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4&run=13

新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和现代化大城市的关键期,是
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期。科学制定并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妥善应对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有效化解发展面临的新挑战,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篇

发展基础


第一章
“十一五”发展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新泰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历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率先在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率先建成经济文化强市、率先在转方式调结构上取得突破、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总体奋斗目标,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励精图治、开拓进取,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市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面貌发生显著变化,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民生建设得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新泰在全省、全国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为“十二五”时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经济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着力调整优化三次产业结构、产业内部结构,实现了煤炭资源城市的加速转型,经济结构和质量效益有了突破性跃升。2010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585.5亿元,年均增长15.7%。完成地方财政收入30亿元,年均增长24.4%。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9.4:66.7:23.9 调整为2010年的7.6:58.2:34.2。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非煤产业快速发展,高端产业初具形态,龙头企业不断壮大,空间布局得到优化,形成了向新型工业化发展的企业集群,为创建具有综合竞争力的产业集群铺垫了良好基础。服务业态趋于多元化。商贸物流、文化旅游、房地产、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态快速发展,初步建立起新型工业化发展所需要的综合服务体系,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5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大力推进农业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传统农业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变,新发展高效农产品基地21万亩、标准化养殖场820处,全市建成各类农业龙头企业126家,新认证绿色、有机食品13种和10种。

新泰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统计表


单位:亿元

┌──────────┬──────────┬──────────┬──────────┬──────────┬──────────┬──────────┐
│指标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
├──────────┼──────────┼──────────┼──────────┼──────────┼──────────┼──────────┤
│生产总值 │238.1 │294 │346.6 │433.3 │500.1 │585.5 │
├──────────┼──────────┼──────────┼──────────┼──────────┼──────────┼──────────┤
│地方财政收入 │10.1 │13.1 │16.3 │19.6 │23.3 │30 │
├──────────┼──────────┼──────────┼──────────┼──────────┼──────────┼──────────┤
│地方财政收入占GDP │4.24% │4.46% │4.7% │4.52% │4.66% │5.1% │
│的比重 │ │ │ │ │ │ │
├──────────┼──────────┼──────────┼──────────┼──────────┼──────────┼──────────┤
│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30 │140 │159.8 │195 │248.7 │301.5 │
│额 │ │ │ │ │ │ │
├──────────┼──────────┼──────────┼──────────┼──────────┼──────────┼──────────┤
│金融机构存款余额 │127 │158.4 │163.5 │196 │250.7 │277.9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60.5 │72.7 │85 │105.1 │126 │152.8 │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9904 │11450 │13306 │15838 │17548 │19596 │
│入(元) │ │ │ │ │ │ │
├──────────┼──────────┼──────────┼──────────┼──────────┼──────────┼──────────┤
│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696 │5469 │6454 │7316 │7826 │8891 │
└──────────┴──────────┴──────────┴──────────┴──────────┴──────────┴──────────┘

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高。着力在“快转”、“转好”上下功夫,形成了投资主导、消费驱动、外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格局。“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70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1 倍,年均增长18.4%,投资依然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十一五”末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152.8亿元,年均增长20.4%;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14.4亿美元,年均增长23.1%。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企业研发投入增加,创新能力增强,创获重要科技成果192项,专利授权量达到1152件;新增省级名牌17个、著名商标17个,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实现零的突破。节能减排任务目标圆满完成,万元GDP能耗、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持续下降。太平山林场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创模”26项指标已有23项达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连续五年保持在全省前5名。

有效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城市功能和形象显著提高。突出中心城区龙头带动作用,大跨度拉开城市框架,科学安排城市布局,为城镇化建设创造有效空间。以城镇化拉动产业结构大调整、产业规模大扩张,重点对城市的新功能区进行了系统规划建设,通过城区工业外迁和土地置换,为服务业项目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原则,着力推进城乡布局调整,着力建设覆盖城乡的水网、电网、路网、气网、信息网、生态环保网,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能力进一步加强。五大产业园区快速推进,乡镇民营经济聚集区规划定位更加准确,特色优势产业的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建设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城市规模、现代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极大提高,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1%。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活力显著提高。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活跃,民营经济总量日益扩大,效益明显提升,占GDP的比重达到60%。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日益规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不断完善,投资、金融、文化等社会领域体制改革力度加大,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累计利用外资9.3亿美元。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累计引进国内资金402亿元,向上争取项目977个,到位资金28.3亿元,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民生建设得到加强,社会服务和公共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卫生事业得到稳步发展,疾病预防和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得到较快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跳水、体操、竞走等体育项目上,多名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新泰籍运动员夺得了跳水金牌,成功承办全国竞走
锦标赛、国际象棋锦标赛等大型体育赛事。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人口数量、结构、素质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5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91元,比2005年分别增加9692元和4195元。就业再就业工作得到加强,新增就业再就业11.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各项社会保险扩面12.8万人,各类社保基金滚存结余16亿元。安全生产得到加强,社会治安形势继续好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民族宗教、人防、双拥、气象、防震减灾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等荣誉称号
;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百强县排名中,2010年居第23位,比2005年上升了17个位次;入选2010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25强。

五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十二五”时期及今后的发展不仅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经验和做法需要继续发扬光大: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推进新的思想解放,依靠体制机制创新,攻坚克难创新发展; 必须坚持从新泰实际出发,不断深化完善工作思路,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变化,抢抓机遇推进发展;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改善民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区域、城乡、人与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第二章 “十二五”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市仍将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总体上看机遇大于挑战,必须强化机遇意识、忧患意识,把握好在国内外产业转移中的新定位,创造又好又快发展的新优势。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处于大变革大调整中,经济复苏将是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发达经济体带来的外部需求停滞,全球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全球化进程将可能出现曲折。以制造业见长和出口导向的亚洲经济加快转型,转向内需寻求增长动力。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围绕抢占未来发展战略制高点,国际竞争更趋激烈,低碳经济趋势下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减排压力越来越大。

从国内环境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和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同时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深化体制改革、妥善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以及保障经济安全的压力更加凸显。以主体功能区为依托、以区域协调为重点的一体化格局正在形成,生产要素加速流动,外商投资总体呈沿海岸线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推进,由一般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战略产业转移,由分散布局向基地集群布局转变等新特点。各地加快培育新优势,竞相发展、区域竞争将更加激烈。

从我市发展看,十二五”时期,我市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国内经济持续增长、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鲁南经济带加速推进、承接产业调整转移、交通区位优势更加明显等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传统产业转型、资源环境制约、区域竞争更趋激烈等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面向未来,实现“三个率先、一个加快”奋斗目标,是上级党委政府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新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凭借较好的物质文化基础,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新泰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一是承接产业转型的优势更加突出。国际国内经济将进入新一轮的结构调整期,产业转移步伐力度都将加大。新泰具备明显的生产成本、区位、产业和综合服务优势,有利于我市承接产业转移,同步参与新一轮技术创新,带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我市在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二是加速推进城市化的优势更加突出。我市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处于30%-70%区间的加速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市集聚,城市现代化步伐明显加快。在山东省主体功能区规划(2010年-2020年)中,我市被列入省级重点开发区,为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带来了宝贵机遇,城市化将持续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三是“两化融合”的优势更加突出。随着我市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信息平台建设,工业与信息产业加快融合发展,互相创造市场需求、提供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在企业研发、生产、管理、营销等环节的应用渗透,将有力的促进制造业能力的提升,并推动产生崭新的融合型产业门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四是区位优势更加突出。我市处在省会经济圈和鲁南经济带结合部,可以在重大项目、资金投入等方面争取更多的省级政策支持。特别是随着东平铁路、山西中南部铁路建成开通,磁莱铁路电气化改造完成,我市交通优势更加优越,将成为我省重要的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大大缩短与国内重要经济区的距离。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层次较低,质量效益不够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大型骨干企业较少;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强,对外开放水平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统筹任务艰巨;社会建设和管理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篇

发展目标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
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这条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富民惠民为根本,以创优环境和干部队伍为保障,突出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三大重点,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市和现代化大城市进程,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新生活。为此,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率先发展。始终保持思想领先、改革当先、开放抢先、创新争先、发展率先,抢抓机遇、乘势而上,跨越赶超、走在前列,努力实现“泰安率先、全省领先、全国争先”。

坚持转型发展。把转方式调结构作为重大任务和主攻方向,提升做强工业,突破做大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建立高端高质高效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由粗放发展向集约经营转变,由二产、传统产业占主导向三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并逐步占主导转变,由注重经济发展向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由注重城市建设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

坚持创新发展。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工作创新,使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和科教兴新战略,培育创新主体,打造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环境,激发创造活力。

坚持统筹发展。把统筹兼顾作为科学发展的根本方法,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包容性。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人居环境。

坚持和谐发展。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扩大就业战略,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

(二)发展目标

按照积极作为、科学务实、争先进位的要求,与上级规划相衔接,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我市发展基础、潜力,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年均增长20%和19%以上;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8%以上。

经济结构显著优化。三次产业更加优化, 比重调整为5:50 :45,服务业比重有较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科技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高到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 %,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结构基本形成。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全市城镇化水平达到58%。中心城区辐射带动能力明显提升,小城镇服务功能和吸引力明显提升,新型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水平明显提升。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大幅度提升;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单位GDP能耗、水耗、污染物排放量等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达到或好于上级要求,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展现生态新泰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和1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人数4万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第三篇

区域带动

优化完善城乡区域统筹发展总体规划,构建产业布局合理、区域发展协调、人口聚集加快、城镇体系完善的发展格局。

第四章 实施区域重点带动

按照“两线两翼”的总体发展战略,“两线”重点实施五个突破:
突破楼德,加快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加快镇区改造和商贸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力争建成全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5万人以上的镇级市和辐射周边地区的商贸重镇、鲁中地区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打造全市西部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带动西部乡镇加快发展;突破羊流、果都、西张庄区域,高标准制定城镇建设与产业一体发展规划,突出镇区建设,推进工业园区连片融合发展,推进三个乡镇向心发展、连片建设,建设西部工业新区、打造我市经济发展重要的隆起板块,建设中心城区的副城区、打造城市西大门;突破新汶、小协、东都区域,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老城区、重要片区、街区的改造提升,推进城中村和新矿集团棚户区开发改造,加快工业新区、特变电工华东输变电科技产业园、山能机械产业园、物流加工园建设,建设南部生态宜居新城区、国内知名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打造全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突破高新技术开发区,完善产业布局,提升产业层级,创新管理体制,拓展发展空间,建设工业信息化示范园区、国内知名的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基地;突破青云城区,充分彰显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加快城中村开发改造和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商贸物流现代服务业,建设吸引周边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业中心,更好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两翼”重点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涵养人文自然生态景观,强化各项基层基础,加快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第五章
调整产业空间布局

按照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生态优先、和谐发展的原则,突破行政区划限制,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构筑与现代化大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一)工业发展布局
以济新路、蒙馆路为轴,重点培育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泰工业新区等五大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的重要节点和平台作用,引导重点产业和生产要素加快向园区集中,推动园区在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中率先突破,做大做强做出特色。
1、高新技术开发区
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开发区在经济发展中的承载引领效应、平台示范效应、优势产业集聚效应、招商引资窗口效应,有效整合资源和能源生产要素、上下游产品和市场渠道等环节,聚集发展能量,建设信息共享、基础设施共享的平台。重点发展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和现代服务业产业园三大高端产业园。抓住城乡土地双挂钩的历史机遇,以开发区的中远期规划指导土地修编,实施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城中村开发改造,拓宽市开发区发展空间,中期扩展至翟良路,远期到果都路口。

2
、新泰工业新区

位于新枣路以西,小协镇大协村以东,泰新高速公路以北,磁莱铁路以南,总规划面积10.68平方公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鼓励支持优势产业发展的总体布局要求,重点发展输变电设备和高端电缆制造业、矿用设备和机械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特种纸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经过努力,发展成为我市新的工业聚集区,成为建设经济强市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3
、楼德循环经济产业园

位于新泰市楼德镇南,北至磁莱铁路,南至后柴城村,东至0九公路,西至宁阳,规划面积
648.9
公顷。以发展煤气化、煤焦化、农药化工、有机硅、建材等产业为重点,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清洁生产的发展模式,引导全市化工企业逐步向园区聚集,实现企业内部节能减排小循环、以企业间资源共享为主的中循环、以联合化工为产业龙头的产业间大循环。

4
、羊流(果都、西张庄)工业园

在巩固羊流起重机械工业园北区(济新路以北)10平方公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南区12平方公里,把羊流-西张-果都工业园联成一片,整合各种要素资源,明确产业链分工和价值链分配,重点发展起重机械、拖拉机制造、纺织和钢材批发,逐步打造成山东省重要的起重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5
、东都(汶南)物流、汽拖配件工业园

充分发挥东平铁路货运优势,规划实施煤炭交易中心、汶南物流园项目,推进大商贸大市场建设;依托乾元不锈钢极薄板、山能机械、德泰锻造等骨干企业,发展机械加工业,打造全国重要的矿山机械生产基地和再制造基地。

(二)服务业发展布局

以扩大服务业规模、优化服务业结构、提高服务业水平为主要任务,合理引导资源配置,大力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构建与新型工业化相适应、富有张力、便民便利的服务业体系。打造“一主、两副”服务业中心区,
“四区、四园、一带、一地”服务业功能区
。即依托市域空间布局,建设中心城区一个服务业发展核心区和羊流、楼德两个副中心;利用产业、交通、区位、文化和资源优势,建设中心商务区、休闲商务区、青云湖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沿河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和开发区工业设计产业园、墨石山音乐文化创意产业园、东都疏港物流园、新矿供销公司物流加工园、北部旅游路产业带、莲花路专业市场群集地。

(三)农业发展布局

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为目标,按照“集中布局、连片发展”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原则,努力促进优质产品、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促进农业向专业化、标准化、适度规模化方向发展。中部重点发展以农博园、花卉盆景、苗圃、有机蔬菜基地为主导的城镇生态农业;西部平原洼地重点发展高效农业、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北部重点发展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南部丘陵山地重点发展经济林果、畜牧养殖业

第六章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加强与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鲁南经济带的对接,
坚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原则,发挥生产要素相对优势,加强产业、交通、水利、能源、生态环境等重要领域的合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决策部署,扎实做好援疆、支援重庆巫溪等对口支援活动。

全面开展与新矿集团、莱钢集团共谋共建共享合作,充分利用新泰得天独厚的山水园林宜居环境优势,集中建设大型企业职工生活区,完善就业、就医、就学等相关配套政策,做到“在他处赚钱,在新泰消费”。抓住新矿、莱钢在产业转型期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产业对接、现代物流、项目建设、社区建设、棚户区改造、柴汶河综合治理、压煤村庄搬迁等重点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融合共赢发展。加快社会职能移交工作,按照“先合并后移交”的思路,加快推进企业医院与地方乡镇医院的整合;按照“逐步建设、分期享用、成熟移交”的思路,将新汶矿区住房改造、生活服务设施纳入当地小城镇建设统一规划。

第四篇 产业发展

坚持把推进产业升级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快形成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第七章 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

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高新化、优势产业集群化。
重点实施“443310”工程:
改造提升煤电
化、精细化工、起重机械、食品加工4个传统产业

着力打造输变电设备、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汽拖配件、楼德循环经济4个百亿优势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3个新兴产业,

3-5
年时间,培植壮大特变电工、山能机械
、泰丰集团3
个百亿企业集团,润通机械、瑞阳多晶硅
、乾元不锈钢、联合化工

10

50
亿元大企业。

(一)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和新技术装备条件下的加速膨胀,提高技术含量和加工深度,增强协作配套能力,拉长增厚产业链条,促进产品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转移
,加快培育具有规模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的传统产业集群。

煤电化产业。全面推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依托市属四大矿业集团和
新源热电、
正大焦化、祥泰洁净煤、三和化工和联合化工等骨干企业,
在稳定煤炭生产规模的基础上,促进煤炭资源的高效利用、就地转化和综合开发,按照“煤—电—气—高载能产业”的技术路线,形成煤炭与煤化工产品的循环经济产业链。着眼能够占据竞争制高点的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洁净煤产业,大力开发煤制天然气、煤炭气化、液化和焦化产品。探索建设垃圾、秸秆、煤炭综合利用与发电项目。充分发挥我市煤炭企业长期积累的人才、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积极走出去,
通过兼并、收购、重组、合作等多种方式,积极对外实施横向、纵向和混合并购,扩张企业规模,增加资源储备,延伸产业链条,实现煤电、煤化、煤建联营,提高煤炭产品附加值,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精细化工业。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不断开发研制新产品,运用新技术延伸产业链。以中科化工、飞扬化工、春潮色母料等重点企业为依托,发展医药中间体、染料中间体、颜料中间体三大类精细化工产品。优化精细化工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楼德循环经济产业园,
引导全市化工企业向园区集中。

起重机械产业。
整合羊流、果都起重机械产业园,着力提升产业发展层次,
对泰山起重、泰峰起重、光明起重等起重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引导骨干起重企业和国内外先进企业合作开发、研制、生产电动葫芦、电机、减速机等起重配件产品,重点发展大吨位、智能化高新产品,形成研发、设计、制造、服务一体化的起重产业体系
,部分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国内先进水平。

食品加工业。全面挖掘资源优势,创建多元化市场。在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长度,强化优质特色品牌争创力度。充分发挥正邦食品、金泉牧业、大宝食品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实施好德旺食品生猪屠宰和熟制品加工、联航食品肉鸡屠宰加工等重点项目,将我市初步建设成为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优质畜禽养殖加工基地和动物饲料研发生产基地。

(二)着力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加快膨胀产业规模,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
输变电设备、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汽拖配件、楼德循环经济四个百亿优势产业
向集群化、高端化、基地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输变电设备业。按照以大带小、以高带低、集群发展、整合引导的思路,依托特变电鲁缆、恒信开关、赛特电工等骨干龙头企业,着力推进特变电工华东输变电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建设,带动瑞泰玻璃绝缘子等同类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技术升级,建立本地化的上下游协作体系,积极引入国内外先进输变电设备生产企业来我市投资,打造我市输变电设备的“整体品牌”,使我市从单一的输变电设备生产基地向高端研发和制造基地转变。

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业。按照高端化、集群化、资本化、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思路,推动机械装备制造企业向产业价值链高端升级,积极与国内外资本市场对接,推动行业性信息平台建设,促进企业生产与管理流程的信息化改造。
以山能机械、新煤机械、立业机械、泰山天盾、中选机械等企业为骨干,重点发展矿井提升设备、开采设备、支护设备、吊装设备、运输设备等重点产品,
着力打造全国重要的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基地。

汽拖配件产业。
做大做强德泰锻造、恒泰车桥、润通机械、国泰拖拉机等龙头企业,在扩大高端零部件生产的基础上,积极向系统集成和整机装配发展,
重点开发生产变速箱、制动器、前后桥、发动机连杆、转向节臂、新能源汽车转向平衡器等汽车零配件。逐步打造全国知名的重型汽车用齿轮、车桥和变速箱制造基地,建设一汽、二汽、重汽、北汽等知名厂家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楼德循环经济产业。以现有联合化工有限公司为依托,以发展煤气化、煤焦化、农药化工、有机硅、建材等产业为重点,发展绿色、环保、循环利用新产品。
按照“创新、承接、集群、循环”的发展思路,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吸引技术含量较高、环境污染较小的国内外化工企业投资,积极推动集群式发展。

(三)培育发展新兴产业

把培育发展新兴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主攻方向,对接国家确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新泰自身优势、资源禀赋和现实基础,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
加强规划引导和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实施产业创新发展工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做强做大。
2015
年力争新兴产业销售收入年均增长
25%
以上,产值比“十一五”末翻一番半

新能源产业。立足产业发展现状,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培育优势产品,培育骨干企业,拉长产业链条,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市新能源产业的规模明显扩大,自主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明显增强,新能源产品在更大范围内得到推广和应用。
以瑞阳多晶硅、国电风电等企业为骨干,
重点发展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提升等产品和设备。加快新能源技术的应用推广,推进实施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新能源发电、半导体照明、沼气、地热能综合利用等重点工程,实施好德泰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引入新能源公共汽车。到“十二五”末,将我市初步建成新能源产业的研发、生产、应用和推广基地。

新材料产业。
按照选准方向、重点突破、加快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对新材料产业的引导和指导,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对重点新材料项目的扶持,开发综合性能高、资源消耗少、环境负荷低的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重点发展碳纤维、碳化硅、矿物纤维、高强高模聚乙烯、聚四氟乙烯等主导产品,积极引进芳纶纤维等特种纤维项目,做优做大高居技术前沿领域的特种纤维产业;高水平建设不锈钢极薄板、特种电磁线等专业化、规模化新型金属材料生产基地;以裕
鑫玻纤、惠普玻纤等企业为骨干,研发生产
多轴向织物、
平织纱窗、短切毡等高精尖特种玻纤产品,壮大特种玻纤产业生产基地;
通过招商引资和研发创新,尽快形成若干新材料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良好发展潜力的骨干企业,争取到“十二五”末在部分高端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

生物医药产业。强化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优势企业的对接合作,建立一批战略型伙伴关系。
以鲁抗赛特制药、优福虫草素生物、福龙生物、健威生物、高龙生物等骨干企业为依托,
主动与外部资源对接,积极构建生物工程新医药产业园,重点支持新型抗生素、抗感染药物、现代中医药、医药中间体、保健品等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积极发展酶制剂等环保型绿色饲料添加剂,争取到“十二五”末将我市建设成生物工程新医药加工生产基地、饲料添加剂生产基地和部分生物产品的研发基地。


第八章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
完善落实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重点发展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农村的服务业,
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
到2015年,全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达到45%。

(一)依托城区商贸、人口集聚优势,打造区域性商贸聚集区和特色商业街区

以打造区域性商务服务中心为目标,在全面推进商贸业优化升级的基础上,引进培育商务、会所、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加速商圈融合,规划实施四个重点商贸聚集区。一是在青云路以北、新甫路以南、金斗路以东、平阳河以西区域内,规划实施中心商务区,着力推进平阳国际商务中心、东方时代购物广场、灵槐园地下商场以及光明商业区、世纪城商业中心、街心公园商务区、商业步行街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作为中心城区的购物消费核心。二是围绕青云湖综合开发,规划建设占地4平方公里的东部新城休闲商务区,打造高端消费群体的生态休闲娱乐场所。三是在青龙路市场以西规划建设集商贸、居住、社区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以亿丰商贸广场为重点,形成城市南部商贸区。四是以科技孵化器、新时代国际商贸城、新汽车站等项目为载体,以实体商品销售基地和信息网络销售为依托,建设优势资源汇集的城市西部现代服务业产业区。
依托现有初具规模的商业街、特色专业街,积极引进连锁品牌企业,整合提升,规范发展,着力打造特色商业街区。规划建设新兴路汽车、工程车辆、工矿电器销售特色一条街;以东周路、瑞山路结合部为中心区,打造金斗梨苑特色餐饮一条街;按照统一规划、组团开发、高标准建设的原则,盘活现有存量资产,提升改造新汶大街、金斗路商业业态;整治改造顺河西路小吃一条街、不夜城商业步行街。
(二)依托区位、交通优势,打造现代物流板块

抓住东平铁路线开通、磁莱铁路电气化改造和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在新泰设货运站的契机,不断完善物流基础设施,进一步整合物流资源,打造煤炭、钢铁、农产品三大物流贸易板块。突出抓好山东省煤炭交易中心、山东钢材批发市场、新泰市专业批发市场、岳华能源储备物流中心等重点物流项目建设。以新矿集团物资供销有限公司、新矿国际为龙头,承接新矿集团服务产业,打造全国知名的商贸物流企业。整合社会货运资源,组建货运集团公司,降低物流和服务业成本,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
(三)依托产业优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以工业企业主辅剥离和承接新矿集团服务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煤炭物流、矿山托管、服务外包、信息服务、科技研发、总部经济等生产性服务业,
推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
信息服务,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重要信息系统的规划建设,
加快建设
电子政务网络和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推进建设工业通、商务通、广电通、应急通、市民通、社区通,
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率先建成县级数字城市。科技
研发,重点支持在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建设一批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推广的公共服务平台,
加快建设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特变电工国家级技术中心,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国家级技术中心,起重机械省级工程技术中心,畜牧肉制品、汽拖配件制造省级检测中心
等项目,
促进服务业向高端产业延伸。商务会展,着力发展租赁、咨询等商务服务业,积极举办特色工业产品、特色农业产品专业展览会,联合新矿集团创办矿机博览会,建设全国著名矿机采购基地。
金融保险,积极争取信贷规模,确保
“十二五”期间金融机构各项贷款年均增速
10%
以上。
做好各金融分支机构的引进工作,培育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融资性担保机构,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引导保险企业拓展业务,积极推动各类保险企业到乡镇、街道办事处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扩大保险服务覆盖面。

(四)结合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加快发展房地产及社区服务业

抓住新一轮城市开发和城镇化建设机遇,加快发展房地产业,吸引大开发商,建设大楼盘,开发大社区,优化住房供给结构,规划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房地产项目,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着力吸引新矿集团、莱钢集团、周边县市区客户群体入住我市。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用地供应,加快廉租房建设,高质量完成棚户区改造,最大限度满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和进城务工人员的住房需求。培育金融信贷、咨询设计、建筑装修、物业管理等各类要素市场,突出抓好社区服务业、家政服务业发展,支持发展各类老年公寓、老年康复中心,完善配套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

(五)依托人文资源优势,发展旅游服务业

充分发挥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品牌效应,构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文明和谐、环境优美的综合性旅游城市。以莲花山深度开发为龙头,以“泰山脚下的莲花世界”为主题,组团开发莲花路沿线景区,集中打造观光、休闲、健身、会议于一体的莲花山省级旅游度假区。东部实施青云山、青云湖综合开发、城东文化产业园,提升文化品位,打造融地域文化与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青云湖生态旅游区。南部以和圣园、新汶森林公园为支撑,纳入蒙馆路沿线景区,深入挖掘和文化等民俗文化内涵,打造民俗文化旅游区。

精心打造“和融天下、山水新泰”旅游品牌,建成“中国特色旅游目的地”。

第九章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基础,以调整农业内部结构为主导,突出规模基地和农产品加工两大重点,着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标准化、市场化和生态化水平,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各项政策,巩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一)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粮食生产“三条底线”,加快构建果品蔬菜、饲料畜禽、桑蚕丝绸、粮油食品、苗木花卉五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提高基地规模和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提升农业竞争力。

饲料畜禽产业,积极构建育种孵化—饲料生产—畜禽养殖—畜禽加工完整的产业链条。饲料加工朝生态、安全、营养方向发展,加大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和开发力度,提高市场竞争力;畜禽加工突出发展生猪、加快发展肉禽、稳定发展奶牛、培育发展肉牛四大主导产业。全市饲料加工企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30万吨以上;建成各类标准化规模养殖场800处,努力建成全国畜禽养殖主产区。果品蔬菜产业,重点发展有机蔬菜、设施棚菜等优势经济作物,做大做强高效特色林果业,建成西张、果都万亩有机蔬菜基地、羊流万亩设施蔬菜基地、楼德万亩马铃薯基地、青云千亩芹菜基地、天宝徂徕山流域3万亩樱桃基地、牛石路沿线3万亩核桃基地、岳家庄万亩池藕基地、龙廷万亩杏梅基地、土门万亩苹果基地、青云北部山区万亩珍珠油杏基地。全市果品种植达到40万亩,总产达到20万吨;蔬菜播种面积50万亩,总产达到220万吨。桑蚕丝绸产业,推动桑蚕加工由生丝初加工向开发生产真丝饰品、服装等深加工方向发展。在建成省桑蚕生产基地县的基础上,巩固扩大生产能力,形成6万亩桑蚕生产基地、建成山东宸歆丝业有限公司,达到年产1000吨生丝加工能力。粮油食品产业,以稳定面积、主攻单产、调整结构、精细加工、提高效益为目标,致力粮油产品转化升级,大力发展粮油食品精深加工,到2015年,小麦、玉米、花生总产分别稳定在30万吨、35万吨、10万吨以上。在巩固全国蔬菜基地县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全国油料大县。苗木花卉产业,围绕建设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和良好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狠抓苗木花卉龙头企业建设,辐射带动苗木花卉产业提档升级,构建完善用材林苗木、经济林苗木、花卉苗木、林木种苗、鲁新侧柏盆景完整的产业链条。全市苗木花卉面积发展到6万亩以上。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发展一批竞争力强、附加值高、特色鲜明的优势产业,建设一批产出能力高、科技含量高、示范作用大的农产品基地,培育一批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壮大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农业龙头企业集群。重点扶持天野食品、哎呀呀食品等一批龙头企业,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150家以上。鼓励农民利用土地使用权、产品、技术等要素投入,加快构建“企业+合作社+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大力培育农产品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专业市场为骨干、集贸市场为基础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发展连锁经营、直营配送、冷链物流、农超对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全面搞活农产品市场流通,形成全方位农产品营销市场体系。

(三)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稳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保证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实施农机创新示范工程,发展大型、复式多功能机械和设施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化整体跨入高级阶段,农机总动力达到120万千瓦。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农产品标准体系、安全检测监管体系和标准认证体系,全市三品认证总数达到8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58万亩;绿色食品基地面积达到20万亩;有机农产品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加大品牌培育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开展国家驰名商标、国家名牌、省著名商标及省名牌产品申报创建活动,“十二五”期间争创中国名牌农产品不少于2个、山东省名牌农产品6个以上,农产品注册商标总数达到150个左右。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程,统筹实施水利骨干项目建设、基本农田建设、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重点实施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旱作农业示范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第十章 提升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国道、省道和县乡公路建设,抓好河道治理和蓄水防洪工程,进一步提升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增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一)交通运输业

不断优化公路网布局,提高农村、景点及国防道路通达水平,提升主干道路通畅能力;加快场站建设步伐,完善场站功能;调整运输结构,形成网络化物流中心;充分利用现代通讯、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完善交通组织管理、指挥调度、安全救助等内容的综合信息系统。到2015年,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200公里以上,公路密度达到166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四通八达,互通互联的公路网络。

铁路建设。完成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新泰段和新泰站场建设;完成磁莱线电气化改造;加快推进新泰经蒙阴至沂水铁路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建设。抢抓我省强化城市轻轨建设机遇,积极向上级申请在我市落线落站的支线专用铁路建设项目,力争挤进上级规划建设盘子。

公路建设。加快完善路网通达水平,国省干线公路实施蒙馆路路面改造、济临路升级改造工程;县乡公路完成全市公路网规划,路网主框架改造分期分批实施,重点抓好“三纵两横”建设:纵向实施翟良路改造、新泰城区至莱钢和牛石路谷里至羊流段拓宽工程;横向实施莲花路西延工程和四良路果都高速路出口至虎山路拓宽延伸工程。进一步提高乡村公路的通行能力,实现城乡之间通二级路、村与村之间路面硬化和穿村主街道硬化的目标。

运输市场建设。在集约化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城际客运结点化,城市客运直达化,城乡、镇村客运公交化,出租客运规范化。货运重点发展快速货运、集装箱运输、危险货物、大型物件、冷藏保鲜货物等运输,实现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引导道路运输货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服务。

(二)能源设施

加快能源建设步伐,合理调整能源布局结构和供给结构,积极发展新能源,建立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体系。

合理开发煤炭资源,改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鼓励支持煤炭企业走出去开发外地煤炭资源。推进电源建设,优化电源结构,重点推进大型高效燃煤机组,加快发展风能、生物质能、光伏等新能源发电。加快推进汶南劣质煤综合利用坑口电厂、众泰电厂4×35万千瓦等电源项目建设。新上国电风电、大唐风电,组织实施一批地面光伏电站、屋顶光伏电站和建筑一体化光伏电站示范工程。

加强电网建设,在充分利用现有电网和设施的基础上,完善220千伏输电网,侧重发展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大力提高城市网架供电能力,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一致的坚强供电网架。“十二五”期间,新建220千伏果都站、北鲍输变电工程;110千伏羊流、金斗、小协、新甫、高新Ⅱ、放城输变电工程;35千伏龙廷、旧关输变电工程;扩建220千伏南流泉变电站,新增变电容量970兆伏安。开工建设500kV新泰站,变电容量2×750兆伏安。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优化发展输电网,通过开展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提升配电网设备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积极接纳市外来电,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三)水利设施

加快防洪减灾骨干工程建设。重点加大对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投入,根据省、泰安市确认的小水库除险加固计划,加大水库安全监控等防险工程的投入。加速河道治理,完成柴汶河、平阳河、西周河等10条重点中小河道治理,加快河道清淤、护岸、拦砂坝,险工护岸等保护措施的落实,新建柴汶河及10条重点支流拦河坝38座,增加蓄水290万立方米。

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积极争取列入全国农建重点县,争取上级项目扶持。采取拦、蓄、截、引等措施,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水资源。深入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加大管网连接力度,实现全市城乡一网供水。实施“科技兴水”战略,努力建成现代化水网体系、防汛抗旱保障体系、雨洪水资源利用体系、水生态体系、节水型社会管理体系、水利信息化体系。

加大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水源地保护及生态水利建设力度。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要求,着力抓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集中培植一批标准高、质量好、效益明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小流域治理项目。“十二五”期间,全市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160平方公里。在光明、青云湖、金斗3大水源地上游河道入库口处规划建设3处湿地,沿柴汶河下游规划建设2处湿地,全面优化我市生态资源的质量。

第五篇 城乡统筹

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协同推进,加快构建起以中心城区为龙头,以中心城镇为枢纽,以产业片区为支撑,以新型农村社区为节点,多点联动、互促共进、一体发展的现代城镇体系。

第十一章 优化城乡空间布局


以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动力,强化资源优化配置和产业分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通过培育不同层次的核心增长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均衡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市市域总体上要为远期形成“一城两区、两线两翼”发展格局奠定基础。

“一城”指中心城区,北至墨石山、金斗水库,东至京沪高速公路,南至新汶森林公园,西至光明河、迈莱河,包括青云区、新汶区、翟镇、小协、东都、汶南的核心地区。中心城区建设重点在优化青云,提升新汶,整体布局,组团开发,推进青云、新汶城区由哑铃状向块状发展,构建“一河两区”融合发展的大城市框架。

“两区”指由羊流、果都、西张庄三镇协同发展组成的羊流片区,以及由楼德、禹村组成的楼禹片区。羊流片区,以济新路以南、牛石路以东工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社区建设,推进产业集聚,逐步与开发区相连,形成规模较大、集聚程度较高的产业片区。楼禹片区,以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为平台,推动提升商贸服务业和城镇功能,带动西部城镇发展。“两区”重在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建设,以镇级市(小城市)建设为目标,远期建设为新城区。

“两线”指沿济新路、蒙馆路形成的两条城镇东西向发展轴线,是新泰市两条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城镇复合发展轴。两条发展轴线包围的中部地带是新泰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在着力优化青云,做大做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同时,突破发展新汶、小协、东都,将物流加工园与工业新区尽快连为一体。

“两翼”指济新路以北、蒙馆路以南两个区域,是自然景观、人文旅游和生态休憩集中分布的区域,以旅游、观光、度假、休闲、林果种植、高效生态农业为主,推进农业现代化。

第十二章 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在山东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我市被确定为10个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之一。按照泰安市委对新泰提出的率先跨入大城市行列的要求,“十二五”时期我市应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快速膨胀城市规模,逐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建设内涵和质量。到2015年,全市城镇化率达到58%以上,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75平方公里,常驻人口超过50万,建成城市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功能分区合理、生态环境优美、山水园林相映、宜居宜工宜商的现代化大城市。

明确建设重点。坚持以路为纲,以水为带,以产业、片区为面,整体设计、组团开发、连片建设,搭建大城市框架,完善大城市功能,实施一批精品标志工程,建设一批样板核心组团,真正让城市大起来、高起来、美起来,增强对各类高端要素和人口的吸纳承载力。大力推进青云、新汶两城区与柴汶河一体融合发展,实施一批骨干道路新建改造工程,加快青龙路沿线高端商住建筑带、新都路沿线生态休闲高层居住带、青云东部片区、北部片区、铁西片区“两带三片区”组团开发建设。

青龙路沿线高端商住建筑带,以青龙路作为城市向南拓展的功能主轴和景观主轴,两侧建设高层商务居住带,开工建设体育中心、城阳社区、亿丰商贸广场、中央花园、华府新天地等重点工程,充分体现新泰城市建设的“高度”。

新都路沿线生态休闲高层居住带,规划建设新矿中心医院扩建、玉

阁、华新世纪城、西都社区、山能机械和谐家园、西都河改造、东一社区改造、东都水泥厂高层住宅等重点工程,提升新汶城区形象品位。

青云东部片区,重点建设清音公园、主题广场、文化中心、玉兰花园等重点工程,加快赵家栗行、田家栗行、冯家栗行、甘露堂、大洼、管家洼、北寨等城中村开发改造步伐,对向阳路北部实施整体开发。

北部片区,加快福田社区、金斗社区、山水文苑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对特变电工南北两个老厂进行退二进三,实施平阳河北部改造工程,建设开发区北部居住片区;以莲花路为纽带,东连青云湖风景区,西连莲花山风景区,两侧规划建设集植物园、动物园、儿童乐园等于一体的文化旅游发展带。其中,杏山以北、墨石山山前打造墨石山文化产业园;金斗山山前建设鲁中技术学院。

铁西片区,开工建设泰和名城、新岳世家、鸿兴小区等高层住宅楼建设,加快银河、明珠、朝阳社区和通济花苑开发改造。

加快城中村改造。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政策扶持,市场运作”的方针,
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切实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
2015年全面完成建成区范围内的城中村和棚户区
改造。
做到开发一片、完善一片,形成一片新的城市亮点,加快农村居民向城市居民、城中村向城市社区转变。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新建拓宽几条主干道路,打通丁字路、断头路,构建通畅
便捷的交通体系。重点实施向阳路向南延伸、翟良路拓宽延伸、府前街东延、瑞山路拓宽改造、龙溪路南延、孙村路南延等道路工程,拉开框架,贯通路网,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加快客运公交整合,完成汽车站搬迁,改造新汶汽车站,着力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供给能力和通达深度。高标准推进城市绿化建设和改造,重点实施好柴汶河湿地公园等公园绿地项目和金斗水库、青云湖、光明水库等河网水系工程,构建城市绿化体系。建立完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成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并规范运行。加强供水、供电、供暖、供气、排污、消防等基础设施建设,改造老城区管网,推进基础设施向东都北部延伸,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强化城市管理。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促进城市管理数字化、制度化。坚持综合整治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相结合,搞好城市净化、绿化、亮化和美化,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深入挖掘城市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利用与开发,增强金融投资能力,逐步形成“以城建城、以城养城”滚动发展的良性机制。深化完善政府主导与市场化运作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吸引更多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巩固和强化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第十三章 构建现代镇村体系
在提升中心城区功能基础上,统筹城乡规划,加快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全市逐步形成“城区—镇区—农村中心社区—新型农村社区”四级职能梯次相连、布局合理的现代城乡体系。镇区按小城市标准建设,人口在30000人以上;农村中心社区和新型农村社区按中心镇标准建设,人口分别在10000人和5000人左右。

加快现代城镇建设。紧扣“扩大规模、增强功能、打造特色”发
展思路,优先发展重点中心镇,稳步发展一般小城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强化产业和人口聚集,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功能,打造一批特色鲜明、功能完善、产业配套的区域发展中心,增强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对重点培育的镇级市实施扩权强镇,使其尽快发展成为经济强镇和县域经济次中心,提高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推进边远乡镇、强弱乡镇整合。

加快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坚持政府主导、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市场化运作、群众自愿的原则,统筹考虑居民生活、生产、服务等要素,合理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采取1+X模式,结合未来30年人口变化趋势,以产业布局为支撑,将全市916个行政村调整规划为33个城市社区、37个城镇社区、5个农村中心社区和70个农村社区。以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挖潜和压煤村搬迁为抓手,解决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土地、资金来源、拆迁复垦、工程建设等关键环节,拆旧村庄、建新社区。以公共居住、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及就业平台为重点,按照“八室”、“四站”、“两栏”、“一超市”、“一广场”的基本要求,完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统筹安排,同步实施道路、供排水、电力、电讯、供热、供气(沼气利用)等基础设施;配套科教文卫、治安社保等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养殖区、加工区、仓储区、农贸市场等设施;完善社区文化娱乐、体育建设等公益性设施建设。对建成的农村社区,尽快完善小型污水处理设备和垃圾收集设施建设,解决农村污水和垃圾治理问题,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到2015年,农村文化、教育、卫生等公共设施基本实现标准化、体系化、网络化,逐步使城乡居民享受到均等的公共服务。

第六篇 创新发展

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打造新泰科技人才高地,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型企业,切实加强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
60 %
左右

第十四章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突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逐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在重点行业、骨干企业集中实施一批重点研发项目,
支持大中型企业联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研究院(所),建立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吸引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
十二五”期间,培育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
家以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5
家以上。

加强应用科学研究体系建设。抓好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和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力度,围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攻克一批产业关键技术,掌握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技术。
加快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煤电化、机械装备制造、输变电设备、食品加工、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高新化。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管理和保护,争取
形成
10
个国家级新产品,拥有
100
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现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年均增长率不低于
20%
;取得重要科技成果
230

以上


十二五”末,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6%以上。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加强创新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组织筹建一批产学研创新联盟,建成一批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技术中心和检测中心。完善技术、信息畅通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覆盖全市的科技企业孵化网络。
完善科技投入机制,建立财政资金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扶持机制,完善中小科技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综合利用政府基金、财政贴息等形式引导金融资金、民间资本投向高新技术创业企业。

2015年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投入占
GDP比重达到
3%以上,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市的科技服务体系,争创全国科技城市。


第十五章

加快教育改革发展

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研究制定我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坚持以优化办学条件为前提,以均衡师资配置为关键,以强化教育管理为保障,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全面推进教育的优质、均衡、和谐、可持续发展,尽早建成具有较高水平、富有特色的教育现代化强市,成功创建省级教育示范市。

建立和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城乡中小学布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各类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加快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实施水平。稳步发展普通高中教育,围绕我市产业布局,整合发展职业教育,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技能人才。创建

所全国示范性中职校,建成鲁中技术学院。大力发展继续教育、社区教育,加强乡镇成教中心校建设和村文化技术学校建设,培养新型农民。深入实施特殊教育“关爱工程”,重视发展民族教育,确保农民工子女在输入地免费接受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积极推进管办分离,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完善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机制。将学校设置纳入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建立教育基础设施与居民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使用的长效机制。


第十六章

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市之基、竞争之本、转型之要,制定实施重大人才政策和重大人才工程,突出培养创新型科技人才,加快由人口大市向人才强市转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人才结构调整,优化人才类型、专业、产业、区域、城乡等结构,促进人才结构与经济社会结构相协调。优先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型科技人才,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企业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引进的实施意见》,鼓励企业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科研成果转化,研发机构共建、课题联合攻关、实践基地建设、实用人才培训等方面开展项目合作。大力开发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重点引进创新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文化旅游人才,培养造就善于推动科学发展的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发挥重点人才工程的带动作用,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加强管理服务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证。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各类人才队伍总量突破11万人。

创新人才发展机制。
逐步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人才投入机制,完善和落实人才培养、引进、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政策措施,营造充满活力、富有成效、更加开放的人才环境。全面贯彻党管人才原则,继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促进各类人才干事创业和发展的长效机制。深化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科学有效的评聘制度。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进一步完善人才开发的投入机制,切实发挥人才投入效益。

第七篇 文化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模式,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强市跨越。

第十七章 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实施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档案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广播电影电视事业,重视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建设运用管理,构建技术先进、覆盖面广的现代传播体系。大力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鼓励多种形式的文化创建活动,不断推出一批文化精品,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重视保护、开发利用各类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文物事业健康发展。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公益性文化事业,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多元化、社会化。

加快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强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遵循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原则,大力发展影视服务、新闻出版、数字动漫、文化会展、现代传媒等新型文化业态,规划建设和文化园区、红色文化产业区、体育产业园区及文化旅游区等四个文化产业园,积极推进文化与科技、教育、体育、旅游等的融合,培育发展一批主业突出、实力雄厚、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骨干文化企业,增强我市文化产业竞争力。

加快推进文化体制创新。
改革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增强文化发展动力和活力。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健全市场规则,完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多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


第十八章
推进文明新泰建设

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以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重点,
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深入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深化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创建,争创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弘扬科学精神,加强人文关怀,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提倡修身律己、尊老爱幼、勤勉做事、平实做人。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
突出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手段,引导人们知荣辱、讲正气、尽义务,形成公平正义、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推进“诚信新泰”建设,加快政府、企业、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实施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战略,发挥模范人物典型带动作用,弘扬回馈社会、无私奉献、爱国爱家的高尚风范和功德情操。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开展双拥共建密切军民关系活动,完善国防动员体系建设。


第十九章
加快体育强市建设

贯彻实施《全民健身条例》,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增强人民体质。加强城乡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和管理,重视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跳水馆、游泳馆、运动员专家公寓、科研教学大楼及相关附属设施。到2015年,力争达到全市体育人口占总人口的45%以上,人民体质明显增强,国民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80%以上,群众体育消费水平逐年增加,全民健身环境和条件有较大的改善。拓展和夯实竞技体育的项目基础和人才梯队建设,改革训练体制和机制,提升竞技体育整体实力和水平。促进中小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积极承接和举办各种体育赛事,推进体育与旅游业的融合,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第八篇 社会民生

以建设经济文化强市为目标,以发展社会事业、加强民生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核心,每年研究确定实施一批为民办的实事和惠民工程,提高社会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努力扩大就业,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筑起以充分就业为基础、保障体系健全和民生事业发达的和谐社会发展体系。


第二十章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全面落实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积极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实施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完善就业机制,创新就业模式,优化就业结构,拓宽就业、择业、创业渠道。通过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有效促进新成长劳动力、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就业和再就业。通过认真落实税费减免、小额贷款担保、财政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建设,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协调机制,重点做好下岗职工以及农民工的劳动保障工作,切实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完善城乡一体的培训、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健全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实施政府资助的就业再就业培训工程,力争城镇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都能得到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观念教育,提高就业能力,稳定就业岗位。加大对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建立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强化对收入分配关系的调节,缓解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使城乡居民收入、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适应,建立橄榄型收入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的比重,建立劳动报酬决定机制、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提高农民工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拓宽居民收入来源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第二十一章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健全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生活保障为重点,按照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要求,建立齐抓共管合理推进的工作机制和扩面征缴清欠长效机制,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力度,不断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现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进一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推进失业保险市级统筹,扩大基金支出范围,提高失业保险标准。完善工伤保险政策和标准体系,积极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提高生育险待遇水平。加强安居工程建设,建立以廉租房制度为重点,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多种形式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困难家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助学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加快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到2015年,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3万人、11.5万人和11万人,社会保障覆盖面达到80%,年收缴各项社会保险金15亿元,收缴率保持在95%以上,年发放社会保险金10亿元,基金累计结余达到20亿元,确保社会保障体系稳定可靠。


第二十二章 加快发展医疗卫生

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健和健康水平。

健全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市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完善服务网络,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100%。加大政府投资和社会集资,全面提高医疗机构的等级,全市拥有至少2座三级医院,3个以上在泰安地区具有领先水平的专科,每万人拥有病床数、医护人员数、床位数在山东省具有领先水平。

加快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应急和监督执法体系。完善城乡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应急救治等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公共卫生服务网络,改善设施和条件,提高服务能力。
大力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积极推进中医院中医临床基地建设,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继续抓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特别是重大疾病的防治工作,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建立市乡村三级卫生应急网络,完善应急预案,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落实国家规定的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六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

巩固以新农合为主的医疗保障制度。稳定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提高农民医疗保障水平
,提供就近便利的医疗和报销服务。继续完善“新农合一证通”和“即时结算报销”等制度。提高财政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补助标准,逐步提高统筹层次、报销比例和保障补偿水平。“十二五”期间,国家和省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补偿比例提高
10%,新农合参合率达到
100%。


第二十三章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

坚定不移地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先导,全面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助制度,完善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体系,实现计划生育工作规范化管理。坚持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个中心,进一步强化基层基础,夯实农村、城市社区和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三块基石”,落实社区计划生育“网格化”管理服务,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人口环境。贯彻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切实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加强为残疾人服务的设施建设,提高残疾人教育、就业和康复水平,保障重度残疾人抚恤发放。


第二十四章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以做好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市工作为抓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共建共享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强化“平安新泰”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建立“天目”、“平安灯”、“平安互助网”、“大巡逻”、“四位一体”的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改善信访工作,完善社会利益和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预防和化解群体性突发事件。以信息化工程为手段,以政府电子政务网为基础,健全完善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各项应急预案,建立完善重大动物防疫和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建立健全城市应急系统。加强安全生产,做好重点行业和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加强道路交通、城市消防等安全监督检查,形成规范的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和完善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加强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健全完善人防指挥自动化系统和人防通信警报网络系统,搞好人民防空指挥中心和公共人防工程建设。

第九篇 生态建设

转变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搞好环境污染防治,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美好家园。


第二十五章

大力加强生态建设

以争创全国绿化模范市为抓手,实施保护治理自然生态工程。加强对库区、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加大对河湖水系的综合治理力度,建立金斗、光明、东周、苇池四大饮用水源地的生态保护体系。重点抓好柴汶河及其支流和环水库主林带的造林,努力改善水系源头生态环境。加快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和交通体系,完善环境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机制,不断提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水平。广泛开展植树造林,重点抓好荒山绿化、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沿湖、沿河、沿路生态防护林以及村镇绿化建设,
形成绿化美化相结合的生态景观
。新建农田林网
15万亩,构建以农田林网为主体,网、带、片相结合的高标准平原防护林综合体系。
继续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全市村镇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
38%以上,新建省级绿化示范村
40个。


第二十六章

大力加强环境保护

严格保护环境,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把环境容量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指标纳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污染专项整治,推广企业清洁生产和节能技术,继续抓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鼓励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节能减排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所有新上项目要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确保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并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加强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严格保护饮用水源,搞好水污染综合治理,保障饮用水安全。加强农村污染防治,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清洁工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城乡垃圾处理一体化。确保“十二五”期间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每年递增
10%,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均达到
100%,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
85%以上,新建区域生活污水处理厂
2~
3家,新建城市无害化垃圾处理场一座并实现正常运营。加大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及“十二五”污染减排目标任务,建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第二十七章
强化资源节约利用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原则,研究开发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技术,完善土地资源、水资源、重要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推进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构建节约型社会。

节约用地。
按照“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管住总量、集约高效”的原则,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集约节约用地制度,严格土地管理。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加大低效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进一步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和土地综合整治的力度,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确保耕地年度占补平衡,确保
2015
年实现耕地保有量
7.542
万公顷。

节约能源。
突出抓好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节能改造,着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领域的节能工作。鼓励推广使用高效节能产品。新建的建筑物必须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太阳能、地热能和生物质能的使用。鼓励使用节能型交通工具和太阳能产品。推广热电联产和余热利用。

节约用水。
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利用,
加快发展节水型农业,突出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工程,推广低压管道输水、渠道防渗、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推广城市节水技术和器具,加强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设施建设,鼓励中水回用、一水多用、分质用水。积极开发利用矿井水,加强地下水超采区管理,控制地下水开采量,逐步达到地下水采补平衡。加大节水技术改造力度,基本满足城乡用水、工农业用水和适当的环境用水需要,争创节水型城市。

节约原材料。鼓励使用新材料、再生材料,加强金属材料、木材、水泥等材料的节约代用,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加强重点行业原材料消耗管理,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节约材料的技术工艺。
进一步深化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全面完成煤炭、长石资源整合任务。建立资源储备机制,加强小型采矿权市场建设,建立建材资源集中开采区,实现集约化、规模化开采,提高资源利用水平。


第二十八章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相结合,实现企业、园区、社会三个层次循环经济的互动发展。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导向,大力推动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建设,加快精细化工、矿山设备制造再制造两个循环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建立以二次资源的再利用和再循环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循环经济机制。以生态社区和生态城镇创建为载体,推行绿色消费和社会化废旧物资回收,推进社会大循环。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推广复合立体、动植物共生等效益较高、良性循环的先进模式。培育再生资源回收产业,建立社会化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第十篇 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必须以更大的气魄、更加务实的举措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

第二十九章

全面推进各项改革

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用改革的思维、市场的手段、创新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为实现各项发展目标提供有力的体制保障和高效的运行机制。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加快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规范清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优化组织结构,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推行政务公开,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按照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和管办分离原则,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社会事业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大力加强财源建设,着力提高财政收入质量。继续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收支两条线管理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理顺财政收入分配关系,提高财政保障能力,重点向有利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领域倾斜。完善重点投入常规化机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对社会事业、农村、民生工程、保障性住房、自主创新、生态建设投入。建立完善财政监督体系,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坚持依法纳税,规范非税收管理。建立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加快建立起绝大多数群众能够得到较大实惠的分配机制和利益格局。

深化所有制结构改革。破除行政垄断,放宽市场准入,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互促互进、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监管方式、业绩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和国有产权转让,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范围,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文化、教育、体育、医疗、社会福利事业。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建立健全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综合服务体系,形成对非公有制资本在税收征管、规费标准、金融支持、行政服务等方面的激励机制。

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坚持农地农用和耕地红线前提下,允许农民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程,推动农村建设用地集中集约利用。健全征地补偿机制,使农民更多地分享土地增值收益,妥善解决失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等问题。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加快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和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对农村集体各类资源性、经营性资产进行确权、登记和颁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发展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和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建立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有效机制。

第三十章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扩大外贸进出口,全面提高对外交流和合作水平。

提高招商引资质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健全产业招商体制和专业招商队伍,明确招商引资的主体、实体和载体。以发达国家和地区为招商重点,深入实施产业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指挥部招商等行之有效的方式,注重关联招商和配套引进,力争在新上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上实现突破,力争在引进国内500强企业和战略投资者上实现突破。在注重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同时,更多利用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

加快对外贸易发展。加强外经外贸工作,积极开拓外贸市场,提高外经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品牌建设与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抓住机遇扩大进口,用足政策建好平台。推进输变电设备、食品加工、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精细化工等五大出口基地建设,并力争建成省级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支持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境外资源合作开发,有序推进优势产业转移,提升海外承包工程劳务层次水平,推动境外研发和跨国并购。

第十一篇 保障措施

完成“十二五”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正确地履行政府职责,合理引导投资与消费,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形成强大合力。

第三十一章 实施项目强市战略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效载体,千方百计策划、引进、培植、建设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拉动力的税源型、链条型、龙头型的大项目、好项目,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文化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优化投资结构。
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保持投资规模适度增长。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社会民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研发和技术改造、节能环保、能源、服务业、重大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增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持续拉动作用。

强化协调服务。努力破解重点项目瓶颈制约。积极采取措施,加快融资担保体系建设,成立企业金融担保公司,为企业拓宽融资服务渠道。通过加大“双对接”力度、加强银企联谊、推进企业上市、招商引资、启动民资和加强土地开发复垦、盘活闲置存量土地、强化节约集约用地等途径,积极破解资金、土地等难题。充分发挥企业投资主体作用。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引导企业健全完善现代化企业制度,搞好股份制改造,进一步明确企业市场经营主体地位,调动企业投资发展的积极性。帮助企业谋划思路,策划好项目,为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的高效服务,降低企业投资风险和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发挥好政府部门的职能作用。从发改、财政、金融、规划、建设、环保、土地、科技、人才等各方面,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全方位服务,形成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合力。

提高项目策划质量。立足我市资源、产业、技术和人才优势,重点策划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项目。创新项目策划方式,发挥企业主体、专家咨询、政府服务三方面的作用,提高项目策划质量。精心搞好已策划项目的推介和宣传,紧盯紧靠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开展招商引资,提高已策划项目的落地率。


第三十二章
努力扩大居民消费

增加居民收入。实施扩大就业政策,加大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力度,建立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个人自主择业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推进收入分配合理化,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高社会平均消费倾向,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力。

改善消费环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大打击假冒伪劣和扫黄打非力度,净化消费市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培育消费热点。大力发展电子信息通讯、教育文化、休闲旅游、体育健身医疗、房地产、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兴服务业态,加快培植消费热点,规范引领高端消费。加快完善农村流通网络和城市社区商业服务网络,落实好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扩大产品下乡补贴范围,促进农村消费升级。放宽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商品与服务消费市场秩序,促进服务消费。健全诚信体系和消费贷款抵押担保体系,增加银企联合消费信贷品种,促进信贷消费。

第三十三章 加强党的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

顺利实施我市“十二五”规划,创优环境和干部队伍是根本保障。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健全规划实施机制,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创新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完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建设一支干事创业、勇于奉献的干部队伍,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局面。深入实施“基层组织巩固年”活动,
以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和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为重点,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积极实施“泰山先锋”工程,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居)民自治机制,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全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和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参与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形成推进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整体合力。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文联、社联、侨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对台、侨务工作。


第三十四章
着力优化发展环境

牢固树立环境是竞争力、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品牌的理念,营造有利于投资主体潜能得到充分释放、社会成员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的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优化发展环境长效机制。
以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为目标,进一步建立完善优化发展环境的各项制度规定,努力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大力推行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健全完善并联审批、服务承诺、限时办结、效能考评等制度体系,打造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不断提高行政执法水平,依法规范涉企执法检查。进一步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规定。进一步加强行政效能监察,不断提高行政服务水平。

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
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监督检查的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切实发挥行政复议的法律监督作用,依法纠正违法不当的行政行为。继续开展好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肃查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权谋私、知法犯法以及不认真履行职责、推诿扯皮等损害发展环境的行为。

第三十五章 规划实施保障机制

推进规划体制改革。
健全规划体系,明确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各类规划中的主导地位,提高规划管理水平和实施效率。完善衔接协调机制,下级规划要服从上级规划,专项和区域规划要符合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不得自相矛盾,确保在总体要求上方向一致,在空间配置上相互协调,在时序安排上科学有序。

建立规划分类实施机制。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正确履行政府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有效引导社会资源,保障规划有效实施。明确和落实部门责任,市直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做深做细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把总体规划中的政策性内容和重大建设项目,进行细化和延伸,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建立健全重大项目推进机制,明确进度,明确要求,明确责任,确保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的实施。

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
实施年度巡查报告制度,完善规划中期评估机制,分年度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及时提出督导意见建议,根据发展实际,按程序对规划进行必要调整。健全政府与企业、公众的沟通机制,推进规划实施信息公开,加强社会监督。

新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主要预期指标(一)

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十一五”年均增速(%)“十二五”年均增速(%)2015年 预期指标属性经济总量地区生产总值亿元585.515.7131080预期性地方财政收入亿元3024.41663预期性投资与消费预期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1718.420780预期性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152.820.419365预期性进出口总额亿美元3.729.9188.5预期性实际利用外资万美元2360055.51649568预期性结构调整三次产业比例7.6:58.2:34.25:50:45预期性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6078预期性协调发展预期性城镇化水平%5158预期性科技教育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35.146预期性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比重%0.63预期性专利申请量件65021 15 1300预期性专利授权量件24045 20 600预期性发明专利授权数件2023 25 60预期性普通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万人0.94-6 192.3预期性







新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主要预期指标(二)


指标名称单位2010年“十一五”年均增速(%)“十二五”年均增速(%)2015年 预期指标属性资源环境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吨1.25(预计)-0.83约束性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万吨5034.6(预计)-7约束性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万吨15652.7(预计)-1.1约束性耕地保有量万公顷7.4711.86 7.542约束性森林覆盖率%3740约束性亿元GDP安全生产死亡人数人0.0695-22.04 -5 约束性人口与人民生活总人口万人139.40.6141.08约束性人口自然增长率‰6.022.97约束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959614.51234535预期性农民人均纯收入元889113.61316381预期性公共服务城镇登记失业率%3.23.5预期性城镇新增就业人/年9000-7.1 9100预期性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人/年21000-8.6 20000预期性每千人口医院病床数张3.123.93预期性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万人12.615.5约束性城镇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万人9.311约束性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万人9.211.5约束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99.98100约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