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213&run=13

东都镇

【概况】

位于新泰城南8公里,区域面积62.1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含一个社区、一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7.3万,其中农业人口4.3万人,是乌珠台智人牙化石发现地,齐国丞相鲍叔牙、宋朝抗金名将李通、李成等历史名人的故乡,京沪高速、蒙馆公路、磁莱铁路、东(都)平(邑)铁路穿境而过,镇区有货运、客运铁路线11条,省地市大中型企业16家,具有较好的经济基础,煤炭资源丰富,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型经济强镇。2006~2010年,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均取得突破性发展。2010年,全镇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分别突破50亿元和亿元大关,实现生产总值53.7亿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12%以上;完成财政收入1.187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亿元,年均增长16%以上;招商引资取得较大成果,累计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66元,年均增长16%以上。

【工业】

五年间,新上、续建、技改各类工业项目81个,其中投资过亿元的项目10个,过千万元的项目52个,总投资达48.5亿元。2010年,全镇亿元以上企业发展到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5家,比2005年分别增加6家和9家。2008年以后,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工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35亿元,猛增到2010年的51亿元,两年增加16亿元,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0%。2010年,投资15.85亿元的市属重点项目山能机械工业园一期全面动工建设,共拆迁居民、工厂职工558户、4家企业和小学、幼儿园各一处,投资2.5亿元的大型焊接车间于2010年底前建设完成。投资过亿元的三和化工三聚氰胺扩产项目以及投资过3000万元的金池工贸、晓旭矿山机械、玉翔机械等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投资1.5亿元的山东海燕医用器材有限公司医用材料项目已完成土地平整和院墙建设,厂房支架已完成安装。初步形成分别以山能机械工业园、三和化工、东平铁路为依托的西部钢铁机械制造区、东部精细化工区和北部物流加工区3个工业园区,完成由单一的煤炭资源型经济强镇向以矿山机械制造再制造、不锈钢极薄板深加工、精细化工和仓储物流四大支柱产业的新型工业经济强镇的转变,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总量进一步膨胀,四大支柱产业的经济总量和税收分别占到全镇的81%和83%。

【镇村企业】
有镇村企业25家,其中西都社区的新汶新华都大厦、泰安新大都大酒店以及东一居委会和济南润原整合成立的凯润特投资公司等投资额都超过一亿元,投资过3000万元的镇村企业达到6家。凯润特投资公司下设的5个分公司,投资额都超过3000万元,其中盛原化工投资额到达1.2亿元。2010年,由镇投资3000万元的新疆玛纳斯天利煤矿顺利投产,实现利税1000万元。由沈村投资1.5亿元的新泰市沈西福利化工厂和东一居委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县投资2800万元的胜得利煤矿已顺利投产,效益良好。镇村企业发展迅猛,经济运行质量较高,安排农村劳动力2000余人,2010年对财政贡献率达到12%,是2005年的2.6倍。

【民营经济】
2006
~2010年,启动民间资本22.9亿元,民营企业达到110家,新增民营企业56家,
个体工商户1124家,
2010
年实现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09.1亿元,年均增长18.6%。以三和化工、意和水煤浆、东岳橡塑、赛春保温建材、锦程纺织、神龙染织、鼎盛元矿山机械等为龙头的民营企业发展迅速,逐渐发展成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大、产业链长、经济效益好的大型企业或企业集团。

【道路建设】
2006
~2010年,全镇道路交通条件极大改善,镇区所有道路实现硬化、美化、绿化、亮化。2010年投资50多万元,对山能机械集团以西、山东电力管道公司以东,约1000米道路进行重修。累计投资1800万元,修建村村通水泥路100公里,是过去五年的两倍,33个行政村实现村村通水泥路。重大交通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总投资16亿元的东平铁路于2010年11月建成通车,进一步强化了与新矿集团、莱钢集团和日照港的联系,区位优势进一步明显,为发展现代仓储物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资过2亿元的新都路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建成通车,将全镇纳入新泰城区交通大框架,两条道路的修建为东都实现新一轮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镇村建设】
五年间,实施以水网改造,镇区美化、绿化、亮化,有线电视“村村通”,旧村改造,镇容村貌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城镇建设。投资500多万元,对全镇水网工程进行改造,32个村(居、社区)一万余户实现安全饮水,4.2万人喝上卫生水。先后对西都社区、东一居委会、南鲍村、王庄村、西桥村等村进行“城中村改造”,投资1.3亿元,新建小康楼400栋,居民楼16栋,新增居住面积14.75万平方米,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西都社区、东一居委会等村居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范,受到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到2010年底,“村村通有线电视” 工作全部完成,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开展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全面清理镇区主要街道和各村环境卫生,在成立镇环境卫生服务中心的基础上,于2007年成立东都镇执法所,重点负责镇区卫生容貌、乱搭乱建治理工作,安装路灯360盏,栽培蒙馆路(东都段)沿线苗木180万株,设置高标准垃圾箱20个,全镇(含村)垃圾箱总数达到135个,累计清理排水沟17公里,查拆清除流动摊位、违法建筑310处,村内主要街道和村口卫生明显改观。建成6个社区服务中心、33个卫生服务站点,初步建成医疗服务一流、环境卫生一流、社会化服务一流的净、绿、美、亮的生态环保居住环境。

【农业】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畜牧养殖、特色林果、设施农业三大优势产业发展迅速,2010年农业产值达到1.3亿元。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到2010年,全镇规模以上养殖场达到86家,以奶牛、肉蛋鸡、鸭、猪、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发展迅速,截至2010年底,全镇奶牛存栏6400头,肉蛋鸡存栏24万只,鸭存栏20万只,生猪存栏2.8万头,羊存栏1.8万只。累计投资2500多万元,实施南部山区青松岭综合治理以及酒台、谢庄、马庄等9个村的7000亩土地整理等农业项目,新增灌溉面积2500亩,节水灌溉面积800亩,发展以优质苹果、桃为主的经济林2000亩,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条件。先后投资420万元,对辖区祝福庄水库、东牛老水库进行除险加固,农民的生产生活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进一步壮大,累计达到16家,2010年新增入社会员400人,走出了规模化种养殖,产业化经营,系列化服务的发展新模式。结合林业发展实际,高质量高标准地发展荒山造林和用材林,累计投入150多万元,发展荒山造林3000亩,用材林5000亩,全镇森林覆盖率达31.2%。

【劳务输出】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提供劳务输出信息,不断扩大劳务输出比例。大力实施阳光培训工程,提高农民工专业技能水平。通过各种途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有力地推动了农民工有序输出。五年间,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100余人,为全镇增加收入5000余万元。

【教育】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全镇教育事业得到均衡、持续、健康发展。全镇有中学一处,小学7处,幼儿园14处,其中中心小学、实验学校是省级规范化学校,镇中心幼儿园等4处幼儿园为泰安市规范化幼儿园。在校生4350人,教职工400人,其中专任教师324人,教师学历达标率为100%。2008年8月,接收新矿集团机厂学校,组建东都镇西都学校。五年间,先后累计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南山联小新建工程、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实验学校改扩建工程以及镇初级中学改扩建工程,全镇各中小学校教育教学条件和校容校貌发生很大变化。

【文化】
2009
年,投入近800万元改建3300平方米的镇文化活动中心和66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设置图书阅览室、书画展室、党史展室等,新添置健身器材和体育设施,完善活动中心各活动室的功能。每年在重大节日期间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农村文化各具特色。

【卫生】

有卫生院一处,职工36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6人,初级职称28人。2009年,镇卫生院与新矿集团华源医院开展医疗卫生合作。2010年,投资90万元对卫生院门诊楼进行全面改造和内部装修,新增120平方米业务用房一间。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镇合作医疗定点村卫生所24处,2010年新农合参合率达到100%,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平安建设】

以建设“平安东都”为抓手,突出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确保信访稳定工作落到实处。深化“平安协会”建设,累计投资60余万元安装“平安灯”1150盏、“天目工程”21个、“平安互助网”33个,打造集“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位一体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控网络。始终保持对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高压严打态势,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积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安全生产网络体系,层层落实安全生产体制,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平稳。

【计划生育】
不断完善计生服务设施,强化镇村计生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控制违法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五年间,人口出生率稳步控制在9‰以下,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了7‰以内,节育措施落实率和合法生育率分别达到99%和97%以上,多次为省、市人口调研组提供现场。

【社会保障】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对全镇60岁以上老年人累计发放养老金59万多元。抓好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完成参保人数5700人,参保率达到100%,累计报销医疗费150余万元。2010年完成各类保险扩面8208人,各类保费征缴632.92万元。开展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帮助40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