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5&A=1&rec=12&run=13

境内历来以种植业为主,林、牧、副、渔各业所占比重较少。1986年后,随
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政府及时制定相关政策,依靠科技进步,大
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及特色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和农村经
济得到了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农产品产量逐年提高,供求关系趋于平衡。1993年,
市委、市政府为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提出“以市场为导向,调整结构,放开
种植,综合开发,全面提高农业产出率和商品率,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路子。
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在认真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放手发
展经济作物,尽快淘汰低产量、低产值、低收入作物,扩种高产值、高效益作物,
大力发展塑料大棚和地膜覆盖等形式的保护栽培。在全市形成十大经济作物基地,
即6万亩高产值保护栽培、 万亩芹菜、万亩黄瓜制种、万亩蒜苗、万亩香椿、万
亩桑园、3万亩西瓜、4万亩大白菜、5万亩麦套花生和10万亩优质高产花生基地。
畜牧业以养牛为重点,继续稳定生猪生产,大力发展羊、兔等食草动物,建设好
养殖基地,推进畜牧业规模化、突破性发展。大力发展林果业,抓好山区、平原、
城镇、公路铁路四大绿化体系建设,加快经济林和丰产林两大基地建设。在搞好
现有水利设施维修加固的基础上,集中抓好重点工程和大型水利项目的建设,注
重水利工程的配套完善,兴建一批新的开源节水工程项目。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
扩大作业面积,发挥机械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着力培植具有地方特色和产品优
势的蔬菜、食用菌、林果、畜牧、桑蚕五大主导产业,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
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先后有四个乡镇分别被中国农业
特产委员会命名为“中国樱桃第一镇”、“中国黄花菜第一镇”、“中国煎饼第
一镇” 、 “中国仔猪之乡”。2000年,全市粮食总产量45.9万吨,平均亩产量
424.8公斤; 瓜菜种植面积18.5万亩,产量58.86万吨;食用菌有效栽培面积700
万平方米, 产量(鲜品)2万吨;林果面积41.2万亩,果品产量4.2447万吨;畜
产品产量24.89万吨;鲜茧产量12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1.1亿元,农业经济总收
入10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25元。
八十年代中期,境内煤炭、轻工、建材、化工、纺织、机械等行业的建设渐
具规模。此后,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市内工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国营企业方兴未艾,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至九十年代前期,市内企业管理和专业
技术人才不断涌现,工业产品名牌迭出。白酒、日用玻璃、毛线、水泥、精铝制
品、 漆包线、碳酸氢氨、顺酐、3.3——二氯联苯胺盐酸盐、无氧铜材、链条、
刃具、高低压开关柜、注塞泵、羊毛衫等,或荣获省优、部优称号,或具有国内
同行业先进水平。九十年代中前期,工业企业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管理机制与国
家逐步建立的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的矛盾开始暴露并迅速激化,致使原有的人
才优势和产品优势受管理劣势的制约,导致企业萎缩,优势丧失或部分丧失。境
内工业企业进入深层次体制改革、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时期。经过几年的经营体
制改革和产权制度改革,工业企业逐渐摆脱困境,焕发生机。2000年,全市共有
国有工业企业48户;股份制企业(不含乡镇企业)23户;股份制企业中,国有控
股企业1户,职工集体买断企业22户。全市共有限额以上工业企业104户;其中,
市直46户,乡村工业58户。是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4.7亿
元,产品销售率达到97.2%,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1.4亿元,实现利税4.1亿元,实
现利润总额1.5亿元。
境内商贸活动历史悠久, 但发展缓慢, 第三产业始终未能得到规模发展。
1986年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国家有关贸易的限制措施逐渐减少,
国营、集体商业的垄断地位逐渐被打破。放开市场,搞活流通是这一时期的突出
特色。由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鼓励发展第三产业,许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和
下岗职工纷纷进入流通领域,繁荣了市场,搞活了经济,并逐渐形成了新泰、新
汶两城区和以乡镇为中心的贸易区。1995年新建扩建商业网点6000个,增加营业
面积60万平方米。新汶商业城和新泰至新汶经贸走廊动工建设,并建成物资市场、
供销购物中心、华都商夏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商贸大厦。改进装修青云山庄、
新泰饭店等一批接待场所,提高接待服务水平。加快市区公园两侧的开发建设,
建成富有特色的食品街、小商品街。组建商业、粮油、物资、供销等商贸领头、
批零兼营的流通企业集团。交通业规划建设济新路新泰到蒙阴路段,加速建设禹
放公路,打通石莱至泗水通道,形成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邮电通信
业集中抓好市话交换、长话交换、长途传输三个环节,形成城乡一体的电话网,
提高电话普及率。 2000年,全市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6.94亿元。市属流通行业
商业、 粮食、供销、物资四部门共有人员1.1万人,经营网点3600个,实现销售
收入10.4亿元, 利润372.3万元,税金1148.2万元。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8.5亿元。年末拥有通车里程1142公里;全年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727万元;完成
电信业务总量6402.36万元; 城乡电话用户8.5121万部。城乡建设重点发展了城
市道路、集中供热等建设项目,城市集中供气、污水处理等项目基本建成。建筑
业实现增加值1.9777亿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迅速,全市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分别
发展到13422户和1385户, 营业收入78亿元;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2.5亿元,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