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名人传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c94&A=6&rec=752&run=13

刘明让(??1938) 国民党陆军五十一军上校团长,东平县人。东北讲武堂高等军事研究班毕业。台儿庄战役奉命围攻项城,身先士卒,奋勇拼杀,并大呼“杀敌报国,正此时也!”酣战中不幸阵亡。
韩多峰(1888.4?1987.3) 男,汉族,东平县新湖乡七神堂村人。18岁时,因家贫,到吉林做伐木工。19岁,应招当了清军辫子兵,被编入北洋陆军第三镇九标二营前队。1911年,武昌起义后,秘密加入革命党。次年初,袁世凯被“选”为临时大总统,第三镇改为陆军第三师。1914年,韩随三师一个机枪连投奔冯玉祥,任机枪连班长。1920年,与孙良诚、孙连仲、佟麟阁、刘汝明、韩复榘、石友三、张维玺,过之纲、闻承烈、程希贤、葛金章、赵席聘结拜金兰,成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之一。1924年9月,韩多峰参加冯玉祥发动的“首都革命”,即驱逐末代皇帝出宫,后又参加欢迎团,乘专列南下接孙中山入京主政。1927年春,任河南省民团军军长,不久,又改任河南省民团军总司令,在冯玉祥领导下,为北伐军补充兵源,维持地方治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高唱“抗日三天亡国论”,冯玉祥主张抗日救国,苦于手中无实权,便托病住进了徐州医院,时任山东省政府顾问的韩多峰亲自前往徐州,迎接冯玉祥到泰山居住。1935年,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榘兼任第三路军总指挥,他与日本人勾结,要搞“山东独立”,但又怕公开宣布后,遭到部属反对,“独立”不成,便决定召集师长会议,征求意见。韩多峰听说后,在师长们来到济南未和韩复榘见面之前,先一步宴请他们,把韩复榘要搞“山东独立”的事告诉他们,并指出这件事关系国家生死存亡,要竭力劝阻,还给他们讲了服从治命,不服从乱命的故事。结果,韩复榘在师长会上提出“山东独立”的主张后,遭到师长们的反对,这样韩复榘卖国求荣的丑行没有得逞。1938年,韩多峰任鲁南民团总指挥,指挥部设在东平县城内。是年5月,韩多峰任鲁西北第四区专员兼保安司令。在赴任途中,到南宫会见了八路军129师徐向前副师长和宋任穷副主任,在聊城会见了范筑先将军,范派中共党员赵效三等8位青年帮助韩组建政治部,以宣传和组织群众抗战。7月,韩多峰部与八路军129师、范筑先部密切配合,在禹城至德州的铁路沿线,成功地打了一场破袭战,攻克了各大小火车站,击毙了车站的日伪守敌,破坏了100多华里的路基、枕木和钢轨,使津浦线一周不能通火车,震惊了华北之敌。1941年,韩多峰到重庆疗伤,受到周恩来两次接见,使他更加坚定了脱离国民党军队,在济南兴办教育事业的决心。
1947年,王耀武任“第二绥靖区长官”,多次要韩多峰“出山”,任潍县城防司令,韩以“年老”为借口,拒绝了王的要求,在一处工商学校和育幼院任校长、院长。
济南战役,王耀武被俘。韩多峰应陈毅的要求,去益都劝说王耀武对蒋管区发表一次广播讲话。开始王耀武不肯,说:“军人以死报国,在电台讲了,没脸见人”。韩说:“这又不是抗日,你报什么国!你打内战是报蒋。”王跃武终于同意在广播上讲话,戳穿了蒋介石“王耀武已以身殉职”的谎言。
济南解放后第三天,韩多峰就到军管会报到,要求工作。他先后当选为土改委员会委员、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逝世前立下遗嘱,要求把他的骨灰撒在台湾海峡,希望祖国早日实现和平统一。
郑树兰(1917.3?1988.6) 男,汉族,东平县东平镇焦村人。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7月参加革命。曾任焦村支部书记、东平县人武部股长、科长。1949年随军南下,历任浙江省淳安县建设科长、威平区委书记兼区长。1951年又奉命南下支援福建省土改,先后在宁洋县任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县法院院长、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中共连城县委副书记兼监委书记、县长。1970年,任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核心组副组长。1975年,任龙岩地区重工局副局长,地区燃化局副局长等职。1983年3月离休,1988年6月30日病逝于福建省龙岩市,病逝前享受地专级待遇。
早在1937年冬,郑树兰八路军组织农救会、妇救会、自卫队、儿童团时,就担任了自卫队中队长。1939年春,他同焦村最早的共产党员郑岱源、焦历鼎建起焦村第一届党支部。1940年受党的派遣,打入敌人内部,当了伪驻驾村乡副乡长。利用合法身份,积极掩护地下党员、革命干部,传送日伪军政情报,进行抗捐抗差斗争,为共产党、八路军筹集了大批给养弹药。1944年,八路军第一次攻打东平,他的身份暴露,被党组织调到县武委会工作。1949年大批干部随军南下,他毅然南下浙江。1951年又去了福建。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不论职务怎么变化,他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心为群众谋利益。1956年至1966年,他任福建省连城县委副书记兼县长期间,几乎天天下农村调查情况,指挥生产,经常同农民一起,光着脚、挽着裤腿,下田参加劳动。1972年任永定县委常委、县革委副主任。当时他已55岁,为解决永定缺水问题,他亲自任黄岗水库工程指挥部指挥。
郑树兰一生为革命奋斗。他没给儿女留下多少钱财,勤劳俭朴的优秀品质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孟子明(1907?1988.10) 男,汉族,新湖乡后泊村人。1936年冬,参加东平县抗日救国会并任组织干事、指导员。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历任中共东平县组织委员、单县动委会指导员,湖边地委工作队长、区委书记、特委支委、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干部教育干事、鲁南三专署民政科长兼司法教育科长。1945年8月后,历任鲁南三专署兵站站长、冀鲁豫二专署民政科长、秘书主任、副专员,江西上饶专署专员、地委书记、第一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卓有成效地领导了毕节地区军事接管、剿匪、土改、镇反、政权建设,后历任贵州省文教办副主任、贵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省农业自然资源调查和农业区划委员会副主任兼省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贵州省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顾委常委,中共贵州省第一、二届委员会委员,贵州省第一、二、五届人大代表、省三届政协常委。
孟昭炬(1928.1?1989.11) 男,汉族,彭集镇大孟村人。青少年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曾担任儿童团长、青救会主任。1944年4月,正式参加革命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事公安、司法工作。
历任东平县公安局侦察审讯干事,审讯股长,冀、鲁、豫区党委社会部侦察员、保卫干事,平原省公安厅侦察科员、秘书室副主任、主任。山东省公安厅科长、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厅党组成员、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山东总队党委书记、第一政治委员。1988年2月,调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任党组书记、院长。省纪委委员、省政法委委员,山东省第六届、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张秀兰(1910?1989) 女,东平县老湖镇郭楼村人,出身艺门,其父张振朝是东昌府(今聊城市)四弦戏班名旦,其叔张振邦是名小生。全家以演艺谋生。张秀兰6岁进东昌府四弦戏科班拜名旦董长法为师,坐科学艺6年,12岁出徒登台演出而一鸣惊人。其精湛的艺术表演,得到广泛共认,戏迷送绰号为“半碗蜜”( 即听张唱戏是一种艺术享受,甜如喝半碗蜜),张遂以此为艺名。
四弦戏是清末民初流行于冀鲁豫交界黄河两岸一带的戏种,以聊城戏班最负盛名,她是该戏班的代表性表演艺术家。她天生一副好嗓门,唱腔甜美圆润,字正腔圆,达到了形神兼备,声情并茂的艺术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加之形体娇美,登台如玉树临风,仙女下凡,遂得戏迷捧爱,在菏泽、东平、聊城一带产生了广泛影响。
1929年,正当她走红之际,北洋军阀混战,祸及聊城,为避战乱兵灾,她全家回到原籍,聊城戏班随之解体。1930年,在广大观众的要求和四弦戏迷们资助下,她重招艺徒成立科班,经过苦心教练,使新秀出科登台,在东平演出,再次走红,观者成千上万。1932年,聊城特邀她演出,旧地重游,风采再现,盛况空前,每次演出,都是车马塞道,观者争睹。
高唐县河北梆子戏班名演员孙树森(艺名“孙鞑子”),原籍东平县西豆山村,决然抛弃梆子戏班的优厚待遇改行学唱四弦戏,他把梆子戏的表演艺术移植到四弦戏里,使四弦戏大为增色。1933年和张秀兰结为伴侣,使戏班进入鼎盛时期。但好景不长,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戏班生存极为困难,常处于停顿状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四弦戏受到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1950年,时在高唐县进行演艺活动的张秀兰戏班,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成立了四弦剧团,冠名为高唐县大众剧团,孙树森任团长,张秀兰任副团长。剧团到济南新市场演出半年多,得到了省城各文化团体、广大观众和各界人士的好评。山东省文化局推荐张秀兰夫妇参加了全国第二次文代会。1955年,按照上级有关政策规定,张秀兰戏班回原籍,归东平县政府管理,定名为东平县大众剧团。1962年,改名为东平县豫剧团。由于种种原因,四弦戏走向式微。1965年,她一家被安置到大羊公社前魏雪大队落户。从此她谢绝舞台。1989年冬,一代名艺人张秀兰逝世,享年79岁。
张 梅(1975?1990) 女,汉族,东平县宿城乡(今东平镇)稻屯村人,共青团员,1990年为抢救落水儿童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张梅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共产党员,母亲是勤劳善良的农家妇女,她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关怀下成长。入学后不久,就带上了鲜艳的红领巾; 刚刚离开少先队组织,又在班里第一批加入共青团。她在家里,听大人的话,没有和父母顶过嘴,也没有和哥哥姐姐吵过架; 穿衣只求整洁,不赶时髦,不贪吃零嘴,总是把母亲给的零花钱积攒起来买学习用品,还时常帮助母亲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在学校里,遵守纪律,从不迟到旷课,乐于帮助同学,有的忘了带橡皮,学习簿,她就把自己备用的借给同学用; 有的学习差,她就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为他们补课; 村里放电影,她就带领学雷锋、学赖宁小组接送残疾同学观看。她学习刻苦,在全乡和全学区,学习成绩都名列前茅,曾三次被评为“红花少年”,四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入团后的当年,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
1990年6月18日下午4时,一场大雨刚过,9岁女孩卜杨平带着弟弟到池塘洗脚。卜杨平不慎滑入水中,弟弟吓得站在池边大声哭喊。这时,走在上学路上的张梅听到哭喊声,毫不犹豫地扔下书包,拼命跑到池边,飞身跳入水中。池塘坑陡岸滑,池底又有一个6米见方、深2.5米的小坑,是去年村民为抗旱而挖的。卜杨平在水中一沉一浮,拼命挣扎。当张梅靠近她时,她紧紧抱住张梅的脖子,两人沉入水中,情况十分危机。张梅极力挣脱开卜杨平的搂抱,极力用双手将卜杨平向岸上推举,一连几次都失败了。二人在水中翻腾,浑浊的坑水呛得喘不过气来,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张梅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竭尽全力把卜杨平托到了岸上。卜杨平得救了,但张梅却沉入了水底,当村民赶到把张梅救出时,她已永远闭上了眼睛。
万丹如(1908.4?1990.10) 女,汉族,州城(老县城)西卷棚街人。1936年春参加革命,在东平县小学教师联席会任主席。1937年10月,赴山西临汾民族革命大学和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八路军一一五师民运干部、鲁西妇救总会生活改善部长、冀鲁豫边区二分区抗联分会主任、边区妇救总会代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鲁豫边区第七专署副专员、中共冀鲁豫边区党委妇委副书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她领导和团结广大妇女干部和人民群众,不畏艰辛,一往无前,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英勇奋斗,为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平原省妇联主席、省人民政府委员、省人民监察委员会委员、中共华北局妇委副书记。1953年后历任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长,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顾问,北京市妇联委员、北京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等职,1982年离休。在长期从事妇女工作和政法工作中,她以极大的热情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妇女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努力维护妇女儿童的权益; 在政法领导岗位上,秉公执法,一身正气,打击刑事犯罪,调解人民内部纠纷。在十年动乱中,她受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残酷打击和迫害,身处逆境,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同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斗争,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威武不屈的革命气节。
赵华岩(1912?1990) 男,汉族。原籍本县银山镇山赵村人,后迁居州城镇牌坊村。民主人士、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农民画家。赵华岩天资聪慧,早在童年启蒙时期,即对绘画产生兴趣,喜欢描摹祠堂、寺院里的壁画、门神画,后又经常描摹《芥子园画谱》。16岁时,入济南爱美中学艺术师范专习绘画,师从在该校任教的山水画家瞿圆初(瞿秋白之父)和画梅名家周爱周先生。1931年,考入北平京华美术学院学习中国画,在齐白石、邱石冥、尹述贤、于照、胡佩衡、寿石工诸先生门下受业3年,打下坚实的基础。1934年,进入济南山东省实验剧院学音律,同时继续习练绘画,参与剧院演出时的美术设计和舞台装置。因能拉得一手好京胡,也常常与后来成为著名作家的梁斌、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高玉倩(曾在京剧《红灯记》中饰演李奶奶)等同学参加演出活动。“七七事变”以后,剧院人员分散转移,赵华岩欲赴延安,途中受阻,最终流落故乡。在家乡积极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活动,曾向八路军昆山第六支队捐粮数万斤、枪2支,掩护中共地下工作者开展抗日活动。同时继续艺术生涯,创作了一大批以《全民抗战图》为主要内容的抗日宣传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作为社会贤达,多次应邀参加东平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此时作品内容,以宣传《土地法大纲》和抗美援朝为重点。
赵华岩一生充满坎坷,前半生历经战乱动荡,后半生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中因家庭成份问题长期遭受政治歧视。因为贫穷,作画买不起宣纸,只能在粗劣的粉连纸、黄草纸、工厂废弃不用的绘图纸和家里的水罐、蚊帐帘等物品上作画。上世纪六十年代,生活最困难时,则挖山里粘土和泥拍成片状晒干后代纸作画。1984年6月成为东平县第一届政协委员。1986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聘为文史研究馆馆员后,经济状况有了改善。尽管一生风风雨雨,他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他的画深受八大山人、吴昌硕和齐白石影响,寄意高远,清幽苍健。以花鸟画成就最高,尤善画雏鸡和松鹰图。其作品多次参加省级以上美术作品展。1988年,他创作的《松鹰图》、《重阳雅趣》,参加中央文史馆举办的华东六省市文史馆员美术作品展时,与艺术大师朱复戡的作品同置于展厅显著位置。其作品被省文史研究馆、省美术馆、县文物所收藏。部分作品流传至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吴澄航(1918?1992) 字静航、步宇、驭澜,号东平湖泛舟人,男,汉族,沙河站镇前河涯村人。1937年前,在家乡小学、中学读书,后辍学在家务农、学木工,拜邻村小杨庄知名一方的书法家张昭元(瀚亭)先生为师,立志学习书法。他天资聪颖,习字刻苦,买不起纸笔,就在杨树叶、麻籽叶上练字,用树枝在沙地上写字。
1945年,吴澄航在本村任文教委员,1948年冬,到东平县人民政府举办的县教师训练班学习。建国初期,先后被调到六区、县民政科工作,繁忙的公务之余,仍临池不辍。1956年4月,参加山东省教育厅举办的哲学辅导员训练班,3个月后回县,任东平王台中学副校长。期间曾为东平县烈士陵园书碑5幢,汉隶、魏碑、楷书诸体皆备。1958年,调县民政局任副局长兼县钢铁指挥部采矿科科长,配合省钻探队走遍东平山山水水,对所见碑刻文字进行临摹、研究。1960年,东平县并入平阴县,他任文化馆长兼县志办公室副主任,对全县文物进行普查、登记、照相、立档,对书画作品进行品评分级。1963年,抽调到泰安地区搞展览,书写版面前言,被誉为“东平一枝笔”。1964年,参加泰安地区文物普查和大汶口文化遗址的发掘。
文化大革命初,受批判。为保存新编《东平县志》草稿,他将《东平革命斗争史》(草稿)贴身扎在腰间,使这一宝贵资料幸存下来。1973年,东平县文化馆办毛主席敬仰馆,他虽未落实政策,但他的书法派上了用场,写版面、前言、结束语、毛主席语录、废寝忘食。曾复写《四体字典》、《草诀歌》数本送人。1975年,《张迁碑简介》一文,发表在香港《大公报》上。对汉隶珍品《张迁碑》结体方严高古、用笔以方为主,朴茂中有雄厚之气的特点,有独到见解。他的书法师古而不泥于古,博采众长,取法雄健古朴,揉以魏碑的端庄方整。疏密相间,妙趣横生,别具一格。
1978年退休,1986年落实政策,改为离休。古稀之年,他仍不改翰墨寄志的初衷,虽疾病缠身,家遭变故,但在书法追求的道路上丝毫未退缩,曾赋诗道“暮年志犹壮,何惧鬓如霜。椽笔助我兴,盛世翰墨香”。1985年,他的隶书入选山东老干部局、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红十字会、老年大学举办的“山东省第二届老干部书法国画篆刻展览。”他决心“晚年书法变化革新”。1985年中国书法函大济南分校开始招生,他自费与其长子吴绪伦同入济南分校学习。他全身心地投入,执著地追求,研究书法入迷时废寝忘食,闭门谢客。在他的隶书作品中,揉以篆籀、汉简、《张迁碑》和郑板桥的“六分半书”及陈鸿寿、乌士漳的笔法。魏体、行楷书揉以篆、隶笔意,奇而不怪,险不失平,可谓别开生面,受到国家权威人士和同道的赞誉。
吴澄航是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画协会理事。他的作品曾在国内、国际大赛中多次获奖,并被国家文物中心、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收藏,还远流加拿大、美国、德国、波兰、日本、东南亚诸国及港台地区,隶书作品曾作为泰安市政府的礼物赠送给日本政府和友人。
吴澄航一生清正立本,直道谋身,俭朴宽厚,每遇后学求教,总是亲切待人,倾其所知,其书品和人品有口皆碑。1991年,曾在县工人文化宫举行“祝贺吴澄航书法创作五十周年活动”。
李束为(1918.11?1994.3) 原名束学礼,笔名束为,男,汉族,新湖乡朱官村人。幼时家境贫苦,小学毕业后到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工。1937年8月加入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决死纵队,当过战士、副班长、班长。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任八路军第一二0师吕梁剧团分队长、支部书记。是年冬到延安,入鲁迅艺术文学院戏剧系学习。1943年1月,奉命返回晋绥边区,在河曲县当干事,做民兵和减租减息工作。1943年春天,写出了第一篇小说《租佃之间》。次年调晋绥《大众日报》社任编辑,并负责吕梁文化教育出版社的工作。其间,创作了《红契》等一批反映减租减息斗争的小说,发表在《人民时代》杂志。1946年至1948年,参加山西省临县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土改工作团任组长并代理区委书记。这时期,他创作了歌颂土改斗争的小说《第一次收获》和《卖鸡》等作品。他是解放区最早反映农民生活的作家之一,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49年任晋西北地委宣传部副部长,年底调山西省委宣传部,任编审处长、文艺处长。1953年调山西省文联任主席、党组书记,长期主持山西文艺界的领导工作。在繁忙的行政领导工作之余,仍坚持文学创作。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创作了《春秋图》、《好人田木瓜》、《老长工》、《崞县新八景》、《更上一层楼》、《大事业》、《迟收的庄禾》、《于得水的饭碗》和《南柳春光》等20多篇小说及报告文学,分别发表在《火花》和《人民文学》上。1956年,莫斯科出版的俄文版《中国短篇小说选集》,收入了《租佃之间》和《红契》。20世纪60年代,山西人民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分别出版了他的报告文学集《南柳春光》。1980年起,先后任山西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多次深入吕梁地区,了解农民获得土地自主权后的生产生活情况,特写《高山的园丁》、《吕兆九小传》等作品。热情歌颂农民的喜悦心情和勤劳淳朴的品质,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带有回忆性质的散文,反映晋绥边区战争年代的斗争生活,这类作品有《吕梁小夜曲》、《露水闪》、《捞河炭》、《月光下的狂欢》、《无声的战斗》等。1986年被批准享受副省级待遇,1992年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作家”称号,是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曾出席一、二、三、四次全国文代会,在第三届文代会上被选为中国文联委员。还曾任山西省人大常委、山西省政协常委。
李束为同志为开创当代中国重要文学流派之一的“山药旦”派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该流派第一代的主要作家之一,他始终坚持民族化、大众化的道路,潜心反映我国各个时期农村巨大的变革,作品有着强烈的时代精神,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李束为是山西省文学艺术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杰出的文艺组织领导人。几十年来,他在培养与组织作家队伍、创办文艺刊物、机关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是山西省文艺界德高望重的领导干部。
李束为逝世后,根据他的生前遗愿,骨灰撒在他多年工作战斗和生活过的吕梁山上。山西省文联,中共吕梁地委、吕梁行署在离石市城内凤山之颠,为他树立了纪念碑,于1994年4月9日举行了揭幕仪式。
宫 震(1920?1994.9) 男,汉族,东平镇宿城村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武工队队长。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冀鲁豫第二、第七专区公安处副处长,冀鲁豫区党委社会部科长,曾为刘邓大军胜利渡过黄河、为淮海战役的胜利做出过重要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任平原省公安厅侦察处处长,华北公安局副处长、处长,中央公安部六局处长,中国科学院保卫局副局长、局长。他长期在公安战线工作,是一名忠诚于党的公安事业的坚强战士。1975年1月,奉命筹建中国科学院环境化学研究所,任该所党小组组长,第一任支委书记。他不畏艰苦,勇于创业,对发展我国的科学与技术,推动环保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国华(1921?1997) 山东省东平县彭集镇郭海村人。1936年夏毕业于东平简师,后在小学任教,1937年10月参加东平抗日游击队。1938年春到鲁南八路军四支队军政干校学习,同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任中共东平县委委员兼青年部长,后兼东平县五区区委书记。1940年2月到鲁西区委党校学习,任支部书记,8月任鲁西区行署特派员、冀鲁豫公安总局组教科长。1946年1月,任冀鲁豫保卫干部学校总支书记兼组织科长,1947年9月,调冀鲁豫九地委任地委委员兼社会部长、公安局长。1949年5月,随部队南下,任南京市浦口区委委员、社会部长兼公安局长。同年9月,随军入川,重庆解放后,任重庆市四区区委书记、公安局长。1950年3月,调川东壁山地委任地委委员、公安处副处长、处长,川东行署公安厅侦察处长,中级法院院长。1953年2月,任云南省公安总队党委委员、边防处长。1955年6月,任临沧地委书记处书记。1960年5月,兼任临沧专区政治党组书记。1964年1月,代理中共临沧地委书记兼临沧边防军分区委员会第一书记。1975年在中共云南省审干办公室工作。1979年9月,任中共云南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1985年在中共云南省第四次党代会上当选为省顾问委员。1994年4月离职休养。
周君谦(1909?1997) 男,汉族,东平县梯门乡东芦泉村人。早年曾读小学,十几岁时因贫穷闯关东,后返乡。1937年参加革命,曾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宣传员,冀鲁豫边区昆山县抗日政府文教科副科长、冀鲁豫边区文联编辑、冀鲁豫日报记者、采访科副科长、编委、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记者。建国后,任新华社河南分社编委,1962年曾调任三门峡市副市长和河南省图书馆馆长,均因病未能到职(享受正厅级待遇)。一生写过大量新闻报道和文艺作品,是我国报道黄河的著名资深记者。自幼喜爱书法,初学柳公权,后专攻汉魏,尤重《龙门二十品》,兼及篆书、章草,深意于张裕钊、陈鸿寿、俞曲园及邓石如小篆,以及汉《张迁碑》、《衡方》、《石门颂》,并得力于汉石刻,旁及《急就章》。形成用笔苍劲,结体严谨的独特风格。作品参加历次河南省书展、河南十老书法家作品联展、晋冀鲁豫书法联展、中原书法大赛、国际书展、现代国际临书大展并获奖。作品在全国数十种报刊发表,1987年至1990年,河南美术出版社连续三年将其书法作品印刷成春联在全省乃至全国发行,总量达上百万份。书法作品被全国十几家省级以上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博单位收藏并被多处碑林刻石。曾为上百家单位、刊物、音像作品及名人铜像等挥毫题名。撰有论文《学习魏碑的粗浅体会》、《门外书谈》等多种。其事迹在《中国记者》等多家刊物介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第一届书法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法大赛评委、黄河碑林评选委员会委员。
孟晓东(1914?1998.8) 男,汉族,新湖乡后泊村人。曾在汶上县义桥乡农学校任教育主任,他喜欢作诗,用诗歌这种形式反映当时工农生活,宣传抗日救国。1936年6月,参加学生救国会。1937年10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汶上、东平一带与当地爱国人士一起发动组织抗日队伍。1938年2月,参加了汶上永安寺起义,成立汶上人民抗日自卫队,他协助自卫队长刘星做政治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底十支队东进梯队(原汶上人民抗日自卫队)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第一团,先后任排长、连长、指导员、团特派员,后任运河支队后方党总支书记、特派员。1940年8月,任鲁西行署泰西专署一科科长。1941年任郓城县代县长兼独立营长,后任冀鲁豫行署第二专署民教科科长兼司法科长,1944年任郓城县长兼县大队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郓北县县长兼县大队长。后任黄河第三修防处主任,组织领导10余万民工修复黄河大堤。在国民党反动派进攻期间,带领群众防汛抢险,发表《防洪查水堵漏洞的方法》,为黄河防险做出了一定贡献。1949年任平原省黄河河务局工务处长。撰写了《矶工分等计资技术标准》,制定了《修堤土工按方计资办法》,使工效比按日计资提高5至8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4年任黄河规划委员会梯级组副组长、技术室副主任。1956年到天津大学学习。1960年后任黄河水利学院副院长、河南黄河河务局副局长、黄委会设计院副院长。领导了洛河故县水库的技术、施工设计、沁河河口村水库的初步设计、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的初步设计,施工截流后获“功在禹上”的银质纪念章。
李茂肃(1928.12?1999.10) 梯门乡西沟流村人,早年就学于曲阜师范学校。1945年1月参加革命,195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58年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班毕业; 同年,回山东师范大学工作,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特别是元、明、清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87年被评为教授。曾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主持工作)、硕士生导师。
1977年至1983年,任山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主任期间,国家拨乱反正,教育百废待兴,大胆改革,引进人才,调整学科结构,优化学科队伍,为中文系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生勤勤恳恳,教书育人,笔耕不辍,著作颇丰,代表著作有《三袁诗文选》、《历代书信赏析》、《清代五十家文选》,并主编《科举文化辞典》、《黄河文化丛书·文苑卷》、《著名书信鉴赏》,主持编写《中学古代散文注析》、《中国历代诗文名作赏析丛书》,合作注释全本新注《聊斋志异》、《黄河游记选》,整理《林纾诗文选》、《林纾翻译小说未刊九种》。其中《清代五十家文选》,获省教委二等奖,《三袁诗文选》获三等奖,全本新注《聊斋志异》获省社联二等奖,《中学古代散文注析》获三等奖。主要论文有《李贽的文艺思想》、《聊斋志异浪漫主义艺术特色》等30余篇。主要社会兼职有全国《水浒》学会常务理事,山东古典文学学会、山东近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等。1992年,获山东省优秀教育世家称号,1994年1月离休。
林茵如(1910.3?2003) 男,汉族,州城镇关帝庙街人。童年时代读过私塾,1927年考入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在校期间,发生了轰动全国的《子见南子》案,使他第一次受到反封建、反对旧礼教的民主教育洗礼。1930年春,在进步教师的支持下,他主编墙报《狂言周刊》,刊载了《共产党宣言》的前言部分,并揭发了国民党的黑幕,被当局查封。这一事件在校内引起了很大轰动,导致了学潮,因而遭到了反动当局的缉捕。是年秋,易名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在校期间他经常接触一些进步教师,并认真阅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著作,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1931年参加了赴南京的请愿团,要求出兵东北抵抗日军侵略,并加入了共产党的外围组织“摩托社”。1933年济南省立第一师范毕业后,在东平、诸城等县从事小学教育。通过勤工俭学,购置了大量进步书刊,作为课外读物分发给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他的不少学生成为抗日救国的骨干力量。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他毅然投笔从戎,于同年9月参加革命,携妻子、兄妹、侄子等亲属共赴鲁西北战场,兄林仲言、侄林柞先后为国捐躯,成为当时东平县的一个抗日家庭。他先在范筑先部任山东寿张县政训处驻县干事,后又任聊城政干校训育员。聊城失陷后,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三团政治处工作。1939年夏,在八路军第一一五师卫生部治病期间,参加了肥城陆房战斗。后调东平湖西组织游击大队和组建湖西三个区的抗日民主政权。1940年,任冀鲁豫行署文教处科长,创建了文工团、出版社,积极开展抗日小学和冬学教育。1943年初,任曹县代理县长,南华县县长、县委书记,两县工委书记。反“扫荡”中,依靠人民群众,浴血奋战,创建了南华抗日民主根据地,迎来抗日战争的胜利。1946年,全国内战爆发后,率领南华县军民积极支持陇海战役、鲁西南战役,并大力支持晋、冀、鲁、豫野战军南渡黄河,挺进中原。1947年底整党后,奉调南下,任中共陕南区党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在湖北郧阳地区和陕西的山阳、白河一带开创并发展新区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历任汉中专署专员,陕西省财贸粮办公室副主任,省供销社主任,省委财贸部副部长、部长,中共汉中地委书记等职。1964年任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常务副省长兼秘书长,主管文教工作,以后又兼任中共延安地委书记。“文化大革命”期间受迫害,1973年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革委会主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任陕西省革委会副主任兼省高教局局长,后任陕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领导了民主建政和法制建设。1985年离休。
林茵如的一生虽曲折、坎坷,但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他83岁生日时,作“瑞鹤仙”词一首,对自己的一生概括道:“生途一团火,怅往事滔滔,漩涡击博,长空皎洁月,流逝去伤痛,几番喜悦。家乡零落,零茫茫,兵匪水祸。困惑中,下求索,蓦然光芒窥射。突破,《南子》大案,《狂言》风潮,视野开阔。朝华朵朵,乘危舟,渡夜泊。念恩师亡友,神采脚步,历经多少坎坷。浴春风,阳光灿烂,把酒激越。”
王虎文(1911.11?2003.11) 原名王炳,男,汉族,东平县东平镇清水坦村人。父亲是清末贡生,在私塾教书,少时随父读书,从小学一直读到中学,学习成绩优异。1931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生物系。1935年大学毕业后在山东蓬莱中学任教。1937年夏,回到家乡,经刘仲羽介绍,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东平一带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举办战地救护训练班。先后任东平县三区动员委员会主任、东平县动员委员会民运部长、东平县教育科科长。1940年3月起任鲁西行署文教处副处长、秘书副主任。1941年鲁西、冀鲁豫两行署合并后,任冀鲁豫行署秘书主任、晋冀鲁豫十八、二十一专署秘书主任。1943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1月,任东平县县长兼党团书记。参加东平战役,收复县城后,领导建立各级民主政权,整顿加强地方武装,肃清敌伪残余势力,联系和团结有政治影响的绅士和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群众继续开展民主民生运动,发展农业生产。1945年9月,主持召开“东平县抗日模范大会”,表彰无私支持抗日、舍身保护抗日工作人员等爱国、有功的民众。亲自撰写“颂词”,在大会上朗诵,鼓舞了与会代表。1946年1月任冀鲁豫七专署兼济宁市政府秘书主任。1947年秋,任冀鲁豫战勤总指挥部(黄河南)办公室主任兼动员部部长。1948年2月整党后,任冀鲁豫行署秘书处副处长。1949年3月,参加南下支队,随军渡江解放赣东北,任赣东北行署建设处副处长(主持工作),负责接管农、林、水、交通、邮电等部门工作,组织人员抢修被破坏的公路、桥梁138处,抢修和架设通讯线路160里,清查仓库、组织征粮借粮,支持上海、保证军需民食,为开辟新区工作做出了贡献。1949年8月,参加西进支队,随军解放贵州。之后,历任贵阳市军管会建设接管部农林水处处长,贵州省农林厅副厅长、党委书记,农业厅厅长、党组书记。在此期间,除组织农、林、水系统的接管、建设及参与全省清匪、反霸、土地改革等运动外,千方百计发展农业生产、开展干部培训及各项政策的落实。1952年起草的“关于农村政策十条规定”,经省政府主席、副主席签发全省各地执行,促使全省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重视开办农业教育工作,加强农业科研机构的建设和技术推广。1966年国庆节作为贵州省观礼代表参加北京庆典,在天安门城楼上受到毛泽东主席亲切接见。1962年至1966年,任贵州省农林办公室副主任。“文化大革命”中受批判,关“牛棚”。1971年,任贵州省革委生产指挥部农业组组长,后恢复农林办公室,任副主任。1978年12月参加拟定
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加快畜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1980年起草中共贵州省委《关于放宽农业政策的指示》。1981年6月参加审查修改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发展农村多种经营的指示》。1984年5月参加起草贵州省政府《关于加速草山坡建设促进牧业发展的通知》。1985年4月,参加审查《贵州省农作物种子管理暂行条例》。1985年至1989年,兼任贵州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1986年7月,参加审查《贵州省渔业生活管理条例》,为贵州的农业、牧业生产和农业区划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获得贵州省政府颁发的《对农业区划做出特大贡献》荣誉证书,评为高级农艺师职称,被聘为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候补委员。当选为贵州省第三届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贵州省第五次党代会代表,贵州省政协第五届委员会常委。1989年12月离休后,除继续完成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和贵州地方志委员会交给的任务外,积极参与贵州老年书画研究会和贵州诗词学会活动,作品多次在省内外参展。
李晓璜 曾用名李秉兴,1921年12月15日出生,已故。东平县梯门乡西沟流村人。1939年3月入党,同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大学文化程度。1939年10月至11月,在鲁西区党委青训班学习。1939年12月至1940年8月,在鲁西区党委青年工作队任队员、指导员。1940年9月至1941年3月,在山实验区工作队任分队长。1941年4月至1942年9月,在山县青救会社会部任部长。1942年10月至1943年10月,在寿张县六区抗联任主任。1943年11月至1945年1月在寿张县青救会任主任,1945年2月至1946年10月任东平县抗联主任。1946年11月至1947年3月任东平县六区区委书记,1947年3月至10月任东平县二区区委书记。1947年11月至1950年8月任东平县委组织部长,1950年9月至1952年12月任山东省农林厅人事科科长。1952年12月至1955年5月任山东省农林厅办公室副主任。1955年6月至1956年5月任山东省农业厅教育处处长。1956年6月至1959年12月任山东省农业厅机械局局长。1960年1月至1970年10月任山东省农业厅副厅长。1970年11月至1971年12月在“五七”大队劳动。1971年12月至1975年6月任山东化工学院核心组副组长、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7月至1983年9月任山东省机械厅副厅长,1983年10月离职休养。