫生管理局供稿)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2011年,经区财政投资3561万元,完成区内10个市级重点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40个村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档升级工作。共完成清理“三大堆”3094处,设置垃圾桶338个、秸秆集中堆放地35处,清理临街禽舍草棚子1236处、违章建筑68处、残墙断垣117处、 排水沟728条,完成砌筑排水明沟41184米,设置过街管涵573米。硬化主干道58098平方米、次干道10.03万平方米,次干道平整18.54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84基,绿化面积16.17万平方米,栽植各种树木99132株,完成水源地改造4处,铺设管网30.82公里,砌筑挡土墙11446立方米,砌筑花墙33485米、河道5393立方米,河道清淤2228立方米,外墙粉刷221695平方米。年内,按照农村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工作部署,完成全区主要河道整治工程,实现2处镇水源地和52个集中供水村的水源保护工作,改造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并对54条、43.8公里的乡村河道进行整治,新建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1座,建设地埋式垃圾箱72处,泊于镇蒲湾村建成全市首座作物秸秆气化站。
2012年,经区财政投资621万元,全面整治区内29个村(居),其中市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村(居)18个,群众反映强烈的村(居)5个,凤林街道2011年没有列入整治的村(居)6个。共完成主干道硬化1.42万平方米、次干道硬化2.14万平方米,砌筑排水沟2200立方米、挡土墙800立方米、花墙1700米,河道清淤总长700米,修补河堤60米,砌筑简易排水沟245米,栽植各种苗木42100株。至2012年末,全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现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任务。
(农业经济发展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