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沟镇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199&run=13

泉沟镇

【概况】
地处新泰北部,位于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前,全镇区域面积92.5平方公里,辖34个行政村,总人口4.7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耕地面积3.5万亩。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花岗岩、矿泉水等资源,有国有及地方煤矿6处,有济空场站、电子对抗团、雷达营等驻军,是一个集山区、矿区、旅游区、部队营区于一体的乡镇。2006年,全镇地方财政收入3551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92元;2007年,地方财政收入464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16元;2008年,地方财政收入548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04元;2009年,地方财政收入644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48元;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8157万元,与2005年相比年均增长22.5%,农民人均纯收入8082元,五年间年均增长11.57%。

【农业】
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发展以奶牛、生猪和柴鸡为主的畜禽业、以大樱桃和石榴为主的林果业、以有机蔬菜为主的生态农业3大重点产业。2010年末,全镇有效灌溉面积2.3万亩,粮食总产量9532吨,棉花总产量34吨,油料总产量1715吨,拥有大型农业机械405台,总动力3万千瓦。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4家,成立农业合作组织14个。5年间累计争取上级农业开发资金1800万元,先后实施迈莱河综合治理、孙家庄和上河村土地整理、果庄洼和高崖头农业综合开发及中低产田改造等一批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总面积2.3万亩。


畜牧养殖业


以丰田牧业有限公司和新泉生态园为龙头,辐射带动全镇畜牧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全镇有饲养小区8个,规模饲养场达200多个,存栏生猪2.8万头、禽28万只、羊一万余只。新泉生态园奶牛养殖场被授予“全国奶牛养殖示范小区”,全镇奶牛存养量达5000头,成为泰安市重要的奶牛养殖基地。


林果业


全镇有林业用地面积3.3万亩,其中国家生态公益林、用材林2万亩,经济林13万亩,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7万亩,全镇林木覆盖率达38.9%。经济林建设迅速,五年间累积发展经济林7000亩,荒山造林1.5万亩,用材林1.2万亩。2010年,发展大樱桃种植1400亩,核桃1200亩,桑园300 亩。

以莲花山深度开发为依托,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以莲花路为主轴,集中进行以土地整理、林果栽植、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生态旅游农业开发,累积投资2000万元栽植樱桃等高效经济林木100余万株,整理土地1.2万亩,新建及维修塘坝谷坊27座。在上河村、劝里村、果庄洼建设有机蔬菜种植基地,总面积1000亩,获得有机蔬菜认证一个。2010年,
成立
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依法流转土地4000亩,形成特色产业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良好态势。


水利建设


五年间,全镇农田水利设施大大改善,完成除险加固小(一)型水库一座,小(二)型水库一座,修建塘坝24座,拦河坝18个,发展节水灌溉5200亩,完成小流域治理面积4.5平方公里。2007年,完成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投资886万元新打深井5眼,配套老机井3眼,埋设管道17.4万米,实行联村集中供水与单村供水相结合,解决2.39万人的吃水问题。


园区建设


2009
年,在莲花山煤矿以西规划建设占地3000亩的民营经济聚集区,累计投资1200万元完成羊泉路、新泉路、莲花山路、宫山路道路建设,投资620万元建成新泉大桥,投资400万元架设10千伏园区专用电网,铺设自来水管道3980米,成立园区服务办公室,为入驻项目在立项、土地、环评等方面实行“一条龙”服务。至2010年,有30多个项目成功落户。

【民营经济】
辖区内拥有国有和地方煤矿6处,年产原煤180万吨以上,基本形成机械制造、煤矿深加工、玻纤新材料、交通运输等为主导的工业发展体系。2006~2010年,全镇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50亿元,其中2010年完成投资12亿元。全镇投资千万元的项目30个,其中过3000万元的大项目21个。泰鑫玻纤电子极布、汶泽明胶、天宇耐火材料、丰田牧业生态养殖、刚磊石材加工、三水源制衣、泰安北方发制品、盛业贸易、泰安达利工贸等16个项目竣工投产,博泰尔驱动轮、辰欣汽车配件、林河机械加工、登丰工贸机械制造、新泉生态观光园、泰沂文化研究中心等10个项目正在建设。煤炭深加工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林河水煤浆、兴隆水煤浆、昊阳水煤浆等项目推进迅速。成立地矿双城勘察院山东分院,带动钻机勘探业不断做大做强。2010年,全镇拥有钻机勘探队80个,大中小型钻机2400余台,年勘探额5亿元

2010
年,全镇个体工商业户达970家,比2005年新增450家;私营企业77家,比2005年新增44家,其中规模工业企业12家;2010年,实现民营经济营业收入104.5亿元,民营经济增加值23.04亿元,实缴税金1563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9.1%、11.7%和38%,分别比2005年增长115.37%、80.1%和145.6%。

【新农村和社区建设】
遵循“规划先导、建管并举,有序实施、整体推进”的原则,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构筑小城镇吸引聚集、新型社区集中居住的新型小城镇体系。整合优化布局,按照“1+2”模式把全镇34个村初步规划建设为一个镇区两大社区。泉沟镇西以运舟湖城镇社区为中心,吸纳7个村,7610人;河东社区吸纳16个村,16687人;莲花山社区吸纳11个村,11773人。聘请泰安城市建设设计院编制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河东社区建设规划,构建起以“七纵七横”道路框架为主体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格局。2010年,运舟湖城镇社区一期14栋回迁楼开工建设,河东社区小学教学楼动工兴建。依托广场、医院、学校等设施,搞好服务平台建设。2010年,投资2000万元建成面积一万平方米的社区超市,投资300万元完成新甫广场改造和社区服务中心改造项目,投资200万元完成商业街道路整治。以镇驻地为中心,以商业街为主轴,辐射带动泉沟村、小良庄、徐家塘子、王家庄、西刘、东刘、运舟湖等7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改善村镇面貌,形成新农村建设区域连片发展的格局。实施以建沼气池、改灶、改厕、改圈为主要内容的“一池三改”建设,五年累计投入360万元改厕800个,新建沼气池1210个。

【旅游服务】 境内有“小泰山”之称的国家森林公园—莲花山,主峰999米,是全省第4高峰。莲花山景观秀丽,风光旖旎,古迹众多,主要景观有天成观音、观音院、风动石、云谷飞瀑、一线天等。近年来,围绕“观音胜境,北方普陀”的主题定位,着力建设集生态休闲度假、佛教文化旅游于一体的风景区,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风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抓好莲花山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拓展延伸,实施汉武望仙台文化生态旅游、灵崖谷开发、凤凰山开发等旅游项目建设,沿迈莱河建设10公里生态观光农业风景带。围绕“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全镇农家乐、休闲观光、旅游产品等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道路建设】
2007
年,完成总投资769万元的村村通柏油路建设,建设总里程46.5公里,完成投资400万元的商业街道路改建及绿化、美化、亮化工程。2008年,投资90万元完成小官庄村至东刘村中心路建设。2009年,投资150万元完成全长3公里的灵崖谷道路硬化建设,投资620万元建成新泉大桥。2010年,完成全长4.8公里的莲花路泉沟段建设,其中镇财政配套资金680万元。开展34个村“整治一条主街道”活动,投资600余万元建成村内道路16条,全镇90%的村有了一条硬化主街道。

【科技】 大力实施“科技兴镇”战略,制定科普工作实施方案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强化科技培训,大力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全镇34个村全部建成科普一条街,群众受益率达95%以上。5年间建立科技示范基地5处,举办各类培训班50余场次,向农民传授科学技术30余项,引进果品、蔬菜等各类新品种12余个,全镇良种、良法覆盖面达90%,93%的农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

【教育】
2010
年,有中学一处、小学7处、幼儿园6处、成人技校一处,其中初级中学为省级规范化学校,泰安市级规范化学校4处,泰安市规范化幼儿园一处,其它全部为新泰市级规范化学校。2006~2010年,累计投入1200万元,调整优化学校布局,完成学校设施建设、危房改造。2007年,投资200万元建设镇中学食堂。2009年,投资160万元建成镇中心小学综合实验楼。2010年,投资400万元完成镇中心幼儿园及果庄联小幼儿园建设。2010年,全镇在校生4983人,学前3年幼儿1478人,中、小学专任教师和幼儿教师分别为125人、156人和84人,学历合格率均为100%。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均为100%,学前3年幼儿入园率99%。镇初级中学先后被评为省级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学校、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语文特色校、泰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泰安市文明单位,承担11项泰安市级以上实验课题,在全市教育综合评估考核中连续5年名列前三名。五年间,有一人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一人被评为山东省人民教师,一人被评为山东省特级教师,2人被评为泰山名师、名校长,16名教师被评为省、市教学能手,8人获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

【文化】
以镇文化中心和新甫文化广场为带动,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2010年建有村级文化大院34个,村级文化广场4个,发展农家书屋30家,建成图书阅览室、文化活动中心、健身中心等群众性文体活动阵地70余处。2009年,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8%。每年举办军民、地企、村企联欢、体育比赛等文体娱乐活动30余场次。五年间,评出“十星级文明户”14户、“文明信用户”30户。有省级文明单位一个,市、县级文明单位、文明村4个。

【卫生】
有卫生院一处,为乙级甲等医院,与市人民医院结成医疗联合体。2010年在职职工37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一人,中级职称5人。拥有病床20张,有日本产B超机和200MA—X光机;F—820血球计数仪、尿液分析仪、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医疗设备30余台(件)。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连续五年参合率达100%。完成21处村卫生室定点和规范化建设,村定点卫生室达到100%以上。推行“镇村抓监管、卫生院抓业务”的一体化管理制度,镇村卫生室全部联网化管理,实现实报实销。

【劳务输出】
成立劳务输出管理办公室、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劳动技能培训中心等相应机构,配齐办公设施,完善规章制度,设置高标准信息栏,搭建起服务平台。五年间,举办机械维修、服装设计、缝纫、财会中专等长、短期培训班15期,培训1200人次。有组织地输出务工人员3万余人次,在外务工人员达1.6人,国外输出30人,2010年劳务输出收入达24000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600多元,全镇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60人,就业再就业510人。

【社会事业】
建立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招投标服务中心和村级集中采购服务中心,提高行政效能,方便群众办事。2010年,招投标中心完成招投标项目50个,金额621.36万元,集中采购服务中心完成集中采购34次,金额17.9万元,节支1.7万元。大力开展“平安泉沟”建设工作,投资160万元建设总面积1200平方米的综治工作中心,实现综治、信访、民政、平安协会等社会管理的一站式服务。投资80万元完成“天目工程”建设,安装摄像头40部,实施农村“平安灯”工程和平安互助网建设,34个村安装路灯763盏,全部建成平安互助网,治安防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全镇发案率逐年下降,群众治安满意率大幅提高。组建成立镇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中心,形成大排查、大联动、大调解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进一步强化对矿山、森林、建筑施工、烟花爆竹、交通、食品卫生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坚持不懈地搞好隐患排查整治,全镇连年实现安全无事故发生。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保持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连续五年获新泰市一等奖,完成34个行政村计生服务室标准化建设,有8个村被表彰为新泰市计划生育工作模范村。社会保障事业蓬勃发展,2010年,全镇共确定612户低保户、74个优抚对象,发放“五保”补助8.8万元,低保补助54万元,定补23万元,完成企业养老保险收缴137万元,企业医疗保险收缴10万元,工伤保险收缴1.7万元,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清欠56.9万元,农村养老保险收缴327万元,完成60周岁以上老人基础养老金发放工作。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累计投资40余万元为34个行政村建立远程教育终端、连通宽带,网站建设率达到90%以上,农村信息咨询服务站建站率达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