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3&rec=145&run=13

环境保护

【概况】 2006~2010年,全市环境保护工作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总抓手,
狠抓污染减排,推进生态市建设,不断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促进全市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全市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按照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要求,加大水、大气污染治理力度,通过实施“创模”六大工程,全市总体环境质量逐年改善,柴汶河南宋大桥断面化学需氧量年均值由2006年的44.01毫克/升下降到2010年的29.08毫克/升,达到水域功能区V类标准,两岸生态环境逐步恢复;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实现稳定达标,达标率达到100%;大气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全年符合二级标准以上天数逐年提高;城区噪声平均值由2006年的54.2分贝下降到2010年的53.1分贝,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2006年的90.66%增至2010年的100%;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
连续五年名列全省前五名。市环保局被省环保厅评为2009年度先进县(市、区)环保局。

【大气环境质量】 境内影响大气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工业废气、锅炉烟尘、汽车尾气的排放等。2006年,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为0.099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45毫克/立方米。工业烟尘年排放量4781吨,工业二氧化硫年排放量1.22万吨。2010年,城市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值为0.098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为0.056毫克/立方米。城市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平均值为0.086毫克/立方米,工业烟尘年排放量3647吨,工业二氧化硫年排放量达到1.77万吨。城市烟尘控制区覆盖率达到100%,城市空气环境质量优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17天,占全年总天数的86.85%。

大气环境质量状况表

┌──────┬───────────┬────────────┬───────┬────────┐
│年 份 │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平均│二氧化硫年日平均值(毫克│工业烟尘年排放│工业二氧化硫年排│
│ │值(毫克/立方米) │/立方米) │量 │放量(万吨) │
│ │ │ │ (吨) │ │
├──────┼───────────┼────────────┼───────┼────────┤
│2006 │0.099 │0.045 │4781 │1.22 │
├──────┼───────────┼────────────┼───────┼────────┤
│2007 │0.100 │0.044 │4642 │1.08 │
├──────┼───────────┼────────────┼───────┼────────┤
│2008 │0.091 │0.056 │3292 │1.15 │
├──────┼───────────┼────────────┼───────┼────────┤
│2009 │0.086 │0.059 │3548 │1.31 │
├──────┼───────────┼────────────┼───────┼────────┤
│2010 │0.098 │0.056 │3647 │1.77 │
└──────┴───────────┴────────────┴───────┴────────┘

【水环境质量】 市内影响水环境质量的因素主要源于工业废水排放。2006年工业废水年排放总量821.98万吨量,工业废水中COD年排放量1412吨,出境断面南宋大桥化学耗氧量年平均值为44.01毫克/升,氨氮年平均值为2.45毫克/升。2010年工业废水年排放量为829.03万吨,工业废水中COD年排放量1823吨,出境断面南宋大桥化学耗氧量年平均值为29.08毫克/升,氨氮年平均值为2.15毫克/升。地表水水质明显改善,达到了水域功能区V类标准。

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较好,民用浅水井水质较差,有些已被污染。饮用水源地达标率始终保持在100%,水质稳定。

水环境质量状况

┌─────┬──────────┬─────────┬───────────┬─────────┐
│年 份 │工业废水排放总量(万│工业废水中COD排 │南宋大桥COD年平均值 │氨氮年平均值(毫克│
│ │吨) │放量(吨) │(毫克/升) │/升) │
├─────┼──────────┼─────────┼───────────┼─────────┤
│2006 │821.98 │1412 │44.01 │2.45 │
├─────┼──────────┼─────────┼───────────┼─────────┤
│2007 │873.15 │1311 │59.40 │2.29 │
├─────┼──────────┼─────────┼───────────┼─────────┤
│2008 │982.70 │1101 │43.65 │1.70 │
├─────┼──────────┼─────────┼───────────┼─────────┤
│2009 │931.18 │1301 │27.04 │3.20 │
├─────┼──────────┼─────────┼───────────┼─────────┤
│2010 │829.03 │1823 │29.08 │2.15 │
└─────┴──────────┴─────────┴───────────┴─────────┘

【噪声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状况】 2006年,城区噪声平均值为54.2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3.3分贝。2010年,城区噪声平均值为53.1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为63.1分贝。

境内主要固体废弃物是煤矸石,煤矸石的堆积对大气和地面水造成污染。2006年,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量达30.29万吨。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达402.25万吨,采用煤矸石发电、砖瓦制造等技术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2009~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率均为100%。

噪声、固体废物情况表

┌─────┬──────────┬───────────────┬─────────────┐
│年份 │城区噪声平均值(分贝 │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分贝)│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量(万吨│
│ │) │ │) │
├─────┼──────────┼───────────────┼─────────────┤
│2006 │54.2 │63.3 │30.29 │
├─────┼──────────┼───────────────┼─────────────┤
│2007 │52.3 │66.8 │31.15 │
├─────┼──────────┼───────────────┼─────────────┤
│2008 │54.1 │63.1 │18.87 │
├─────┼──────────┼───────────────┼─────────────┤
│2009 │52.3 │62.3 │0 │
├─────┼──────────┼───────────────┼─────────────┤
│2010 │53.1 │63.1 │0 │
└─────┴──────────┴───────────────┴─────────────┘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 2006年6月,正式启动创模工作,高规格的召开了全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动员大会,市政府与46家责任单位签订创模责任书,建立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环保部门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机制。按照市政府工作要求,对创模指标任务进行分解。对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创模”考核要求的指标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督促“创模”责任单位重点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中水回用工程、污水收集管网等创模重点工程。2010年,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26项指标中,全市有23项指标达到考核要求。

【生态市建设】 制定实施《新泰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

市政府成立生态市建设领导小组,同16个单位签订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书,确保各项指标任务的落实。
全面落实
《新泰生态市建设规划》,积极开展环境优美乡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工作。
2006
年,新泰市被评为第三批生态市建设先进示范市,2009年获得首届“中国绿色名县”荣誉称号,2010年又被列为山东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示范县(市)。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进展有序,汶南等7个乡镇被命名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福田社区等
18个社区,平阳小学等11所学校被命名为省级

绿色社区



绿色学校
”;建成泰丰矿业集团、山东泰山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翟镇煤矿2个
省级环境友好企业;
汶南镇、小协镇国家级生态乡镇通过专家组评审;所有未创建省级优美乡镇的乡镇都已备齐创建材料。完成《生态市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书年度分解表》上报工作。园林绿化总面积156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4.5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7.1平方米。新汶矿区资源开发和生态恢复示范工程通过环保部验收。初步建成谷里段人工湿地工程,柴汶河地表水及沿岸地下水水质得到进一步改善。

【污染防治与污染减排】
以工程减排、管理减排、结构减排为重点,扎实开展全市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
认真落实环境目标责任制,重点
抓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责任书、《山东省实施“两湖一河”碧水行动计划》目标责任书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定期召开限期治理调度会。2006~2010年,投资2.04亿元建成新泰污水处理厂除磷脱氮工程、现役燃煤电厂炉外湿法脱硫设施及21家废水限期治理项目;投资4009万元新铺设污水收集管网11.9公里;投资6000万元建成新泰城区中水回用工程,铺设中水回用管网60公里,中水回用量达到1.5万吨/日。
对山东华源焦化有限公司、市宏达化工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依法实施停产或关闭;对全市8家水泥生产企业的累计生产规模128.8万吨/年立窑水泥生产线实施拆除;在泰安市率先对6台4.5万千瓦现役燃煤小火电机组关停并解网;2010年,
确定将19家企业的25个治污工程列为重点减排项目,探索并开辟了地企共建、联合治污的减排新路,依托重点企业建成翟镇、汶南、小协3座区域生活污水处理厂,累计污水处理能力1万吨/日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坚持环保优先,实现科学发展,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认真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

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生产)
制度,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
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

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建立高效便民,服务群众的办事原则,实行
“建设项目环评一次性告知制”,对申报材料齐全、符合受理条件的“即办件”,当场受理并予以办结;
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全部在承诺的时限内提前办结;对需要上级环保部门审批的建设项目,搞好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尽快顺利实施;
对全市150余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彻底清查,对近百个项目责令限期补办“环评”手续。
对全市城中村改造项目提供上门服务。2006~2010年,共审批城中村改造项目50余件,办理审批事项1396项,拒批54件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律法规项目,“环评”执行率达到95%以上,按时办结率始终保持在100%。

【环境监察】 2006~2010年,进一步加大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制定目标责任书,实行包干责任制。加大对擅自停运污染治污设施、超标排放污染物的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采取日查、夜查、不定期检查的形式,累计对260余家污染企业及重点污染源进行2622次现场监察,检查污水处理厂1526次,新建项目现场监察19次,共检查各类治污设施1902台(套)次,下达环境现场监察意见表150份、限期整改通知书300件,立案查处违法排污85件。开展“对柴汶河沿岸废水排放企业进行集中排查”专项行动。为加强对辖区内河流水体安全监管力度,提请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打击非法倾倒工业废液违法行为,确保柴汶河及其他水体环境安全的通知》。对向柴汶河排污的企业的产品、规模、生产工艺、污水处理设施及处理工艺、污水排放量、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有效遏制企业偷排偷放现象的发生,为河水水质的持续改善提供保障。加强乡镇环境保护工作,制定下发《新泰市环境保护工作考核办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持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切实解决了一批危害群众健康和影响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会同公安、
国土、
工商、供电等有关部门严查环境违法行为,严防污染严重的小造纸、小淀粉、小炼铁等(土)小企业的死灰复燃,共取缔土小企业530家,
拆除违法生产设备78台,
对37家污染严重(土)小企业进行行政处罚,震慑了环境违法分子
,遏制了污染反弹

加强对重金属、剧毒物质产生企业的监管,促进企业提升污染治理水平。


排污收费


加大排污费征收力度,做到依法、全面、足额征收。大胆改革收费办法,进一步扩大收费面,按照监测数据核定排污费,并依照排污费征收程序,向企业分别下达排污核定通知书和排污费缴纳通知单。五年间,共完成排污收费征收额
4531
万元。

【环境监测】 五年间,完成监测计划规定的环境空气、城市降水、7个地表水断面、3个饮用水源地、9个入河排污口、210个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13条交通干线47个监测点位、6家国控污染源、12家省控污染源、9家泰安市控污染源、39家新泰市控污染源的监督监测;组织完成省环保厅规定的27家重点监管企业、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河流断面采样监测任务;完成环境监督管理需要的厂界噪声昼夜监测、排污费复核监测、城考监测、污染事故纠纷与信访监测、建设项目环评现状监测、验收监测等工作;组织完成总量减排监测工作;组织完成对废水、废气在线监测仪器的校准和实验室比对工作;完成了包括正大焦化有限公司等5家重点风险污染源的日常监测工作;完成环保部、省环保厅下达的新泰市汶南镇借庄村农村环境质量专项监测工作,编制了监测报告。共
提供有效监测数据20余万个,
为环境管理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加强对自动监测监控系统的实验室比对工作。加大对夜间违法排污企业的整治,加强对监控设备的维护,保障监控数据的有效性。建立系统运行记录,定期组织巡检和比对监测。对各企业的环境监控设备一一进行准确率测试,对“自动监控设备、排污口、环境监控平台”三端的监测数据进行比对,使监控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环境安全】 建立环境预警监测体系,对环境风险源单位严格监控,严密排查,并建立环境风险源动态管理档案。对产生剧毒物质及重金属的企业,无论是否排放,均列入剧毒物质重点监控企业,采取设置预警监测点位、定期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报告的措施,全方位监控环境风险源单位。实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加强对危险废物、辐射环境安全的监督管理,确保全市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的危险废物合法、安全处置。累计收贮101枚废弃放射源。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全力改善全市农村环境,强化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措施,对新建社区一律配套建设生活污水处理站,2010年借庄村率先建设完成泰安市第一家农村污水处理站。稳步推进“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有效改善村容村貌。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和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农药,防治水土流失和面源污染,确保农村饮用水安全。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污染治理力度,实现“畜—沼—农”循环发展模式,有效防止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坚持“疏”、“堵”结合,建立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能效机制。市政府要求各乡镇街道、市直各部门加强秸秆禁烧工作,成立秸秆禁烧现场检查小组,组织召开全市秸秆禁烧工作调度会,部署秸秆禁烧工作。市环保局也将秸秆禁烧工作列入环保工作重点。加大对各乡镇街道的现场检查力度,在夏秋两季农作物收割期间,每天对各乡镇街道进行现场检查,发现焚烧现象,及时制止。市政府组织监察、环保、农业等有关部门及新闻媒体加强督查,秸杆禁烧取得良好成效。大力推广秸秆还田、秸秆饲料、生物质发电等综合利用措施,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

【污染源普查】 针对全市“污染源数量多、行政单位多、普查任务重”等特点,采取“限时完成普查任务、拉开梯次报表审表”的办法,全面完成了1064家生活污染源、987家工业污染源、3家集中污染治理设施的污染源普查及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的污染源基本信息的动态更新工作,编写污染源普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完成档案整理工作。

【环境宣传】 2006~2010年,市环保局在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发表新闻稿件388篇;
制作以“创模”和“污染减排”为主要内容的图文电视公益广告,
在电视台开设“绿色家园”——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系列专题栏目;每年“六五”世界环境日期间,在《齐鲁晚报》今日泰山版刊登“纪念六·五世界环境日”专版;
组织参加泰安市举办的“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生态文明”环保主题演讲比赛;
组织以“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为主题的小学生征文、手抄报、绘画比赛活动;在市区主要街道进行宣传活动,设立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咨询台,制作环保宣传展板38块、悬挂过街联40幅、散发宣传单4万余份。为严厉打击向水体违法倾倒废渣废液违法行为,广泛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制止和举报向水体倾倒工业废液的违法行为,在指定地点悬挂“打击向水体违法倾倒废渣废液”宣传联20余幅。在全省环保宣传会议上作了“创建绿色社区,营造和美家园”的绿色创建典型发言。强化法制建设,对环境违法案件依照法律程序进行认真审查,分别制作并及时送达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和处罚决定书。需申请法院强制执行的,及时向法院提出申请,并配合法院对案件进行强制执行。

【环境基础能力建设】 通过招考新进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16人,人员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投资1000余万元建成全省一流的监测化验室和在线监测主控室,在新泰、新汶城区新建2处大气自动采样站,对全市28家重点污染源全部安装污染物在线监测设施,实现了三级联网。加快建设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投资700余万元配备环境监察、监测设备,对市环境监测站进行全面改造,配备原子吸收、离子色谱等先进仪器设备。
2009年,被环保部评为全国环境监察标准化建设一级达标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